金池徑31號平面圖9大優點

到了大正15年(1926),澎湖又再行設廳,澎湖廳直屬總督。 圖片為日治時期陸軍本部一帶的行道樹,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日本領台後,台灣林業界權威田代安定氏隸屬於比志島混合枝隊,巡視澎湖各島各地、觀察地勢、指示有關本島造林事業將來的方針。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 本張照片是來自於《澎湖縣誌.文化志》的「紅毛城殘基」圖,可以看見照片的西側仍有部分城基。 紅毛城即「荷蘭城堡」,乃是荷蘭人據守澎湖時所建;然而,照片中的並不是紅毛城,而是「天啟明城」,是明朝時期由王夢熊所建築的中國碉堡。 此城位於馬公武聖廟附近一帶,日治時期後為了建築防風牆,大部分的基石已被搬離。 根據文獻委員會於民國65年(1976)的勘查紀錄,發現關帝廟後尚有部分殘基,縱橫約八十公尺,今已不存。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小赤村蜩鳴宮「威光海國」匾額上下款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 上款為「乾隆十八年瓜月穀旦」,下款為「沐恩船戶林大吉仝敬酬」,「酬」字置於匾額正中上方。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立匾時間與建廟時間相同,立匾者為林大吉即碑記中拾獲神像者,本匾額被視為蜩鳴宮創建之信物。

  • 圖為大池村治安宮「英氣凌雲」匾額之上下款,治安宮主祀玄天上帝,本匾上款「癸酉夏月穀旦」,下款「本社弟子顏酒敬献 臺施壽栢敬書」,落款年代為昭和8年(1933)。
  • 本匾上款「光緒甲申年二月下浣」,下款「澎湖分守嶺南鄭膺傑題」。
  •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3期,篇名為〈蝦仔出世兩枝鬚〉,本文為洪敏聰先生所撰之詩文,詩名為「蝦仔出世兩枝鬚」,全詩共33字,須以閩南語閱讀和朗誦,全文附上閩南語拼音、釋義以及賞析。
  • 而「赫聲濯靈」四字匾詞則語出《詩經殷武》:「赫赫厥聲,濯濯厥靈。」註:赫赫:顯盛貌;濯濯,光明貌。
  • 退休後仍續獻所能,協助學校的活動推動、撰寫《懷古述舊話澎湖》一書、研寫縣內人物、學校歷史。
  • 澎湖地區最常見的繞境活動當屬「鎮符」,「鎮符」又叫「鎮五方」,是各大宮廟一年一度的例行性繞境。
  • 〈越南紀略〉中則提到越南史、典章制度、風俗等事,據事直書。

而本圖片「涼傘」為出巡時,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一直筒圓形、上繡主神名號,並由1人手持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 涼傘是轎內神明代表,也是神明的先鋒,是神明與神明相見互相間的禮節。 轎隊出發前,要跟廟行禮打招呼,這部分是用涼傘來代表,該動作叫「啟籤」,「啟籤」後,也要再走踏一些步伐,這個叫「開大小門」,結束後,轎隊才能出去。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和神明出巡。 而本圖片「涼傘」為出巡時,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的直筒圓形、上繡主神名號,並由1人手持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香港已停辦學校列表

本文以明鄭劃分前後期,明鄭以前以敘述方式記錄國人對澎湖的認識;明鄭以後則以方志及筆記中的澎湖、澎湖嶼名源流、澎湖輿圖的測繪分別討論。 明朝後因倭寇盜賊影響海上治安,明太祖施行墟澎政策,萬曆年間又增設戎兵防守,然至明末寇亂不斷,防戌策略無疾而終。 澎湖各島嶼之名多以景觀、地形、產物、歷史意義做為命名依據,然個人對島嶼的定義、中國古代地理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漲退潮時島嶼數目不同之故,在名稱和數量上形成多家說法,如:花嶼、桶盤嶼、狗沙嶼、鎮海嶼等。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篇名為「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一、二」,作者林承毅。 作者欲藉詩文解讀影像中所要傳達的意涵,並期待能更進一步體會澎湖民間信仰的魅力。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回顧澎湖畜牧歷史,在元代時本以羊為大宗,根據《島夷誌略》篇內容顯示:「自入清代各種文獻資料內,未再發現大規模牧羊之紀錄。」日治時期後,依據明治三十四年(一九O一)的統計資料,澎湖有579頭羊隻,但因為羊隻的飼養沒有加以提倡,便逐漸沒落。 光復以來,雖有養羊人戶,因恐損及農作物,亦為當地政府禁止飼養,故羊隻的飼養僅成為農家副業收入。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曆世重光」匾額上下款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鳥嶼鄉眾弟子敬獻。 匾額上款內容:昭和乙亥年夏月吉旦;下款:鳥嶼鄉眾弟子仝敬謝。

