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政府數字,有258戶居民受影響,當中有130戶已獲安置,另有52戶未獲任何安置,其中80戶不符合安置資格。 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聯同村民監察地政總署的行動,並舉起橫額請願。 有未獲安置村民盼望有個居所,但仍未有安排,認為政府製造住屋問題。 元朗區的橫洲@中原樓市片區,涉及人口共10,516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定福花園,振興新村,維園山莊,大井圍,蝦尾新村(尚譽)。 橫洲東頭圍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5,000,年齡中位數為 41.8歲。 嗰度係一條雜姓嘅村,間廟就大約喺康熙五十七年由「橫洲六村」(西頭圍、東頭圍、林屋村、忠心圍、福慶村同楊屋村)嘅村民合力夾錢起嘅,廟裏面有一口康熙戊戌年製造嘅古鐘,因而估計呢間廟就喺呢一年起好嘅。
部份九巴路線目的地名稱曾使用「火車站」一詞,如「沙田火車站」、「旺角火車站」,至今仍然有部份小巴路線使用「火車站」一詞作目的地名稱。 橫洲建公屋,發展當地的計畫,又使我橫想到橫洲此地,後是英國人進入香港殖民的重要地方。 中英《南京條約》是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簽署《江寧條約》(Treaty of NanJing),又稱《中英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L平方公里的地區,以租期99年租借給英國,名為租借,卻沒有一文租金。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將1860年英國所奪佔的尖沙嘴以外的九龍半島的其餘部分,即從深圳灣到大鵬灣的九龍半島的全部,租與英國99年,租期內租借地歸英國管轄殖民地。 租借地陸地面積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陸286平方英里,島嶼90平方英里,較原香港行政區陸地面積擴大了約11倍,租借地水域較前擴大四五十倍。
在上水屠房於2000年1月運作之前,載著牲畜的列車(俗稱「豬車」,因運載的牲畜以豬隻為主)經過車站時留下的氣味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紅磡貨場設有國際郵件中心,處理來往中國大陸的平郵郵件。 由於中港鐵路貨運在靈活性、時間及成本上遠不及水路和公路,從2000年代起,中港兩地的貨運量上升時,市場對中港鐵路貨運需求卻急劇下降。 2009年10月29日,港鐵公司宣佈經仔細研究後,決定於數個月後停辦中港跨境貨運市場佔有率僅為0.08%的鐵路貨運業務。 2010年6月15日,隨著最後一班北上郵政貨運列車由國際郵件中心開出,港鐵跨境貨運服務正式終止。
對於為何要花長達1小時處理故障,蔡稱是因需時重新啟動,至於傳送網絡具體究竟出現什麼問題,則需詳細調查。 故障期間有不少乘客批評接駁巴士不足,要等近45分鐘才出現。 晚上8時20分,工程人員完成維修工作,全綫服務陸續恢復正常。 1991年6月18日約晨早8時45分,大學站以北(白石角貼近中文大學)路段的電纜嚴重折斷。 橫洲東頭圍 一列九廣鐵路(英段)本地線北行列車剛巧駛經,由於車速甚高,而電纜被列車的集電弓勾著拖行,近1公里長的電纜遭扯脫。 九鐵公司派出接駁巴士來往沙田站及大埔墟站,但乘客爭先恐後上車,情況混亂。 受影響乘客近25萬人,事件也暴露政府部門和運輸業不協調。
橫洲東頭圍: 路線資料
