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聖古廟2025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前殿上的正脊為廣東石灣製的花脊,裝飾華麗,神態十分生動。 歷史文物本廟至今仍保存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如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鑄造的一口鐵鐘及清代石灣陶塑等。 其他神祇除洪聖外,廟內亦供奉關帝、太歲及觀音。 洪聖誕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是洪聖誕,島上居民必籌辦神功戲及巡遊活動,酬謝神恩。 重修本廟曾於一九八八年及二零零五年進行大型維修工程。 滘西洲洪聖古廟,又名西貢洪聖古廟,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滘西洲,建於清朝。

活動

FLOAT是一艘創新的活動遊艇,由香港仔80後設計建造。 遊艇設有玻璃頂篷、露天酒吧及人造草地,空間運用有別於傳統遊艇。 洪聖原名洪熙,是唐代的廣州刺史,他為官清廉,一袖清风, 洪聖古廟 致力推廣學習天文地理以惠澤商旅及漁民。 洪熙过世後曾被封「洪聖」至宋代則被封為「南海洪聖廣利王」,成為了漁民守護神。

洪聖古廟: 香港回歸儀式當中,中國升旗手朱濤响…

之前阿史介紹過太子港鐵站以前長期有陣臭味,好多史友都留言話身同感受。 講臭味就好似好負面,今次阿史就講下一個好香嘅港鐵站。 早期灣仔坊眾的職業,包括有出海或靠海上作業者、一般主婦和靠美貌維生的妓女,因此廟內供奉有保祐母嬰的金花夫人和賜予青春美貌的花粉夫人等。 華人廟宇常擁有宗教以外的功能,它所在的位置,也往往是當時華人活動的中心。 其實,洪聖古廟主要供奉南海洪聖大王,又即洪聖爺。 洪聖原名洪熙,官居唐代廣利刺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樣樣通曉,常為漁民和商旅預測天氣,死後被追封洪聖大王,更被視為海神,不少人在沿海建廟供奉他。

天后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鴨脷洲洪聖廟鴨脷洲洪聖廟是香港一所洪聖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洪聖街9號,鄰近鴨脷洲市政大廈及鴨脷洲海濱長廊,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洪聖古廟位於香港西貢滘西洲,是典型的鄉村廟宇建築。 這裡崇奉儒、釋、道三教,除了黃大仙,還同時供奉觀音菩薩、孔子等,三教融合是一大特色。 拜拜之餘,不妨遊覽古色古香的建築與庭園,看看特別的「五形」建築佈局,祠中的飛鸞台、經堂、玉液池、盂香亭及照壁,分別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洪聖廟又稱洪聖宮或洪聖古廟,為祭拜海神洪聖的廟宇,香港濱海的居民信奉的海神主要有天后、洪聖、觀音、北帝、龍母、譚公等,而原籍廣東沿海地區的居民多祀奉洪聖。 洪聖古廟 華人廟宇委員會並沒有授權任何第三方就其直接管轄的廟宇在香港以外的地方,進行任何商業性質的宣傳、推廣及銷售活動。

洪聖古廟: 灣仔北帝廟

而在大佛對面的百年古剎寶蓮禪寺,有「南天佛國」之稱,多年來香火不斷,每年佛誕更有規模盛大的慶祝活動。 走入寺內,可見多座富含中國色彩的建築,包括金碧輝煌的萬佛寶殿、供奉本土、東方及西方三方佛的大雄寶殿等。 逛累了,你可以休息一下,到齋堂嚐嚐美味的齋菜。 相較於灣仔鬧市裡的洪聖古廟,鴨脷洲的這座古廟則像是小社區裡的廟宇,而且至今仍然處於沿海的位置。

相傳洪聖大王是唐朝重臣,姓洪名熙,官至番禺刺吏,通曉天文地理,常幫助商旅漁民;據説,他死後英靈不滅,屢次拯救人民於災難。 為了紀念他並祈求庇蔭,沿海漁民建廟祀奉,將其奉為海神。 洪聖古廟 擁有240餘年歷史的鴨脷洲洪聖廟將於洪聖誕前後舉行慶祝活動。 您可以在鴨脷洲一帶欣賞舞龍舞獅表演、賀誕巡遊及神功戲等。

洪聖古廟: 建築物

在當地村民全力支持及積極參與下,是項修復工程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二千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 洪聖古廟坐落於西貢的一座寧靜小島滘西洲上,為供奉海上守護神 ── 洪聖而建,其歷史可追溯至1889年。 此廟於2000年修復成功,並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傑出項目獎」。

由東華接管日期已無可稽考,估計約於1930年前。 1971年華人廟宇委員會重新以「授權管理廟宇」條件由東華管理。 位於九龍塘律倫街的省善真堂於1952年創辦,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以「正理道行」為宗旨,逐步成為一個非牟利慈善宗教團體,不少信眾亦會趁新年到堂內參拜。 洪聖古廟約於1847至1852年建成,因洪聖主管海洋及氣象的神明,所以廟宇以前面向大海。 不過經過多次填海後,洪聖古廟現在處於灣仔內陸位置。

洪聖古廟: 灣仔︰身份追尋

乘坐舢舨就像躺在水面上,以輕快的速度享受海風。 舢舨曾經是香港仔水上人賴以為生的工具,漁民們會在舢舨上掛一盞大光燈,用作捕魚和照明。 洪聖古廟 洪聖古廟 現在舢舨的主要用途是大船往返碼頭或其他大船間的接駁交通工具。 舢舨體積較小,一艘舢舨最多只能載十個人,是漁民小小的家。

