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最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或头臂干,沿气管前上行,进入甲状腺峡部。 此外供应食管和气管的小动脉均有分支至甲状腺。 在哺乳動物外的生物,甲狀腺激素還有其他功能。 如從蝌蚪到蛙的變態發育和鳥類的換毛,都需要甲狀腺激素的參與。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手段,治疗措施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 3、放射性核素治疗(131碘治疗):对于乳头状癌、滤泡癌,术后应用碘适合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 主要是破坏甲状腺切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对高危病例有利于减少复发和死亡率。 应用碘治疗目的是:①破坏残留甲状腺内隐匿微小癌;‚易于使用核素检测复发或转移病灶;③术后随访过程中,增加用状腺球蛋白作为肿瘤标记物的价值。 3、甲状腺腺瘤:由甲状腺腺瘤或多发的胶性结节所致。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筑波大学附属病院 放射線腫瘍科
甲状腺的淋巴回流径路是经峡部上缘的淋巴管,汇入环甲膜前的喉前淋巴结。 经腺体侧叶上极的淋巴管沿甲状腺上动、静脉汇入颈总动脉分叉处的颈深淋巴结。 甲状腺的淋巴管向下汇入气管前淋巴结和沿喉返神经的小淋巴结群。 较早期的甲状腺癌手术不应以病人残毁作为代价。
为保证安全,经修补后仍需做正规气管切开术。 右侧迷走神经在跨过主动脉处发出右侧喉返神经,在主动脉下方绕行向上,在环甲状节附近处进入咽喉部。 两侧的喉返神经在近甲状腺下极处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 甲状腺下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在颈动脉和喉静脉后方向上进入椎前筋膜后即有分支,喉返神经可在动脉的分支之间通过。 在進行碘-131(I-131)掃描或治療前兩週,需要做低碘飲食控制,宜避免高碘(Iodine)的食物或藥物,以減少其干擾放射性碘的吸收和治療效果。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屬於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劑,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標靶藥物較適合用於對放射線碘治療失效或多發性轉移之晚期甲狀腺癌病患。 對於極惡性的未分化癌,由於其對放射碘幾無反應,可嘗試使用「鈷60」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放射線能量來破壞、殺傷癌組織,以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及減輕痛楚。 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 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 5、雌激素:近些年的研究提示,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促使垂体释放TSH而作用于甲状腺,因为当血浆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时,TSH水平也升高。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状似蝴蝶,犹如盾甲,所以称之为甲状腺。
不過若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症狀,可能暗示著甲狀腺癌的病灶(腫瘤)的尺寸已大到壓迫到甲狀腺使得甲狀腺功能出現異常、或癌症已開始轉移。 如果手術後仍有癌細胞殘留於頸部、或無法以手術完全切除腫瘤,醫生會考慮採用體外放射治療。 完成手術後,如果癌細胞未能完全清除、出現轉移或擴散的情況,患者或需接受放射性碘治療。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癌
③甲状腺下静脉起于甲状腺下缘,由峡部发出,经气管前面汇入头臂静脉。 在两侧的甲状腺下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在气管前面则形成静脉丛。 Hurthle細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約5%,其惡性度比乳突癌和濾泡癌還高,更常會有淋巴結和遠處的轉移。 僅約10%的Hurthle細胞癌會攝取放射碘,因此,完全的手術切除尤顯重要。 濾泡癌:佔10~20%,通常為單一顆,發現時其癌症的進展度常比乳突癌高,更常浸潤到週邊的肌肉和血管構造。 約1/3的病人在診斷是已有遠處的器官轉移(如肺部、骨頭),但僅有約10%的病人有淋巴結轉移。
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效果固然可以肯定,但是病人的生活质量却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目前对于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的决定非常谨慎。 尤其是低危组病人,若手术时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可不作颈淋巴结清扫。 如发现肿大淋巴结,应切除后做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可作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 前者指清除颈总动脉内测、甲状腺周围、气管食管沟之间及上纵隔的淋巴结组织;后者指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狀腺腫瘤
1、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尚缺乏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结果的依据。 但是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荟萃分析资料提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项独立预后因素。 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小于腺叶的切除也是不适当的。 有证据显示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 广泛范围手术的优点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主要缺点是手术后近期或长期并发症增加,而腺叶切除很少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且几乎不发生严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當僅用於淋巴癌,和對其他種治療方法沒有作用,而腫瘤繼續進展時來嘗試治療。