目前新界東人口仍然處於增長期(香港政府已啟動古洞北及粉嶺北新市鎮發展計劃,而北區、大埔區和沙田區亦有大量新建公營房屋即將落成),再加上自由行政策開放後大量使用羅湖口岸及落馬洲口岸入境的內地旅客使用東鐵綫進入香港市區,故東鐵綫的擠迫情況依舊十分嚴重。 在屯馬綫一期(大圍至啟德段)通車前,本綫是唯一能直接轉乘馬鞍山綫的港鐵路綫,有不少馬鞍山綫乘客也會在大圍站轉乘東鐵綫前往九龍。 在部分車站,尤其是作為觀塘綫轉乘站的九龍塘站和跟馬鞍山綫連接的大圍站,經常出現極度擠迫的情況。 而且,東鐵綫亦吸引了不少水貨客、跨境學生、中國大陸旅客(本綫能連接福田口岸和羅湖口岸)和馬迷(馬場站在沙田馬場有賽馬賽事時或進行雙邊投注時會開放)等區外甚至境外居民乘搭,增加東鐵綫的乘客量。 1982年起,九廣鐵路開始使用紙製車票,單程及來回車票均使用同款車票。
經過深入的徹底調查,九鐵確定列車自動操作系統並非導致出現裂紋的直接因素,並於2006年8月6日獲政府批准,恢復東鐵以自動操作系統運作。 1976年8月24日,熱帶風暴艾倫襲港,帶來連場豪雨。 8月25日早上8時25分,上游城門水塘溢出的洪水夾集著沙石,將橫跨城門河的11號橋橋墩沖毀,一隊鐵路職工剛巧路過,即時通報上級,將鐵路封閉。 橫洲東頭圍 封閉期間,鐵路分為紅磡至大圍、沙田至羅湖兩段,之間乘客需靠巴士接駁,當局在大圍搭建臨時車站,是為第一代的大圍站,而大圍站後來於1986年正式投入服務。
東鐵綫過海段原本可望於2021年通車,但沙中綫工程因爆出偷工減料醜聞,通車日期被延遲到2022年5月15日。 2020年2月4日,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擴散,羅湖站、落馬洲站及馬場站關閉,城際直通車亦停駛。 1996年,九廣鐵路公司為了清楚劃分現有的九廣鐵路及準備興建的西部鐵路走廊,將九廣鐵路-英段易名為九廣東鐵,坊間簡稱為東鐵;而新建的西部走廊則命名為九廣西鐵。 1949年10月15日,和合石支線通車,每日由紅磡公眾殮房運送棺木到和合石墳場;和合石車站亦於1950年9月11日啟用。 橫洲東頭圍 隨着棺木的運送逐漸由靈車取代,九鐵於1968年底停止運送棺木至和合石墳場,結束靈柩運送服務。 和合石支線改於每年清明節和重陽節提供客運服務,以方便接載掃墓人士。 過境前往深圳,是香港首條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並且是唯一一條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綫。
1號機車事後獲修復並重投服務,但是一號機車在1931年4月20日下午再次發生同一事故,新界中部天氣惡劣,17時前後,豪雨更引致22號橋(現大學站南面)旁的溪澗決堤,將22號橋和3號隧道之間的路基沖毀。 約17時10分,原定16時39分由深圳站(即現時的羅湖站)開往九龍的第19次列車駛至,受損的路基因不勝負荷而塌陷,導致機車及頭4節客車車廂出軌並掉落20呎高的路基之下。 橫洲東頭圍 事發後,鐵路局、警務處、消防隊均立即派員進行拯救,附近居民亦紛紛趕至協助,但由於地點偏僻、缺乏合適工具而且天氣惡劣,工作十分艱巨。 其中兩名困於第4節車廂內的少年,須經截肢,方於兩日後脫險。 在附近居住的一位洋人醫生,於駕車往協助救援時,亦連人帶車掉進天雨造成的坑洞內,幸未有受傷。
曾芳利熱心橫洲鄉事活動,於六十年代擔任東頭圍村長處理村務。 談到「芳利」這一個名稱,原來是起源於昔日元朗新墟合發街曾芳利鐘錶店,由曾先生父親曾成祿創辦,曾氏乃橫洲東頭圍人,一般街坊習慣以曾芳利稱呼他,漸漸亦成為了他一個別名。 芳利鐘錶舖址位於合發街光華書局對面(面對明泰及裕行豐),主要售賣鐘錶、錶帶及修理鐘錶,同時有鏡畫題字制作。 跑遊元朗橫洲,東頭圍新村芳利士多是其中一個飲料補給站,因為宏樂街沿途只有這一間士多,它屬於圍村士多格局,小包零食攞放得滿有層次感,七彩的食物包裝仿似小山丘般堆放一起,頭上一個旋轉曬衣架夾起了一包包薯片,在靠牆的層架上,展示了店主一些古董收藏品。 