建築設計為清朝兩進三開間式,兩進之間的天井設有香亭,令廟宇免受風雨破壞。 本廟結構較為獨特,全廟共以五對柱支撐,其中第二及第三對柱,承接廟側捲棚式走廊的綠色琉璃瓦簷頂,簷頂花脊上共有十多組文武造型各異的廣東石灣陶塑人物。 廟外左右垂脊末端分別置有日神、月神陶塑,廟前檐板飾有牡丹、佛手果等吉祥圖案,極富中國傳統色彩。 坐在正廟中間位置的的就是主神洪聖爺,其塑像為土製,端坐約高一尺。 正廳內右偏廳供奉了兩廣總督周有德(?-1684年)及廣東巡撫王來任(?-1669年)。 周有德為漢軍鑲紅旗人,而王來任為正黃旗漢軍,同為新界復界之事出力甚多,並曾解決許多村務糾紛,因而得到新界村民的尊敬而受到供奉。

洪聖古廟: 西貢墟天后廟

通往該廟宇的入口階梯設於前殿左右兩側,與其他傳統中式廟宇有所不同。 1972年,標誌著灣仔新時代到臨的新水星大廈落成。 往後十多年間,一座座耀眼的商業大廈、政府大樓、酒店、運動場、演藝學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環廣場等相繼落成,灣仔不斷披上新衣。 1997年,舉世矚目的政權交接儀式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更為灣仔故事添上新情節。 基督教及羅馬天主教會則於「春園」以西的地段設立墳地,以埋葬大量因感染熱帶傳染病去世的歐籍人士,並設置棄嬰所及醫療機構,為香港這片新興殖民地提供最早的社會服務。

  • 講臭味就好似好負面,今次阿史就講下一個好香嘅港鐵站。
  • 居民叫這對木柱為「龍柱」,亦有人稱之「定海神針」,曾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維修。
  • 西貢居民在每年洪聖誕(農曆二月初十)均會在滘西洲洪聖古廟及其鄰近空地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
  • 逛累了,你可以休息一下,到齋堂嚐嚐美味的齋菜。
  • 農曆二月十一為南海神廟波羅誕,土華的誕會因而有小波羅誕之稱。

梅窩文武廟面積小小,但原來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建於明朝的梅窩文武廟是香港最古老的廟宇。 門口兩旁有一文一武的圖畫,文的是堯舜的故事,武的是岳飛的故事。 袁氏大屋及更樓是梅窩的一座古老城堡,曾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袁氏大屋現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洪聖古廟: 活動資訊

交通:從港鐵上環站A2出口,沿禧利街走至皇后大道中右轉,沿樂古道旁的樓梯街往上走約5分鐘至荷李活道。 戰後唯一流傳至今的習俗便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的洪聖寶誕,當日村中家家戶戶男女老幼齊往洪聖古廟參神,祈求保佑四季平安。 當日下午二時於廟前搶炮頭,由村中父老燃點花炮,村民及各方親友均可爭奪,炮頭共有七枚,各有不同寓意。

  • 歷史文物本廟至今仍保存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如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鑄造的一口鐵鐘及清代石灣陶塑等。
  • 滘西洲洪聖古廟,又名西貢洪聖古廟,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滘西洲,建於清朝。
  • 位於九龍塘律倫街的省善真堂於1952年創辦,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以「正理道行」為宗旨,逐步成為一個非牟利慈善宗教團體,不少信眾亦會趁新年到堂內參拜。
  • 後朝中士人紛紛建廟奉祀為南海神,以表彰他的功德。
  • 由東華接管日期已無可稽考,估計約於1930年前。
  • 1929年,填海工程終告完成,灣仔面積增加三十六公頃,可供開闢較寬闊的街道和興建條件較佳的樓宇。

從1965年起至1972年,灣仔再次展開大型的填海計劃。 1968年行政局通過灣仔的舊區重建計劃,皇后大道東兩旁的舊廈大量拆卸重建。 這段時期,香港正經歷「經濟起飛」,社會普遍對工商樓宇的需求增加,商業活動因中環區的商業樓宇供應飽和而漸漸向東擴展,灣仔的填海與重建,正好回應這一趨勢。 另一方面,當時香港亦從「文化沙漠」,逐步走進文化活動百花齊放的年代。 從廟門石柱對聯所見,洪聖廟於咸豐十年擴建,並打造了今天所見的門額,這該廟宇近年現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洪聖古廟: 香港仔漁港歷史

上水河上鄉的洪聖寶誕,在香港可說是最具特色的,皆因這條古村在寶誕期間仍保留傳統搶花炮儀式,全港獨有。 此外,還有舞龍舞獅、飄色巡遊、放天燈許願等活動助興。 港府於1990年將其列為法定古蹟,並於1992年關閉。

法定

然而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它們之間存在一個決定性的差異——「洪聖」二字,並沒有出現於任何一塊花牌或一面旗幟上。 洪聖殿只是提供了作為會場的「廟」,但「會」本身卻不是為洪聖爺誕而設。 交通:九巴6C、6F、30X、212及隧道巴士106、115於蕪湖街及觀音街下車,步行約3分鐘即達。 交通:灣仔站A3出口沿太原街前行至皇后大道東,轉左後在灣仔道交界前的交通燈到對面行人道,然後沿石水渠街前往隆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