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大藏經2024不可不看攻略!(小編推薦)

屈文六上師發廣大心,欲集合各藏經典,不重一部,不減一部,合成一帙,更加新編續藏、譯藏、總目錄,名曰中華大藏經,緇素響應,眾志成城,而使余任編目之責。 余維茲事體大,不敢掉以輕心,乃竭四年之力,先成三十一種藏經目錄對照表解。 所謂三十一種者,爾時尚未獲得金藏資料,以前述二十三種,益以日本輯藏八種而成。 出版以後,復刪日本輯藏八種,增入金藏,定為二十四種。

  • 據最新發現資料,《開元釋教錄》最初的形式與今天的分類法亦不盡相同。
  • 以一人遍覽各藏,既為力所不逮,而集各藏於一堂,供人閱讀,亦為事所難能。
  • 正如江本勝博士實驗證明,一杯水擺在經典上,用極為精密的顯微相機可以拍到非常美的結晶。
  • 有方冊裝和現代精裝兩種,1頁分上中下3欄,下方附校勘記。
  • 「復次,須菩提!說法者欲至他方危命之處;聽法者不欲隨去。兩不和合,不得書深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聽法者欲至他方危命之處;說法者不欲去。兩不和合,不得書深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
  • 昔釋迦文佛為解脫六道眾生輪迴諸苦一大事因緣降生於佛曆二千五百年前,現太子身於印度迦毘羅衛國,年十九捨王宮,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遂成正覺,說法四十九載,垂示三藏十二部經典,以度後世之眾生,吾人窮畢生精力而莫得究竟,大矣哉經教之深廣也。
  • 又第二套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陀羅尼,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局部重出,有日本淨嚴題記,今皆編號照印,隨目注明,以資考證。

顯慶三年正月,駕自東都還西京,法師亦隨還。 先有勅曰:「以延康坊濮王故宅為皇太子分造觀、寺各一,命法師案行其處。」還奏地窄不容兩所,於是總用營寺,其觀改就普寧坊。 青槐列其外,淥水亘其間,亹亹耽耽,都邑仁祠此為最也。 而廊殿樓臺,飛驚接漢,金鋪藻棟,眩日暉霞。 莊嚴之盛,雖梁之同泰、魏之永寧,所不能及也。 十六、經書目錄之譯著序跋人名,依大正例以直書法諱為主。

漢文大藏經: 中華大藏經校訂工作

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共由三百經、六七九卷𢑥編而成,內容強調觀自在菩薩神力之化現、修福因緣菩薩行的要義及成就陀羅尼的儀軌和功德。 集而成,其中大集經的內部是以六波羅蜜法和空思想為主,兼說密教說法,陀羅尼與梵天等護法之事。 大寶積經一二○卷,四十九會,內容廣論大乘佛教的種種修行法門。 係纂輯菩薩修行法及授記成佛等之經集體裁的叢書。 康熙皇帝曾經奉祖母孝莊文皇后博爾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要求皇家修造龍藏經(《內府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為藏文大藏經之甘珠爾部,屬藏傳佛典,內容計有秘密、般若、寶積、華嚴、諸經、戒律等六大部,共收1,057部,總集釋迦牟尼之教法、律典之藏譯本,現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漢传佛教两千年间,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最后汇编成“藏”的,中国可考的有十余次(宋及辽金八次、元二次、明五次、清三次);国外可考的,高丽三次、日本八次。 汉文大藏经从开始的五千多卷,发展到后来的一万卷以上,除了汉译佛经数量有所增加以外,历代编纂者不断收集增补了以中国佛教文献为重心的大量新出、新见的佛教文献及相关资料。 29、彼如是生活,彼於自身注意觀察諸法,彼於他人注意觀察諸法,彼於自身他身兼顧注意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兼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