橫洲東頭圍 這一種舊式士多在元朗區內越來越少了,逐漸被新式便利店取締,又少一份人情味。 2021年10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重新提出將探討東鐵綫延伸至深圳羅湖並設「一地兩檢」口岸的計畫。 2018年,香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東鐵綫扶手細菌抗藥性基因最高,透過深圳過境乘客不斷轉乘而散播社區抗藥菌至全港。
於楊屋村中,有一幢較突出的「關西書室」,外牆掛有木對聯「關心讀易、西圃鋤經」和「學周祖」三字。 元朗「福慶村」是屬於江夏黃姓氏族,元朗少有的一條黃姓客家圍村,估計是 1900 年代初期遷入的黃姓客家人所建。 福慶村的村口牌坊,掛上了一對精緻的手寫書法木對聯,紅色的木板以金漆點綴,在村中有數幢住宅也有掛上同款木對聯,吉祥詞句及傳統藝術帶出圍村氣氛。 橫洲東頭圍 「福慶」二字意義吉祥,十八鄉水蕉新村亦有一所神廳稱為「福慶堂」。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距離二聖宮不遠的娛苑,雖屬二級歷史建築, 但知名度勝過二聖宮。
橫洲東頭圍: 橫洲東頭圍
港鐵曾于2008年在羅湖站試驗加裝月台伸縮踏板,但試驗效果不理想并在月台加固工程時拆除,現已改為與加建月台閘門工程一并進行。 港鐵同時會把月台、各種標誌、告示及廣播進行「港鐵化」。 橫洲東頭圍 港鐵初時預計2020年全面完成,馬場站將率先進行,為東鐵綫加裝月台閘門揭開序幕。
2017年5月2日,地政總署張貼收回土地公告,收回共79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3.5公頃,落實第一期發展計劃。 收地通知期在同年8月3日屆滿,區內3條非原居民村(包括:鳳池村、楊屋新村和永寧村)住戶要求與特首林鄭月娥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對話,要求原區安置。 同時批評政府仍未安排上樓,亦無交代賠償方案,擔心無家可歸。 2013年房屋署研究在橫洲一幅達33公頃的棕地上興建公屋,預可興建1.7萬個單位。 橫洲東頭圍 不過屏山鄉事委員會、鄉事派以至地區人士以交通難以負荷為由反對。 到2014年經過修訂,將興建公屋用地移至橫洲南邊的綠化地帶用地和斜坡,唯可建單位減至4000個,人口由5.2萬減至1.23萬。 但改變後反而影響近400名村民,指房署未有任何具體的安置及賠償安排,批評政府「放過棕地,破壞綠化地」。
羅湖站、落馬洲站及香港紅磡站均為邊境禁區車站,受《香港鐵路附例》第8A部〈過境限制區〉規管,持有效證件方可進入。 英政府於2月28日制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港督下令九廣鐵路停駛。 1923年,再發生省港大罷工,直通車服務一度中斷,直至1927年才恢復。 因沙頭角公路於1927年落成啟用,沙頭角支線客量大幅減少,終於1928年4月1日停辦,沿線大部分鐵路建築均完全拆卸,僅留下洪嶺車站未有拆卸。 橫洲東頭圍 2020年3月,立法會通過18億元元朗橫洲第一期公屋發展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撥款。 到同年7月15日,地政總署在鳳池村、楊屋新村及永寧村3條非原居民村正式展開收地程序,告示稱該處將於7月29日開始陸續清拆,並要求村民於當日前遷離。
