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時代的公務員體制,問責局以下的公務員須遵守政治中立的原則,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同時亦不受政治委任官員變動影響,這個制度的好處是可以保障政府施政穩定性和公務員士氣。 2002年及之前,香港公務員體系中最高職位為政務司司長,2003年實行主要官員問責制後降至常任秘書長。 市建局在今次「劃一補地價呎價安排」中,劃一為每平方呎2661元,即業主要繳付的補地價呎價以2661元封頂,高於有關呎價的差額,會由市建局支付。 若以補地價的封頂價計算,最大的1600方呎單位,業主可收到3175.7萬元賠償,扣除補地價的425.8萬元後,業主實收2749.9萬元,最細的800平方呎單位最終亦可收到1374.9萬元。 分別於2003年6月及11月向政府、醫院管理局及立法會遞交萬言意見書《有效防護:成功對抗SARS之戰的關鍵》及《防炎人人有責》,力陳問題所在,提出正面、積極意見,並指出抗炎突顯公務人員隊伍的重要性。 本會自1998年起即不停呼籲特區政府制訂具時代氣息的公務員政策,與時俱進;又要求重新審視“小政府”、外判、私營化等問題,不要削弱管治能力。
2003年,會長黃河在關鍵時刻提出“0-3-3”修訂方案反建議,成功爭取官職雙方達成歷史性協議,一舉解決困擾整個社會的減薪問題。 本會在整個後過渡期內,以會員、公務員長遠福祉及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繼續向中英政府官員、基本法起草委員(草委)、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預委會)政務小組委員等,反映會員、公務員意見,力爭落實中英對公務員的承諾、實現公務員隊伍和香港平穩過渡。 1969年本會政府護士分會員成立護士分會(其時稱為護士組),在各政府醫院、診所張貼大字報,並募捐〝鬥爭經費〞,積極爭取男女護士同工同酬,開爭取男女公務員同工同酬的先河;1970年,政府同意分期實現男女護士同工同酬。 承擔橋樑和推動者角色,積極協助當局建立公務員諮詢架構,成立中央評議會(1968年高級公務員評議會、1982年第一標準薪級公務員評議會等)及部門協商委員會(1974年起教育司署、醫務衛生署),推動政府改善員工關係和協商機制。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政府分配了土瓜灣一處名為靠背壟道的荒地,「荒山野嶺,連馬路都沒有」。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伙人找來建築師畫圖則,交予政府審批後,便找建築商動工起樓。 1965年,方家迎來喬遷之喜,3房2廁1廳,實用面積近1000呎。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為了每月供款$200,方伯天天自備午餐上班,「(供款)都唔少㗎!入政府做初時月薪$270,供樓時我估人工都係3位數」。 財華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將盡力確保彼等所提供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香港公務員,是由香港開埠後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時期,與香港政府整體處於常規僱傭關係的僱員群體。 認識到自身組織架構、非專職義工工會幹事處理會務的局限性, 21世紀第3屆( 年度)會員代表大會提出了要能為本會可持續發展搭橋鋪路的理事會新組織架構,以逐步邁向專業、專職、企業化運作。 2004年5月,本會舉辦90週年會慶酒會及嘉年華會,酒會由行政長官董建華、本會名譽贊助人暨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名譽會長郭元漢及會長黃河主禮,又藉於九龍公園舉辦90週年會慶嘉年華會,向各界人士呼籲公務員及社會各界互動,共同建立社會夥伴團隊。 在2003年7月特區政府受嚴重衝擊和2005年行政長官董建華辭職之際,一再公開重申香港須維持政治中立、穩定的公務員隊伍的重要性,呼籲公務員站穩工作崗位。 1999年,本會舉辦85週年會慶酒會,由行政長官董建華、本會名譽贊助人暨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鄭國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名譽會長郭元漢及會長蘇肖娟主禮,席上,本會呼籲共同維護公務員隊伍的穩定。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公務員合作社業主擁900呎單位仍歡迎市建局收購 樓齡大天花滲水牆發黑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自《合作社條例》於1951年實行以來,條例內容未能追上時代轉變。 例如,有意見認為非農業為主的職工合作社亦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規管並不合理。 自本地農業得到更多人關注,部分本地農夫發起以「生產及消費合作社」的方式,直接將本地農夫與本地消費者連繫,既支持本土農業,亦可減少中介剝削,例如粉嶺馬寶寶社區農場 。 近年,亦有學者建議仿傚外國平台合作社(platform cooperative)的做法,結合新通訊科技與合作社的理念。