漢文大藏經: 閱讀進度設定

此後京都法然院的僧人以《高麗藏》對校了《黃檗藏》,在元文二年(1737)編成《新續入藏經目錄》,其中17種典籍為他藏所未收。 是我國目前唯一一部完整的方冊本版式及裝幀的刻本大藏經。 經紫柏 真可、道開、法本等人籌劃,明萬曆十七年(1589)始刊於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四年後因冰雪苦寒,南遷至浙江餘杭之徑山寺,此後幾易刊板地點,並在嘉興府楞嚴寺印刷流通,至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後完成,歷時一百二十餘年。 每版20行,每行20字,折為2頁。

眾生

(名數)為支那淨土教依典之七經也。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大阿彌陀經二卷,無量壽經二卷,觀無量壽經一卷,阿彌陀經一卷,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鼓音聲三陀羅尼經一卷。 漢文大藏經 系前田慧雲原編、中野達慧增訂輯梓,自明治三十八年四月至大正元年十一月(1905—1912)竣工,京都藏經書院出版。 此藏收中國撰著數量之宏富超過《嘉興藏》之《續藏》、《又續藏》,其中有我國金陵刻經處楊仁山居士和浙寧蘆山寺式定禪師提供的明清兩朝佛典;分類較《縮刻藏》有詳略之別。

漢文大藏經: 菩提道次第廣論

而中國存目之書有大藏綱目指要錄、大藏聖教法寶標目、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大明釋教彙目義門、閱藏知津五種,所載經典,頗有無從求索者,故宜存備查考。 藏經之須具世界性,亦為切合時代之要求。 漢文大藏經 以供國人宏揚之資,兼開西人探討之路。 漢文大藏經 雖著錄無多,後之人繼續迻譯,繼續收羅,則此一部門,定可蔚成大觀。

資福藏現在我國尚存四千余卷,亦自日本請回。 「阿難!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識,我我所空;眼觸,我我所空;眼觸因緣所生受,若苦若樂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意觸因緣所生受,若樂若苦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阿難!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間」。 列表格式做了修改,現在可以列出某經的一部分,如「普門品」,甚至可以連結外部網站。 標題也增加了某些常用經典的短名稱,如搜索「法華」可以搜到「妙法蓮華經」。

漢文大藏經: 佛經編號前的字母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156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巴利語系大藏經:為南傳佛教上座部奉行的三藏典籍。 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和中國雲南省傣族地區,是用各種不同文字字母音譯的巴利語佛典。 除僧伽羅文、緬甸文、泰文、高棉文和老撾文外,傣文有4種不同的方言文字譯本,近代還增加了天城體梵文本、拉丁字母本和日文譯本等3種版本。 日文大藏經:日本除了前述各版漢文藏經外,從大正六年(1917)開始,就進行將漢文佛典譯成日文的工作,迄今計有國民文庫刊行會的《國譯大藏經》、東方書院刊行的《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以及大東出版社刊行的《國譯一切經》。 此外,又依據巴利系統的南傳三藏,譯成《南傳大藏經》。

功德

該版藏經因系清王室官本,刻造、裝幀頗為精良,版型較一般藏文經大,每夾扉畫均為手工繪製,筆觸細膩,設色鮮麗,大多出自藏族和蒙族宗教畫家手筆。 20 世紀 50 年代初,日本曾據以編為 151 巨冊(內含目錄一冊)影印百餘部,分為兩種精裝本發行。 第四湖州版,分思溪圓覺藏與思溪資福藏。 日本第一部大藏經天海本,就是依據思溪本 的。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嘉興藏

應了了分明身根,了了分明觸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應了了分明舌根,了了分明味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應了了分明鼻根,了了分明香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應了了分明耳根,了了分明聲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捨,了了分明已棄捨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 彼如是生活,彼於自身注意觀察諸法,彼於他人注意觀察諸法,彼於自身他身兼顧注意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兼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 彼有多疑,應了了分明彼有多疑,彼無多疑,應了了分明彼無多疑,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多疑云何會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多疑如何棄除,應了了分明已棄除之多疑如何未來不生。

