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投訴漏水7大優勢2025!(小編貼心推薦)

若漏水持續,你應嘗試找專家作出調查,並向律師徵詢法律意見,瞭解你的權利。 「公證行」其實只是顧問公司的一種稱呼,而香港政府沒有特別為這類公司進行註冊,所以原理上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稱「公證行」。 法庭考慮一份報告的認受性時會參考該報告撰寫人的專業資格和實際經驗,而非考慮該報告是否由「公證行」提供。 如果能確定由毗鄰單位滲入,則有可能需由毗鄰單位負責。 就算天台屬於入契,但如果能確定因毗鄰單位防水層,而令其單位出現滲漏,責任也不一定在業主身上。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命令有關人士處理問題,如不遵從法庭命令也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但若調查期間,滲水情況有改善、或未能找出源頭,「聯辦處」會終止調查。 網上有不少 DIY 方法去減輕漏水問題,例如更換防水膠、玻璃膠、油上防水漆又或者是「打針」,即是滲漏防水注射等等。 但其實這些方法普遍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自己「打針」更是頗為危險,有機會令自己受傷,亦有機會引致更嚴重的裂痕,在沒有足夠知識的情況下很容易弄巧成拙,令問題更嚴重。 若果未能與鄰居達成共識又或者鄰居拒絕提供協助和維修,可以向其作出民事索償,從法律途徑進行追究。

樓下投訴漏水: 聯絡我們

除了尋求「聯辦處」協助,業主也可自行委聘專業人士進行調查,顧問公司進行滲水調查及尋找滲水源頭,並進行所需的維修,以解決滲水問題。 若滲水問題涉及供水系統,業主可尋找持牌水喉匠為供水系統進行檢查及維修。 更嚴重是,滲漏問題一直由睡房延伸至客飯廳天花,原本鋪上的牆紙出一個個小氣泡,界開才望發現有裂紋,近期還惡化至窗邊也有裂紋及滲水。 他多番向法團要求別找清維修公司的尾數,以保留資金作處理漏水問題,怎料法團卻在不知不覺間已找清尾數,現時陳先生只能獨自處理。 若果希望聘請專家進行漏水測試,收費差距同樣十分大,費用會視乎深入程度以及服務內容而定,一般由$800至數千元不等。 價錢不包括維修費用,不同類型的維修工程會有不同的收費。

滲水

聯辦處職員表示不知道食環署做什麼檢查,也不知道量度多少次。 至於如果滲水地方是自己入契天台,而並非由「其他單位」所引致又如何處理? 翻查屋宇署網頁,署方表示由天雨經大廈天台、平台、露台、外牆或窗戶所引致滲漏,皆不會構成公眾衞生的滋擾問題,聯合辦事處不會採取執法行動。 跟業主立案法團交涉,找回大廈維修公司再作檢查,維修公司在天台對下來的主人房外牆塗了一層防水油,表示問題已解決,但實情所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其後維修公司也試過用水浸天台,雖然沒有發現滲漏問題,但卻建議在天台多塗一層防水層,陳先生也無奈接受,但問題仍舊存在。

樓下投訴漏水: 買左將軍澳寶琳30年樓二手靚裝修居屋,1年後樓上裝修時滴水, 發現廚房天花出現石屎剝落,可以追究嗎?

漏水問題,也因樓宇老化而出現樓上漏水至樓下,對不少業主來說,可以相當困擾。 要根治漏水問題,必須由業主先檢驗出滲水成因,並視乎情況和需要與有關住戶、其他業主、或法團進行協調,以進行維修工程。 市民可先致電1823尋求滲水辦(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協助,找出確實的滲水原因。 滲水辦的主要工作為以有系統的測試方法,嘗試找出滲水的源頭,使有關業主進行維修,以解決由滲水引致的妨擾情況,要注意的是他們並不會參與任何維修的工作。 每份保單的內容不同,業主必須瞭解清楚自己的家居保險對於漏水的賠償範圍。 根據過往經驗,我們協助過的業主當中,擁有「第三方責任保險」的業主通常有一定優勢,因為即使樓下投訴漏水,就算造成對方財物損失亦可以交給保險公司處理,免卻了不少煩惱。