2005年7月13日,終審法院作出終極裁決,就政府兩次立法減薪的合法性,一致裁定立法減薪沒有違反《基本法》,判定政府的上訴得直。 裁決指《基本法》第100條保障公務員薪酬福利不低於回歸前,但沒有禁止不可以有任何改變,而政府亦有權就特殊情況就公務員的薪酬進行立法。 2003年2月立法會通過「0+3+3」減薪方案,即削減公務員薪酬6%,該財政年度不執行,2004年1月1日和2005年1月1日分兩次各減薪3%,立法會多個政黨和多個工會均接受「0+3+3」方案,但認為要與立法減薪分開處理。 香港公务员的待遇与私营机构雇员相若,而且薪津会参考私人市埸变动而调节,1997年后,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及沙士带来的经济打击,公务员首次全体减薪。 某些职系的公务员会获配公务员宿舍,公务员亦可以较优惠价钱接受政府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而早期入职的公务员在退休后亦可享长俸。 下表展示了截至選定月份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人數最多的12個部門,不包括法官及司法人員、廉政公署人員和香港駐外地經濟貿易辦事處在當地聘請的人員。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購買單位 (綠表資格)
巿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上月在網誌表示,該項目推展過程順利,關鍵是全部合作社在市建局提出收購前已完成散社程序,讓每位社員能以業主身份考慮和接受收購建議。 我們目前沒有計劃修訂需得到百分之七十五的社員同意才可解散合作社的規定,現行的規定是經過廣泛諮詢各合作社社員才推出,並已保障及平衡各持份者(包括贊成及反對解散合作社社員)的利益。 有關部門會繼續不時檢討相關程序,以期在符合法例要求的情況下,協助有意解散合作社並把樓宇出售的社員盡快完成手續。 根據規定,市建局要收購合作社單位,需先解散公務員合作社,再集合七成五或以上社員同意,其後方可修改地契,再由業主向政府補地價。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現時盛德街/馬頭涌道項目及靠背壟道/浙江街項目分別尚有一個及九個公務員合作社未解散。
根據中介服務的出售門檻,項目內每幢樓均須獲逾80%業主同意,據悉現時僅剩下2幢樓,即三達苑及盛德大廈,分別距離門檻尚欠4伙及5伙同意。 市建局會為業主委聘顧問公司為單位估價,業主倘接受,這8幢合作社舊樓將有望成為中介服務首個推出市場出售的項目。 長俸華人公務員可組成不少於10人的合作社,申請政府的低息貸款,購買政府以特惠價格(約三分之一地價)批出的土地,自建房屋。 社員必須在政府工作至退休,並放棄其他房屋福利,社員過世後,單位可由子女繼承。 計劃至1980年代結束,其間共有238個合作社成立,逾5000個單位建成,分佈於西灣河太寧街、長沙灣順寧道、九龍塘喇沙利道等。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公務員合作社|盛德街/馬頭涌道項目已收9成單位 部份業主已買樓
韋志成指,今次補地價採用現有土地價值,有關盛德街項目每呎收購價約為一萬七千元,且有「劃一補地價呎價」措施,每呎二千六百多元劃一補地價,故認為收購方案合理,已盡量照顧業主需要。 但由於可能要與發展商合作重建,售價須跟市場定價,若發展商預計市況下跌,招標價就會下跌,市建局有機會遇到「高買低賣」的情況,或未能收回成本。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在電台節目表示,提出收購建議後,業主有六十日時間考慮收購方案,開始陸續有業主表示接受,認為暫時反應正面。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韋志成又指,市建局估計有四分一住戶已補地價或已轉手,相信他們及長者戶的接受機會較大,會較積極考慮接受收購;至於有較多家庭成員的住戶,市建局估計或需要多些時間作出考慮。
當年政府雖然限制建屋合作社公務員於還清貸款前轉讓房屋,但並沒有機制處理還清款項後轉讓事宜。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1987年政府引人解散合作社及補地價機制,所有社員同意後,可按既定程序解散,並向地政總署申請及補地價,解除轉售限制後方可轉售單位。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轉售限制跟其他福利性質資助房屋(如「居者有其屋」)轉讓要求相似。 第一個重建的公務員合作社項目是「西環高級公務員宿舍」,1989年社員與信德集團達成共識與發展商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及廖創興企業合作重建,成為今日「寶翠園」。 及後政府於1993年修例,降低社員同意解散合作社門檻至75%。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公務員減薪事件簿
外電報道,印度呼籲中國為陷入困境經濟體的貸款承擔損失,並希望中國避免給包括贊比亞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獲得紓困造成障礙。 公務員合作社名單 印度官員Amitabh Kant認為,中國應公開站出來,說明有哪些債務,以及如何解決,不可能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擔損失,來解決中國的債權問題。 IMF數據顯示,約60%全球最貧窮國家處於債務危機之中,或面臨陷入債務危機的高度風險。
在市建局及法律顧問的協助下,該合作社只需花約一年的時間,便完成整個散社及取回業權的程序,較以往社員自行處理散社所需的時間,縮短了18個月。 一般而言,按該參數重建所得樓面面積會少於現時分區計劃大綱圖上所容許的面積。 因此,倘若業主要整幢重建,用盡地積比去實現土地發展潛力,則須再補地價差價。 前合作社社員更可以向公務員事務局申請,在繳付土地補價前簽訂買賣合約。 至於有居民認為補地價數額過高,也許與他們在當年只付出三分之一地價建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