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碘鹽香港7大好處2025!(震驚真相)

一般代鹽產品以鉀代替鈉給食物帶來鹹味。 不過,消費者勿以使用「代糖」心理來用低鈉代鹽,因為攝入過量的鉀會影響健康,尤其對患上腎病或正在服用治療高血壓或心臟衰竭藥物的人士,影響尤大。 腎病病人不能把鉀有效地排出體外,積存在體內的鉀會造成高血鉀,容易造成心律不整、心衰竭的危險。 因此,消費者不應以為代鹽產品含鈉量低而隨意大量使用。 無碘鹽香港 消費者如有需要亦應徵詢醫護人員如何控制進食食鹽,以及食用「低鈉」鹽等代鹽產品的意見。

營養

但對於不善於分解鉀的腎病人士,要特別注意食用低鈉鹽時的鉀攝取量。 現時未有研究顯示或比較不同類型鹽對健康的影響。 但由於鹽的成分都是由氯化鈉和少量礦物質組成,成分相似,因此對健康的影響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無碘鹽香港: 攝入過量碘的風險

反映,18至84歲的成年人每日平均進食8.8克鹽,當中的主要來源不是鹽,而是醬料及湯水等,包括豉油、蠔油、湯水、火腿、肉腸、燒味、鹵味等。 其實台灣過去亦有報道,指岩鹽內含很多對人體沒有好處的礦物質,甚至是重金屬,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可能造成肝腎以及心血管慢性病。 侯啟明強調,這些礦物質的含量都低於人體容許攝取量,即使含砒霜,也不會急性中毒,但長期攝取可致血壓高、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所有59個預先包裝和15個散裝食鹽樣本均未有檢出砷、鎘、銅、鉛和汞。 消費者不會因食用這些預先包裝或散裝食鹽產品而被金屬污染物損害健康。 此外,測試的結果顯示沒有證據工業鹽在香港被用作食鹽使用。 這項研究只從11類食物抽取有限數量的食品(每種食品3個樣本)進行碘含量分析,並非涵蓋所有市民經常食用並含有碘的食物和食物類別(例如水果)。 如果可供化驗分析的各種食物樣本數目和食物類別較多,便可更準確地評估食物的碘含量。 本港約59% 市民的碘攝入量低於每日50微克,即維持甲狀腺功能正常所需的攝入量下限。

無碘鹽香港: 健康食鹽建議

以清水浸泡乾海帶,然後將水倒去,有助減低海帶的碘含量。 評估市民的膳食碘攝入量是否有不足或過多,其中一個方法是把他們的膳食碘攝入量與該人群的平均需要量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作比較。 美國醫學研究所建議採用平均需要量切點法,只簡單計算目標羣組中有多少人的日常攝入量低於平均需要量,並根據這些人在羣組所佔的比例估計羣組中攝入量不足的人的比例。 同樣地,只要計算羣組中碘攝入量高於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的人所佔的比例,便可估計可能因攝入過多營養素而對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的人的比例。 本港成年人從該11類食物每日攝入碘的中位數為44微克。 假若本港市民每日食用5至10克碘鹽(世衞推薦每日食用少於5克(約1茶匙)鹽),膳食的碘含量會每日增加150至300微克,膳食碘總攝入量便會高於推薦攝入量,但低於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我們

像李先生這類市民不在少數,不過買不到無碘鹽也無妨,但對於患有甲狀腺疾病的特殊人群來說,就有點麻煩。 劉先生說,自己患有甲狀腺疾病,醫生說平常最好食用無碘鹽,但是市面上卻很難找到無碘鹽,現在連網上也無法購買到無碘鹽。 市民李先生說,自己甲狀腺功能正常,但為了保險起見,想買一些無碘鹽換著吃,但找了東莞很多超市和便利店,都找不到無碘鹽。 於是沒辦法,每次去香港的時候都會帶不少無碘鹽回來。 至於香港,本地專家在2002年曾探討這問題,他們認為香港有部分孕婦出現碘質近乎不足的情況,因此應提醒及教育處於生育年齡、懷孕及餵哺母乳的婦女吸收適量碘質。 食鹽是一種礦物,主要成分為氯化鈉,約有60%氯原素及40%鈉原素。