根據《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記載,「靖臺碑」,縱260公分、橫106公分。 圖為「平臺紀略碑記碑座」,該碑與「施將軍廟碑記」(又稱「靖臺碑紀」或靖臺碑)一同立於施琅平臺後方。 根據《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記載,「平臺紀略碑記」,縱279公分、橫106公分。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9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冬,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風櫃尾,主要描述冬的景象:冬 偶爾放晴但狂風依然風颼颼 草颯颯遠眺是浪近看也 是浪一片浩瀚。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7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晨曦,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菓葉村,主要描述晨曦,如下:夏晨在菓葉看日出馳名遠近要看到一抹烏雲遮蓋朝陽的神祕奇景卻是難得一見。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4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田園風光,為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主要描述田園風光:夏天 澎湖的南風迷人 在它的吹拂下 高粱菊花 搖曳弄姿 與藍天白雲共創一幅美景。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篇名為「澎湖歷史的另一轉捩點-失落60年的縣政府成立紀念影像」,作者林麟祥。 作者朋友於箱底發現超過1甲子前的老照片,是攝於1946年代日治結束、國民政府甫接手的縣政府大門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投降,蔣介石派福建省主席陳儀接管已被日本統治51年的台灣及澎湖,陳松堅主委接管澎湖廳,傅緯武為首任澎湖縣長,1946年1月21日澎湖廳改組為澎湖縣政府。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九龍城區

作者為呂文雄先生,過去不僅為澎湖縣東衛國小教師,更是深耕地方的文史工作者。 將澎湖歷史、文物、地理等在地知識埋入一位位莘莘學子的心中。 天台山山高53公尺,是望安鄉的最高峰,周遭青草圍繞,附近盛產文石。 草地上偶有牛羊駐足覓食,與周遭景致融為一體,自然且純樸的景像令人印象深刻。 天台山岩層主要為片狀節理的微輝長斑組成,與虎井、桶盤兩島之柱狀玄武岩景觀不同,該地的節理能形成美麗的「石花」。 一直以來,台灣古典文學史上,論及澎湖或賑災詩歌,經常提及的便是澎湖在地文是蔡廷蘭的〈請急賑歌〉如何動人、周凱與其之師生的提攜情誼。 然而近一步檢視胡建偉《澎湖記略》、蔣鏞《澎湖續編》、林豪《澎湖廳志》等方志,可以發現有一大宗詩作,是周凱等來澎賑災官吏之酬唱之作,而使他們聚集在澎湖而有創作的原因便是--「賑災」一事。

本圖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鳳儀宮的「海獄威震」匾額與上下款之照片,上款內容為「道光壬寅年臘月榖旦民國六拾年陽月」,下款「弟子郭濟攀敬立 郭壬癸重修」,道光壬寅年是道光22年,臘月12月,陽月是10月,匾額位置位於中殿正中。 白沙鄉岐頭村鳳儀宮,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2鄰45-2號,主祀神祇為蘇府王爺,創建年代為咸豐2年並於民國62年重建廟宇,誕辰日為農曆4月12日。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港子村保定宮「英靈赫濯」匾額。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5期〈越南考察蔡廷宕《海南雜著》綱要〉。 民國92年(2003)3月,各專家學者協議是年夏季至越南,以「蔡廷蘭越南行跡」為題進行考察。 豈料卻接二連三的發生多起事件:美伊戰爭、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禽流感、……,所幸,疫情逐漸穩定,戰爭也未對台灣造成嚴重的影響,考察能如期執行。 本文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敘述行前籌備,接著以《海南雜著》的〈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為主,進行歸納、重新整理蔡廷蘭越南行跡的日期、地點、會見人物等訊息,並附上地圖,以及為艱澀難懂之詞彙加上注釋。

於明治29年(1896)成立,稱為「澎湖島測候所」,至千禧年,已有104年歷史,舉凡氣溫、雲雨量、風速、濕度、氣壓等天氣現象均屬觀測範圍內,民間俗稱「觀風樓」。 明治31年(1898)首度架設地震儀,為澎湖島地震觀測之嚆矢。 大正9年(1920),「澎湖島測候所」改稱為「澎湖測候所」,專責地方性的天氣記錄與預報作業。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光復後氣象站經歷多次改隸與更名,民國78年(1989)起改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澎湖氣象站」迄今。 日治時期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與氣象監測工作融為一體,宿舍設置於觀測站兩旁。 如今氣象站的編制為約在10人左右的小團隊,24小時負責氣象監測輪值及行政業務工作。

