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大火2024不可不看詳解!(小編推薦)

事隔多年,這天吳韻怡再次走進戲院內部,發現桌球會的確已佔用當年戲院的大部分空間,不過建築師改裝時並沒有對舊有結構改動太大,只是在巨型的空間,以假天花和假地台遮蓋上下的空間,換句話說,戲院主要的結構仍然留存。 「我們從一樓的桌球會進入,沿後樓梯一直上,踏出後樓梯時,就來到天台。」所謂的天台是一個平台,再走上一道梯才到達我們現在常說的拋物線形桁架屋頂,在那裏,她還看到戲院建築物頂部有幾扇玻璃窗。 「我們起初不知道那是什麼,後來我再看資料,才知道那是舞台上為防火而設的排煙窗,當時的璇宮戲院應該是根據英國劇院的建築規格而建,萬一舞台發生火警,這些窗會自動打開。」這些排煙窗,不論在一九五九年抑或二○○○年的建築圖則都能看到。 說起「皇都」,不得不提「皇都戲院」,它於一九五二年落成,至今有差不多七十年歷史,建築極具特色,屋頂的拋物線形混凝土桁架,被國際保育組織形容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設計,外牆的「蟬迷董卓」立體浮雕,出自著名畫家梅雨天。 雖然戲院於一九九七年結業,但亦無阻其歷史地位,二○一六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其後更「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

  • 對部分人來說,與現時高樓大廈相比,皇都格格不入,只是殖民時代的建築物。
  • 「我們起初不知道那是什麼,後來我再看資料,才知道那是舞台上為防火而設的排煙窗,當時的璇宮戲院應該是根據英國劇院的建築規格而建,萬一舞台發生火警,這些窗會自動打開。」這些排煙窗,不論在一九五九年抑或二○○○年的建築圖則都能看到。
  • 上述項目位於北角英皇道271至291號、渣華道4、4A 至4D、6、6A至6D號、電廠街2至16號,由住宅、商用及皇都戲院部分組成,佔地3.62萬平方呎。
  • 法官判刑時表示,就算性行為是在女童同意下進行,但女童年僅14歲,仍須法庭加以保護。
  • 好似早前鬧得熱烘烘的北角皇都戲院,自1997年結業後曾改為桌球會所,縱使戲院建築本身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但在地產財團逐步收購下,可能唔使等幾耐,呢座代表住香港戰後繁榮、歌舞昇平而且極具歷史意義的戲院便會遭拆卸。

大廈毗鄰英皇道、渣華道、電廠街、電氣道等,乘搭公共交通者可乘香港電車、巴士、小巴或隧道巴士102、112、106或116號線前往。 2015年7月,代表新世界發展為首等財團正式展開大規模的收購舊樓行動,成功購入該廈逾兩成業權,並落實向小業主進行收購,全幢涉資逾36億。 當年,這裏是戲院員工們休息和聊天的好去處,她和同事們「經常上來透透氣」。 皇都戲院盛載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告別作是成龍主演的《一個好人》……21年後,別說好人,非繁忙時間,在現時繼續營業的戲院商場內想找一個人都不容易。 嘉禾於1971年成立院線「雙皇」,皇都成為會員,自此改播港產片,由李小龍的武打片、許氏兄弟的鬼馬喜劇、《師弟出馬》、《人嚇人》、《新蜀山劍俠》、《胭脂扣》以至本土動畫首作《老夫子》,一一躍上那些年皇都的大熒幕。

皇都戲院大火: 歷史

「粵劇」,在香港存在一百多年,是源自明朝的戲曲國寶,也是香港最輝煌的文化遺產。 二次大戰後的數十年,粵劇在國內發展停頓,但是它依然在香港發熱:當大戲戲院逐漸消失,它便化身為電影;當大戲電影消失了,它便走入政府的文娛中心。 皇都戲院大火 所以,當2018年尾,西九龍的「戲曲中心」啟用後,香港的粵劇發展,會邁上更高的層次。 皇都戲院經歷過多次改建,1995年的四級大火更令皇都不少地方變成頹垣敗瓦,現今滲水、批盪剝落隨處可見。 但除了主角外,還有來自東西方的舞者,包括跳芭蕾舞的歐洲人和泰國舞姬等,中西合璧的表現手法十分前衛。