無碘鹽香港: 食鹽5大疑惑

即使同一種食品,不同樣本的碘含量亦有差別。 而肉類及家禽(每公斤42微克[檢測不到至480微克])、穀物及穀物製品(每公斤13微克[3至68微克])、豆類及蔬菜(每公斤8微克[檢測不到至28微克])和不含酒精飲品(每公斤6微克[檢測不到至13微克])的碘含量則較低。 人類主要從飲食中吸收身體所需的碘質,亦可透過進食添加了碘質的食鹽來攝取。 無碘鹽香港 就碘化食鹽方面,世界却生組織建議每千克食鹽可添加20至40毫克碘質。

2005年,食物環境衞生署(下稱“食環署”)聯同消委會進行餐桌鹽/食鹽的碘含量研究,分析74個樣本的碘含量。 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沒有標明是碘鹽的樣本(70個)碘含量均低於每公斤500微克的檢測限,3個標明是碘鹽的樣本碘含量則介乎每公斤31,000至43,000微克。 這些研究的結果,加上這項研究所得的數據,可有助監察本地食物的碘含量。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標準,18歲及以上中國成年人的碘平均需要量、推薦攝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分別為每日120微克、150微克和1,000微克。 這些推薦攝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與世衞建議的分量相同。

無碘鹽香港: 保鮮膜1包法「吞毒下肚」! 營養師勸:這2材質少用

她們亦可考慮服用碘補充劑,但應事先就個人飲食需要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不論使用的是24-hr recall或FFQ,兩種方法所得到的數據都顯示大多數市民的膳食碘攝入量不足,雖然根據FFQ估計所得的碘攝入量不足程度較為輕微。 餐桌鹽經高度精製,所以不少人因而轉食岩鹽或海鹽,認為它們較健康。 澳洲註冊營養師王穎羚(Hannah)以下會拆解食鹽的疑惑,並提出食用建議。 碘鹽難買,不同烹煮食物方法原來亦可減少碘流失。

  • 劉先生說,自己患有甲狀腺疾病,醫生說平常最好食用無碘鹽,但是市面上卻很難找到無碘鹽,現在連網上也無法購買到無碘鹽。
  • 本港成年人從該11類食物每日攝入碘的中位數為44微克。
  • 化驗分析工作由食物研究化驗所(下稱“化驗所”)進行。
  • 這項研究進行之前,只有兩份關於本地食物碘含量的研究報告。

其次,以尿碘水平和甲狀腺腫發病率為指標的研究顯示,青少年和兒童的碘營養充足。 最後,以尿碘水平作為指標的研究顯示,成年人和長者的碘營養接近充足。 本港有關碘營養狀況的數據甚少,而且並無碘缺乏病的臨牀數據。 本港的醫院並無有系統地收集尿碘數據。 本港市面出售的多種食物都含有碘,但同類或不同類別的食物,碘含量差別很大。 烹煮對食物的碘含量影響輕微,但用沸水煮則影響較大,因為碘會溶於湯水。

無碘鹽香港: 食鹽的規管

不過,進食過量食鹽而導致的食鹽中毒情況亦為罕見。 這些測試的預先包裝或散裝食鹽均沒檢出測試的五類金屬污染物。 一般消費者不會因進食食鹽而被金屬污染物損害健康。 懷孕及餵哺母乳的婦女,如有需要,應先徵詢醫護人員意見,才因應自己的情況選擇進食碘化食鹽。 無碘鹽香港 在健康和均衡飲食中進食多種高碘食物(例如藻類、海產、蛋/蛋類製品、奶/奶類製品),以確保攝入量足夠碘。