地瓜與花生可以說是澎湖居民早期的共同生活記憶,地瓜生成後,葉片可烹調成菜餚,根部則刨成絲狀,即是所謂的「地瓜籤」,並以此做為日常的主要飲食。 早期從本島運送來的油價格昂貴,多數家庭無法負擔,便會以花生油做為調味品。 圖為民國30年(昭和16年,西元1941年)產業組合有關人士於澎湖神社前為慶祝「合作節」所拍攝的合照。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澎湖廳轄區內住民因財力短缺,「產業組合」是重要的金融機關,設有7個組合。 也就是說,每街庄有一個組合以上的設立,所處理的金額也逐年增加,對廳內產業的開發大有貢獻。 當時的產業組合如下:馬公融通信用組合、澎湖共通信用組合、西嶼流通信用組合、湖西庄信用組合、望安庄信用組合、白沙庄信用組合、澎湖信用販賣組合等七種產業組合。

  •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
  • 研究結果發現,依據中國方志叢書《澎湖島》,及《澎湖風土記》等書記載,當時法軍將戰艦停泊在圓頂灣,隨後即佔領紗帽山。
  •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著手築城,設東、西、南、北、小西、小南六門,東稱朝陽門,西稱順承門,南稱即敘門,北稱拱辰門,各為兩層的樓門。
  • 1947年7月2日,工務司刊憲公布「清水灣道」、「觀塘道」及「西貢道」之道路名稱,原有稅關道及西貢道介乎英皇子道/馬頭涌道交界至牛池灣之間路段納入「清水灣道」,成為一條由九龍城經啟德機場北面及稅關坳至清水灣的主要道路。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8期,是一首褒歌,歌名「金瓜開花墜倒枝」,內容由南瓜結實、雄花與雌花開花的意象,連結到人要把握機運、趁勢而起。 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人一粲,實則展露歌喉、識見與機智,意趣盎然。 洪敏聰先生是一位退休公務員,原本於澎湖縣文化局擔任副局長,生長於澎湖縣西嶼鄉,多年來他走遍西嶼各寺廟古厝,記下鄉親們墾山討海的風俗民情。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洪敏聰先生長期以來致力於澎湖褒歌的母語教學,曾著作《澎湖的故事》、《澎湖的諺語賞析》以及《澎湖的漁歌:澎湖的褒歌》等書籍。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6期,是一首褒歌,歌名「翁也隋」,以下節錄自內文:這首韻文由顏朱百老先生講述,主要在讚美新婚夫婦,郎才女貌,親暱恩愛的模樣,出雙入對前後相隨,賞心悅目,令人不覺之中心情跟著開朗起來。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主要巴士總站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澎湖縣政府〈鎮海城遺址簡介〉碑,立於民國68年。 明代「鎮海城」遺址經考證認定在今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古稱「城頂」的地方,可惜年代久遠,被附近居民翻耕為農地,無基址可尋,民國68年縣政府立〈鎮海城遺址簡介〉碑及「鎮海城遺址」牌。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民國68立。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暗澳城、紅毛城,都指明代天啟年間娘媽宮後的中國碉堡,此碑記載日治時期,日政府令全縣普築防風牆,將紅毛城所留基石大部分搬走,立碑當時尚有城基,今皆不存,均改建為住宅。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照片是澎湖地區畜產山羊、肉羊,文章由呂明宗先生所撰。

