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歷史11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這些屬於「第一型」設計的徙置大廈,住宅單位分成兩翼,連接兩翼的走廊設置公用衞生間和洗滌設施;從上俯瞰,這些大廈外型呈「工」字型,故亦被稱為工字型大廈。 石硤尾邨在香港公屋的歷史上,擁有全香港首個徙置屋邨,最後一個擁有第一、二型徙廈的屋邨的紀錄,當中第14座是全香港最後一幢僅餘的二型徙廈,且是少數採用單幢式設計的二型徙廈。 秉承舊式雜貨店精神,價廉,實用,一切從日常生活出發,雜貨種類實而不華,砂煲罌罉,碗筷叉羹……且並沒有因為裝潢有型,吸引了很多捨得洗錢的 hipsters 及日本遊客而開出「手信價」,反而很多小雜貨十元八塊十零廿蚊有交易。 全因店主堅持雜貨就是要服務街坊,解決日常生活需要,並不是用作供奉齋擺,得個靚字。 然而,這裏始終不是阿爺年代的雜貨店,除講究實用外,也很在乎美感、品味及理念。

時間

2樓設醫院管理局臨時診所和食物及衞生局的地區康健中心。 而休憩設施位於3樓平台,設施包括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長者健身設施及棋桌。 此期重建項目,興建2座3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1,05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3,310人居住。 二樓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第2期,方便屋邨居民和顧客通往第6期的新街市及石硤尾健康院,改善連繫屋邨上蓋設施。

石硤尾歷史: 重建石硤尾邨

除了重建公共房屋,房屋署亦興建安老院、青少年中心和小學等公共設施。 ),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寮屋區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港元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及旗下之美荷樓生活館,於2013年12月開幕。 美荷樓屬於石硤尾邨的一部分,昔日是為安置逾50,000名因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而興建。 為了改善居民生活,邨內其他地方已進行重建,而這座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則於2005年關閉,直至2013年才改建成為青年旅舍,並設立了1間生活館。 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這幢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完美呈現了嶺南建築風格,裡面還珍藏著古銅鐘和青龍偃月刀等聖物。 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大批信眾前來慶祝關帝誕辰,整個關帝廟香火鼎盛、熱鬧非凡。 石硤尾(Shek Kip Mei),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東部,泛指石硤尾邨、白田邨、大坑西新邨一帶的公屋地區,亦包括窩仔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2期樓宇採用非標準設計,但部份1及2房大型單位重新使用了新和諧一型構件,連同第5期成為最後一批附帶和諧式設計單位的大廈。 第42-44座樓宇的基座為停車場、酒樓、商舖、社區會堂,平台層設有屋邨辦事處、居民協會、非牟利機構辦公室、酒樓2樓後門入口、貨倉、平台花園、3座天橋連接19座平台及第五期。

石硤尾歷史: 第一站 –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所以這裏又有日本工藝設計大師柳宗理的產品、型格露營用具、歐美日本生活精品等。 最吸睛的是平台空地的舊式兒童遊樂場,已經成為中外遊客的打卡勝地。 但因為空地三面被大廈圍繞,塑造出獨特的空間感,非常適合拍攝取角度。

大廈也沒有電梯,居民要使用設於兩翼末端的樓梯上落。 改建自石硤尾工廠大廈的藝術空間,進駐了超過100個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及團體,例如繪畫、雕塑、攝影、戲劇等。 除了是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外,這裏不時舉辦展覽、文創、導賞團、市木集等活動。

石硤尾歷史: 深水埗主教山:隱藏「地下之城」

現在年過九十的他,仍不忘回饋社區,每月定期捐款予樂施會。 美荷樓生活館裏搜集了不少昔日居民的口述歷史,在「石硤尾歲月」、「吾家美荷樓」、「情繫石硤尾」及「石硤尾回憶」展區中展出,希望透過這些小人物故事,記錄一種昔日逆境求存,和鄰里間親密互助的公屋情懷。 然而,就如一般博物館,我們能聽到的都是勝利者的故事。 生活館中重點展出的口述歷史包括足球教練陳發枝(見附錄二)、經濟日報社長麥華章(見附錄三)、大導演吳宇森(見附錄四)等,故事內容不同,但基本上也是講述他們如何捱過艱難歲月,終於得到今天的成就。