- Ƒ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结节坚硬,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粘连固定。
- 腺瘤一般呈圆或椭圆形,质地大多比周围甲状腺组织硬,无压痛。
- 在這種激素的作用下T3和T4會由上皮細跑從濾泡腔內通過胞吞作用吸收並釋放入血。
- 在哺乳動物它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
- 聲音的改變往往暗示著癌細胞已經入侵喉返神經。
- 正常情形下,甲状腺激素會調節人體內的能量使用、嬰兒及兒童的成長。
濾泡癌:佔甲狀腺癌約15%,通常為單一顆,比較容易經由血液轉移到遠處的器官,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約占10%。 2015年,全球約有320萬人罹患甲狀腺癌,2012年,約有298,000例新診斷病例。 甲狀腺癌最常發生於35至65歲之間,其中女性患者較男性為多。 近數十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這可能肇因於診斷技術的進步。 2015年,約有31,900人死於甲狀腺癌。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狀腺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利用甲狀腺癌細胞可以攝取碘的特性,以放射線來殺殺死甲狀腺癌細胞。 一班安排在手術4~12週施行,作為輔助性治療。 在安排放射碘治療的前兩週,需先採取「低碘飲食」,並且搭配人工合成甲狀腺促素或者停用甲狀腺素4週,再進行放射碘的掃描和治療。 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在小於45歲的病人上,依遠端轉移的有無,只分為兩期,無遠端轉移為第一期;有遠端轉移癌為第二期。 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在45歲和以上患者分為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A期、第四B期、第四C期。 甲狀腺髓質癌也分為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A期、第四B期、第四C期。
欧美指南中均提及超声下可疑恶变指征,包括:低回声结节、微钙化灶、丰富的血流信号、边界不清晰、结节高度大于宽度、实性结节、以及晕圈缺如。 1、甲状腺功能化验: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热结节,较少为恶性,故对其甲亢进行治疗更为重要。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内无回声,结节性甲状腺肿,腺内血流正常,甲状腺癌与放射线照射没有关系,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甲状……
希愈腫瘤中心隸屬新風天域集團,秉持最新的臨床概念專注於癌症的診斷,治療和研究。 中心坐落於高端商務中心,為當地及跨區域的患者提供先進的,以人為核心,以實證為基礎的醫學治療與護理。 手術後,應盡早下床走動,如果仍需臥床,應跟隨治療師的指導,定時作足部移動及深呼吸。
- 發育中的腦細胞是甲狀腺激素T3和T4的主要目標。
- 2、核素扫描: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扫描检查(ECT)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
- 完全游离下极后,将组织块翻向对侧,在气管壁表面做锐性解剖,将腺体游离至对侧叶包括峡部甲状腺的整块切除。
- 为达到清除癌组织的目的,有的医生在发现癌肿侵犯纵行肌时,将受累及的软组织切除,如侵犯黏膜则酌情施行食管局部切除吻合术。
- 对轻度甲状腺肿大而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应随访观察。
- 放射性碘不會為病人帶來長遠影響,女性患者將來也可以正常懷孕,不過在接受治療後首年內則不建議懷孕及餵哺母乳。
- 因為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刺激,濾泡細胞將甲狀腺球蛋白吸收進來,且在溶酶體(lysosome)將碘化酪胺酸切斷,形成T3和T4,將它們釋放到血液中。
- 有時甲狀腺癌候第一個症狀會是腫大的淋巴結。
在此两层膜组织之间的蜂窝组织为解剖面易于分离,而在甲状腺真包膜内有静脉丛。 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也被應用來嘗試,但不幸地,往往療效不佳。 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疗。 2、滤泡状癌 约占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狀腺癌風險因素
由于再次手术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损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因此有主张首次手术时及时未见肿大淋巴结,也行中央区清扫。 对高危组病人,肉眼可见颈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至包膜外以及年龄超过60岁者,应作改良颈淋巴结清扫;若疾病分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犯广泛者,则应作传统淋巴结清扫。 2、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做次全或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 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够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 甲状腺素片的剂量,应根据TSH水平来调整,但是对于TSH抑制的精确范围,尚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支持。 可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每天75ug-150ug,并定期测定血T4和TSH,根据结果调整药量。