不過鄭家富的言論令港鐵工會不滿,指港鐵員工通宵加班照顧乘客。 直至2012年7月24日早上7時半,經搶修後,東鐵綫全綫恢復通車。 但在早上10點過後,8號風球除下,大批市民出門上班,港鐵觀塘綫九龍塘站往油麻地方向的月台上,非常擠迫,一般要等3班車才上到車。 頭等車票:自蒸汽火車時代,九廣鐵路英段一直設有不同車廂等級;而九廣鐵路電氣化起,簡化為普通等及頭等兩個等級,乘搭頭等需要繳付頭等附加費。 現時,普通等與頭等設不同的車票,選搭頭等的乘客需先於東鐵綫各站售票機或任何車站的客務中心購買頭等車票。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及東鐵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但最終未有使用此名,僅稱為東鐵綫過海延伸後維持原稱。
- 其中於當日下午繁忙時間,金鐘站有超過70名乘客為求有座位坐,寧願支付頭等車費乘坐頭等車廂。
- 當時香港依賴鐵路從中國大陸進口糧食,當局對此極為關注,港督亦有親臨現場視察。
- 2022年5月6日,行駛於本綫達40年的港鐵中期翻新列車正式退役,由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全面取代。
- 3日火炭站港鐵發言人稱,下午3時05分,港鐵東鐵綫一列前往落馬洲方向的列車,訊號顯示制動系統出現問題,為審慎起見,車務中心安排該列車抵達火炭站時讓約300名乘客下車,轉往對面月台乘搭下一班列車,約3分鐘後乘客上車繼續行程。
目前東鐵綫北行主要以兩班往羅湖列車加一班往落馬洲的列車之方式運作。 2013年4月20日起,港鐵加密東鐵綫逢周末中午的班次,以紓緩擠迫的情況。 目前因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罗湖口岸和福田口岸均于2020年2月4日暂时关闭,落马洲站亦同时关闭;而罗湖站虽然并未关闭,但目前只限持有边境禁区通行证或获警务处批准人士使用。 港鐵同时會在羅湖站至上水站提供每半小時一班的穿梭列車服務,以便持「羅湖特價證」之羅湖邊境居民通勤,並同時於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提供部分班次往返羅湖站及市區,以便掃墓人士往來沙嶺墳場。 橫洲東頭圍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時25分,由於負責控制東鐵綫TBL 2信號系統的伺服器運作不暢順,轉換使用AWS後備系統,以及由工程人員改用人手操作重新啟動伺服器,但仍不成功。 為進行跟進修復,控制中心宣佈暫停東鐵綫全綫列車服務,包括城際直通車也停駛。 港鐵向運輸署通報事件及安排了接駁巴士疏導受影響乘客,惟指示不清析引起混亂。
橫洲東頭圍: 橫洲東頭圍 近期成交
意外共造成12人死亡,是香港境內死亡人數最多的鐵路事故。 由於惡劣天氣引致鐵路多處損毀,鐵路服務最終於6月方能恢愎。 至1976年,九廣鐵路局委聘了一間顧問公司,研究為九廣鐵路作出改良及擴展的可行性,並先在新九龍總站至沙田車站之間開展雙軌化工程。 橫洲東頭圍
- 公所落成於1988年12月31日,樓高三層,實用面積達二千餘平方呎。
- 而潁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潁川政績」,指西漢時期,漢代丞相黃霸擢潁川太守,治績最為優越。
- 在部分車站,尤其是作為觀塘綫轉乘站的九龍塘站和跟馬鞍山綫連接的大圍站,經常出現極度擠迫的情況。
- 天井有一塊刻於民國二十一年 (1932 年)的「寶泉碑」,記述蔡寶田生平 軼事。
- 而東鐵綫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通車後,有乘客雖然認同較以往方便,但同時擔心目前9節編組的列車難以應付客量,甚至有機會須站立全程。
- 2005年12月21日,東鐵一列南行往尖東列車駛至火炭站時,車底的冷氣壓縮器支架鬆脫,九鐵其後檢查全列車的116個壓縮器,共發現9個壓縮器支架出現裂紋,但無向政府匯報。
- 由於認識不深,加上每次只參與部份過程,未敢作深入介紹。