香港

石硤尾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石硤尾,於1954年開始入夥,於1972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79年至1982年間及2006年入夥,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建於1925年,由五幢建築物合併而成,但要數歷史最悠久的,就非C座莫屬了。 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C座,由著名建築事務所巴馬丹拿設計,混搭了傳統的中式風格和當時的西方潮流,特色包括金字瓦頂、圓柱和拱頂石門。 警署曾在深水埗最動盪不安的年代,擔負起打擊罪案的重任。 石硤尾工廠大廈是山寨廠 (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土家庭式輕工業)集中地,現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石硤尾歷史: 科學實踐創新 香港學生科學比賽 198 學校展現創意

邨內食店頗有名氣,例如小炒馳名的品香樓及巧製端午糭的嘉湖。 商販以最地道活潑的語言交流,主婦以敏銳而獨得的觸覺挑選生活所需,處處流露動人的生活氣息。 石硤尾邨街市也不例外,落成40年,當中的乾濕檔鋪逾300個,蔬果、海鮮、魚類、豬肉、飾物玉器、衣物等等,包辦區裏居民生活所需。 街市平台有街坊食肆,其中堅記大排檔是當中老字號,鑊氣小炒很有風味,必試。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在1891年建成,是九龍區唯一一間主奉武神關帝的廟宇。

醫局街170號是20世紀初香港流行的敞廊式商住混合建築物,樓高三層,每層樓底高達四米,下層面積比上層細小,設有騎樓,支柱與意大利的設計風格相似。 早期的設計,住宅單位沿兩邊長翼背靠背排列,門口面向走廊。 有五個成人的家庭方可編配到面積僅約120平方呎的單位。 石硤尾歷史 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

石硤尾歷史: 第一型

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 除了在石硤尾興建徙置大廈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和李鄭屋一帶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天,除本邨外,徙置大廈均已重建完成,當時這些徙置大廈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194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引起很多人到香港避難。 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以作棲身之所。 石硤尾歷史 1953年12月25日,發生了石硤尾大火事件,五萬多人無家可歸。 所以,香港政府決定在該區興建廉租屋邨,是香港首個公共房屋發展計劃。

  • 前身是工廠大廈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着意尋找並向公眾介紹石硤尾工廠大廈的歷史和山寨廠的故事。
  • 此外,港鐵荃灣車廠現址亦曾規劃採用同款徙廈的政府廉租屋項目,名為「白田壩政府廉租屋邨」。
  • 日軍攻佔香港期間,位於深水埗元州街的寶血女修院,跟當時的軍營(現址為深水埗公園)只有數街之隔,因此不時受到日軍空襲。
  • 總括而言,筆者認為美荷樓的活化計劃為這徙置大廈注入了新生命,然而其保育歷史及傳承文化的願景卻未見全面,相信這不單是美荷樓的保育的問題,也是現時其他保育計劃的通病,當中未被述說的故事,是我們當下錯失了從歷史中檢視的機會。
  •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位置為畢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東,九龍塘以西,主要是一個住宅區。
  • 徙置區源起於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之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多層式大廈(「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即香港首個公屋「石硤尾徙置區」(今石硤尾邨)。
  • 2020年12月,其清拆計劃被社交媒體曝光,並引發香港市民關注。

博物館一直被認為是記錄及連繫歷史的重要地,希望詳細了解歷史的人必然會到博物館參觀。 然而,我們必須理解博物館背後的政治含意,從參觀博物館的指定路線及經營者所篩選展出的資料和文物解構其歷史觀。 某層樓的地下,從前的社會,孩子沒有人照顧,也會常在大人工作的地方出現自尋玩樂樂趣。 上月底的某周日手作巿集十分熱鬧,展出很多藝術和手工。 昨日介紹了美荷樓,同區裡面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也值得參觀。 石硤尾歷史 美荷樓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相距 400 公尺左右,步行約 5 分鐘。