成為

1997年,皇都戲院結業,後被改裝成桌球室,昔日的大螢幕、座椅已不在,原本的戲院中央位置加設了假天花及地台。 如今建築物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保育下,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現再次易手,發展商希望可以透過修復,還原當年的戲院面貌。 香港流行文化學者吳俊雄指出,以這樣規模保育戲院,香港之前未見,期待未來在新世界團隊牽頭下,多方合作,努力推動。 另一位成員毛俊輝認為,對於新世界的保育計劃不單是建築物的活化,而是同樣關注實質性的用途,對此非常贊同。 曾為古諮會成員的何培斌則表示,皇都戲院將成為一個由民間倡議者、政府和私人發展商共同努力而成的歷史性保育項目。

皇都戲院大火: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按照香港法律,只有被評為「法定古迹」的建築才能受到保護免遭拆除,皇都雖然通過一級評定,但「能否保留還要看業主意願」。 1952年,香港娛樂業巨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在北角創建璇宮戲院,1959年易手後改名為皇都戲院。 這裏很快成為香港風靡一時的演藝殿堂,廣邀國際頂級大師、藝術團體和本地著名藝術家,以及粵劇名流等來此演出,星光熠熠,一時風頭無兩。 皇都戲院是優秀國際文藝匯集地,除了播放的電影類型前衛,戲院本身更是不少國際知名的藝術團體的表演地。

新世界發展就皇都戲院大廈申請強制拍賣,令這座關閉21年的舊戲院再度被提起。 經歷了大火、重開、結業、改建收購,無論皇都戲院最終會否被清拆,它在北區街坊心中都早已不復當年。 最終改寫戲院命運,卻是1995年一場四級大火,火災後戲院生意一蹶不振,終於在1997年結業。 直到2015年,戲院開始傳出業權被收購消息,皇都戲院再次引起市民注意,更吸引不少人偷偷去探靈。 由於是舊建築加上日久失修,令皇都戲院增添陰森氣氛,再加上2018年皇都戲院大廈後門門前發生奪命交通意外,令北角皇都戲院鬧鬼傳說、恐怖傳聞甚囂塵上。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廢人」阿K,在廢墟裡探索的記憶拾荒者

事實上她是正宗北角老街坊,小時候每逢新年都與婆婆往皇都看戲。 「睇成龍電視,仲有半斤八兩,你都知嘉禾當時幾勁㗎啦。」陳淑莊笑指當年婆婆非常摩登,看年輕人電影也完全無問題。 記憶中戲院內部分前、中、後座,座位頗寬敞,「冇柱遮,坐得好舒服」,唯獨要忍受滿地瓜子殼,成為童年「陰影」。 儘管對皇都的感情頗深,但對於歷史建築保護,吳韻怡認為不能“情緒主導”而應“價值主導”,建築文物保護師的職責在於發掘價值所在,“説明白為什麼值得保留”。 皇都戲院坐落於街道轉角處,建築師巧妙地以弧形設計處理,將轉角立面處理成戲院的主要立面,其正中是一幅題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出自嶺南畫派畫家梅與天之手。

北角的皇都戲院是本港碩果僅存的劇院式戲院,亦是現存最後的單幢式戲院。 (圖片來源:Google Map)香港不少古老建築物都有鬼故傳出,當中戲院靈異事件可說是一籮籮,如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前身是璇宮戲院,由創辦人歐德禮MBE 於1952年創建,1959年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 屹立北角68年的皇都戲院,以獨一無二的拱形桁架聞名中外,戲院正門上方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亦是的標誌,在當時來說設計非常前衞。 「皇都在香港表演藝術史上有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地位,堪稱當時的『文化地標』。」皇都戲院保育項目顧問委員會成員、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說。 可是他指出,整幢大廈難以改建,擔心保留部分建築會「不三不四」。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開審 國安法生效後最大規模檢控備受爭議

