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治療6大優點2025!(小編貼心推薦)

對人體來說,甲狀腺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負責分泌甲狀腺素,影響身體的許多機能。 正常的狀況下,甲狀腺只有20-30公克左右的重量,大小上從外觀上是看不到的,但如果是甲狀腺腫大的患者,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甲狀腺的形狀。 碘-131全身顯像,是診斷甲狀腺癌遠處轉移的高靈敏檢查。 碘治療 一般在服用碘-131之後的第七天與三個月後做SPECT全身顯像,如果發現瀰漫性放射性攝取碘-131,提示甲狀腺癌瀰漫性轉移或甲狀腺癌根治術後殘留。 如果碘的攝取不足,可能會變成甲狀腺腫大,甚至甲狀腺功能不足。 碘治療 醫學上談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成因有很多說法,當中最常見的是源於橋本氏甲狀腺炎,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自體免疫疾病,會針對甲狀腺為攻擊目標,並生產兩種抗體以破壞甲狀腺組織,使甲狀腺素分泌量下降。

放射性碘-131(Iodine-131),會破壞甲狀腺細胞,減少甲狀腺素合成及分泌,利用甲狀腺組織及甲狀腺癌細胞會攝取碘元素的特性,用來治療甲狀腺亢進,或針對甲狀腺癌殘存腫瘤、復發、轉移之治療。 並不是所有甲狀腺癌都可以做碘放射治療,只有乳突癌和濾泡癌保有鈉碘共載分子通道才能攝取碘。 放射碘治療多應用於甲狀腺癌手術後和遠端轉移之治療。

碘治療: 甲狀腺亢進如何治療?生活中有哪些保養方式?

後記:這篇以 WHO 和美國內分泌學會建議的為主。 台灣國民健康署在 2011 年修訂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中,碘的每日攝取建議量,是 19 歲以上才建議到 140 微克。 孕婦是 200 微克,哺乳期才是 250 微克。 補充太多碘,反而可能造成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人,甲狀腺功能異常。 為了要讓真正維持身體功能的、游離態的甲狀腺素充足,甲狀腺就必須製造更多的甲狀腺素,孕婦也就需要更多的碘。 以上是碘攝取的大原則,但是甲狀腺疾病還有非常多種,對於自身甲狀腺疾病是否適合「加碘鹽」,記得要跟自己的內分泌科醫生討論。

  • 如有需要,醫生會處方類固醇,以減低這副作用出現的可能性。
  • 孕婦只要輕微缺碘,就可能造成母親和胎兒甲狀腺腫。
  • 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療對乳突癌及濾泡癌可當作手術後及併發淋巴侵犯及轉移的輔助療法。
  • 此反應可使用極大量的碘化物,或利用鹵化物溶解度的不同而使反應向一邊移動。
  • 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人,避免攝取過量的碘即可。
  • 很少人知道,同一時期,西元1940年醫界的一篇研究文獻,重新燃起當時人們對輻射善良運用的信心。

即使癌細胞分化變差,也有葡萄糖正子掃描可以進行追蹤檢查。 文獻上顯示碘-131在預防甲狀腺癌症再發與轉移上都相當不錯的效果,病患存活率都可以藉此有效延長。 碘-131(I-131) 也可以釋出穿透力較弱的β放射線,可以在短距離內破壞細胞組織,故當碘-131利用碘分子通道進入甲狀腺癌細胞後,可做近距離的標靶放射治療,以破壞癌細胞。 由於碘-131(I-131) 只會經由甲狀腺細胞上的碘分子通道進入細胞,對於非甲狀腺細胞並無破壞力,除了療效顯著外,副作用也較一般化學藥物小。