台南昆明殿緣起於湖西鼎灣周家二兄弟,二人子嗣又分別設立開帝殿、祝三多廟等廟宇。 本期(37期)敬刊賴福順教授、鄭紹裘耆宿、陳益源教授、高啟進主任4大作,後2作與「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有關。 歷經1年多之准備與等待,克服諸多困難,「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終能於今年8月15~22日成行(共8天)。 參行人員屢經變動,最後10位定案,全部考察,係依蔡廷蘭道光年間所撰《海南雜著》之行跡,8天之學術考察,沿途印證書中諸多地點,所發掘之歷史文化價值,不止本團收獲豐碩,越方亦頻表開啟他們新知。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從蔡廷蘭值風詣越建立良好關係,迄今越南新娘最夥、媒體報導美、中外越南最頻數,勾綰台、越二民族學術交流、邦誼彌馨,此其時矣。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7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下)〉。 地點以峽江縣、豐城市為重點,同時,為了增加對江西省之認識,亦造訪其他縣市。 此次考察分為三期,分別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6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中)〉。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5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上)〉。 本文介紹盛興餅店淵源、朱盛文物紀念館設立契機,以及紀念館內展示品。 「朱盛文物紀念館」成立於民國87年(1998)6月24日,位於馬公市中正路和仁愛路的交叉口,是澎湖百年老店──「盛興製餅廠」的紀念館。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澎南圖書館於民國89年(2000)取得用地,並自民國90年(2001)破土動工,工期共計一年又三個月。 圖書館分為兩層樓,除了一般閱覽設備與藏書之外,波浪狀的屋頂以及具備石敢當意涵的觀景台已成為當地的特色文化。 作者期待圖書館在未來不僅能夠令澎南地區的莘莘學子及民眾有一處優良的讀書環境,也能夠推動當地居民加入義工行列,共同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 1622年,於中國沿海尋找貿易據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最終於澎湖駐紮,並興建風櫃尾紅毛城。 「1623年澎湖島地圖」是風櫃尾荷蘭城堡原始資料,本文就該圖和所附荷文詳譯、注疏,並提出寶貴新見。 讀者可隨作者的分析比對,看見地景人物之今昔對比與時代背景。

40方匾額中,有10方式未曾著錄的匾額,包括清代5方、日本時代5方,校正匾詞2方、上下款23方,以及記錄了佚失的3方匾額,並將整理的資料作為建置澎湖匾額數位典藏的基礎。 澎湖天后宮的歷史與澎湖的歷史息息相關,然許多史蹟或因年代久遠而不存,或因地方志書訛傳,或因殘毀而久未受重視。 本文探就澎湖天后宮相關史蹟,包括:御祭天后文鐫額一事,「神召海表」、「平章臺逆」、「與天同功」等3面御賜匾額,以及原置於清風閣中庭之殘碑。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天后宮殘碑,原置於清風閣中庭左前方,此碑遲至民國84年,使見諸於文獻記載,並初步判斷可能是一塊旌表的石碑。 《硓𥑮石季刊》(2005;2005;2005;2006;2006;2007)、《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2011)等,皆有相關著作。

關於「功存捍衛」匾之頒賜,推斷先立於文澳城隍廟,璽文為「光緒御筆之寶」,之後另行製作一面匾式,於媽宮城隍廟重修落成時所立,璽文為「勅賜之寶」,璽旁飾以金龍,突顯其為御賜匾額。 本文為吳培基教授所著,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9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一)」,以下為本文摘要: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 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本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本文主要是探討研究人口移住的意義和澎湖群島的歷史背景兩大類。 作者在人口方面的資料蒐集範圍包括:實際調查、歷史文獻、近代文獻、學術性書刊、官方資料和問卷等多種方式做為研究資料;而在澎湖歷史的部分,則分為隋唐時代、宋代、元代、明代、明鄭及清代、日治時代和今日等多個時代,並對澎湖的改變進行考究。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的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乘風破浪,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主要在描述大海上的乘風破浪:眼前一片白茫茫沒有地平線的動盪耳邊風與浪的拍打聲 呼嘯而過享受忘我的速度感只有在澎湖。

文章以三景艦之由來與裝備,以及「松島艦」於1894年至1905參與日清戰爭、澎湖島攻佔、日俄戰爭中的戰績,與「松島艦」1908年在馬公港爆炸沈沒的經過與善後等三個層面分別論述,紀錄該軍艦在日本參與各項戰爭中扮演的角色。 本期(42 期) 敬刊翁佳音、吳培基、許玉河、黃有興、林承毅、陳保銀、林有忠,計7篇大作。 翁佳音先生25期撰〈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本期撰〈「荷蘭時代台灣史」中的澎湖〉,前撰敘荷據澎湖時澎湖之情狀,後撰陳荷據台灣時澎湖之情狀,即17 世紀前期至中期澎湖事也。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本期翁佳音大作謂「(東亞)大背景海洋場域結構,……澎湖是場域主角之一」,故荷人侵臨「非偶然, 是結構」。 蔡主編撰文時而理性,時而感性,不僅能從其論述中體察出淵博的學識,亦能從中感受到主編與各篇作者間之交情、對於澎湖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擔任網羅澎湖大小調查、研究、觀察等訊息的《硓𥑮石》季刊主編之使命感。 本文為何聰明先生所編譯,圖為三景艦上的32公分口徑主砲,文章內容敘述「松島」艦之創艦與爆炸沈沒始末。 本文紀錄澎南圖書館之興建過程、硬體設施,以及作者對於圖書館在地方所扮演的角色之期待。