聯合

而為了避免與鄰居的衝突或糾紛,最好請第三方介入,檢視整個勘測過程。 台灣地狹人多,居住在公寓大廈已屬常態,平日若能與週遭鄰居和睦相處,對於公共空間的使用與修繕,也比較容易溝通。 至於一旦發生類似問題,如何保障自己權益,在合理的範圍下取得賠償或補償,也是現代都會型居民可以多加認識的基本觀念。 A小姐買了一間3樓的公寓中古屋,交屋後不久,依原訂計畫出國旅行3個星期。 不料,A小姐一家人回國後,發覺家中廚房、客廳天花板有滲水現象,且主臥室天花板漏水跡象明顯,位於正下方的床墊與書架都因此發霉髒汙,只好找樓上屋主討論解決辦法。

樓下投訴漏水: 樓上單位的入牆水喉、防水設施

裁判官祈士偉裁決時指,被告雖然有找專家進行測試及修葺工程,但單位滲水情況無改善,辯方專家的結論有揣測性,所以不接受。 反觀控方證人及專家則指出,測試證實漏水源自蔡宇略單位的工人廁所;雖然蔡宇略曾委託專家,試圖證明漏水源頭來自另一樓層,但認為有關測試並無考慮全面情況。 而蔡宇略事後,雖然為廁所更換污水渠及加裝防水物料,但仍無法阻止滲漏。 裁判官又指,法庭已考慮到被告並非沒有跟進,已做了部分修葺工程,只是做得不足夠。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2條提到,發生漏水的原因若可以歸咎某一住戶,那麼責任和費用就會交由該戶負責,共同管線也比照辦理。 舉例如樓上住戶進行室內裝修工程,因施工不慎導致水管破裂,費用就會由樓上住戶負擔。

  • 如果確認單位屬漏水源頭,業主就要在在指定限期內,解決漏水問題,否則或受檢控,最高可被罰款$25,000。
  • 黃生的單位的問題未達最嚴重階段,因此應盡快向隔壁住戶追討。
  • 黃鵬達分析案例中A小姐住家狀況,經抓漏公司判斷,如果是出自於B先生長期疏於清理,導致防水處理失效所引發,檢測及維修費應由B先生負擔。
  • 我們將剖析漏水的處理程序、以及常見的檢測手法來協助業主了解漏水屋的問題。
  • 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遇到這個情況時,緊記切勿第一時間承認責任或表示會作出賠償,應先聯絡保險公司及管理處,由他們出面進行交涉,過程中管理處及保險公司會進行調查判斷責任誰屬,有機會是其他因素而非你個人責任。 若遇上漏水情況,苦主或需付上大筆費用包括裝修費、檢驗費等等,已購買的家居保及火險又會否為此作賠償? 基本上,火險只會保障樓宇結構如牆壁、窗戶、天花、地板及受保業主購買物業時已有的裝修。 如果苦主單位天花未經裝修,而天花滲水為不可預見的意外,而該意外又在火險保障範圍內,保險公司便會支付重新裝修天花的費用。 而家居保只會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財物損失,除非漏水問題令大家的家居財物如電器、珍貴收藏有所損毀,否則單位漏水引致的費用主要由火險承保。 樓下投訴漏水 相反,若是你的單位失修令樓下單位天花漏水滲水,而需要作出賠償,可按家居保險中「個人責任保障」索償。

樓下投訴漏水: 三、漏水誰負責?因「漏水原因」而異

黃鵬達分析案例中A小姐住家狀況,經抓漏公司判斷,如果是出自於B先生長期疏於清理,導致防水處理失效所引發,檢測及維修費應由B先生負擔。 住家生活空間常見因樓上滲水影響天花板,甚至汙損家具或電器設備,衍生糾紛,雙方該如何共同面對,合理協商解決問題,成為民眾在都市生活時,必懂的基本課題。 」為題在香港討論區發文,指因家中開冷氣令到樓上地板出水,因而被樓上鄰居投訴,問網民「點解決?係咪將風口向下吹就解決?」,又疑惑「有冇人風口向下吹都被人投訴吹到地板有水?」。 樓下投訴漏水 他在留言中又提到,冷氣的溫度為26度仍然被投訴,而且自己在該單位已住了8年,沒有換過冷氣亦沒有調節過風口,「過往冇話有水,係今年先話有」,故感到不解。 樓下投訴漏水 管委會之職務包含對共有及共用部分之維護、修繕,共用部分(如屋頂、走廊等)有管線阻塞、防水層失效等問題而導致漏水,應由管委會負責修繕,此筆費用應由公共基金或全體區權人依比例分擔之。