碘治療: 甲狀腺癌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以接受150mCi 碘-131 (I-131) 治療病患為例,早期醫院多會限制家屬的探訪,特別是懷孕婦女、以及未滿16歲的青少年。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新病房的設計多設置有隔離屏壁、以及視聽通訊裝置,暨可以滿足病患家屬探視的需求,又可以維護彼此的安全,限制家屬探訪的規定已經相對放寬。 醫院的照護團隊,包括輻射防護師,護理師、醫師,以及護理人員,在病患入、出院時,除衛教病患日常起居照護的注意事項外,也會對病房的環境作徹底的檢查、以及維護。 在做完高劑量放射性碘 131治療的第4~8 天,醫師會安排全身的放射碘131掃描檢查 (RxWBS, post-therapy whole body scan)。

如果需臥床,應跟隨治療師的指導,定時作足部移動及深呼吸。 手術後一段時間內,病人吞嚥時會感到痛楚,可能要進食流質或較軟的食物。 125I用作研究哪些配位基和哪些植物模式識別受體(PRRs)結合的放射性示蹤劑。 含碘離子的母液或防凍劑能跟蛋白質晶體結合,為X-射線繞射提供相位資訊。

碘治療: 甲狀腺癌有甚麼治療方法?

離子碘化物MIn在對應的鹵化物MXn中有最低的熔沸點,而共價碘化物在對應的鹵化物中有最高的熔沸點。 類似的,離子碘化物(例如碘化鉀和碘化鈣)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對應的鹵化物中最高的,而共價碘化物(例如碘化銀)在水中的溶解度則是對應的鹵化物中最低的。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碘治療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由於放射碘也會積聚在母乳中傷害幼兒,並使乳房暴露於高強度輻射中,故哺乳女性切勿以母乳哺育此胎幼兒,或服藥後3個月內停止母乳餵哺,才能減少家人朋友受到不必要的輻射暴露。

一般建議治療後一周內盡量單獨一張床睡覺,避免口對口親吻及性接觸,與他人(包括小孩和孕婦)保持1~2公尺以上的距離。 治療後1~3周間則減少前述活動的頻率,於治療三周後即可恢復正常作息,這些建議都是希望病患家屬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曝露。 碘治療 一般而言,男性建議治療後三個月,女性為六個月後再考慮進行受孕行為。 在住院過程中,病患常會詢問的問題包括:「住院期間家人是否可來訪?」「出院後和人接觸是否有危險?」「住院中所使用的用品是否有放射性不可帶回家?」等。

碘治療: 甲狀腺癌成因

如果幼針抽驗無法取得足夠的活組織,醫生便需要為病人進行手術來抽取活組織樣本。 醫生會在甲狀腺附近的皮膚先切一個小口,然後切取一小塊甲狀腺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組織是否有癌細胞。 該檢查在偵測腫瘤細胞上具有高的敏感性,特別是當腫瘤細胞的分化變差,代謝活性變高,侵襲能力變大、或是複製速率加快時。 當一個人的尿碘低於100μg/L時,他就患上了碘缺乏症。

是否

不過,這些殘留的甲狀腺組織由於尚具有攝取碘-131 之能力,會使得局部或遠方轉移之癌細胞攝取碘-131 的能力相對下降,妨礙疾病的治療以及追蹤。 因此,在進一步治療殘餘或轉移的癌症病變之前,得先想辦法清除這些殘留的正常甲狀腺組織。 一般使用碘-131 的劑量為30150 mCi。 30 mCi 稱為低劑量清除治療,大於30 mCi 稱為大劑量清除治療。 依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規定,口服劑量大於30 mCi 以上,必須住院隔離。 相較於其他惡性腫瘤,藉由 碘-131 (I-131) 的照護,甲狀腺病患可以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加上大劑量 碘-131 (I-131) 的治療,以及全身掃描追蹤,病患多可以與疾病和平共存。

碘治療: 甲狀腺癌種類

碘-131是人工核分裂產物,正常情況下在自然界中不會存在,攝入人體後,會積聚在甲狀腺處對人體造成危害。 因此各國會針對核能電廠周邊住民發放或儲備碘片(碘化鉀),核災發生後遭受游離碘輻射暴露時,於4小時內服用可使不具放射性的碘-127在甲狀腺裡飽和,從而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 當碘-131利用鈉碘共載分子通道進入甲狀腺癌細胞後,碘-131釋出貝它射線,可以在短距離破壞腫瘤。 放射碘治療後須留院隔離,一般需時兩天,以避免其他人受到不必要的輻射。

