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海航集團旗下德廣置業以54.12億,投得啟德第1L區3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397,967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約13,600元。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06年11月10日考慮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同月24日公佈《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編號(S/K22/1)。 這些機構所提供的服務範圍有很大的差異,是視乎他們的性質、宗旨及規模,其中包括提供一般資訊、ISO 14001專業指導、專設培訓課程、良好的環保作業指引,以及污染控制技術等。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在合約文件的規定中,鼓勵儘量避免採用損害環境的建築物料及採用新的建造技術如預製組件、模板及滑模的建築。
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佔地約88公頃,將發展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 其前期工程範圍主要包括處理河套內的污染土地、提供臨時工程通道及建立生態區,為河套發展的後續建造工程作準備,以及為首批土地進行土地處理工程,以供第一期創科園發展所需的樓宇與相關設施。 前期工程的建造已於2018年6月展開,預計於2021年年底完成。 九龍半島東側的九龍灣與觀塘曾經是香港工業重地,加上原是香港門戶的啟德機場及其航空產業腹地,是香港人平時所稱的「九龍東」。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政府
為了配合啟德發展計劃的「綠色城市」的概念,項目採用眾多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例如採用綠化屋頂、盡量採用自然光、引入雨水收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和減低碳足跡。 不少地方都有為本土而設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以中立的工具展示及比較建築物的環保表現,例如英國的BREEAM、美國的LEED等,而香港現行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為「綠建環評」。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製造業已經式微,所以本港大部分用電均來自居所、辦公室、商場等日常建築物。 與建築物的相關的活動就已經佔了全港耗電量的九成,比國際間平均的四成為多,而此耗電水平更相等於全港碳排放的六成。
2018年3月9日,會德豐地產以約63.592億港元向海航集團旗下香港國際建投購入啟德第1L區1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425,361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4950元,獲批興建2幢樓高33層及34層的住宅大廈,以及5幢4層至5層高的住宅大廈,合共涉及樓面約425,369方呎。 跑道休閒區位於跑道中部,連接旅遊及休閒中心與都會公園,以休閒生活為題的低密度住宅發展,結合商業及文化特色,休閒區將會建有一條闊30米的行人專用林蔭大道,兩旁附設特色商鋪。 註:有關各項基礎建設工程於2007年啟動後的進展及細節,請參見本條目發展時序一段。 2009年,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於同年3月4日獲得批准。 本工程項目的目的是為九龍啟德發展區設計和新建一個垃圾收集站,位於泵房東面,東北面鄰接啟德二里,東南面鄰接承啟道。 項目提供多項基本設施,例如垃圾車停泊及裝卸區、物料回收站、辦事處、職員廁所和更衣室,以配合一般垃圾收集站的日常運作。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中心建設(香港)有限公司