功德

此藏是《初刻南藏》的再刻本,然目錄編集受《至元錄》影響而有較大改變,以大小乘經、大小乘律、大小乘論排序,並將《開元錄》以後續入藏典籍以時間排序改作分類編集,從而為《永樂北藏》、《嘉興藏》、《清藏》的雕造所遵依。 明清官版大藏經,帙首刊扉畫和龍牌,帙末刊韋陀神像,始自本藏。 福州東禪等覺禪院住持衝真發起勸募雕造。 始刻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至崇寧三年(1104)竣工。 全藏580函,1440部,6108卷,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虢字止;首次採用摺裝式裝幀。

漢文大藏經: 漢文版本

三、第一第二第三各輯,皆就原目錄重行釐訂新目,第四輯祗就應印各經編目。 第一輯磧砂藏及宋藏遺珍,第二輯嘉興正續藏,第三輯卍字正續藏,皆各自編號。 第一輯全部印行,印行目錄,即是全藏目錄,故祗就每目上端編一號碼。

  • 不空譯本第81到84句是:「悉殿都(81)漫哆羅(82)跋馱耶(83)娑婆訶(84)」;伽梵達摩譯本則是:「唵悉殿都曼哆囉缽馱耶(81)」。
  • 全藏刻成之後,崔法珍於大定十八年將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的重視,在聖安寺設壇為崔授比丘尼戒。
  • 大正藏號稱彙合各藏,惟於縮刻、卍字所著錄者,尚未盡數錄入,中韓各藏更不待言。
  • 法肇五天,歷千五百年而晦隱,化流四土,竟二千餘載而方隆。
  • 今重行釐訂卍續新目,於前二類加標附存二字,於後一類加標後目二字(見第三輯編目說明十一)。

彼於瞻視凝睇之際,應以正智觀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於屈伸臂腿之際,應以正智觀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於穿衣持鉢之際,應以正智觀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於飲食嚼嘗之際,應以正智觀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於大小便利之際,應以正智觀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漢文大藏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

惟卍續第三套深沙大將儀軌與本套阿迦陀密一印千類千轉三使者成就經法全部重出,標名與來源互異,又第一套須磨提經係大寶積經之妙慧童女會局部重出,源本麗藏,而麗藏則因失去什譯,重出此以當之,祗有數字之差,縮刻頻伽並同。 日本緣山三大藏目錄解說疑為開元十四之有譯無本,似未必然。 又第二套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陀羅尼,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局部重出,有日本淨嚴題記,今皆編號照印,隨目注明,以資考證。 綜第三輯印全部重出一部,局部重出二部。 四、諸經同譯異文,大抵因宋元明清各藏與遼金各藏南北傳刻不同。

《開寶藏》首刻本於宋雍熙元年(984)傳入日本,端拱(988—989)年間傳到高麗。 乾興元年(1022)和元豐六年(1083)又分別將天禧修訂本和熙寧修訂本傳到契丹和高麗。 遼清寧九年(1063),契丹還把新刻的《契丹藏》印本送給高麗。 漢文大藏經 宋太祖命高品張從信去益州(四川成都)計劃刻藏,經過十二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全部刻成,運到汴京。 因始刻於北宋開寶時,後世遂稱為《開寶藏》。

漢文大藏經: 大乘律

歷史記載乾隆皇帝三次下令毀板撤經,雖然當時奏摺中白塔寺內的《大藏經》也是處理對象,但是因乾隆欽命裝進塔且已封入塔中,無法拆塔抽出經函。 也幸而有白塔寺內所藏的這一部《乾隆大藏經》,成為僅存的一部完整的版本。 由於印刷量極少,至今經板字口鋒棱俱在,完整如新。 在規格上是歷代漢文大藏經中最為豪華不但開本大、紙質精、字跡大而清晰,裝飾上也甚為講究。 每函經的第一冊扉頁有釋迦說法圖、萬歲牌,最末一冊尾頁有護法的韋馱,以白描手法雕刻,莊嚴而又生動。 到達中國之後,中國人非常歡迎佛教,那個時候的佛教不是宗教,純粹是教學,純粹是教育。

