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的所有文章內容(文字、圖片、表格)均為智慧財產,若有內容引用需求,請來信提出授權要求,如有私自引用、複製、轉載的情形,本人將保留法律追訴權,請勿以身試法。
2020年7月1日新制上路後,壽險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 (新台幣降1碼、美元降2碼、人民幣降2~3碼、澳幣降4碼),若以終身壽險的保單來看,每調降1碼保費約漲10%。 如果買的是固定利率的儲蓄險,那麼報酬率在購買的當下就已經固定住了,如果未來升息,那麼該儲蓄險的報酬會相對更低,甚至比放在定存更不划算。 要維持儲蓄險合約超過10年所產生的利息才會與定存拉開一段差距,除非能確認這筆資金長時間內不會用到,否則儲蓄險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儲蓄工具。 如同上圖,每年給付相同金額230,794元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相信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在6年內(含)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少的,甚至前5年是負的報酬率。
儲蓄險推薦: 儲蓄險利率是什麼?2023年2月宣告利率整理
一般會認定 6 年以上的就是屬於長期保單,而且年化報酬率普遍會比短期的保單還要差,這主要是因為附加費用比較高的原因。 如果以繳費時間進行區分,儲蓄險有躉繳(1年繳)、2 年、3 年、4 年、6 年、8 年、10 年、20 年期的保單。 但如果一開始是採用牌告利率機動計息,在實際存款期間內,如遇存款銀行牌告利率調整,應同時改按新牌告利率分段計息。 除了一般常見的身故保險金及祝壽金,亦囊括喪葬費用、完全失能、特定交通工具意外身故以及特定意外傷害失能,且連重症燒燙傷都能夠適用,藉以給予全方位的保障。 更甚,針對需要日常照護的被保人,還適用於長達10年的生活扶助金,不失為家屬的一大助力。
所謂差價合約,就是在不買入實際交易資產的前提下,通過在平台開設一個做多或者做空的合約,在價格漲跌中獲利。 如同上圖,每年給付相同金額230,794元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相信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在6年內(含)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少的,甚至前五年是負的報酬率。 簡單而言,儲蓄險就是固定時間(月繳、季繳、年繳)存入固定的金額,在約定到期後可以領回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因此利息高低是購買儲蓄險一個主要的誘因。 儲蓄險太早解約,會有解約金的問題;如果沒有存到規定的年限,不只領不到利息,更會出現賠本的情形。 定存如果提早解約定存,頂多就是利息被打八折(但是未存滿一個月者不計息),本金肯定都在。
儲蓄險推薦: 儲蓄險和定存的差別是什麼?
「儲蓄險過了繳費期後,放愈久不解約,IRR才愈能快速增長。」鄭為之建議,保戶投保前,最好先精算,不同解約年期的IRR數字高低,才能夠讓保單在數值最高那年獲利了結。 比較定存儲蓄險特性和銀行約定好存款期間,不能夠隨時提領。 保險公司提供一次性或定期定額的繳款計畫,投保人把錢繳給保險公司後,由保險公司把這些錢拿去進行投資,承諾投保人在指定的時間內可以定期領或一次性領回本金及利息。
內部報酬率是利用投保人每期支付的「保費」、繳費年期、解約時領取的「解約金」,來衡量保單年化報酬率。 儲蓄險推薦 而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費扣除投資成本後,拿去投資所得到的投資報酬率。 由於宣告利率會隨著市場調整,且會依據保險公司每月、每年公告而有所變化,所以是「浮動利率」。
儲蓄險推薦: 預定利率與真實報酬無關
再不然,就是把你想要定存的那筆錢拆成好幾筆,可以每一筆的定存金額都不同,也可以每筆定存到期的時間也不同,定存到期之後,如果不需要用錢,就繼續定存。 萬一真的需要用錢,只要就解掉需要的金額的其中一筆或兩筆就好,這樣一來,你拿到的利息就有機會比單筆定存但中途解約的利息還要多一些囉。 舉例來說,假設小明存10萬元的定存,設定條件是1年期、固定利率為1%,但是6個月後因為急用錢想解約,這時銀行會將6個月的「定存固定牌告利率打8折」計算,6個月的定存固定牌告利率是0.965%,打8折後所利率就只剩下0.772%。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儲蓄險推薦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假如你今天有一筆閒錢,不想只是放在銀行、郵局裡領一丁點的利息,那你可以考慮購買這些保險公司的儲蓄險,經由專人分析這4家保單的儲蓄險利率較高,詳細介紹參考下方。 為一個可以計算長年或是單年度報酬的一個函數,廣泛用於股市投資、銀行定存、儲蓄險商品等等市售理財工具上。
儲蓄險推薦: 儲蓄險推薦就這家! 超過8+間龍頭公司商品比較及70+最新保單資訊都在這!