石硤尾歷史: 深水埗公園

石硤尾邨的舊公屋大廈重建計劃分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把部分七層高的大廈拆卸及重建為兩座新型公屋大廈,並已於2006年完成。 重建完成後的新石硤尾邨將提供約6 600個租住單位,可容納約17 400名居民。 政府立即把部分災場夷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 但這並不足以解決災民的長遠住屋問題,政府旋即決定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

  • 2000年代,石硤尾邨各座舊型大廈陸續清拆,並且分期重建,興建4,110個單位,於2011年落成,接收鄰近的蘇屋邨拆遷戶。
  • 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
  • 公司更發出9,000份問卷,最終只成功收回約100份,當中只有60人支持建文化藝術中心,但聲稱計劃有6成居民支持的「民意」。
  • 有關單位於6月30日至7月29日開放美荷樓地下及一樓予公眾參觀,包括示範單位及歷史圖片展覽。
  • 第一批清拆的第三型徙廈位於慈樂邨,因結構問題提早於1990年封閉,翌年5月正式拆卸;最後一批清拆第三型徙廈則位於葵涌邨(第1至13座),2000年清拆。

2D在石硤尾有不少獨市位,包括白田街近白田邨一段、巴域街、石硤尾街。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13樓(12/F)設有特式大單位,單位大小是兩個標準單位合併而成的。 而第21座及第24座的一樓(G/F)設有分別有兩間幼稚園及一間自修室,其餘是地下層單位,這些單位可不經大堂直接從側門按密碼進入到達。 )位於香港九龍西部,是窩仔山及喃嘸山一個的谷地,以住宅區為主,東與九龍塘以南山邨道為界,南至窩仔山的窩仔街,西至大埔道與深水埗及李鄭屋連接,西南面與塘尾及元洲以巴域街為界,北面與大窩坪以龍翔道為界,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石硤尾歷史: 石硤尾歷史背景

石硤尾大火後五萬多名災民流落街頭,而且事件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政府才被動地開始關注低下階層的住屋問題,可見當時殖民地政府對低下階層的態度,只是著眼於從利於管治及經濟發展(怕大批災民流離失所而引起混亂及社會批評),而非真正關心低下階層巿民的福祉。 生活館的參觀路線展示的是低下階層生活質素的進步,以及政府的公屋政策如何惠及低下階層,卻未有記錄低下階層生活在惡劣環境的無助,及反思政府一直忽視低下階層的住屋問題。 即使今天香港經濟發展蓬勃,自稱國際大都會,但仍有不少人需要露宿街頭,或住籠屋、天台屋、劏房等,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未獲全面解決,是公共房屋政策下,未被兌現的承諾,但生活館對此卻隻字不提。

是新古典建築風格的代表,外形像座堡壘一樣典雅美觀。 修院於1929年落成,曾是深水埗居民福祉的頭號守護者,不僅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容身之所和免費醫療,還擔任孤兒院的角色。 如今,建築物不再對外開放,但你依然可以在外駐足觀賞。 水埗警署 ── 典型西方新古典主義建築,旁邊坐落了充滿中式風格的唐樓。 如果對香港近代史感興趣的話,丁教授推薦你去美荷樓生活館。 生活館裡展示1950年代以來香港公共房屋的環境和社會情況,讓大家感受昔日香港的時光。

石硤尾歷史: 第二站 – 寶血會女修院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石硤尾歷史 房屋署最後決定將美荷樓改建,構思將大廈交予非政府團體營運,將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共房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居民的生活。 上層則構思改建成為青年旅舍,吸引外地青年旅客居住,以補貼博物館運作。

石硤尾歷史: 歷史

想了感受石硤尾舊日氣息,定要到訪有逾半世紀歷史的大坑西邨。 話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一個名為「光民村」(現址即大坑西邨)的寮屋區付之一炬。 60年代,港府逐以特惠地價批出土地予私人公司興建房屋,安置受到清拆計劃影響的居民,即大坑西邨。 屋邨老化,數年前開始傳出重建消息,但一直未有進展。