漢文大藏經: 【CBETA 漢文佛典電子化的原則】

彼園林中,有大宮殿,名莊嚴幢;海藏妙寶,以為其地;瑠璃寶柱,莊嚴殊妙,巍巍高大,猶若金山;眾生見者,無不喜樂。 有阿僧祇淨摩尼寶,普照一切;出自然香,謂:明相香、香王香、覺悟香等,敷眾寶座,謂:蓮華藏座、照諸方藏座、明淨藏座、眾生悅樂藏座、師子藏座、離垢寶藏座、不思議藏座、普門摩尼妙寶藏座、光嚴藏座、大海藏座、金剛師子藏座;無量窓牖,妙寶莊飾。 又出十種大香電光,雨十種雲,出過諸天;謂:十種黑栴檀雲、十種曼陀羅華雲、十種莊嚴雲、十種鬘雲、十種雜色衣雲、十種寶雲、十種天子雲、十種天女雲、十種菩薩雲;常樂聞法。 漢文大藏經 ◎爾時,善財一心觀察海幢比丘,念彼三昧法門;思惟不可思議菩薩境界;思惟無量無作現在莊嚴普門法門;觀察法界莊嚴智慧;依佛智住,出菩薩力,建菩薩願力,增廣菩薩諸行。 如是正立觀察,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乃至六月六日;過此以後,海幢比丘從三昧起。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契丹藏

編輯《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共用了八種版本與《趙城金藏》對校。 這八種版本是:《房山雲居寺石經》、《資福藏》、《影宋磧砂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徑山藏》、《清藏》及《高麗藏》。 《趙城金藏》30年代初被發現後,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

受生、入胎、重又獲出生,五蘊重受,六處重獲,諸比丘啊! 彼有捨覺支,應了了分明彼有捨覺支;彼無捨覺支,應了了分明彼無捨覺支;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捨覺支如何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捨覺支如何發展圓滿。 彼有定覺支,應了了分明彼有定覺支;彼無定覺支,應了了分明彼無定覺支;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定覺支如何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定覺支如何發展圓滿。 彼有輕安覺支,應了了分明彼有輕安覺支;彼無輕安覺支,應了了分明彼無輕安覺支;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輕安覺支如何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輕安覺支如何發展圓滿。

又慈恩寺僧明慧業行精苦,初中後夜念誦經行,無時懈廢,於法師亡夜夜半後,旋遶佛堂行道,見北方有白虹四道從北亘南貫井宿,直至慈恩塔院,皎潔分明,心怪所以。 即念往昔如來滅度,有白虹十二道從西方直貫太微,於是大聖遷化。 今有此相,將非玉華法師有無常事耶? 至九日旦,無常事果,達於京師符虹現之象,聞者嗟其感異。 時玉華寺都維那寂照,慶賀功畢,設齋供養。

漢文大藏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惟宋藏遺珍缺文二十九部,原影印時已補七部,其十二部無從覓補,另十部可補未補。 此十部中,頗有與後輯卷數參差者(例如法苑義林六卷,卍續甲二套為十四卷;瑜伽師地論記二十卷,卍續七五、七六套為四十八卷),更細按之,文字亦間有出入,無法截補。 今於可補未補之十部,除大唐正元續開元釋教錄,以異本性質,在縮藏另出全文外,其餘九部,註明另見卍續某套,并於卍續另出全文,行末標遺珍缺文。 卍續乙二三套大通方廣滅罪莊嚴成佛經僅存卷上,日本中野達慧有跋,於大正二八七一另出全文亦同,此皆編號計入部數。 漢文大藏經 正目注某藏某函補錄,補目行末標正目函號,不注缺文,見第五項。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台灣版《中華藏》

由於經過兩個朝代的更迭和兵燹,原刻版片部分毀損,另用其他散刻本補充。 因此後來的印本中夾雜元代寺院所刻的補本,甚至還附有翻刻的《普寧藏》數函在內。 現存的陝西開元寺和卧龍寺的全藏(略有殘缺),是在明洪武二十三、四年(1390~1391)間刷印的。 1931~1935年時,曾用這部藏經影印過500部(缺失者以資福本、普寧本、景定陸道源本、亦黑迷失本和永樂南藏本等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