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古蹟2024詳細懶人包!(小編推薦)

1926年,西座(又稱教堂座/科學大樓)落成,設有教堂、實驗室,及第二個禮堂(今舊禮堂)。 數周後,書院的錄取人數增長一倍,修士決定暫緩招收華人,同時擴充校舍。 1876年6月,高神父用一萬四千元購置了一幢位於堅道9號的華麗房子作校舍。 學校一直培養出香港及海外的社會領袖,包括國家元首、諾貝爾獎得主、及奧運選手。 學校的部份學生來自香港顯赫家庭,包括早期英殖的何東、李佩材家族,及後來的羅鷹石、李兆基家族。

  • 雷生春是一幢四層高的唐樓,位處旺角一幅三角形土地,建於一九三一年,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其中一名創辦人雷亮擁有。
  •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伍美琴謂,跟各地城市相比,現時所列的496項歷史建築並不算多,卻提醒政府不應以樓齡作唯一標準,同時希望政府與公眾多作交流。
  • 1875年11月7日,第一批共六人的喇沙會修士來到了香港,翌日即接收聖救世主書院,並改名為聖若瑟書院。
  • 這圈未經琢磨的石塊,似是刻意堆疊,形成一組長2.7米、寬1.7米的橢圓形結構。

政府今日(十月二十五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東區黑角頭石刻、灣仔玉虛宮和上水味峰侯公祠列為法定古蹟。 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梁悅賢指,政府2006年內會對保留文物及建築物發表更詳盡政策。 如:中環街市、域多利監獄、皇后碼頭等之拆卸問題,會繼續諮詢市民,並會擴大古物諮詢委員會的層面,除建築、規劃、歷史等方面的專家外還會納入年輕人等,以汲納不同的聲音。 早期的香港歷史建築名單並不向外公開,一直只供政府內部參考,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稱是由於內容敏感,當中涉及私人物業,評級會對物業造成影響。 已確定評級或已宣佈為古蹟的項目會提供歷史建築評估、相片及香港文物地理資訊系統連結(地理資訊)。

法定古蹟: 古物古蹟辦事處主頁

在香港日佔時期(1941至1945年間),書院被日本皇軍佔用,被逼停辦。 法定古蹟 部分修士逃往越南,其他則被監禁於集中營,另有一位修士任志願救傷隊被日軍伏擊身亡。 校舍由一位名叫「阿耀」的職員盡力保持原狀,他亦偷運生活必需品給囚在集中營的修士。 二樓是秘書辦公室,一樓設有一般辦公室和康樂室,而地下則是圖書館。 課室則設於新興建、於1920年由港督司徒拔爵士開幕的北座教學大樓。

法定古蹟的涵蓋範圍,亦包括古蹟、歷史建築物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或構築物。 私人物業業主亦可通過機制,申請撤回宣布暫定古蹟。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於2007年1月9日正式公佈三個級別香港歷史建築的部份清單,總數達496項,當中約40%為私人物業、約60%則為香港政府、華人廟宇委員會及市區重建局等擁有業權。

法定古蹟: 古物及古蹟條例

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古物事务监督经谘询古物谘询委员会,并经行政长官批准后,藉宪报公告宣布个别地方、建筑物、地点或构筑物为法定古迹。 随后,古物事务监督可阻止对古迹作任何改动,或酌情规定改动时必须遵守的条件,以便保护有关古迹。 台中市消防局第二大隊石岡分隊是80年的歷史古蹟,由於廳舍空間不敷使用,再加上老舊又有漏水情形,因此編列將近1億元的經費於附近興建一座新廳舍,總樓地板面積將提升5倍大,這天在台中市長盧秀燕的帶領下開工動土。 不過,吳友鏗建議,在大廳牆面可以製作吳心泉宅簡史,讓民眾了解吳心泉的故事。 吳心泉宅在完工後一度做為駐縣藝術家創作基地,吳友鏗說,未來如何進一步活化使用,由文化局決定。

大樓

校舍東面有一條連接花園道與堅尼地道,名為聖若瑟徑的小徑。 學校附近也有三間士多,聖若瑟書院和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學生通常都在這三間士多買午飯。 馬灣芳園書室是島上碩果僅存的戰前學校,在1920年代已建成,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極具歷史價值。 曾於2013年被活化為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