而自從屯馬綫全綫通車後,東鐵綫最繁忙路段由大圍站至九龍塘站改為沙田站至大圍站。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2年統計數字,2021年疫情較為緩和月份的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58%。 東鐵線全線在2022年5月轉為9卡車後,單向每小時載客量減少近兩萬人次,較舊信號系統少約18%。 沙田至中環綫工程為紅磡站另建月台,東鐵綫原1及4號月台為自紅磡站1975年11月30日啟用的原九廣東鐵1及4號月台,因東鐵綫新月台於2022年5月15日啟用而停用,不再用於本地客運服務並改作列車停放處用途。 橫洲東頭圍 東鐵綫過海段列車動態測試由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間的通宵時段進行,工程已於2022年2月1日完工並交付車務部,以進行全面試營運,並預計於同年5月15日通車,正等待政府拍板。 因應東鐵綫過海段的地理環境限制,未能在港島的新車站興建可容納12卡列車的月台,東鐵綫亦需更換訊號系統。 東鐵綫原定於2020年9月12日啟用新訊號系統及引入新9卡編組的韓國製現代列車,但在啟用前夕宣佈因測試新訊號系統期間發現重複設定行車路線問題,有可能導致列車走錯路,決定押後啟用。
通車時設有七個車站,分別為九龍臨時車站、紅磡臨時車站、油蔴地車站、沙田車站、大埔車站、粉嶺車站及羅湖臨時車站,全線為單線鐵路,除九龍臨時車站為單月台車站外,其餘車站均設有兩個月台。 1911年10月8日,華段鐵路建成通車,九廣鐵路英段與華段連接並直通運行,是為廣九直通車,九廣鐵路北至廣九車站,羅湖臨時車站停用並拆卸。 同年12月21日,沙頭角支線局部通車,粉嶺至石涌凹段啟用;支線亦於翌年4月1日全線通車。 橫洲建公屋,發展當地的計劃,更使我橫想到橫洲此地,現今進入香港人建設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重要地方。 “新界”就是指包括橫洲六村,即楊屋村、林屋村、福慶圍、東頭圍、中心圍及西頭圍等一帶地方。 包括橫洲在內的香港所有地方,都要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政府按照《基本法》來治理香港,從而使香港橫豎發展得更好。
另外,尖沙咀的永久九龍總站於1914年3月1日動工,4月啟用車站月台,並於1916年3月28日全面啟用車站;九龍車站旁的尖沙咀鐘樓則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 臨時紅磡車站則於1921年6月15日關閉,改建為編組站、調度場及修車廠。 本網址所提供的地圖資料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 “) 擁有的版權保障。 政府沒有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該等地圖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現時橫洲的主要村落「橫洲六村」雖以橫洲為名,但其實更靠近區內另一座名爲豬黃嶺的山崗,而橫洲路則是位於元朗安寧路朗晴邨側。 橫洲東頭圍