隨著醫療進步與健保 DRGs 制度實施後, 選擇健保不給付的自費藥物或醫療器材必然要額外付出相對的費用,醫療保障可以轉嫁這些花費,讓你可以沒有顧慮的採用效果較好的治療。 如果你遇到無法註冊 儲蓄險推薦 / 登入,或是收不到註冊信等系統操作問題,小幫手都在這裡整理了常見 QA,讓我們一起輕鬆解決。 小莉整理出幾項條件,如果你符合下列敘述其中之一條件,那你就適合購買儲蓄險。 A:並非所有的保險費都可節稅,例如車險、火險、責任險等產險保單均不得列入,而是「人身保險」才行。
了解現代人習慣在網路搜集資訊,所以希望透過經營 YouTube頻道與 Facebook粉絲頁,開拓人脈和服務更多潛在顧客,以分享正確保險知識的方式,使大家能利用保險來轉移生活中許多大大小小的風險,進而享有更完整的保障。 所有儲蓄險如果在前面幾年解約,幾乎都拿不回所投入的本金,以及該有的「利息」。 李雪雯建議,買儲蓄險的錢,必須是「一定期間內不會用到」的閒置資金。
儲蓄險推薦: 儲蓄險1:以繳費期間分類
雖然比存銀行多一點,但是容易倒閉特殊信託10%以上非國民產品,收回成本快。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醫療險推薦排行榜 醫療險 當不幸罹患疾病或受傷時,醫療險可負擔患者就醫時的費用,減輕被保人以及家人的壓力。 雖說如此,目前市面上的保險種類繁多,不但分為終身與定期兩種類別,各個年齡層與性別也有不同的挑選標準;而保障內容亦是琳瑯滿目,例如住院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先進醫療項目等等,不免令人感到眼花撩亂且難以抉擇。 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本文便將針對保費、保障內容、請領以及投保方式等項目,仔細介紹目前最具人氣的醫療險。 其中囊括了女性適用的南山人壽美力相守癌症定期健康保險、三高患者也能購買的國泰人壽三高平安定期健康保險等等,大家不妨將本文作為參考,儘早為自己選擇一款符合需求的產品,有備無患,使往後的生活更加安心踏實。
儲蓄險是台灣人每個人身上幾乎都會有或曾經買過的保險商品,除了是因為低薪、高房價的夾攻之下,國人養成了很喜歡存錢的習慣。 生死合險是一種給合「生存險」與「死亡險」的保險商品,指的是如果保險人在合約規定的特定日期或期滿時生存,可以領取生存滿期保險金;如果合約期間不幸身故、殘廢或死亡,則可以領取身故、殘廢等壽險保險金。 講到儲蓄類型的商品,除了銀行的零存整付是國人最常見的選擇以外,國人更愛購買用儲蓄險來作為資產分配的標的之一。
儲蓄險推薦: 美元儲蓄險引論戰!過來人曝5種特質超合適:買了不後悔
台灣人愛買保險,尤其是儲蓄險,除了參考年度熱門儲蓄險保單外,該如何自行挑選一份不吃虧的儲蓄險呢? ▲假設一張儲蓄險為年繳保費137,498元,繳費年期為6年,第7年末解約時可領回894,425元,以IRR計算為1.8%。 零存整付門檻低,風險又低,適合資金不多的人士,盡早建立儲蓄習慣,擺脫「月光」! MoneyHero即刻比較中銀香港、富邦銀行、大新銀行和交通銀行的零存整付計劃。 「責任準備金」指的是賣出保單後,保險公司要支付給保戶的金額,基本上就是保險公司的成本。 當責任準備金利率越低,保險公司就要提撥越多的準備金在帳上。
- 有些閒錢、想要穩當理財的民眾,可以透過多份儲蓄險進行資產配置,投保後「 放到天長地久」,還有人透露自己二十幾年來擁有幾十幾份儲蓄險,並一直持續如此。