法定古蹟: 參考

古物古蹟辦事處在2009年3月19日公布1,444幢建築物的評估結果及建議評級,並展開為期4個月的公眾諮詢。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 截至2021年9月9日,全港有173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另有26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199幢。 古物事務監督如認為任何地方或建築物有被列為古蹟的價值,可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待行政長官批准後便可於憲報公佈該處為法定古蹟。 除獲得行政長官豁免,任何人士均不能在古蹟或暫定古蹟之上或之內挖掘、進行建築或工程、種植及砍伐樹木、堆積泥土及垃圾,或拆卸、移走、阻塞、污損或干擾暫定古蹟或古蹟,以免破壞文物。

何志平指出該名單原本於2007年年中才正式公布,是次公開資料是為回應市民對文物建築保護的訴求,以及特首曾蔭權要求能儘快開始新一輪的諮詢有關。 當局又透露已於2006年委任專家小組將全香港其中1440幢建築,利用新的評審準則作深入評估,並計劃於2007年年中公開,同時會成立文物信託基金以籌集資金保護歷史建築,以及對政府自行營運歷史建築進行研究。 香港法定古蹟係根據香港法例第 53 章《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嘅香港歷史建築同文物。 截至2016年5月20號,全香港共有114項法定古蹟,其中45項喺香港島、11項位喺九龍、51項喺新界(唔包括離島)、8項喺離島。

法定古蹟: 古蹟商品夯! “成功啤酒.至聖點心麵”熱銷

政府於2008年確立制度,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可考慮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否達到「極高門檻」,宣布為香港法定古蹟。 環保團體長春社主席何小芳贊成香港歷史建築名單的公佈及政府對集體回憶的重視,有助避免天星碼頭事件風波再次發生。 法定古蹟 卻同時批評,古物諮詢委員會的三個級別評級「形同虛設」,因目前不如香港法定古蹟受法例保護。 並建議當建築物牽涉到私人業權時,當局可考慮以地積比轉移方式,將鄰近地區的一樣大小的土地給予有關發展商來交換歷史建築的擁有權。 法定古蹟 )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的歷史建築、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與構築物。

羅便臣道校舎由港督軒尼斯於1881年奠基,1882年建成,初時只有兩層高,後於1898年加蓋了第三層,完成後3年又擴充了兩翼。 1879年,在天主教徒總督軒尼詩影响下,政府放寬學校補助計劃中關於世俗教育的條件。 法定古蹟 書院加入政府補助計劃,成為首家接受政府補助的天主教學校。 書院重新招收中國籍學生,當時大多數學生都是來自澳門的葡萄牙人。 包括本書院在內的所有的喇沙會學校均致力協助青少年自我發展成人,並在一個公義的世界裡如兄弟姊妹般生活。 屬於三級歷史建築的白樓位於荃灣汀九,是著名印度商人律敦治於20世紀30年代的私人住宅,後來政府購入後被改作為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開放給公眾人士參觀。

法定古蹟: 香港法定古蹟評級機制及保育政策

紀念花園和位於中央的十二邊形紀念龕,是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保衞香港而犧牲的軍人和平民。 大會堂位於海旁,除了密封的表演場地外,建築物的設計讓其他設施都擁有海港景觀,從而營造空間感。 大會堂是罕有及重要的現代主義建築,引領當時香港的建築潮流,並成為標誌性建築。

回教清真禮拜總堂以混凝土和磚建成,布局呈狹長的長方形,沿東西向的軸線而建,正門位於東面,朝拜牆位於西面,朝向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沙地阿拉伯城市麥加的克爾白(又稱卡巴天房)。 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見證本港穆斯林社群的發展,現時亦是香港穆斯林社群重要的禮拜和聚會場所。 截至2022年6月,全香港共有132項法定古蹟,其中56項位於香港島、14項位於九龍、62項位於新界(不包括離島)、9項位於離島。

