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坑街1A號詳解

〔註 〕 香港現今的土地政策和城市規劃日益完善和規範化,我們實在 難以想像當時商住大廈的商業活動是如斯雜亂無章。 然而, 現存的舊式商住大廈,仍然保留著過往繁忙商業活動的痕跡。 在一九六三年落成,位於莊士敦道和灣仔道交角的美華大廈, 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老龍坑街1A號

香港在朝鮮戰爭後所興建的商住大廈,擁有更高的樓層,亦有 更多的住客,由此也發展了更豐富、更明顯的商住混合模式。 香港的 輕工業在五、六十年代發展蓬勃,很多商住大廈的樓上住客亦趁 12 機經營小生意或開設山寨工廠。 從家庭生意到家庭工業,如貿易公司、 中醫館、私人補習社、命相館、成衣加工廠、玩具和塑膠廠等, 13 一應俱全。

老龍坑街1A號

無論如何,當時對妨害消防安全和 公眾衛生的法律,實在闕如。 直至一九八七年實施嚴格規管商住大 廈的《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那種肆無忌憚的混亂情況才得 以整頓。 雖然商住大廈從此變得更安全和井井有條,卻失去了香港 引以為榮的積極不干預經濟政策所帶來的多元蓬勃的商業氣息。 寸土必爭:僭建物與圍封露台 由於商住大廈有著各色各樣的用途,因此對空間的需求,無可避免 老龍坑街1A號 地發展成寸土必爭的局面。 然而,五、六十年代的商住大廈卻能 絕處逢生,多虧機靈的用戶,巧妙地在大廈外牆上加建無數的違例 建築物,擴展空間。 這些違例搭建物,其實是不同形狀的鐵籠, 它們像寄生蟲般,黏附在大廈外牆,令整座建築物增添奇趣,活像 科幻小說裏的奇異世界。 這些景象在當時十分普遍,直至九十年代 中期,政府才開始嚴厲清拆。

儘管一九四九年後激增的人口為香港帶來住屋和就業 問題,逃難的企業家卻同時也帶來了催使製造業迅速發展的資金, 而劇增的人口亦提供了現成的廉價勞工。 朝鮮戰爭結束不到一年, 香港已成功轉型,實現以工業為基礎的經濟模式。 老龍坑街1A號 然而, 當時香港才剛開始為現代商業、工業和住宅發展適用的建築物。 在五、六十年代,這類新型建築物還處於供不應求的過渡時期。 因此,多用途的商住大廈便順理成章地成為臨時的解決辦法。

  • 香港的 輕工業在五、六十年代發展蓬勃,很多商住大廈的樓上住客亦趁 12 機經營小生意或開設山寨工廠。
  • 香港在朝鮮戰爭後所興建的商住大廈,擁有更高的樓層,亦有 更多的住客,由此也發展了更豐富、更明顯的商住混合模式。
  • 然而, 現存的舊式商住大廈,仍然保留著過往繁忙商業活動的痕跡。
  • 當時的殖民地 政府無奈地默許甚至積極鼓勵市民創業,從而鞏固社會安定和發 展經濟,應付不斷膨脹的人口。
  • 寸土必爭:僭建物與圍封露台 由於商住大廈有著各色各樣的用途,因此對空間的需求,無可避免 地發展成寸土必爭的局面。

〔註 〕另外,有兩幢「街角樓」的 設計是由周耀年工程師和李禮之建築師合營的周李建築師事務所 包辦。 他們較為人熟悉的設計包括在一九三七年落成的大坑道 聖馬利亞堂,以及一九四九年建成的香港大學校長府。 無論是「街角樓」的 老龍坑街1A號 建築師,抑或是那些在艱辛歲月中默默耕耘的「街角樓」商住客, 我們致上由衷的敬意。 在一九九零年代末,作者倆曾經研究於一九六五年落成,位於灣仔柯布連道與 譚臣道交角的迢舜大廈(本書沒有刊載有關照片)內的商業活動。