孕婦

碘-131 全身掃描在施行前46週必須停止補充甲狀腺素,以及避免食用含碘食物,以提高殘餘甲狀腺組織以及甲狀腺癌細胞對碘-131的攝取能力。 為了提升放射碘偵測敏感度或是放射碘治療效果,醫師會請病患停止服用甲狀腺素4~6週,以提升病患體內的甲促素(TSH, human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一般放射碘131診斷/治療前TSH最好能大於30 uIU/ml,這樣才能逹到較好的偵測敏感度或治療效果。 另外,因為體內的碘會影響身體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所以在放射碘131診斷/治療前的2週,病人必需遵守低碘飲食的建議,盡量避免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藻、海鮮等。 由此,病人會處在甲狀腺功能不足的狀態,病人可能因為甲狀腺功能不足而產生一些症狀如:體重上升,水腫、易疲倦、精神不集中、便泌等症狀,其嚴重程度會因人而異。 碘-131治療的副作用不大,一般較常見的有厭食、噁心、頭暈、皮膚搔癢、前頸部疼痛(放射性甲狀腺炎)、唾液腺或胃腺腫脹、及骨髓抑制等,但通常為暫時性而於1至2星期後消失。

碘治療: 健康網》5種米飯營養比一比 營養師:全穀雜糧取代白米更健康

大部份放射碘會被甲狀腺組織吸收,其餘的會經小便、大便、口水及汗液在幾天內排出體外。 雖然身體其他正常組織也會受到輻射,但通常沒有明顯副作用。 通常大劑量碘-131 治療沒什麼副作用,極少數病患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唾液腺炎、疲倦或頭疼。 除非轉移之腫瘤極大,否則不會出現轉移部位腫漲或疼痛的現象,對於骨髓的影響則通常是短暫性的,碘-131 治療引發白血病的可能性很低。

可能

以往病患一聽到需住院隔離多日,容易產生強烈的排斥感,現今病房的擺設多已朝向人性化設計考量,以情人湖院區為例,病房內也多設有電視,冰箱..等居家設備,配合窗戶採光的設計,病患已不至感到像監獄般的隔離情境。 加上衛教病患如何利用多飲水等方式儘早排出體內多餘的碘-131 (I-131) 藥物,可以達成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病患輕鬆的以最短住院時間完成治療計畫,一般皆可以在三天內達成上述目標。 追蹤時,若甲狀腺球蛋白濃度偏高, 但放射碘掃描並無任何發現,有可能是癌細胞已「去分化」為失去放射碘吸收能力的病灶。 「去分化」的癌病灶因惡性程度增加, 葡萄糖的攝取能力也跟著增加,此時便可使用正子斷層造影 來確認病灶,以彌補放射碘掃描診斷影像無法呈現出病灶的不足。

碘治療: 甲狀腺癌之放射碘治療

除此之外,碘也可以和擬鹵素形成化合物,例如碘化氰(ICN)、硫氰酸碘(ISCN)和疊氮化碘(IN3)。 4 HI + N2在室溫下,碘化氫是無色氣體,熔點−51.0 °C,沸點−35.1 °C。 它是吸熱化合物,其分解反應放熱,但除非有催化劑,否則反應非常緩慢。 碘化氫中H–I鍵的鍵解離能是所有鹵化氫中最小的,只有295 kJ/mol。

它的衰變可能會損害甲狀腺,造成甲狀腺癌和甲狀腺炎。 大多數人聽見”輻射”就聯想到”癌症”,而對其觀感也多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造成重大傷亡的負面印象。 很少人知道,同一時期,西元1940年醫界的一篇研究文獻,重新燃起當時人們對輻射善良運用的信心。 至今,放射碘已在醫界廣泛使用五十年以上了,它的用途不只在診斷甲狀腺結節,更是甲狀腺癌症治療的不二法門,照顧成千上萬的病友,使他們免於癌症死亡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