2017年5月31日,南豐集團旗下公司合裕發展有限公司以約246.1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2號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土地,佔地204,989平方呎,可建樓面約191.2萬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約12,863元,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是啟德發展區地標之一。 到同年12月,集團向城規會申請在第1F區2號擬建兩幢商業大樓,其中主大樓樓高約48層,包括4層地庫,佔樓面面積117.2萬方呎;而另一幢約2層高的零售大樓,佔樓面面積70萬方呎,另提供約4萬方呎面積作為公共運輸交匯處。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團體認為,新方案在增加房屋供應的同時亦可以保留啟德體育城的規模。 三個團體與政府部門會面及協商後,於2013年1月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提出善用啟德土地的具體建議,於同年4月月初正式向城市規定委員會遞交申請,按照《人文啟德》方案修訂規劃大綱圖,及於遞交申請後兩周約見發展局局長和立法會議員討論。 最終,「人文啟德」因為副場館的坐向、在大型比賽時所引申的人流管制、景觀及改動影響啟德隧道的柱位等等原因,遭受有關部門反對。 新鴻基:政府將啟德、九龍灣、觀塘打造成香港第二商業核心區,有14幅商業用地,4幅綜合發展用地,用於商場、寫字樓及酒店,預計共54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相當於中環的2倍。
位於北停機坪的住宅及商業用地(部份)市區重建局樓換樓及資助房屋混合發展項目──煥然壹居,由4座物業組成,提供484伙,實用面積介乎330至670平方呎,間隔介乎開放式至3房,當中半數屬1房單位,於2016年預售樓花。 除了發展新的建築物,建築署亦透過翻修工程和重新較驗等致力改善現有建築物的環境表現。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我們在本港全力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建築,不斷在工程項目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設計及應用創新的建築方法。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啟德發展|CBD2 商業核心區
土木工程拓展署計劃於同年上半年就擬建工程的道路及污水系統刊,預計於2015年完成有關法定程序。 同年10月月底,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上述項目的初步概念設計,有關建築物將會融入多項航空元素,包括運用地面燈光及跑道標記等,以營造滑行道主題;預計於2015年年中動工,於2019年竣工。 該空中園景廊命名為Skygarden 1331,啟德空中花園已在2021年5月21日正式開放。 西九文化區發展計劃,是將一幅位於西九龍填海區南端面積約40公頃的優質海旁土地,發展成為世界級綜合文化藝術區。
- 1979年10月1日,北區理民府自大埔理民府分離;管轄範圍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
- 使用啟德發展區區域供冷系統比較傳統氣冷式及水塔水冷式空調系統,最高可以節省35%的耗用電力數量。
- 分區主要為方便政府部門協調及管理地區層面的服務及設施,並鼓勵香港市民參與地區事務。
- 然而,建造業的中小企所要面對的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水、噪音污染、能源消耗、廢物及化學廢物的產生,相比其他行業也較為嚴重。
-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現正分5期進行,將提供所需土地,以便沿港島北岸興建連接中環與港島東部的重要連接路和鐵路。
- 全長1500米的地下購物街相當於5條柏麗大道,連接了啟德站、宋皇台站、九龍城站、新蒲崗站,以及兩座樓高19層的雙子塔大廈,預計於2023年開業,其中一幢專為零售、飲食及戲院使用,另一幢則是全港第3個SOGO崇光百貨。
- 香港立法機關的選舉分區自實施選舉以來屢有更改;現時地方選區分為香港島東、香港島西、九龍西、九龍中、九龍東、新界西北、新界北、新界東北、新界西南和新界東南10區。
與此同時,我們也與不同的專業團體互相合作,定期協辦簡報會及分享會,介紹建造業的最新行業發展,及提昇公眾對可持續發展建築的意識和了解。 葵涌醫院重建工程第一期包括興建一座調遷大樓及翻新醫院部分現有樓宇供遷移之用,以方便醫院進行下一階段的重建。 新建的五層高大樓位於原有瑪嘉烈醫院停車場範圍,提供現有葵涌醫院的服務,當中包括復康設施、日間護理服務設施、行政及支援服務和其他附屬設施。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要求承建商就清拆、打樁、建造及土木工程項目呈交環境管理計劃;要求僱用專責人員實施其環境管理計劃;就環境、安全及衛生設立綜合的獎勵計劃;以及於香港房屋委員會「優質承建商組別」中包括承建商環境表現的評估。 翻查資料,中小型發展商王新興集團在2016年4月透過強拍以22.93億元統一觀塘道啟德大廈業權。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將軍澳:
因應司法覆核結果,規劃署於2004年7月展開以「不填海」為原則的《啟德規劃檢討》,重新規劃。 2006年年底,規劃署完成3輪公眾諮詢,擬備了初步發展大綱草圖,並且根據初步發展大綱草圖的建議,修訂了《啟德分區大綱草圖》,將計劃重新定位為「香港的歷史文化、綠茵、體育及旅遊中心」,規劃範圍由457公頃縮減至328公頃,發展區總人口修訂至86,500,總住宅單位為30,500個。 提供800,000萬平方米辦公室樓面面積及85,400個就業機會。 早前的《啟德(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和《啟德(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則合併為一份圖則。 2003年2月27日,保護海港協會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認為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的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
於匯報年度,建築署展開在香港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先導公共工程項目 ─ 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建造工程。 根據一般建造業的運作模式:客戶/設計者 – 總承建商 – 總聯絡員 – 二判 (服務/物料供應商)。 總承建商通常會向他們的二判發出環保指引,從而要求符合法例及客戶的要求。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項目
同時,每當比賽前或者結束後,數以萬計的人流都會令到區內的交通超出負荷。 例如位於香港島掃桿埔的香港大球場,每次於舉行賽事時都需要警察封閉馬路,以方便於人群管制及疏導人流,令到區內的交通嚴重擠塞。 相反,如果體育場館位於人口少的地方,則可以減少滋擾及對交通的影響。 發展局提出在大嶼山欣澳填海興建啟德體育園區比較適合,而且該位置設有港鐵和北大嶼山幹線疏導人流。
啟德舊機場發展工程,有評論指政府決策長期爭論不休,使得啟德機場舊址長期荒廢,浪費了土地資源。 政府拖延了十多年,到2009年1月14日才公佈興建公屋單位及啟德郵輪碼頭,但是區內的主要社區設施要到2021年或以前才能夠建成。 有評論表示興建郵輪碼頭是社會共識,只是政府作風過慢,除了工程進展緩慢,當局率先在該處興建廉價出租公共房屋,而不是將這片極貴重的優質市區土地推出市場拍賣,帶來巨額收入,再將這些賣地收入另外選擇土地建公共房屋,令到更多人受惠,亦可以免公屋居民做開荒牛及忍受工地噪音及環境污染。 為連接啟德發展區及彩虹邨一帶,2020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斥資約1.8億元興建一條140米長的行人隧道SW4,連接啟承道和彩虹邨。 而鑽挖工程會下穿承啟道、觀塘繞道和太子道東,並下穿大量污水管、食水管等設施,大大增加建築難度。 工程效率將提升一倍和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不過造價較傳統方式多約3成。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環境保護
於2000年5月26日播出的《創世紀II天地有情》大結局,更有竣工後「無煙城」的效果鏡頭(劇中設定為2010年落成)。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城市研究者黃宇軒認為該處是「各自的門禁社區,可望而不可進」,反而公屋部分才能夠感受到公共空間和人與人互動,對比非常鮮明。 日期工地位置事故2022年4月18日沐翠街SOGO崇光百貨店清潔女工從5米高的中空天井墜樓死亡。 2021年4月21日啟福道8號六號幹線T2主幹道一輛吊臂車吊起一個約1.5平方米的石屎斗時,突然向左傾側,石屎斗跌落泥坑內。 2021年4月18日承豐道21至23號一名身繫安全帶的52歲男子被發現倒臥在承豐道21至23號一個屋苑地盤,懷疑由高處墮下,送院經搶救無效不治。
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已經完成連接郵輪碼頭和九龍灣一帶的陸路通道工程,為相關的道路進行改道及把它們擴闊為雙程雙線的地區幹道。 此外,位於前跑道北面的啟德D3路,即是都會公園段的工程亦已經開展,預計工程於2022年大致會完成,屆時便可直接往來位處前跑道末端的郵輪碼頭和前北面停機坪的沙中線啟德站。 主席,啟德一帶的規劃經歷了20多年的演變,目前是落實階段,有關發展已逐漸成型。
人口密度每平方觀塘建築發展啟德香港: 香港都市再生的策略與規劃-香港 2030+、啟德發展計畫與起動九龍東
【香港樓市2022】啟德是本港新發展區,正由昔日舊機場逐漸轉型為綜合發展區,集住宅、商業、休閒於一身。 目前啟德區是一手私人住宅市場的供應重鎮,單是2022年,市場預期共有8個新項目推出,涉及超過5,000個住宅單位。 至於房協旗下洪水橋新發展區1B期,獲批建一幢32層高的商住大廈,住宅涉16.65萬平方呎,非住宅佔1.23萬平方呎。 啟德在早些年的寫字樓、商業大樓的發展下,逐漸有許多發展商往啟德發展。 日後,雙子塔大廈、國際型體育園、地下購物街、六號幹線等等落成,啟德將成為國際型地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