不少口耳相傳的經典靈異故事背景都是戲院,例如:灣仔東城戲院「全院滿座」的傳聞便相當經典,想知可以自己上網搜尋。 至於由邱禮濤執導的《陰陽路》其中一個單元「鬼戲院」亦是以戲院作背景,掀不完的幕簾與行不完的樓梯真係又驚又好笑。 另外,位於秀茂坪曉光街的金茂坪戲院,60年代開業曾經旺極一時,但80年代發生大火後重開就經常鬧鬼,真定假無人答到你,但90年代結業至今,戲院空置了20多年就是事實,至今只有小部分改建為商舖及倉庫。 皇都戲院大火 北角昔日聚集不少上海人及洋人,因此區內可謂是戲院林立,而且都選址人流最旺的英皇道,雖然現時多間戲院都已被拆卸改建,但部分從外觀或所選位置,還是看得出過往戲院的面貌。 入主新光戲院後,李居明投放了不少資金在翻新工程和燈光及音響設施上,為租場者及觀眾提供更優質的場地。 戲院引入由美國的Barco公司開發的Barco Escape Super3 三面幕技術,除了有中間的銀幕,更有左右兩個銀幕播放輔助電影情節畫面,提升觀影體驗。

電影

吳韻怡至今保留着1997年2月28日皇都戲院結業當天最後一場電影票。 2017年3月,皇都戲院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這是香港歷史建築除“法定古跡”之外的最高等級。 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中,皇都戲院不僅有西方古典音樂、亞洲歌舞和粵劇等多門類表演,更上演過無數經典電影,特別是七八十年代膾炙人口的港産片。

皇都戲院大火: 網民:嗰度陰氣極重 邪咗幾十年

一旁工友見狀大驚報警,待消防員到場將事主抬出地盤,再轉交救護車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惜終證實不治。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致力保育及復修皇都戲院,令皇都重現昔日的光輝,並注入新元素,令皇都戲院重生。 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1959年易手後,改名為皇都戲院,屬單幢式戲院,過去集電影、粵劇、海外歌舞團等於一身,至1997年2月底上映最後一部電影《一個好人》後正式結業,昔日的堂座部分被改為桌球室。 售票處旁亦特意設立璇宮戲院1952年12月12日開業首日的票價價單,共設4種不同等座價位,價錢由1元5毫至3元5毫不等,工作人員指,當年「媽姐」一個月薪金約30元,觀看一場電影就幾乎是她們一日收入。 當時戲院更設現場表演節目,每人收費約十多元,故入場觀看表演都相當價值不菲。 新世界表示,集團一直積極推廣文藝工作,就皇都戲院大廈發展而言,若集團成功統一業權,將就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與持份者及社區人士緊密溝通,聆聽各界意見。

建築

福建有名的魚丸肉丸、蚵仔、芋粿、綠豆餅等,也一應俱全,故有「小福建」之稱。 新世界發展現時持有皇都戲院的業權,將會在年內開展活化及保育工程,並開放戲院天台「飛拱」的桁架建築供公眾「打卡」。 在別具特色的皇都戲院「打卡」後,沿英皇道走,經北角道走到春秧街街口,約四分鐘的路程,就可以到達下一個景點——春秧街街市。 【北角皇都戲院靈異事件】早前一名34歲男工人在生日前夕於北角皇都戲院地盤進行拆卸工作時不幸遭石屎擊中身亡,令不少網民都在連登上熱討北角皇都戲院鬧鬼傳聞,而目前承建商亦發出「停工通知書」,暫時停止拆卸工作。 公民黨成員陳淑莊平日予人印象相當年青,難以將她與懷舊的皇都聯想到一起。

