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裘中學20258大優勢!(小編推薦)

每位同學以個人形式,與其他對手進行三回合比試,爭取最多分數。 比賽透過學生數學及科普解難題目,特別著重學生在明辨(批判)性思考、創意思維和溝通技巧這三大共通能力訓練。 讓他們發揮數學及科普創意潛能、解決問題和互相合作的機會。

伯裘中學

跑遊元朗大道村,記錄了村內好幾處地方,都是出乎意料之外,原本只想去大道村裡的柏雨中學,去看它是一幢怎麼樣的校舍。 因為跑遊元朗六鄉,一直覺得大道村好偏僻陌生,在這一處不起眼的山邊,心裡產生好奇,為什麼這裡會有一間柏雨中學(及其前身伯裘中學)的校舍。 伯裘中學 如今小慧投身教育行業已經十年,更能體會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深遠。 小慧憶述她在中二擔任班主任時,曾遇上一名任性﹑自我中心的女生。

伯裘中學: 元朗區中學排名

及後,伯裘於2006年投得原先預留予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下午校的校舍,並將之加建,成為其新校舍。 2007年2月26日,此校正式遷入新校舍上課,但加建新翼工程則要到2010年才完成。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是全港排名約80–91,元朗區内排名頭3的Band1A~B中學,而且為官立的男女校。 該校平均考獲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大約89.8%,考獲副學士要求的則是98.5%,本地及非本地的學士課程錄取比率為79.6%。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國歷史、中國文學、生物、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體育、音樂欣賞、藝術欣賞。

伯裘中學

該校前校長譚萬鈞於1969年接手出任伯裘英文書院校長,其後於1973年正式接掌整間中學繼續營辦,直至2011年起擔任校監。 於1970年代至2001年前,伯裘書院曾是港英政府的買位中學。 由於學額不足,故此學校當時提供學位予政府進行分配。 至2003年,伯裘書院與位於元朗洪水橋的柏雨中學(已結束營辦)合併成為一所直接資助中學。

伯裘中學: 透過雙模式發展於高小的「計算思維」及「STEM教育」

奇趣IT識多啲計劃自今年九月推出至今已有40所小學提交資助申請,當中已有15個活動申請獲批資助,涉及金額超過339萬元。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及向各參與教師分享前線經驗。 分享會邀請參與計劃的學校分享良好的實踐事例,探討如何運用科學套件、微型電腦板及傳感器,把 STEM教育帶到中學及小學,以聯繫中小學老師,銜接不同學習階段的 STEM 教育。 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自2020年12月接受申請以來,已接獲超過260所中學提交申請,當中已有177個活動申請獲批資助,涉及金額超過6,800萬元。 伯裘中學 奇趣IT識多啲計劃自今年9月推出至今已有40所小學提交資助申請,當中已有15個活動申請獲批資助,涉及金額超過339萬元。

2003年11月,一名中五年級的學生因協助黑社會組織「新義安」於校內招攬三合會成員而被警方反黑組探員拘捕。 另外,2009年6月,該校三名就讀中二級的男生在公園吸毒導致昏迷,事件發生後,時任校長譚萬鈞召開記者會承認校內學生有吸毒習慣。 伯裘中學 此外,同年同月,又有兩名中五年級的學生家長涉嫌利誘及強迫同學出售銀行戶口和提款卡以供其清洗黑錢。