老龍坑街1A號

它們是香港當時市區物業發展的主流建築模式,亦即是那些 下鋪上居的「唐樓」。 雖然政府清拆僭建物已不遺餘力,但許多五、六年代的商住大廈 仍保留著一些非法建築,亦即是那些被圍封的露台。 在建築物 條例中,露台(balcony)是指:「任何平台、突出牆壁外的窗戶、 或其他類似從任何建築物的主要牆面伸出,並以托架或懸臂 15 支撐的構築物。」〔註 〕在鋼筋混凝土還沒被廣泛使用前,用懸臂 支撐的露台是甚為罕見的。 在這之前,從外牆伸延的加建物,普遍以 石柱支撐,磚木建造,它們就是俗稱「騎樓」的外廊(verandah)。 老龍坑街1A號 巴士度(Antonio Hermenegildo Basto)和 Steven Siu-lun Yue 俞兆麟 〔音譯,中文名字不詳〕,他們分別設計了七幢「街角樓」。 我們除了知道巴士度有份參與九龍太子道聖德肋撒堂(香港第二大 的天主教堂)的設計外(但他並不是該教堂的建築師),有關這兩位 建築師的資料寥寥無幾。 其中一名「街角樓」的建築師李楊安,是香港第一代的華人建築師, 22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經執業。

這座只有九層 高和廿七個單位的小型建築物,想不到有著琳琅滿目的各種生意和行當,包括 地面的玩具店和補鞋檔,樓上的診所、眼鏡鋪、算命檔、貿易公司、食物加工廚房 和棄置的五金工場等。 見一九零三年的《公眾衞生及建築條例(一九零三年條例第一號)》 第一八八節規定新建樓宇高度不能超越該樓宇面向街道的濶度。 在本書刊載的五十五幢「街角樓」中,由於在建築圖則上找不到或看不清楚他們 老龍坑街1A號 的名字,故此有十三幢「街角樓」建築師的名字不詳。 本文作者之一李浩然的外祖母,在一九六零年代,曾在一幢二次大戰早期建成的 商住大廈頂樓,從事製造塑膠玩具的家庭工業。 本文作者之一李浩然,幼時曾與家人住在一幢八層高而沒有升降機的商住大廈 中的一個單位。 該大廈名為「福江大廈」,迄今如昔,位於福華街二零八號。

  • 本文作者之一李浩然,幼時曾與家人住在一幢八層高而沒有升降機的商住大廈 中的一個單位。
  • 然而,五、六十年代的商住大廈卻能 絕處逢生,多虧機靈的用戶,巧妙地在大廈外牆上加建無數的違例 建築物,擴展空間。
  • 這都是因為當時的升斗市民,皆為改 善家境而奮鬥,對此只抱著包容和不了了之的心態。
  • 見一九零三年的《公眾衞生及建築條例(一九零三年條例第一號)》 第一八八節規定新建樓宇高度不能超越該樓宇面向街道的濶度。
  • 由於新中國實行共產主義,香港這塊英國殖民地,便成為中國區域 內唯一倖存的資本主義堡壘,以及無數逃避反資本主義的難民的 收容所。
  • 無論如何,當時對妨害消防安全和 公眾衛生的法律,實在闕如。

今天這些五、六年代的商住大廈 外牆都被淨化了,曾經鋪滿整個外牆的非法搭建物已不復存在, 只殘留著少許痕跡。 當您細看這本攝影集時,每張照片都使眼睛徘徊,從一個窗戶 跳到另一個,找尋著一點綫索,讓您明白,或者想像,外牆背後正在 發生的事情,令人不期然地產生著偷窺的愉悅。 歷史機遇:「街角樓」的起源 包括「街角樓」在內的綜合用途建築物,源於兩件歷史大事。 首先是一九五零至五三年朝鮮戰爭期間,中國因參戰而受到國際 貿易制裁。 這令港英政府猛然醒覺,為中國大陸作貿易轉口港 的經濟模式已窮途末路。 取而代之,香港必須發展針對國際市場的 4 多元化製造業。 由於新中國實行共產主義,香港這塊英國殖民地,便成為中國區域 內唯一倖存的資本主義堡壘,以及無數逃避反資本主義的難民的 收容所。

這座十二層高,擁有八十個單位的大廈, 從頂到底都蓋滿了密密麻麻、有用沒用的招牌,其中包括賓館、 宗親會、理髮店、美容院、兩間茶葉鋪、時裝零售店、按摩院、 14 中西醫藥診所、補習社、風水命理館等。 〔註 〕 我們可以想像,當這些活動被塞進人煙稠密的大廈裏時,不但 老龍坑街1A號 對住户造成滋擾,還會危害大廈的消防安全和衛生。 這都是因為當時的升斗市民,皆為改 善家境而奮鬥,對此只抱著包容和不了了之的心態。 當時的殖民地 政府無奈地默許甚至積極鼓勵市民創業,從而鞏固社會安定和發 展經濟,應付不斷膨脹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