法定古蹟: 歷史

楊侯古廟分為主建築及左右偏殿,以青磚丶麻石及木材築砌而成。 主建築屬清朝兩進三開間佈局,兩進之間的天井建有香亭。 凹入式正立面由麻石柱支撐,前殿屋脊和天井左右兩廊的女兒牆還飾有具歷史價值的石灣陶塑,題材為民間故事,造工精巧。 東湧炮台在清代稱為東湧所城,為大鵬右營的水師總部。 炮台入口之花崗石額刻有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字樣,當為建造年代。 自新界在一八九八年租借給英國,清兵自炮台撤退後,炮台先用作警署,後用作華英中學校舍、東湧鄉事委員會及東湧公立學校。

諮詢

大會堂設計簡樸,着重功能,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優秀例子。 它由低座、紀念花園及高座組成,三者由有蓋行人通道連接。 低座設有音樂廳、劇院及展覽廳,高座則設有婚姻登記處、公共圖書館及演奏廳等。

法定古蹟: 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

政府將在2007年1月中至2月初進行兩場大型地區性公眾論壇、三場公開論壇,以及與有關的專業界別人士會面的聚焦小組討論,趁此提昇現時文物保護機制的公開度及汲取意見。 何志平提出文物建築保護政策的諮詢,目的為與公眾共同研究哪些歷史建築需要保護,並就保護文物制訂具前瞻性的政策和制度。 在1920年建造的北座(舊座;Old Building)裡面有屬於波徐的教員室,中一,中二,中三和中五課室。

法定古蹟

政府於2008年11月26日確立古物諮詢委員會對歷史建築物的行政評級制度,與法定古蹟宣布制度建立關係,令歷史建築物獲得的行政評級,可作為推行各項文物保育措施的依據。 若建築物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將接納為已列入「備用名單」的具高度價值的文物建築,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可考慮該建築物是否達到「極高門檻」,宣布為香港法定古蹟。 古物古蹟辦事處在1996年至2000年,對全港大部分建於1950年代以前的建築物進行調查,記錄了約8,800幢歷史建築,其後在2002年至2004年,挑選其中1,444幢建築物進行深入調查。 當時立法體現了法定古蹟須具備“極高門檻”,而受法律保護的古蹟類別只有“法定古蹟”一類,條例最終於1976年生效,古物諮詢委員會同年1月1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成立。

法定古蹟: 法定古蹟

古物事務監督如認為任何地方或建築物有被列為古蹟的價值,可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待行政長官批准後便可於憲報公布該處為法定古蹟。 該委員會任期為兩年,由2007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 何志平稱,將在委員會轄下同時成立3個專責委員會,各自負責文物建築的保護和活化再利用;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標準及立法;及社區參與、教育和推廣事務。 同一時間會邀請各個界別的社會人士成為委員會成員,以及加強委員會與區議會的聯繫從而聽取更多不同意見。

法定古蹟: 香港歷史建築名單公佈

按條例第18條,古物諮詢委員會需向古物事務監督(自2007年起為發展局局長)就宣佈法定古蹟或暫定古蹟提供建議,並就豁免條例就古蹟或暫定古蹟施加之限制向古物事務監督提供意見。 建築物的業主或非牟利機構承租人在申請的第一階段取得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的批准後,便可以招標方式甄選顧問,為其下法定古蹟或已評級歷史建築的維修工程提供顧問服務。 獲委聘的顧問會協助業主或非牟利機構承租人就其下歷史建築進行技術評核,以及就維修工程擬訂保育方案,以便在申請的第二階段提交。 按條例第18條,古物諮詢委員會需向古物事務監督(自2007年起為發展局局長)就宣布法定古蹟或暫定古蹟提供建議,並就豁免條例就古蹟或暫定古蹟施加之限制向古物事務監督提供意見。

法定古蹟: 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狀元名單

芳園書室採用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包括拱形閘口、麻石山牆、硬山式屋頂、幾何紋飾通花扶欄等。 申請的甄選工作將由評審小組負責,成員包括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建築署的代表。 評審小組將根據多項準則甄選申請,包括是否需要進行擬議的工程、開放讓公眾參觀的程度,以及維修工程對社會的裨益等。 玉虛宮是灣仔坊眾為供奉北帝而建,是灣仔早期發展的重要歷史地標,也是當地社區身分的印記。