伯裘中學: 學校設施

本校藉遷校十五週年之際,將於十二月二日,舉行「ACTIVE Education in 21st Century活的教育.培育全球創新學習者」論壇。 開設科目方面,萬鈞伯裘書院在初中(中一至中三)開設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數學、生活與社會、地理、中國歷史、歷史、綜合科學、電腦與資訊科技、普通話、視覺藝術、體育、戲劇、音樂等;而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英國語文。 萬鈞伯裘書院(英語:Man Kwan Pak Kau College)是一所直資男女校,屬於元朗區校網,地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天華路51號。 辦學宗旨:我們抱著「人人可教 皆可成材」的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多元化課程及學習機會,致力營造關愛校園文化,提供優質完善的中學教育。 本年度活動精彩豐富,包括STEM中小學數理科技展覽,多場不同類型的小學數理科技比賽,包括STEM – 小學磁浮列車創作大賽、STEM – 小學滑翔機模型創作大賽、STEM科學幻想畫、M.E.C.S小學數學卡牌遊戲大賽及小學數學及科普解難比賽。 於比賽中,學生可透過參與、合作、分享及比賽競技,加強參加者認識及綜合運用科學、科技和數學的知識和技能。

1990年譚萬鈞將伯裘英文書院(正校)遷至大道村的時候,校舍前身正是盧家炳之別墅大宅,盧家炳曾經在原址創辦盧氏英文書院。 據說大道村伯裘書院初期辦學的時候,校方趕在暑假期間安裝風扇檯椅,開學後還要一面上課、一面裝修。 同年(1990),伯裘書院開始成為全日制政府買位文法中學。 而譚萬鈞教授本人,他身兼多個教育公職及數次榮獲勳銜,在1992年獲頒非官守太平紳士勳銜,他在1999年成立萬鈞教育機構, 管理伯裘書院、毅知書院及匯知中學。 伯裘英文書院正校先在1990年遷至洪水橋大道村1935地段,後來伯裘書院分校、三校因校舍物業租約到期, 伯裘中學 譚萬鈞在1992年把三間伯裘書院進行整合,並遷至屏山南北路20號校舍。 最近不斷爆出校長欺壓老師的醜聞,校長儼如山寨王,堂堂立法大人言論冷血,眼中根本沒有人,何來教育何來法度?

伯裘中學: 申請步驟

我任教的是伯裘最小的分校,校舍在內街的商住大廈二三樓,不過十來個班,老師二三十人,都在三樓的大教員室,平日課很多(一周五天二十幾節),沒多少人能閒閒待在教員室,但中午有些老師會一起吃飯,有段日子還包伙食。 我是當年唯一的新人,很被照顧,跟著大伙吃飯,很快就熟悉了環境安頓下來。 有些酷酷的男教師平常很少理你,但其實不理你就很好了。

伯裘中學

而學校設施方面則包括多媒體教學中心、校園電視製作室、學生活動室、圖書館、互動英語角、籃球場、排球場、雨天操場、學生花園、社工室、輔導室等。 「評估」為學校發展中重要的一環,統籌學校憑藉多年建立評估素養的經驗,期望通過學校之間的共同研究及分享,與不同學校建立有效的「評估素質」發展方向,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本校會先從教師交流着手,讓合作學校的團隊了解「評估素養」的理念,促進教師在日常教學應用評估的能力。 在課堂層面,計劃人員會向參與學校推廣「促進學習的評估」及「作為學習的評估」,提升教學的整體效能。

伯裘中學: 學校行政

揀中學除咗睇成績同 banding 之外,中學嘅校風都非常重要。 中學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學校嘅學習環境對中學生嘅行為影響非常大。 因此,家長喺揀學校嘅時候需要留意該中學學生平日喺社區上嘅表現,作為評估中學校風嘅準則。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小學數學及科普解難比賽是一項結合數學與科學知識的比賽,題目著重考核學生的應變能力和高層次思維能力,期望學生能運用數學及科學知識來解決難題。

  •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國文學、中國歷史、體育、視覺藝術、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經濟、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音樂(中六)。
  • 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計劃的實施成效,分享各參與學校的寶貴經驗及成果,並讓更多教師了解創客教育的學與教模式。
  • 全校開36班,除咗傳統科目,學校另有開辦茗藝、以及法文、西班牙文等外語課程。
  • 重視閱讀及寫作,設有早讀、高中中英文分組寫作,外籍老師授課,大型英語音樂劇提升學生英文表達能力,各科滲入英語課時,營造英語環境。
  • 近年直資學校經常調整學費,家長要留意心儀直資學校學費的改變,決定是否能夠負擔。