1978年1月,相關顧問再建議九鐵在雙軌化同時,亦進行電氣化工程(此項工程採用英國標準的25千伏交流電,而此標準也為國際長途鐵路所常用)。 其後,九廣鐵路全面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獲得政府通過批准,工程包括全線雙軌化及安裝高架電纜,在九龍和沙田間興建筆架山隧道取代舊有的煙墩山隧道。 除大學站至大埔墟站之間的大埔滘隧道(原有隧道成為南行線隧道,並在其稍南位置加建北行線隧道)外,沿線其他隧道均被夷平以容納雙軌鐵路。 橫洲東頭圍 而同時亦興建九龍塘站,以便作為連接於1979年通車的地下鐵路轉乘站。 所有的車站均需要重建或遷移,以配合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需要。 另外,為了籌募資金作電氣化雙軌工程,九鐵亦參考地鐵上蓋開發的經驗,於1979年以「實益擁有權出讓」方式,批出何東樓車廠南廠上蓋發展權(即銀禧花園)。
原來的西頭圍神廳相信早於 1450 年代西頭圍建村時已落成,今天所見的神樓則建於 1945 年後,樓內的木牌匾書有十五位神明的名稱。 江夏成為黃氏繁衍發展的中心,成為了歷史上地位和影響最大的其中一個宗族,黃姓族聯中經常出現「江夏 家聲」之句,固此一見到「江夏」,便知道主人家是黃姓。 而潁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潁川政績」,指西漢時期,漢代丞相黃霸擢潁川太守,治績最為優越。 茅洲流水感應大王即是「南海廣利洪聖大王」,茅洲供奉的洪聖被當地人稱爲把港大王,祈望洪聖能幫他們守住港灣,免除颶風、洪水的灾難。 清康熙元年,元朗居民遷界至茅洲,直至康熙八年,清廷批准復界,居民由茅洲回香港,據説茅洲把港大王挺靈驗,遐爾聞名,鄧氏設立元朗舊墟時同時建了一座大王古廟,把茅洲的南海洪聖大王請到元朗。
下午繁忙時間受到直通車影響(現時北行有2班)及班次較上午繁忙時間為少,而直通車多數不準時開出,令紅磡站北行列車遲上加遲開出,部份班次相距達7分鐘,再下一班車則可以只相距2分鐘,形成「拖卡」。 再加上部份乘客衝門,以致列車車門往往要關上3次甚至更多才成功,令隨後列車延遲到達,尾隨列車不能載上全部乘客,特別是九龍塘站。 橫洲東頭圍 隨著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投入服務,城際直通車乘客量減少 ,由2019年7月10日起,東鐵綫下午繁忙時間北行直通車將減少一班,或可令下午繁忙時間北行班次略為增加,可望稍為舒緩九龍塘站的人潮。
朱凱廸質疑政府向鄉事派和商家低頭,更涉及新界黑勢力,指是「官商鄉黑勾結」。 清朝時,新界西部的村落成立一個地方自衛互助組織「達德約」,全盛期有多達170多條成員村落,並有「三山二鬱一洲」之說,所謂「三山」即屏山、山廈和橫台山;「二鬱」是蚺蛇鬱和掃管鬱;當中「一洲」就是橫洲。 橫洲東頭圍 1899年大英帝國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清朝租借新界;同年3月28日,「達德約」發動「抗英揭貼」,行動遭到英國軍隊鎮壓,村民死傷慘重,當中來自橫洲的有9姓36男4女,其名字刻在達德公所正廳的石碑之上供後人敬仰。
註1:值得一提的是,蔡寶田1872年出生自漁民家庭,後來自立門戶營商,1915年成立的元朗新墟,曾是保良局副總理、東寶救濟會委員,創辦博愛醫院。 在1935年8月2日香港《天光報》中,就有一段文字記錄了在1935年8月1日凌晨1時,6位身穿黑衣衫褲的劫匪,從天窗潛入,當時屋裡僅有蔡寶田先生的4名兒女,該幫劫匪輕易地劫走超過1,800港元現金及價值400港元的珠寶首飾。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娛苑沒有成為世人標準中的歷史建築,而是落得一片的荒廢凋零。 橫洲東頭圍 未入娛苑,先見牌樓上的一副對聯:「娛覽遠山青人畫;苑環嘉樹紅葉歸。」儘管娛苑現時已經荒廢,但在歲月的痕跡之下仿佛仍能看到當時的風韻。 據1949年的《華僑日報》記載,早年的新界地大物博,有的廣大園林,儘管有些已經是私人土地,但仍會開放予公眾遊現,元朗橫洲(Wang Chau)蔡氏的「娛苑」就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