法定古蹟: 香港法定古蹟一覽

相類的巨石結構,在中國也有發現;香港出土新石器和青銅時代的文物既然十分豐富,石圓環的發現,當非偶然。 堆疊石圓環的目的已無法稽考,但大抵與祭祀儀式有關。 1936年,聖若瑟書院校友陳振興(Charles Chen)成為第一名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項目的運動員。 同年,田徑隊在設立後12年內,第6度贏得港督盾牌。 學校急速發展,至1881年,學生人數已達三百人(華人約佔10%)。 高主教在羅便臣道下的己連拿利、後來聖若瑟台原址建造新校舎。

主建築於清朝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興建,於一八六三年落成,正門麻石門額的「玉虛宮」三字,為當時駐九龍寨城的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所題。 香港業主會主席佘慶雲表示政府應收購歷史建築的業權以保存建築,而不要以行政手段去干預業主的發展權,以避免影響私有產權權益,使等候收購多年的舊樓老業主的願望落空。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伍美琴謂,跟各地城市相比,現時所列的496項歷史建築並不算多,卻提醒政府不應以樓齡作唯一標準,同時希望政府與公眾多作交流。

法定古蹟: 香港法定古蹟

雷生春是一幢四層高的唐樓,位處旺角一幅三角形土地,建於一九三一年,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其中一名創辦人雷亮擁有。 法定古蹟 二○○三年,雷氏家族將建築物贈予政府作保育之用,是首次有業主向政府捐贈歷史建築。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1日電)金門縣政府獲贈的首座縣定古蹟「吳心泉宅」,後人吳友鏗今天攜帶先祖在南洋發跡的「金泉發」商號牌匾,回到吳心泉宅;他說,滿意古厝修復,對於如何活化利用,尊重文化局。

位於半山法定古蹟的景賢里已有80多年歷史,採用嶺南三合院式佈局,富有中國建築特色,同時在結構、用料和設計上糅合了西方建築風格。 多部電影曾在此取景,如國際知名的電影《江湖客》及港產電視劇《京華春夢》。 白樓將活化為「國史教育中心悠悠館」,設立一所學習中心,並設展覽、導賞團、講座和工作坊等,加深大眾對環境、香港歷史及文化的認識,另外設有特色餐廳,提供印度及中國美食。 政府預計將在2025年起完成復修工程及開始營運,到時將向公眾開放及供市民參觀大部分歷史建築內的範圍,亦會舉辦免費導賞團及開放日,以加深和提高市民保育及活化歷史建築的意識。

1962年,原為德國會所的舊翼拆卸,改建為一座新的八層高現代建築物,稱為新座,並由港督柏立基爵士開幕。 該處於1917年興建的的南座新樓,自1925年起成為華仁書院校舎;1955年再成為聖貞德學校校舎,直至1960年重建。 而1881年建造之原聖若瑟校舎,1920年起改作住宅,直至1987年才由長江實業重建成豪宅樂信臺(1990年第一季入伙)。 1918年2月13日,華南發生一次歷時50秒的地震(又稱南澳大地震),原本位於羅便臣道的校舍有嚴重損毀,需要搬遷校舍。 校長艾瑪修士急切尋找一個安全的新地方去繼續教育工作,於是在9月3日買下了位於堅尼地道7號的舊德國會所。

香港歷史建築,可泛指香港具有一定歷史的建築物,多數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興建,除了富悠久歷史的寺廟、教堂及祠堂外,還有一些政府建築,如:水塘建築、軍營、官員官邸等。 這些建築保留了不少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情況及信仰等,而由於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不少建築亦因而保留了殖民地時代的西方建築風格,一些更是中西合璧,成為香港獨有的特色建築。 發展局最近公布,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活化計劃)將活化4大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包括位於大潭的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汀九的白樓、半山的景賢里和馬灣的芳園書室的4幢歷史建築。 通過向私人擁有已評級歷史建築的業主及租用政府擁有的法定古蹟及已評級歷史建築的非牟利機構提供資助,讓他們自行進行小型維修工程,從而使這些歷史建築不致因日久失修而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