定期為課程領導舉辦 STEM 教育規劃和實施的課程,及安排參觀粵港澳大灣區的學校及高科技企業。 伯裘中學 本計劃於明年會繼續舉辦,並會逐步增加計劃發展的教材及物料,如加設網上學習平台的 內容,增加 360 影片教學的教材。 上述的計劃將透過分享會,由計劃成員向教育界同工介紹過去的工作成果。 取錄名單將透過參與人士於培訓行事曆或報名表格內提供的電郵傳送,秘書處將不作個別通知。 如在總結分享會舉行前三天仍未接獲通知,請電郵至查詢。

伯裘中學: 元朗區中學Banding熱度圖

四十週年來臨前的一刻,一幕一幕艱苦的歲月,一程一程風雨的路途,在我的心頭湧現,套用一句貼切的老話,正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本計劃完結時,會製作「STEM 創客教室」教材套,包括教案、學習材料、學習成果、活動記錄等,並以數碼方式貯存;教材套將以適當的媒體,免費向中、小學發放;教材套也將交予優質教育基金,讓基金以適當的方式及渠道發放。 有系統地紀錄學生「STEM創客教室」成果,並把優秀作品保存及展示;舉辦交流活動或工作坊,由介紹學習成果及創作過程,也可以讓參加者親自體驗。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及向各參與教師分享前線經驗、實施成效以及延續計劃的情況。

提起「學校」, 固然聯想到是提供教育的地方, 然而,學校作為社區的一份子, 可擔當的角色絕對不限於此。 基金資助的「晴天計劃」, 便是由兩間毗鄰的中、小學校突破傳統, 以實踐「開放校園」的理念出發, 承托社區和家庭的需要, 藉此亦啟動了社區及家庭中潛藏的資源和動力,產生「家、校、社」的互動優勢,以及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統一派位是不公平的制度,而市場化的自由收生才是最符合「公平」的原則。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伯裘中學: 分享資料

計劃採用「公共衛生」模型策略及「生理-心理-社會」架構,作為設計課程及活動的框架,並包括「普及性」與「選擇性」的內容,前者普遍地促進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後者則能為較有需要的學生作出支援。 我們同時為老師提供專業培訓,增強老師對學生及自身心理健康相關的認識,以及教授課程須知;透過加強專業知識,老師在設計、推行和評估課程或活動時,就更能切合學生的需要。 另外我們亦為家長舉辦專題講座,促進家長與學生的親子關係和培育正向管教模式。 本計劃於高小的數學學習單元推展 伯裘中學 STEM 教育及計算思維,並提升教師利用計算思維和資訊科技的教學能力,以及建立學習社群,有助促進跨校的專業交流文化。

伯裘中學

好多家長除咗睇間中學係咪 Band 1,都會睇埋佢係咪名校,同埋全港中學排名。 其實每年全港中學banding都好接近,大致上都係維持一個特定嘅排名範圍,但每年文憑試成績始終有出入,所以今次AfterSchool 就為大家整理咗 2022 年最新嘅全港中學排名,畀各位家長可以參考吓。 萬鈞匯知中學一直為將入學的中一新生提供適應課程,張志文校長表示,每年暑假舉辦的「這個暑假不太閒」活動,讓新生體驗攀石、彈網,並參與互相認識課、品德教育課、戲劇課、生涯規劃課、中英數鞏固課等,投入校園生活。 最初只是一間規模細小的校舍,發展到今天是三所中學一一伯裘書院、賽馬會毅智書院及匯知中學,以及三所持續教育書院—–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伯裘持續教育書院和毅智持續教育書院。 此外,也創辦了數個教育服務團體和公司四十年來,機構經歷了私立、買位及現在的直資和津貼階段,期間我面對過不少艱辛的時刻。