-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8款國內旅平險推薦排行榜 旅平險 若擁有國內的旅遊平安險,一旦出門在外不慎受傷時,不僅能夠負擔醫療所需的費用,亦可針對受損的隨身重要財物提供補償,甚至連國內線班機延誤都能適用,比起一般基本的保險更加完善,讓人得以防患未然。
- 然而,計算儲蓄險真正的報酬率,被稱作內部報酬率(InternalRateofReturn,IRR);由於它的定義相對複雜,銷售保單的理專或是保險業務員通常不會主動告訴客戶。
- 雖然銀行利率升息的機率與空間不大,但是如果未來央行升息,儲蓄險簽下的合約利率有可能會低於銀行定存利率。
- 從下表很明顯可以看出繳費年期越短,年化報酬率轉「正」的速度越快,其實這與儲蓄險內部的「附加費用」有關係。
- 閱讀完前文及產品介紹後,大家可能對壽險仍抱有些許疑問;以下統整出由專家解答的常見問題,為消費者在購買前先行解惑。
其中包含人壽保險、傷害保險、年金保險,以及政策性保險如勞工保險、就業保險、農民保險、軍公教保險等。 因此每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均可考慮利用每人每年2萬4,000元的人身保險費「列舉扣除額」來節稅。 在60~70歲的時候,相當適合開始檢討年老之後的保障;由於許多此年齡的消費者至今已購買過各式各樣的保險,因此也應重新檢視必要保障的最低限度。 此保險的重點,在於「喪失工作能力」的條件各有所異,每個公司的保障範圍也不盡相同,而大致上可分為以下4個種類;大家在進行比較時,務必確認保障涵蓋哪些項目。 壽險的最大用途,即是在身故時有所補償,或是因事故、疾病、受傷等而頓失收入時獲得保障;受益人可將保險金用於家屬的兒童撫養費、生活費,或是無法工作時的生活所需。
儲蓄險推薦: 預定利率是什麼?
除了身故時的保險金之外,提供解約金的終身壽險也不在少數,無論是希望以防萬一、卻又認為定期保險不划算,或是想利用保險存下教育資金、養老生活費的人,都很適合參考此類商品。 而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的保障期間有所不同,前者的契約期間不會到期,只要保戶不中途解約,便能持續終生都享有保障,且不僅身故時會發放身故保險金,高度失能等狀態也有相應的額度,能讓人有備無患。 李雪雯指出,目前市售的「儲蓄險」多半保費昂貴,有些保單的購買門檻更是驚人,特別是外幣計價的儲蓄險保單,若想保個「還算滿意的保額」,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 以10 萬元保額、30 歲女性的條件來看,不管是增額終身或還本終身型的6 年期保單,年繳保費高達5~9 萬元之間,但如果以定期壽險保單來布局人生保障,100 萬保額只需花費1650 元,兩者差距天與地。 儲蓄險推薦 ✓ 什麼是還本型保險:固定利率還本險適合期望每年有固定的現金收入族群;利率變動型還本險適合期望有效反應市場利率,有機會拿到增值回饋分享金族群。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雖說先前在台灣倒閉的保險公司都有被接管,但權益難免影響,理賠會按條款內容打折,而且政府有說明未來保險公司倒閉,理賠比例會更低。 依不同保險公司規定,宣告利率會在每年或每月公告出來,不同公司的不同利率變動型商品會適用不同的宣告利率。 除了利用其他投資工具,還有多餘資金,你可以投保儲蓄險,儲蓄險相較於股票、基金等更為保守,這筆錢可以做為未來資金的規劃。 儲蓄險最主要的目的為以穩定、低風險的方式來增加資產,而近年來超夯的股票投資則屬於風險較高的理財方式,雖然網友們常拿兩者來做比較但其實兩者並不衝突,民眾可依自身需求分配資金,並以風險分散的方式來規畫你的財務配置。 然而,很多保險業務員都會推薦一定要買實支實付醫療險,但賴柏翰認為,保險最重要的是,要轉嫁我們無法承擔的風險,若以買保險的重要性來看,應該先從最無法承擔的風險來評估,一般較為小額的醫療費用,若有能力自行承擔,不一定要列在投保首選,所以實支實付醫療險,可以等有多的預算再買。 以同樣的保險承擔風險觀念來看,蔡文智強調,失能險也是民眾投保清單中必備的險種之一。