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 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分娩過後,甲狀腺體就變開始有發炎現象,情況是先亢進而後低下。 某些案例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恢復它原本該有的功能;但有些可能不是如此。 雖然無法每次都知道原因,但有時就是自體免疫異常所造成,像是橋本氏甲狀腺炎或者是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 手術切除,切除會伴隨著可能把副甲狀腺切除的風險或者是傷到控制聲帶的神經。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狀腺癌治療方法
半数的人甲状腺舌管会变为一条不规则的组织即甲状腺锥体叶(lobus pyramidalis)。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民國106年共新增4053位甲狀腺癌病例。 依據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甲狀腺癌已成為國人第九大癌症,女性的第四大癌症。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癌症,以女性為多,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高峯期是35-55歲,但是各個年齡層皆可以發生,本院最年輕患者只有7歲。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治療
一旦甲狀腺被切除之後,就可能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 人体的甲状腺可以通过触诊检查,在没有甲狀腺肿的情况下,视诊看不到甲狀腺;当甲状腺肿发生时,除非体形过胖、脖子过短,一般可用肉眼看出。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deiodinase)會將T4轉換成T3。 甲狀腺素的成分含80-90%的T4和10-20%的T3。 發育中的腦細胞是甲狀腺激素T3和T4的主要目標。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适应症
的治療必須視患者的年紀、腫瘤的大小及分期,以及甲狀腺的型別來決定。 若結節屬於良性,患者可以使用甲狀腺素治療以壓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理想上TSH的數值建議維持在較低水平,建議治療後至少每六個月追蹤一次血漿TSH的濃度。
2、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的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常常较坚硬。 有典型病史,包括起病急、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 急性期,甲状腺摄I率降低,显像多呈“冷结节”,血清T3和T4升高,呈“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对称弥漫性甲状腺肿,无结节;有时由于肿大不对称和表面有分叶,可状似结节,硬如橡皮,无压痛。 此病起病缓慢,呈慢性发展过程,但是与甲状腺癌可同时发生,临床上不易鉴别,须引起注意。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常升高。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癌症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包块边界清楚,血供不丰富,可有囊性变。 甲状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发生率约20%)和恶变(发生率约10%)的可能,原则上应早期切除。 一般应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包括腺瘤在内);如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术,但应楔形切除,即腺瘤周围应裹有少量正常甲状腺组织。 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判断有无恶变。 近来不少学者认为年龄是划分低危和高危的重要因素,并根据低危、高危分组选择治疗原则。 对低危组病人采用腺叶及峡部切除,若切缘无肿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這是一種體內放射治療,放射性碘以膠囊或液體形式給病人吞服。 甲狀腺癌細胞吸收放射性碘後便會被摧毀,而正常細胞則很少受到影響。 醫生會視乎患者的情況,決定只切除部分甲狀腺或是整個甲狀腺。 在手術期間,醫生會檢查甲狀腺附近的淋巴結有沒有受癌細胞影響;如果癌細胞已開始擴散到甲狀腺以外的地方,醫生會把甲狀腺附近的組織一併切除。 甲状腺毒症阶段一般予以对症治疗,β-受体阻滞剂用于减轻甲状腺毒症,不需要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性碘治疗。 持续性甲减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剂量需调整直至停用。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状腺的检查
甲狀腺激素在腦細胞發育的嬰兒時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已經有一個運輸蛋白被證實跟T4穿過血腦屏障有關。 還有另一個運輸蛋白是跟T3穿過血腦障壁有關。 甲狀腺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製造蛋白質、調節其他身體系統對其他激素的敏感性;對兒童的智能、生長發育,以及對成人的代謝都有影響。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介绍
當僅用於淋巴癌,和對其他種治療方法沒有作用,而腫瘤繼續進展時來嘗試治療。 Β受體阻滯劑常用於減少心跳加速、震顫、焦慮、心悸等症狀。 在這種激素的作用下T3和T4會由上皮細跑從濾泡腔內通過胞吞作用吸收並釋放入血。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thyroid gland)是脊椎動物非常重要的腺體,屬於内分泌器官。 在哺乳動物它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の種類と方法
哺乳动物在滤泡的上皮细胞间和滤泡之间存在着滤泡旁细胞(C细胞)。 滤泡上皮细胞间的滤泡旁细胞的顶部由于被邻近的滤泡上皮细胞覆盖,所以它们并不能接触到滤泡内腔。 滤泡周围有网状的纤维和致密的毛细血管网(血液和淋巴管)。 大部分的哺乳动物的甲状腺由两叶组成(lobus 甲状腺癌放射線治療 dexter和sinister),位于气管两侧,大部分情况下会有一狭长的带条结构-甲状腺峡(isthmus)相连。 人类甲状腺一叶的大小与拇指终指节相当,女性的甲状腺正常大小可达18毫升,男性达2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