人體攝入的碘主要來自食物,特別是藻類、鹹水魚和介貝類水產。 食物中的碘可能會在加工和烹煮過程中流失。 食物消費量調查並沒有評估碘鹽的消費量模式,而且似乎低估本港市民的食鹽平均攝入量(每日1.7克)。

無碘鹽香港: 食物碘含量的資料

他解釋,人體膳食中,只有15種礦物質確認對人體有幫助,例如鉀、鈉、鎂和鈣;另外尚有7種對人體可能有益,但未經證實。 岩鹽又名玫瑰鹽(rock salt 或 pink salt),是陸地上出產的鹽。 產地有70多個國家,包括喜馬拉雅山、蒙古、西藏、德國、意大利、馬來西亞、美國猶他州等等。 其中以喜馬拉雅山岩鹽的品質最高,更被喻為世界最純淨的鹽,據指含有84種天然礦物質元素,稱非一般精鹽所能比擬。 我行左好多間超市,有d寫明添加碘,有好多冇寫有冇添加,成分和營養標籤都睇唔到,但部分natural sea salt列明含天然礦物質(包括碘),所以令我好混淆,係咪要搵d寫明”無碘”的才真正不含碘.

營養

鈉和氯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必需的營養素。 它們在體內幫助協調神經的傳導、肌肉的收縮、電解質的平衡及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無碘鹽香港 無碘鹽香港 人體缺乏鈉會導致低血壓、缺水和肌肉痙攣等症狀;不過缺鈉的情況極為罕見。 測試食鹽樣本的金屬污染物(包括砷、鎘、銅、鉛和汞)、氯化鈉和碘質的含量,測試於食環署的食物研究化驗所進行。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二):2002膳食與營養素攝入狀況(精裝)》。 肉類及家禽(每公斤42微克[檢測不到至480微克])、穀物及穀物製品(每公斤13微克[3至68微克])、豆類及蔬菜(每公斤8微克[檢測不到至28微克])和不含酒精飲品(每公斤6微克[檢測不到至13微克])的碘含量則較低。

無碘鹽香港: 結果及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用沸水煮的食物,碘流失量較炒或蒸的食物為多,這點亦與其他研究一致。 其實鹽沒有分健康不健康,只要不含有害物質就可。 若有缺碘的朋友,打算以食用加碘鹽補充身體需要碘的話,則保證不成功。 同樣岩鹽只有約2% 的成份含有聲稱的84種礦物成份,如鐵、鉀、鎂、碘等,所以大家無需想像使用岩鹽可以獲得身體所需的礦物質。 記者昨到多間超級市場視察,發現貨架上列明含碘的食鹽不多,部分加了碘或有機碘的食鹽、海鹽,售價較普通食鹽貴至少一倍。

成年人

表3列出12個按年齡和性別劃分的羣組膳食碘攝入量分布數據。 無碘鹽香港 整體來說,這些不同年齡和性別羣組的碘攝入量中位數並無特別趨勢。 食物的碘含量數據,以可食用部分每公斤若干微克(取至兩位有效數字)標示。 低於檢測限(每公斤2微克)的數值標示為檢測不到。 計算同一類食物的碘含量平均數值時,檢測不到的結果設定為每公斤1微克(即檢測限的一半)。

無碘鹽香港: 岩鹽中有放射物質會致癌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測本港一些選定食物的碘含量,以及評估成年人從膳食攝入碘的情況。 一般而言,香港碘質缺乏的情況並不嚴重。 容易患上碘質缺乏症的人士,例如懷孕及餵哺母乳的婦女,應進食碘質豐富的食物;如有需要,亦可選擇食用碘化食鹽。 選擇碘化食鹽,消費者可參考食物標籤成分表上的標示。 但進食碘化食鹽前,應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無碘鹽香港: 健康 熱門新聞

