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头磡邨2024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公屋一樓難求,即使曾發生凶案或近垃圾房的單位也爭崩頭! 橫頭磡巴士總站(Wang Tau Hom Bus Terminus),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橫頭磡富美街與聯合道之間,橫頭磡邨25-26座外,曾是橫頭磡徙置區重要的巴士總站。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現時橫頭磡邨中間部份,原址是1903年建立的晒魚石華人墳場,亦稱為新九龍4號墳場,政府限令1949年遷走所有墳穴。

  • 印象非常不確定,如果有的話恐怕也是六歲前,記憶早已混淆。
  • 如果大坑西邨代表時空凝固,石硤尾邨則是時空錯亂。
  • 原落成於1960–1963年,2016–2019年重建。
  • 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
  • 初期該等樓宇仍屬橫頭磡邨,樓宇興建期間亦以「宏」命名。
  • 榮昌邨附近有個近年變得很重要的地標:西九龍法院大樓。

香港過去數年的房屋政策很不穩定,很多計劃改來改去,也反映在現實的社區當中。 )原是一個徙置屋邨,位於香港九龍橫頭磡,即黃大仙西北部近龍翔道的位置,總共有26座,於1962年建成。 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計劃重建,建成現在的屋邨。 樓宇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現由卓安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係香港一條公共屋邨,喺九龍黃大仙橫頭磡近龍翔道,開頭廿六座喺1962年起好,由1979年到1990年之間重建,十八座新樓由1982年至1994年間落成,而家由佳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

横头磡邨: 黃大仙區

總算在入黑前趕到深水埗之行的最後一條邨:海麗邨。 以前為大學找社區服務點,就選了海麗邨。 横头磡邨 選這地方的原因是因為這兒地理上比三條高速公路和主要公路圍繞,從地鐵站過來也要先穿過西九四小龍的中產屋苑,雖然位處市區卻和周邊割裂。

  • 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計劃重建,建成現在的屋邨。
  • 第一代落成於1955年;第二代落成於1983–1986年,2002年起重建。
  • 直至1973年,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所有徙置大厦和廉租屋大厦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统一管理。
  • 雖然這條邨不大,但也有自己的商場。
  • 香港過去數年的房屋政策很不穩定,很多計劃改來改去,也反映在現實的社區當中。

要帶學生做社區服務,就選了這條邨。 剛才提到,麗安邨和麗閣邨原同屬英軍軍營,不過麗安邨這邊後來做了船民營,所以比較遲才興建。 雖然大廈是和諧型,不過受啟德機場關閉前的航道所限,蓋得比較矮,感覺還不錯。 轉個彎,還有一個關於石峽尾公屋歷史的地點要說一下。

横头磡邨: 大廈資料:橫頭磡邨宏德樓

直到1980年代淨低嘅單位都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拆咗,呢啲單位而家嘅位置係喺房協頌賢花園,喺1988年落成。 呢個係香港資助出租公共屋邨嘅一覽表。 横头磡邨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香港

1967年6月25日:六七暴動期間,九巴以缺乏人手為由,於當日上午暫停1A線服務,此後並無重新投入服務。 香港電台電視部-《獅子山下》:1970年代的連續單元劇,重建以前的橫頭磡徙置區第24座作為曾於背景,而橫頭磡正位處獅子山之下。 横头磡邨 横头磡邨 橫頭磡邨最後兩座徙廈第23、24座於1991年拆卸,同年樂富中心、地鐵樂富站上蓋的六幢樓宇改屬樂富邨。

横头磡邨: 横头磡邨

因為過去是啟德飛機航道,這一帶的公屋都比較矮。 我很喜歡這個密度,只是不知道寸金尺土之下還可以撐多久⋯⋯其實後面二千年後新建的兩座已經蓋得比較高的了。 除了凶宅外,今期尚有157個單位前住戶是自殺或意外身亡的單位,餘下單位亦「各有特色」,包括廣源邨廣棉樓一個單位聲稱內有消防喉穿過,受工程人員定期入屋檢查的滋擾;而大澳龍田邨天寧樓亦因受白蟻等蟲患影響而納入計劃內。 今年合資格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人數達26萬,可供選擇的單位數目約為1,200個,接獲8.83萬份申請書,超額申請73倍,創近年新高,今次推出的753個單位中,部分位近垃圾房而多次招租無人吼,另亦包括6個曾發生兇殺案的單位。