皇都戲院大火: 新聞稿

人稱文字師的京華招牌創辦人歐陽昌屹立皇都戲院戲院三十多年,由七十年代開始為香港各大小商場店舖製造招牌,更被喻為真體字的「獨門生招牌」。 在電腦盛行的世代,當年盛況不復再,由每個字價值上千元的時代至今只是短短數十年的時間。 雖然歐陽昌師傅沒有徒弟繼承他的傳奇,但他仍然積極教學,「只要學我都肯教,」並將「美麗傳承,匹夫有責」幾個字掛在嘴邊。 可幸的是,搬離皇都戲院後,歐陽師傅在同區不遠處的錦屏街延續京華招牌,讓大家可以繼續拜會師傅、欣賞師傅的文字、聽聽師傅的故事。

  • 經歷了大火、重開、結業、改建收購,無論皇都戲院最終會否被清拆,它在北區街坊心中都早已不復當年。
  • 香港首辦的日本電影節,就是在皇都戲院舉行,外語經典電影如《仙樂飄飄處處聞》、《沙漠梟雄》,以及多部膾炙人口的港產片均曾於皇都戲院上映,為不少人留下「星光伴我心」的美好回憶。
  • 香港首辦的日本電影節,就是在皇都戲院舉行,外語經典電影如《仙樂飄飄處處聞》、《沙漠梟雄》以及多部膾炙人口的港產片均曾於皇都上映,為不少人留下「星光伴我心」的美好回憶。
  • 發言人續謂,皇都戲院大廈由住宅、商用及前皇都戲院部分組成,發展商期望在取得100%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前皇都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
  • 他形容於五六十年代,幾間戲院足以撐起半個北角的夜生活,惟戲院80年代經歷大火後無力恢復,始終難逃結業命運。

璇宮戲院於1957年底結業後與毗鄰的地段重新發展成住宅及商用建築物,而地下停車場則改建成三層商場。 1959年2月8日,易了手的璇宮戲院重開,改名皇都戲院,到1997年2月28日結業,後於2000年改裝為桌球會,而該娛樂場所一直營業至今。 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由香港娛樂業鉅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MBE (Harry Oscar Odell) 創建。 皇都戲院大火 由於皇都戲院擁有獨特的飛拱樓頂設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皇都戲院終由新世界發展(00017)統一業權,新世界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強調,希望喚醒沉睡已久的皇都戲院,注入新的文化精髓要,將盡力研究復修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1952年建成,是歷史最悠久的戲院之一,代表着香港昔日繁華的電影業市場。

皇都戲院大火: 一級歷史建築創最大金額強拍紀錄,皇都戲院何去何從?

五、六十年代的北角儼如「小上海」,當時不少洋化娛樂場所林立,除了戲院外,更有舞廳、遊艇會會所、遊樂場、夜總會等,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 璇宮戲院開幕時,正值戲院商百家爭鳴之際,戲院有如雨後春荀般湧現。 現在新式戲院已取代了不少舊式戲院,舊式戲院相繼倒閉拆卸,仍屹立在北角的皇都戲院就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舊式戲院。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對尚有兩年就踏入「古稀之年」的皇都戲院不陌生,那你又知不知道皇都戲院前身是甚麼呢? 皇都戲院的前身是「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是一座單幢式戲院,而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則於1959年落成。

一身白衣唐裝的歐陽昌站在店外唯一一張木枱前,一邊寫字,一邊聽著兩位街坊閒聊。 搬來在商場營業了三至四年的五金店員工表示,不清楚強拍後安排,估計都會退休。 他又指出,保育事宜由政府和地產商主導,市民「諗都無用」。 皇都商場幾乎所有商舖已被收購,今日(24日)所見都落閘關門,現時只剩下幾家商舖開店營業。