伯裘中學: 1. 教育素質

在今天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要感謝一群與我一起奮鬥多年的同事,感謝所有現時和曾經在機構共事的每一位教職員,感謝機構學校的每一位學生及校友,沒有你們,這個機構也一定不會有今天。 今天「人人可教皆可教材」的信念已經成功地得到我們機構老師的認同,我們亦因此創造了足以自豪的教育成就。 我希望我們的同事繼續將這個信念傳揚下去,傳揚開去。 「當然,「人人可教」也不僅僅意味著只為孩子提供一個學習機會,更重要的是這個信念使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才能,並且這些才能不是單一而是多元的。

伯裘中學: STEM – 小學磁浮列車創作大賽

「兩校合作,共建社區」一直是計劃的宗旨,回顧過去兩年來「晴天計劃」成功的關鍵,實有賴一眾「晴天大使」的投入。 直至2011年3月份,計劃累積晴天大使達200人,核心義工已達60人,他們均來自不同學校的中學生、大專生、家長及社區人士,可見社區人士對計劃的支援及擁戴,能夠令課餘託管班一直風雨不改地為社區上有需要的家長提供託管服務。 由於直資學校在課程設計上較大自由度,是否意味深度學習教學法不適用於津貼學校? 黃穎東表示,賽馬會毅智書院是津貼學校,同樣將採用深度學習教學法;亦有老師在接受培訓後反映,由於該教學法並非全改整個教育系統,因此十分適合部分「仍未跳出框框」的傳統津貼學校。 黃穎東表示,學校日後組織教學活動時,會套用「6Cs」的概念;本學年起亦會改革中一級至中六級的成績表,暫時傾向加入描述(Description)的方式表達學生在「6Cs」的表現,學科方面則維持顯示成績表現,他形容相關方式與國際文憑課程(IB)類近。 至於會否同時設等級制,黃穎東指仍需與老師商討。

伯裘中學: 元朗中學 Banding 一覽

小慧在校園走過7年青蔥歲月,再度回母校執教鞭,她形容母校「地方雖小,但人情味﹑凝聚力很重」。 )為一所香港西貢區的直資中學,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前身為創立於1981年的伯裘女子中學,於2003年更名及遷入現址。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萬鈞匯知中學前身為「伯裘女子中學」,更前身為伯裘書院的分校,於1981年在大埔創立,並於1991年遷入位於美孚新邨的校舍,並改為只收女生。 至1999年,此校由政府買位的私立中學,轉營為受直接資助計劃津貼的中學,並一直維持至今。 2001年,政府再修訂直資計劃的條款,容許直資學校大幅增加學費,學費限制更改為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二又三分之一倍,進一步吸引更多學校轉為直資。 近年直資學校經常調整學費,家長要留意心儀直資學校學費的改變,決定是否能夠負擔。

但考入心儀中學後的他開始不想再讀書,長留家中打機成癮,試過三天不睡,成績大跌,平均分只得20至30分,又天天遲到天天罰留堂。 成績一落千丈,結果中三要留班,他便決定輟學,在便利店做通宵更。 最後,政府對官立和津補學校的控制過多,未能令學校達到其教學理念。

沒有人是天生的失敗者,只要我們能給與孩子們合適的教育和培養,每一個孩子皆可成材。 不應該受到家庭背景、社會經濟地位,以至個人才能等因素所限制。 這個權利,應該受到社會的保障,而教育工作者更應全心全意去維護。 我的童年生活非常貧苦,成長的道路也很艱難崎嶇,而在四十年的辦學過程中,我所接觸到的大都是弱勢社群的孩子,因此我很明白他們的困難和需要,我認為至少在就學讀書上,我可以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學習機會,有了這個機會,他們才有能力改善和創造自己的未來與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