入伙

和模範邨一樣,大坑西邨因為不是房委或房協轄下,重建也出了問題,到最近才落實由市區重建局介入。 横头磡邨 除了在石硖尾、大窝口、大坑东和李郑屋一带兴建徙置大厦外,政府还在老虎岩(现称乐富)及本邨现址兴建徙置大厦,为低下阶层提供稳定居所,时至今天,本邨所有徙置大厦已拆卸,当时这些徙置大厦由徙置事务处管理。 横头磡邨 直至1973年,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所有徙置大厦和廉租屋大厦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统一管理。 自此以后,徙置大厦的兴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发展基础。

横头磡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大廈都是和諧型,很有九七前後的(沒有)特色。 雖然這條邨不大,但也有自己的商場。 原落成於1969–1970年,1998–2012年重建。 離開蘇屋邨,開始近黃昏,我也得加緊腳步。

1976年至1984年期間,駐站路線不斷遷離。 留守至最後一刻的路線,1984年7月22日悉數遷往樂富中心地下新落成的巴士總站。 隨後橫頭磡巴士總站連同橫頭磡邨25-26座被拆卸,並重建為富強苑,其中巴士總站遺址位於今富裕閣。

横头磡邨: 香港樓宇目錄

重建蘇屋邨的時候,政府刻意強調蘇屋邨的歷史地位,算是回應坊間對新建公屋變得沒有人情味的批評。 當然,這過程也有一定的選擇性,讓我想起牛頭角下邨的保育,呈現的也是經過淨化的舊日子。 近年政府在古墓頂上方增設塑料天幕,避免水土流失。 横头磡邨 香港還有不少過千年的古蹟,不少還是最近才被發現的,例如小西灣的黑頭角石刻竟然要到了二零一八年才被發現,說不定香港各處還埋藏了許多歷史遺跡。

重建

走到邨內,發現今天的澤安邨似乎是一條典型的老人邨,邨內經濟活動不多,就連以前應該是食肆的冬菇亭也變成了閱報室。 畢竟這兒對外交通也不太好,人口有限亦不能支撐很多商店,商場不少位置現在更已轉租給大學作夜校。 横头磡邨 邨內現存最老的一座大樓是第13座,落成於1975年,屬第七型徙置大廈。 以號碼來命名的公屋大廈現在是拆一座少一座了。 走在大坑西邨,發現這兒的大廈是沒有閘門的,非居民也可以走上去。

横头磡邨: 香港大廈搜尋

小白屋據說從前是士多,重建時原計劃是開咖啡室,不過位處屋邨中央似乎不太合適。 到訪時看到變成了一家補習社,也很合理。 原落成於1960–1963年,2016–2019年重建。 深水埗區知名的公屋屋邨有好幾條,蘇屋邨是另一名邨。 蘇屋邨的名氣,一方面來自它的歷史,算是香港早期最大規模和規劃最完善的公屋屋邨;另一方面來自它的居民,曾經是許多香港名人兒時成長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許冠杰、許冠文、許冠英兄弟,還有黃家駒、黃家強兄弟。 在維基百科的條目上,還有非常之多的名字。

中心

富昌邨的北面有兩座公屋大廈,可能因為入伙年份比富昌邨晚很多,所以另外算一條邨:榮昌邨。 落成於2001–2002年。 西九龍走廊對出的填海工程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兩部分,前段就是現在的富昌邨,不過當時是深水埗碼頭。 到了九十年代再填海,深水埗碼頭被撤銷,這兒便建成富昌邨,原來的海岸線變成深旺道。

横头磡邨: 九龍城區

此處戰前是英軍軍營,戰時是日本的戰俘集中營,重光後重新再做英軍軍營,到一九七七年關閉。 及後部分位置建成了麗閣邨,其他部分成為越南船民營。 到了船民營關閉後,再建成麗安邨和西九龍中心。 原落成於1963年,2013年重建。

看到這條邨不叫「邨」而叫「苑」,得知又是一個入伙前幾經轉折的地方。 這兒本來是舊的長沙灣邨,拆卸後土地空置,然後租了出去作哥爾夫球練習場。 市區土地建高球場,可想像引來不少爭議。 後來這兒規劃為出租公屋,然後又加入綠置居,名字改來改去,終於變成現在的麗翠苑,其中四座出售,兩座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