皇都戲院大火: 北角皇都戲院勁猛鬼 60多年事故不斷! 網民:邪咗幾十年!次次拆都出事!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就此表示,香港需要建設更多的「文化硅谷」,提升香港文化軟實力,重塑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之都的形象。 為此,新世界將「高規格地保育」皇都戲院這座文化地標,並注入新的文化精髓,打造「文化綠洲」。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仔車禍|慘死鐵騎士落戶香港近廿年 為三間著名法國菜餐廳東主

皇都戲院的光景直至1995年發生的一場四級大火便戛然而止。 這場無情的火災之後,皇都戲院不少地方都被燒成頹垣敗瓦,而戲院重開後,生意亦一落千丈,至1997年皇都戲院正式結業,後改建成桌球會。 猶幸戲院的不少懷舊建築特色在改建期間並未有被拆除和破壞,例如是戲院原有的水泥樓梯、舊式中文寫法的洗手間水牌等,讓皇都戲院得更原汁原味地透過活化復現舊貌。 小時候,大家叫粵劇為「大戲」,外省人稱它為「廣東戲」,上演的地方不叫「劇場」,我們稱它為「戲院」。

皇都戲院大火: 從璇宮戲院變皇都戲院 國際巨星演出

另外,大廈內現存唯一老店「輝煌洋服」東主、現年65歲的曾先生表示,他從90年代進駐,租金至今仍非常便宜,每年亦不乏熟客三代同堂來到找他訂造西裝。 一九九五年燃起的四級大火,皇都戲院陷入火海,歐陽昌的店鋪受到波及,店內貨物及材料全數焚毀,他因欠債纍纍,無奈遣散員工,變賣家當賠償,獨自在皇都商場十號鋪位經營。 不過,他說並無因而自暴自棄,反而研發了一種獨有的手製招牌,名為「發光彩」,以透光彩物料製成,照射出猶如玉石的外觀,深受不少傳統食肆歡迎,更吸引了電視台拍攝節目介紹。 負責拍賣的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今次的投價屬市場水平,而項目位處北角核心區,三面臨街,地盤面積大,屬近期市面罕有,但相信今次項目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建築成本會因而有所增加。 傳媒常稱皇都戲院的屋頂結構為「飛拱」(flying buttress),但正確說法應是拋物線型桁架, 簡單也可形容為「拱橋式」支架設計, 重點是它把戲院的屋頂由上支撐起來。 然而,「飛拱」一般是指把牆壁托起來的支架結構,此設計多見於古老教堂,如巴黎聖母院和香港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皇都戲院大火: 發展商收購活化 皇都戲院將成文藝表演場地

對部分人來說,與現時高樓大廈相比,皇都格格不入,只是殖民時代的建築物。 不過,此建築據說是當年西方現代主義的作品,其中屋頂有幾條橫豎交替的石屎樑柱,聞說是全球獨一無二的設計。 一般來說,建築物都有這類桁架支撐,但多數建築師為了美觀,普遍慎防桁架外露。 至於大門上方的大型「蟬迷董卓」浮雕,則是中國當代藝術家梅與天的作品。

皇都戲院大火: 建築特色

保育並非只是保留舊建築,而是要形神俱備,將硬件與軟件融合,希望盡一切努力,令皇都戲院重生,讓這座古蹟重拾生命力,成為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綠洲。 (圖片來源:Google Map)皇都戲院是戰後全港最舊的單棟型「劇院式戲院」,在50年代有不少國際級演奏家及歌唱家都曾在場內演出,包括:歌后鄧麗君、日本松竹歌舞團、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女高音費明儀、粵劇組合「大龍鳳劇團」麥炳榮、鳳凰女等。 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由香港娛樂業鉅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MBE 於1952年創建。 皇都戲院大火 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由香港娛樂業鉅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MBE(Harry Oscar Odell)於1952年創建。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人移民來台灣,住哪裡比較好?6大重點城市淺析