儲蓄險推薦: 推薦
當然大多數人都成為了炮灰,股票都玩不轉的話不建議碰這些。 儲蓄險推薦 P2P或三方理財10%,甚至達30%以上高利息一般用10%以上的收益吸引你,其實都是坑,可能會嘗幾次甜頭,但總有一次會掉進坑裏,你想著它的利息,他想著你的本金。 股權不確定與p2p相似,利息較高虧損本金風險大買企業債5%以下收益比理財高風險也比理財大買報價式理財通常是1%-5%告訴你幾天到期,年化收益是多少,到期後本息返還,收益時間可預見。 比存款複雜點,裏面可能會有少數的坑,兌換收益前平臺容易跑路。 電子商務理財3%左右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收益透明。
儲蓄險推薦: 文章分類
從下表很明顯可以看出繳費年期越短,年化報酬率轉「正」的速度越快,其實這與儲蓄險內部的「附加費用」有關係。 附加費用是指保險公司營業費用+業務員傭金費用,繳納的保費扣掉附加費用才是真正進入保單的保費,而長年期保單的附加費用較高,所以報酬率才會比較慢的變正數。 雖然在第7年後,儲蓄險的報酬率會漸漸比定存還要高,但誰能保證在6年前間內不會遇到需要緊急解約的時候呢?
儲蓄險推薦: 預定利率
銀行定存與儲蓄險,都是透過儲蓄來理財的工具,差別在於如果面臨「解約」,銀行定存可以保住本金,只會損失利息。 但儲蓄險可就不同了,除了利息之外,連本金都有損失的風險。 這類的保險即使有優於一般銀行的利率,但仍然非高報酬的投資工具。 即使無法提供高槓桿、高報酬,仍然如此吸引職場菜鳥、理財初學者,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其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的特色。 要得到更高的報酬相對也要承擔多一點的風險,如果購買境外保單一定要選擇體質良好的大公司。 因為宣告利率不像預定利率是合約期間固定的利率,它會隨著市場與投資情況作調整,所以宣告利率並沒有保證多少利率,而是每次宣告都可能會不同。
附約商品種類繁多且富有魅力,例如三大疾病保障、傷害補償等等,但一旦加購便會使保費增加,且由於是跟隨終身的主約,恐難以重新修改內容。 因此以儲蓄或保障為主要用途的人,就可省略其他不需要的附約。 雖然單一保險簡單易懂,但要保人的負擔也相對重大,更可能因此造成不便;故大家在比較時,不妨一併考量三大疾病等醫療保險,購買複數的商品以策萬全。 另外,許多終身壽險在解約時會退還保費,但定期壽險則大多無法適用;故若選擇購買終身險,便能在急需退休資金或子女教育學費時,先行解約以利運用返還的金額。
上一節有提到定存最大的優勢就是100%正報酬,無論什麼時候解約都不會賠錢,但利息低於通膨,金錢價值會隨時間變少。 不過,因為每次宣告的利率都可能不同,可能更低可能更高,消費者仍然要多多比較每間或每種商品宣告利率的歷史數據會比較安全。 雖然預定利率可以代表「預計」可以得到的投資報酬率,但是並不是代表儲蓄險的「真實報酬率」,因為你所繳納的保費還會加上其他營業相關的成本來縮減你「預計」可以賺到的錢。
儲蓄險推薦: 儲蓄險比較神器點數兌換
