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街40號 內容大綱
金巴利大廈地舖獲文具店承租,物業位於尖沙咀柯士甸路15號金巴利大廈地下I-BLK E號舖,面積約750呎,月租約3萬,呎租約40元,前租客為美甲店,月租5.8萬,租金大跌約48.3%。 凱莉山國際幼稚園:原址在官涌街38號The Austine Place 1樓及地下5號舖,於2021年停辦。 碗窰公立學校:原址在碗窰,最初是村中私塾「五常第」,於1930年代改為民安學校;現時部分用作「碗窰展覽」。 新發街40號 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原觀塘藍田邨培成小學,1991年因屋邨重建而遷入大埔,至2009年併入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 沙田公立美林小學:原址在2005年與循理會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學下午校合併為循理會美林小學,2010年遷往東華三院譚兆小學舊址。
新發街32號的實用面積由316呎至383呎。 新發街32號交通便利,鄰近港鐵上水站。 新發街40號 新發街42號位於上水新發街42號(中原樓市片區:上水)。
新發街40號: 新發街32號 位置地圖
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帶地方的名稱。 上水與粉嶺、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 新發街40號 並在1980年代開始發展現代化新市鎮。 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
愛丁堡書院(Edinburgh College):原址在九龍深水埗基隆街基隆街 琥(與嶺東中學在同一建築物内),現改名為龍祥大厦。 培理英文書院中學部(Berea English College):原址在大角咀槐樹街1號,校舍現改為晏架街紅茶館酒店。 聖巴西流工業中學:原址在柴灣道71號,中學部於1996年遷入柴灣並更名為聖公會李福慶中學;校舍其後由該校小學部(即聖馬可小學)全面接管,但已於2021年結束。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原址在大坑徑17號;由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繼承;校舍現改為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聖馬利亞堂中學:原址在東院道3號,校舍改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遷校後名為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期刊《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侯君俠及侯君剛於去年底亦以約3230萬購入尖沙嘴廣東道30號新港中心2座中層單位,呎價約1.56萬。 樓上燕窩莊於上月以1.2億購上水鋪,物業位於上水新發街44號地舖連入則閣,面積約1500呎,呎價約8萬,買家為LOYAL VAST LIMITED,董事為侯君俠及侯君剛,同為樓上燕窩莊董事。 新發街40號 原業主持貨32年獲利約1.174億,升值約45倍,當年購入價約260萬。 2003年正值香港經濟不景,沙士剛結束時期,發展商同年7月開售時採用低價策略推售樓盤,希望達到「薄利多銷」效果。 以「WANNA BE PART OF IT」 為屋苑宣傳口號。
新發街40號: 新發街44號 位置地圖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起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之後因為起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號開始部分單位要由政府接管同拆卸。
- 新發街42號位於上水新發街42號(中原樓市片區:上水)。
-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 新文華中心商場舖以6180萬易手,買家為任天堂(Nintendo)香港代理寶源亞洲集團。
- 中華基督教會基覺小學:原荃灣大窩口邨全完第三小學,1980年因屋邨重建而遷入沙角邨,至2009年被明令殺校;校舍現為佛教覺光法師中學新教學樓。
- 恩平工商會李吳瑞愛紀念學校:原址在新翠邨,與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下午校合併,成為九龍城浸信會禧年(恩平)小學。
- 佛教慧遠中學(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主辦):原址在大埔馬聰路6號;校舍於2015年批予一埃及教育財團,從2016年起營辦國際中學「香港美國學校」。
上水是香港最北端的已發展區,位於深圳河以南,雞公嶺以北,東面連接粉嶺平原,西面毗鄰元朗區及落馬洲,與中國深圳連接。 位於上水西北部的羅湖及北部的文錦渡是往中國內地的主要通道。 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 “宏照道公屋第2期擬建1450單位 2025年落成”. “未來5年9萬公營房屋落成 皇后山建萬伙 北區勢塞爆”. 元朗教育路鋪3200易手,升值約127倍 元朗教育路70至86號豐裕樓地下G鋪,面積約1000呎,以約3200萬易手,呎價約3.2萬,原業主於1998年以25萬購入,持貨23年帳面獲利約3175萬,升…
昔日,附近村民會集中在石湖墟進行交易。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新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 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北區的上水@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7,02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0,157人。
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 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
青衣公立學校:前身為「永聯學校」,為昔日涌美村內(今藍田村一帶),至1930年代逐漸廢棄。 原位於前青衣大街,早期只有兩個課室,後不斷擴建,至1984年遷至長青現址,現改建成職安健學院。 保良局總理聯誼會丁未小學:1991年遷校至大埔後改名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及後下午班分拆為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 聖公會兆強小學:原址在舊藍田邨,遷校後改名為聖公會李兆強小學,及後下午班分拆為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兩者均在原邨安置。 新發街40號 五邑工商總會鄧樹椿紀念學校:遷往馬鞍山並易名五邑工商總會馮平山夫人李穎璋學校繼續辦學,惟已於2009年被殺校。 福建中學分校:原址在北角七姊妹道,以私立形式辦學, 年間逐步併入同系的福建中學(小西灣)。
- 由將軍澳官立中學繼承,校舍曾予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使用。
-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 香港神託會培成幼稚園:原址在富亨邨亨耀樓地下。
-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
- 培理英文書院中學部(Berea English College):原址在大角咀槐樹街1號,校舍現改為晏架街紅茶館酒店。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彩蒲苑,天平邨,翠麗花園,皇府山,上水中心。
- 昔日,附近村民會集中在石湖墟進行交易。
佛教慈航中學:原址在山道70號,曾遷往大埔繼續辦學,後由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繼承,其後再由佛教大光慈航中學繼承。 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原址在堅道97號,租約結束後,臨時遷往沙田美林邨。 新發街40號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同區新發街40號地下及閣樓下年度租值187.2萬元,跌15.2%。 不過,元朗區舖位租值跌幅則較溫和,其中青山公路元朗段209號地下C舖,新年度租值72萬元,按年跌約10.4%。 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訪港旅客人數近乎零,重創香港零售市場,舖位租金出現暴跌慘況。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資料,核心購物區的銅鑼灣及旺角主要街道舖位,租值同樣顯著大跌,跌幅高逾50%,部分地舖租值更是11年來最低。
新發街40號: 工商放盤龍琛路鋪意向1990萬
新發街44號的實用面積由398呎至534呎。 新發街44號交通便利,鄰近港鐵上水站。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位於上水新發街40號(中原樓市片區:上水)。 新發街40號的實用面積由318呎至383呎。 新發街40號交通便利,鄰近港鐵上水站。
中華基督教會基覺小學:原荃灣大窩口邨全完第三小學,1980年因屋邨重建而遷入沙角邨,至2009年被明令殺校;校舍現為佛教覺光法師中學新教學樓。 香港張氏宗親總會張熾昌紀念小學:原址在長青邨,原名衛理信小學,校舍曾改為香港升旗隊總會,現已拆卸並正重建成為公屋。 魚類統營處西貢小學:原址在對面海康健路,初名「西貢漁民子弟學校」,與另外四間同區村校合併為「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 培成小學:原址在近舊藍田邨第11座,遷校至大埔後改名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2009年合併後成為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 新發街40號 香港浸信會聯會第一小學:原址在東頭村道博愛村,歷經兩次遷校後改名浸信會呂明才小學,而下午校後來再分拆為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兩者均重置在沙田。 柴灣天主教海星小學:原址在柴灣邨24座地下,1976年因柴灣邨24座清拆而遷往興華邨,校舍曾為聖保祿天主教小學暫借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