根據工作程序,聯合聯辦處會在收到投訴後的6個工作天內聯絡投訴人。 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投訴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確定滲水源頭。 倘若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合聯辦處會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對拒絕合作的業主/住戶,聯合聯辦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有關單位調查,以致整個調查所需的時間可能延長。 除了聯絡聯辦處,業主亦可直接找私人公司或公證行找出滲水源頭,並聘請律師入稟法院,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出律師信要求對方根據大廈公契內容,停止滲水,甚至向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民事索償。

樓下投訴漏水: 調查手法

此外,你亦可向大廈或屋苑的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尋求協助;必要時可聘請建築和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內容要求負責人士改善滲水,甚至以法律行動向對方提出索償。 如發現滲漏情況非自己單位引致,並疑似由樓上單位造成,可直接向相關單位負責人或大廈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反映問題,並要求進行詳細檢驗,以便進行維修。 若聯絡單位負責人後無法解決問題,政府建議致電1823向滲水辦(食環署與屋宇署成立的聯合辦事處)求助。

漏水也許是樓上水管老舊滲水、左鄰右舍牆壁內管線破損,或是大樓屋頂防水層破裂導致漏水,任何情況都有可能,需要進一步確認。 因此樓下漏水不一定是樓上的問題,弄清楚是哪條水管破裂,才能知道誰該對漏水負責,推薦請專業的抓漏師傅、工程公司進行鑑定,會更有可信度。 他強調管理處曾聯絡多間公司進行緊急工程,但無人肯來做,「原因一係污水啦,二係要入屋,兩日前我係同一個物業服務嘅員工上去,連我本身係經理都要進去做臨時措施」。 不過彭太指漏水情況一直無改善,而且管理處亦沒有派人上門了解,令她十分失望。

樓下投訴漏水: 防水工程:DIY 解決漏水可行嗎?

豐盛生活服務執行董事李國邦於業績記者會表示,在過往收購支持下,集團市值已升3倍,由不足10億港元,增至近年的27億港元。 集團會繼續積極物色收購合併,包括相關的生活服務公司,並注重與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及有否相關性。 他稱,豐盛生活服務目前手持現金7億港元,淨持現金3億港元,備用額度約17億港元,有足夠財務資源,應付購併及派息所需。 李國邦稱,集團會維持股息派發率在40%,由2015年上市至今,所派發股息已相當於招股價80%,股息率約為8-9厘。

火險會保障因天災或火災而引致的意外損失,補償因樓宇結構損毀而造成的更換甚至重建費用。 所以,若因雨季而令居所結構出現滲水漏水(例如天花),大家宜向保險代理了解索償細則。 樓下投訴漏水 不少人曾被天花漏水問題困擾,所以購買家居保險,為自己的單位購買一個保障非常重要。 目前市場上的家居保險計劃眾多,且以家居面積決定價錢。 以500平方呎面積的單位為例,提供家居保險服務的供應商就有MSIG、AIG、AXA安盛、蘇黎世及中國平安等5家公司,每年的保費由HK$520至HK$1,372不等。

樓下投訴漏水: 中原地產 買樓,租屋,放盤,更輕鬆!

祈耀年說,目標是盡快讓股息回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今明兩年派息比率定於50%,亦會提前在首季業績公布時,亦即5月,考慮視乎適當的資金水平進行回購。 他重申,目前的營運策略,是改善股東回報的最佳方法,預期今年有能力實行持續的分派政策。 祈耀年提到,目前企業對借貸仍然保持審慎態度,短期內難有明顯增長,但隨著本港重新對外開放,財富相關活動已經回升,上月本港業務有改善,不過正面因素暫時仍未傳導至企業貸款需求。 如證實並非由單位的問題,而是屬外牆失修所引起,便可向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求助,再由管理公司安排搭棚及外牆修補工程(需視乎公契條文而定)。 若證實是樓上單位滲水,聯辦處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予相關人士,規定在指明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被檢控。 樓下投訴漏水 聯辦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除妨擾。