而若需要的是一筆可運用的資金,亦可同時考慮定期保險的商品。 針對終身壽險的保險額度,應考量累積退休金或是子女學費等用途加以設定;如果並無具體目的,而是單純認為需要身故保障,則建議設定50~70萬作為最低限度的後事處理金額。 由於終身壽險是以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死亡作為支付條件,因此折扣優惠不如其他類型的商品豐富;但也有業者會因應健康狀態提供優惠,消費者可在購買時先行諮詢。 準備購買終身壽險時,如果只在乎獲得的保障,就應留意保險費的多寡;若著重儲蓄的功用,則得將回收率視為關鍵。 更甚,關於投保人的年齡限制,雖然需視被保人的健康狀況而定,但亦有可在75~90歲投保的終身壽險,因此也能適用於身故後的喪葬費用;而若是購買定期保險,則絕大多數都設有70歲左右的投保上限。
儲蓄險推薦: 無法承受投資風險的人
閱讀完本次的文章,大家是否對於終身壽險有了更深的認識呢? 若擁有一款符合自己經濟狀況、家庭結構以及工作發展的保單,不但能提早為退休後的生活進行規劃,也能減少家人或子女在未來的負擔,同時還有獲得額外收入的機會;無論是以防萬一或是加強儲蓄,都是每個人應該考慮持有的商品。 而終身型的好處,則是繳納期滿後的回收率會大幅上升,故解約時收到大筆金額的機率較高。 從短時間來看,終身支付型的保費雖然比較低廉,但在年歲增長之後,多年下來的支付總額仍可能相當可觀。 雖然同樣是終身壽險,但是每家業者、每款商品都是針對不同族群設計而成,故大家可參考以下的詳細整理,方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險。 但是,依據每個人投保的年齡與目的不同,也應一併考慮終身壽險以外的商品;如偏好定期的高額保費、或是為了因應失去工作能力等狀況,便可考慮定期保險或失能保險。
如果是領到薪水後就會花光的月光族,購買儲蓄險就有約制力的效果,強制每個月必須繳納固定的金額,好處是至少可以為你存下一筆錢,不至於存不到半毛錢。 大部分有購買儲蓄險的納稅義務人,在每年5月所需申報的綜合所得稅中,可以有免稅或者是成為列舉扣除額的繳稅優惠。 或許講不該買儲蓄險有點太嚴重,但主要是希望各位在規劃購買儲蓄險前,能夠好好思量清楚對於「儲蓄險」這個商品是否了解徹底。 於9月1日起,Mox所有客戶首HK$50萬存款均可享0.3%儲蓄年利率。 此外,由即日起至2023年1月31日,所有Mox新客戶於開戶後首60日的首HK$50萬均可享2.7%存款年利率,完成指定任務可享額外2%港元儲蓄年利率。
儲蓄險推薦: 保險類
投保人應事先考慮及了解因此在人民幣資金方面可能受到的影響。 理財型美元利變壽險很多在三年期滿時,解約出場都已勝過美元定存利率,七年期滿時多有2%以上的內部報酬率(IRR),屬於現階段進可攻、退可守型的保單,有機會賺到利差,累積資產,又可有匯差去拉高投報率,也還是有基本的壽險保障。 但台灣人就是愛儲蓄及藏富民間的特性,所以美元利變壽險銷售最好的還是「理財型」,因為多為「躉繳」,保戶將年終獎金、分紅、滿期金或投資利得,直接單筆投保一張美元利變壽險,一樣有基本壽險保障。 儲蓄險推薦 八家壽險公司推薦「不能錯過」的16張美元利變壽險,2021年元月的宣告利率都在2.8~3.2%之間,保戶依預算、投保目的,決定要「保障型」還是「理財型」,可兼顧壽險保障、資產增值,甚至是世代傳承。 通常繳費年期都是6年以上,主要是把利息加入本金滾利息,儲蓄險也是壽險的一種,假設身故的話,所拿回的保險金一定大於你所繳的保費。 但如果你在約滿期以前解約,將會有本金虧損的問題,滿期後的複利率值約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