如今雖已老舊不堪,但戲院樓頂上赫然展露的拋物線型大型飛拱和正門口的大幅浮雕,仍然讓它顯得非同一般。 此外,這區是建制陣營的「票倉」,莫說缺乏反對聲音,連真正關心地區發展的壓力團體也不存在。 舉個例,「中西區關注組」、「西環變幻時」、「樂活鲗魚湧」、「灣仔好日誌」等民間組織和網上群組,也是近年來掘起的地區力量,關注區內不同的議題,歷史建築的保護也是其中之一,儘管未必次次也能力挽狂瀾,但能夠結集到民間力量,也是公民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一步。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的「小上海」、「小福建」

新世界早年積極收購,2018年向土地審裁處入紙申請強拍,當時估值31.2億元;發展商去年以7.37億元收購戲院和3個地舖,累積持有該大廈逾九成業權。 新世界發展發言人表示,早前就北角英皇道277至291號商住物業「皇都戲院大廈」申請強制拍賣,希望藉此統一業權以進行相關重建項目,今日獲土地審裁處批出強制拍賣令,對此表示歡迎。 新世界發展於2018年就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北角舊皇都戲院大廈,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該處今(24日)批出判案書,物業准以底價47.76億港元進行強拍,料為歷來最大宗強拍個案。

除此之外,參加者還可回顧皇都戲院大廈樓書以及由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繪畫的70年代電影海報等,更罕有展出1978年已故國際巨星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的電影海報及節錄,務求重塑昔日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人文風貌。 新世界旗下的非牟利機構Culture for Tomorrow 在復修戲院動工前,今日起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歷史體驗活動,入口特別設計為昔日戲院售票處,每位參加者均獲發一張舊式電影戲票,售票處同時展出6款1970年代等的戲票文物。 上述項目位於北角英皇道271至291號、渣華道4、4A 至4D、6、6A至6D號、電廠街2至16號,由住宅、商用及皇都戲院部分組成,佔地3.62萬平方呎。

皇都戲院大火: 北角皇都戲院大廈清拆地盤意外 男工生日前夕遭石屎擊中亡

可惜在1995年,皇都戲院商場發生四級大火,自此生意一落千丈。 1997年2月,皇都戲院上映最後一部電影、由成龍主演的《一個好人》後,正式結業。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開埠至今留下不少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而古蹟辦事處會按建築物實際情況作出不同評級,當中由最高級的法定古蹟至入門級3級歷史建築,每個級別對建築物都有相關指引。 如建築屬法定古蹟級別的話,就會受《古物及古蹟條例》(香港法例第53章)的法律保護,是不可以隨意拆卸,其餘各級別評級定義可看以下列表。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觀察:從皇都的沒落說起

勞工處發言人表示,對於在意外中有工友身故,處方十分難過,並對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處方正全速進行調查,以確定意外成因,查找有關持責者的法律責任,以及提出改善措施,若調查發現有違例事項,定會依法處理。 地盤意外死者姓戴(34歲),任職燒焊工人,已婚,據悉他於12月7日、即今日將踏過35歲生辰。 惟昨晨8時許,戴在英皇道279至291號皇都戲院大廈清拆地盤一個離地約4米高的外牆棚架上工作期間,突然有一塊約半米乘半米的石屎,懷疑從毗鄰天宮台拆卸地盤高處墮下,戴疑走避不及,被巨石砸中,頓即陷入昏迷,在場工友目擊戴倒臥地上,慌忙報警求助。 北角皇都戲院大廈清拆地盤意外,男工生日前夕遭石屎擊中亡。 一名燒焊男工人,原本能於今日歡度生辰,惟昨日在北角皇都戲院大廈清拆地盤棚架上工作期間,意外被高處跌下的石屎砸中,隨即昏迷不醒,消防到場將男工救出送院搶救,惜返魂乏術,勞工處及相關部門就事件展開調查,並向死者家屬提供適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