進行

最近西營盤舊樓業主Ken遭樓下1B住戶黃生投訴,指其單位地台漏水,導致下層的單位牆壁滲出水珠,牆身發黃及發霉,連掛在牆上的電視架也出現鐵銹漬。 黃生更找來滲水辦人員到樓上阿Ken的單位入屋調查,卻找不到證據指阿Ken單位是滲水源頭。 她引述管理處表示,指上層單位爆水管,遂導致他們的單位漏水情況嚴重,又指其他住戶都有受影響,「我同個仔成日跣親,成日掂到啲污水,搞到皮膚出現問題,又發炎又潰瘍,再不處理個問題,我隻腳就唔會好番」。 她續指自己只是一個小市民,今次事件令她非常無助,「我都係一個小市民,我老公一個人搵錢,我哋一家五口,我哋邊有咁多錢裝修,陣間水管又爆,又影響我屋企,我希望佢哋負返起呢個責任囉」。 家居保險家居保險的基本保障除包括家居財物如傢俱及家電外,亦大多為受保人或其家人導致的第三者身體或財物損失的法律責任提供保障。 新屋入伙,竟發現家居單位有水入屋,相信不少人一定會為維修費及責任而煩惱,但如果單位有購買火險或者家居保險,即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樓下投訴漏水: 天花、內牆漏水

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舉報人。 如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辦處會書面告知舉報人有關調查進展。 調查人員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測試,以收集不同樣本進行化驗。 如有關業主/佔用人拒絕合作,聯合辦事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相關單位,調查過程可能因而延長。

樓下投訴漏水: 家居保險保障範圍

「紅外線成像儀」可用來影照懷疑滲漏地方,因為它可以反映牆身即時溫度高低。 從成像儀的屏幕上望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會顯示為紅色;但綠色至藍色則溫度愈低。 部份有水份積聚的地方,會導致牆身溫度較低,所以顯示出來會是藍色。 但相關儀器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倘若單位牆身內部有空鼓,也會影響溫度變化,因此單靠「紅外線成像儀」並不能百分百準確知道是否漏水。 「聯辦處」人員會委派顧問公司職員,按個案進行以下一項或多項測試,同樣地會到訪涉事單位一至兩次,有機會需反覆再作測試。

樓下投訴漏水: 被投訴家居滲水 業主如何拆局?

附帶一提,漏水問題如嚴重侵害居住安寧權,也能向對方請求精神慰撫金。 相傳香港有三份一的小額錢傾都是與漏水有關,上層戶主要明白的是其實下層戶主正在面臨漏水問題也會覺得十分煩惱,所以雙方都應該積極解決這個問題。 如作為下層戶主,如遇上上層戶主不合作的情況,有兩種方式去作檢驗。 在片中,彭太指自己於2007年以租者置其屋計劃購入屯門良景邨低層一單位,一家五口居於上址16年,2月9日發現廚房漏水,於是通知管理處,惟對方未有理會,僅指「處理緊」,未有上門檢查及了解。 詹Sir笑稱他驗了17年樓,過萬次中只是失手過6次,相信沒有陷阱能「逃得出他的法眼」。

還是找不到人,可以向地政事務所申請樓上住戶的建物謄本,當中有記載所有權人姓名、地址。 有些民眾會認為樓上漏水報警是可行的辦法,但這類民事糾紛,警察不會受理,若仍執意找人、提告樓上漏水,投入的成本將遠高於自行處理,建議先將漏水問題修好,其他的問題暫且擱置,未來再處理樓上漏水賠償。 一般的住宅單位結構都不適合改裝為冷凍庫,因為冷凍庫溫度極低,若果與隔壁單位有明顯溫差,再加上空氣中有濕氣,導致相鄰的牆身輕則發霉,重則滲水,若長期沒有改善,更嚴重會出現鋼筋生鏽及石屎剝落等問題。 黃生的單位的問題未達最嚴重階段,因此應盡快向隔壁住戶追討。 漏水是許多公寓大樓住戶的惡夢,有網友就請教大家,「樓下發現漏水,一定是樓上住戶要負完全的修繕責任嗎?」引發正反意見論戰,最後更直接致電詢問市府建管處的人員,才得到最具公信力的答覆。 當確認單位已購有火險或家居保險後,宜即時向保險代理了解索賠程序及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