澎湖地區地處離島,與本島之間的交通需仰賴船隻往來,因此,港口成為交通中樞。 照片為媽宮港舊貌,是澎湖對內、對外貨物集散地,該港的商業狀況是全澎湖最繁盛的。 早期海上交通由「開城丸」(丸即號)負責,噸數有2,030噸,每月往返馬公到高雄八次、往返基隆兩次,但昭和七年(1932)之後改由噸數較輕的「壹岐丸」執行,航線更改為往返馬公和高雄之間,每月十次。 圖為二等郵便局「澎湖郵便局」,照片翻攝自《媽宮情懷》(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 日治時期後,日本人接連將新設施與產業帶入澎湖,郵便局即為其中之一。 根據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文化資產手冊》記載,明治28年(1895),日本人在澎湖開設「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開啟澎湖的郵務歷史。 明治43年(1910)將原先的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改設為「澎湖二等郵便局」。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校內除了普通學科之外,教授漁撈、航海、氣象等專門學科,課以漁撈、製造、輪機、駕駛等的實習。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的〈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與神明出巡。

惟《澎湖廳志》、《澎湖廳志稿》完成於蔡廷蘭逝世後20至35年,《峽江縣志》、《豐城縣志》則於其逝世後12至14年,因此作者認為後者之可信度相對較高。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期,篇名為「千年魚栽.萬年草仔-『帷』魚栽」,作者洪國雄。 早期的魚苗來自「帷魚栽」,亦是早期澎湖居民增加收入的經濟活動,西嶼、白沙、湖西、湖南、望安等地都相當盛行,以二崁為例,全盛時期就有21組網具,但現已全無。 魚栽漁獲產量依節令、稚魚期、風向、潮汐、作業魚種的習性息息相關,帷獲率則要靠技術、觀察與經驗,作業的網具有大小、材質和型式的不同,製作各有巧妙,功能卻相同。 撈上的魚栽全數以尾計數售予中小盤商;當魚栽數目太多,則以抽樣的方式概算。 隨著市場的供求、種魚的研發、養殖技術的進步、設備的更新,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成為養殖場內的新寵,傳統的「帷魚栽」更是因進口魚的引入而一蹶不振。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民宿發展之初探-經營面向的訪談」,作者侯建章。

蔡丁進〈唐代時的澎湖-論施肩吾「島夷行」一詩〉分兩期刊載,本期介紹主張施氏不曾到澎湖來的歷史名家考證,最後的結論是施氏確不曾渡海來澎,頂多是在浙江沿岸風聞澎湖情形而詠罷了。 卓克華〈澎湖媽宮城隍廟史蹟之研究〉原登載於他處,今添加新資料再發表於本刊。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廟宇神明出巡活動儀式中最先出發的涼傘隊。 例行性的出巡,每年大約1至2次,範圍多只限於本村;特殊性的出巡,多屬交流聯誼性質,亦有表達歡迎之意,如鄰村或「交陪廟」,有時會相邀一起舉行聯合繞境。 金池徑31號平面圖 出巡時,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一直筒圓形,上繡宮廟名稱及主神名號,由一位持傘手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涼傘後才是旗牌隊等轎隊。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西嶼鄉外垵村溫王宮元宵節活動-夜間繞境出巡之「乩童起駕」。 這種夜間繞境出巡活動是外垵特有的風俗,俗稱「查夜」或「夜巡」。

本期(39期)敬刊吳培基、胡巨川、黃慧鳳、陳英俊和筆者5作,後2作與「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有關。 考察由陳益源教授發起與籌辦,參行人員屢經變動,最後10位定案。 歷經1年多之準備與等待,克服諸多困難,「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於民國93年(2004) 8月15日~22日成行(共8天)。 澎湖產的文石花紋多元且稀有,自古以來成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的「寶石」。 文石業開展於日治時期,日本人招募當地青少年習藝,並在望安當地設置加工廠將將軍澳發現的大量良質文石進行加工。 經過學者的研究、業者的推廣及交通和資訊的普及化之後,文石逐漸受到一般人士接受,確立其產業地位。 本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介紹澎湖的文石產業與產業階段,以及澎湖各區產出的文石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