石硤尾歷史: 第四站 – 深水埗警署

此外,港鐵荃灣車廠現址亦曾規劃採用同款徙廈的政府廉租屋項目,名為「白田壩政府廉租屋邨」。 (位於石硤尾的白田上邨命名為「白田政府新邨」相信是為了避免和荃灣白田壩混淆),但因為當時地鐵荃灣綫規劃更改,最終沒有興建該屋邨。 在1973年房委會合併期,第六型徙廈的興建一度出現真空期,直至藍田邨四座六型徙廈在1974年落成,成為最後一批此款大廈為止(而當時第七型徙廈已獲廣泛興建)。 第二型徙廈於1960年在東頭邨出現,主要分布於新九龍、荃灣和葵涌一帶,與第一型徙廈相同,樓高5至7層,沒有設立升降機,住客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在兩翼之間的相連梯間設有公眾浴室和廚房。

石硤尾歷史: 深水埗歷史故事路線

原裝第二型大廈只有大窩口邨第6座、東頭邨第9座及第11座是單幢式設計,所有單幢式第二型均不設天台學校。 徙置區源起於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之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多層式大廈(「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即香港首個公屋「石硤尾徙置區」(今石硤尾邨)。 石硤尾歷史 李鄭屋漢墓建於東漢時期,包含四個墓室,在1955年興建徙置大廈時被發現。

石硤尾歷史: $160 有齊寬頻+Netflix 4K 計劃+Disney+ HKBN 再推 $99 寬頻+三選一串流方案

從這個角度分析,生活館記錄的只是一種進步論,而未有在當下把時間停頓,把過去帶來當下,反思政府對低下階層未兌現的承諾。 12月29日下午,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水務署供應及分配(市區)科‪九龍區‬總工程師何禮華,以及20多名人員身穿反光衣和頭盔,到主教山配水庫視察。 蔣志豪指,根據2017年時的資料,水務署評估該處為一個水缸,他就失誤致歉,形容事件是「溝通上的敏感度不足」。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回應媒體時指希望能盡量保育,不過暫時未有時間表召開會議討論。 2020年12月28日早上,近10名該區居民手持「尊重民意,切勿清拆」等標語到遺址抗議,包括首先發現的深水埗街坊芳姐,其後亦有不少人到場拍攝。

徙置事務處共於香港不同地區先後興建了25個徙置區,樓宇共分七種類型(當中第一型至第六型是由徙置事務處管理,之後的由房委會接管),當中第一二型只有七層高,故俗稱「七層大廈」。 第一、二型及加插於以第二型為主徙置區的第四型樓宇在落成初期均以英文字母命名,各徙置區皆跳過容易與「1」混淆的字母「I」,只用餘下25個字母;當單字母座號用盡時就會以A-A、B-B等重疊雙字母命名。 至上世紀70年代,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房委會把工字型大廈前後兩排單位中間的間隔牆拆除,把兩個單位合併為面積較大、有獨立廁所的居室,向外一面的公共走廊被改建成為「騎樓」以供煮食。 其後港英政府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七座廉租屋大廈,於1964年落成,當中第三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

石硤尾歷史: 任天堂 3DS eShop 服務 3 月底結束 維持有限度功能

由此可見,在生活館中的口述歷史記錄,是選擇性的歷史記錄,是為了把美荷樓包裝成一個逆境自強的符號而選擇記錄的故事,遺落了受壓迫者的聲音。 是什麼因素導致這批由內地來港的新移民生活如此艱難呢? 在生活館中我們聽不到這些故事,也沒有留下反思的空間。 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內地湧港的移民生活環境一直非常惡劣,單單從展覽開首介紹昔日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已可看到,高密度的寮屋區沒有公共設備,經常發生火災。 在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三年這八年的時間,殖民政府一直未有為低下階層訂下房屋政策,改善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這反映的是一種怎樣的管治思維呢?

)是香港早期的出租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75年間興建,主要分布於較早開發的衛星城市和新市鎮(包括觀塘、葵涌、荃灣、屯門和元朗等),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1973年,屋宇建設委員會(屋建會)改制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徙置區與其他政府出租房屋統稱「公共屋邨」:徙置區(不包括第七型大廈)稱為「乙類屋邨」、屋建會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則稱為「甲類屋邨」。 現時,第一至六型大廈除石硤尾邨第41座(美荷樓),均已拆卸或/及重建,而第七型大廈亦已有部份開始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