【本報訊】香港附近海域有海帶、紫菜、海魚、生蠔、蝦蟹等含碘量高海洋生物,港人竟缺碘令人意外。 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市民可選用碘鹽,不過有業界稱,市面只有不足兩成食鹽添加了碘,當中碘含量不太高之餘,售價亦較普通鹽貴至少一倍。 若找不到碘鹽,食安中心指,採用蒸或少量油炒方法烹煮食物,碘流失量會較沸水煮少。 另一方面,進食過量的碘質會影響甲狀腺的功能,亦能導致甲狀腺腫大。 JECFA評估了碘質的安全性,建議碘質的暫定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ProvisionalMaximumTolerableDailyIntake)為每千克體重17微克。 現時市面上有一些含低鈉的代鹽產品。

無碘鹽香港: 海鹽、加碘鹽、岩鹽、低納鹽到底怎麼分?營養師告訴你哪種鹽最健康

一如消委會和食環署較早前的研究報告結果,餐桌鹽(每公斤56至240微克)和碘鹽(每公斤26,000至36,000微克)的碘含量差別很大。 [29、30] 本港市面出售的碘鹽,其碘含量均在世衞建議的範圍內,即介乎每公斤20,000至40,000微克。 中心購得的三個碘鹽樣本中,只有一個在食物標籤標示碘含量,並說明食用方法(例如在上菜時才下碘鹽),以盡量減少碘的流失量。 估計全球約有70%的家庭可接觸到(和食用)碘鹽,逾170個國家已承諾會實施全民食鹽加碘[1、16]。 世衞指出,根據相關的生化和臨牀數據,碘缺乏是全球性的公共衞生問題。

成年人在日常膳食中如果用碘鹽,膳食碘攝入量會高於推薦攝入量,但低於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24-hr recall和FFQ兩種方法各有優點和缺點。 兩種方法雖然都不影響受訪者的慣常飲食習慣,但都依賴受訪者的記憶才可錄得準確的食物食用量。 使用FFQ的好處是可估計選定食物在較長時間內(如12個月)的慣常食用量,但FFQ卻規限所提供的食物項目。

無碘鹽香港: 食鹽對身體的影響

碘含量的化驗分析工作由中心的食物研究化驗所進行。 所有食物樣本(可食用部分)以購買時的狀態逐一分析。 為評估烹煮(例如炒、蒸和用沸水煮)對食物碘含量的影響,中心選取5種食物合共15個獨立樣本,分析樣本烹煮前、後的碘含量。 藻類(包括紫菜和海帶)是市民攝入碘的主要來源,FFQ亦收集了藻類的食用量資料。 不過,將24-hr recall與FFQ的食物消費量估計數據結合應用時讀者務須留心,並注意兩種方法本身的局限。 表2所載的平均值與百分位值分布顯示,本港市民的膳食碘攝入量分布偏斜(平均值為每日127微克,中位數為每日44微克),因此報告列出中位數的數值。

如表4所載,對男性和女性碘攝入量貢獻率最高的4類食物,與對本港整體市民碘攝入量貢獻率最高的4類食物相同,即藻類、刺身及壽司、不含酒精飲品及湯類,以及魚類。 這項研究檢測11類食物,即穀物及穀物製品、豆類及蔬菜、肉類及家禽、蛋及蛋類製品、奶及奶類製品(包括冰凍甜點)、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不含酒精飲品、調味料及醬油(包括餐桌鹽和碘鹽)、刺身及壽司,以及藻類。 不同烹煮方法對食物碘含量有輕微或顯著的影響。 不過,如果計及食物的重量變化,食物烹煮前和烹煮後的碘含量大致保持不變,但用沸水煮的食物則除外,因為碘可以溶解在水中。

無碘鹽香港: 健康雲

化學分析發現這些氯化鈉含量較低的樣本含有較多其他礦物成分如硫酸鹽;不過,這些礦物成分的毒性很低,一般在食鹽中的含量不會損害人體健康。 孕婦和授乳的婦女較容易患上碘缺乏病,可進食碘含量豐富的食物。 準備懷孕的婦女和孕婦/授乳的婦女如出現缺碘的情況,可選擇食用碘鹽,作為膳食碘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