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造成她社會適應困難的,可能是她強烈的「亞斯特質」,釀成眾叛親離的心理創傷。 近年來歐美國家鑽研亞斯伯格症的學者,正把研究方向朝向「女亞斯」的症狀學,認為亞斯柏格症的診斷方式太偏向男童特質,忽略許多難以溶入小團體的亞斯女孩。 由於亞斯伯格症兒童很難體會別人的想法和感覺,不能理解並遵守不成文的社會規範。 因此,會做出不合時宜的舉動或說出令人難堪的話,加上他們不懂得拿捏與他人的適當距離,常讓人感覺被冒犯。 如果你發現孩子缺乏同理心的表現,那可能只是他不理解那種情緒。 他們體驗世界的方式與眾不同,因此喜歡以自我為中心,難以融入群體社會。
編按/一般看似沒什麼的「小變化」,都可能引發亞斯兒的情緒「大激動」,「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很難搞嗎?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說,亞斯兒的確不容易溝通,但其實一點也不難搞,只是需要「懂」他並細膩以待。 本文摘自他的新書《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由寶瓶文化發行,期望幫助父母和老師與亞斯兒建立關係,溝通無礙。 亞斯伯格症 當國外每年都推動亞斯「覺醒」活動時,台灣的亞斯社群還沒有這般力量。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我所看到這些因為「卡珊德拉症候群」受苦的女士們,或許就有終於能鬆一口氣的一天。 亞斯伯格症 那時,有一本講反社會人格的書「有百分之四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已在台灣出版。 亞斯伯格症 如果「反社會人格」的專家,都能估算到有百分之四的人有這容易殘忍無情的特質,在「泛自閉症\亞斯光譜」上的人有多少?
在社會互動能力方面,和自閉症兒童不同的是,亞斯伯格症兒童是具有能力、有興趣,且會去參與,但因為他的社會直覺和一般人有差異,所以無法了解人際互動的意義。 父母可以教孩子學習對同儕表示想跟他們玩遊戲,在團隊活動中學習瞭解並遵守規範,保持彈性,與其他人分享與合作。 當不想與別人互動時,需以適當的方式表達,也鼓勵其他孩子尊重他。 當互動過程中可能會因不同原因犯錯時,通常他們都沒有惡意,記得要教孩子怎麼做,然後叫他想想看別人會有什麼感覺。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儘管孩子出現以上行為還是不能直接診斷為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3大行為特徵!正確了解、適材引導
我們的許多行為均是觀察他人的表情,揣摩對方的想法再做出某些自認恰當的反應。 譬如,老師一進入教室上課時,可能會臉臭臭的表示”老師今天感冒了”,同學們可能會猜到今天要安份一些,老師可能較易被惹毛。 但AS病童就不會察言觀色,繼續我行我素,終至老師失去耐性來處罰他。
同學中只要一兩個孩子喜歡起鬨,邀請他們的加入,他們一定不會拒絕,因為他們想要交朋友,可是有趣的是,每次最後的結果都是老師看到這個孩子正在進行什麼樣的違規行為,其他同學則是撇的一乾二淨。 人際關係、社交互動的困難:喜歡獨處、不懂察言觀色、缺乏同理心、不善與人有眼神交流、以自我為中心等,使得他們無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不難想像亞斯伯格幼兒開始發展同儕關係時會遇上的重重困難。 目前,亞斯伯格症候群沒有可行的治療方法,比如緩解核心症狀的藥物,只能靠行為治療。 但是某些藥物(如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抗精神病藥和心境穩定劑)可以緩解情緒障礙,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利他能)和擇思達可以減輕其過動行為[需要可靠醫學來源]。 介紹了有關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現,到了1990年代開始逐漸的廣為世界知道。 五十年後,它被標準化為診斷依據,但學界對疾病症狀的界定仍尚不明確。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不善人際互動 喜歡獨處發展興趣
志煥說得頭頭是道,力道愈來愈重,流暢的語速讓媽媽像鴨子聽雷般當機,根本反應不過來,頓時一股莫名的羞愧感上身。 她不是第1次有這種感受,也知道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每回和志煥對話,總是被他機關槍似的嘴巴射得滿身彈孔,槍槍斃命。
醫師提醒,三高疾病、年長及有抽菸習慣者都屬於高危險群,當劇烈運動有心絞痛、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 他們因為工作記憶的功能低下,因此只能用有限的腦容量去處理訊息跟保存,導致放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無法適當的放入重要且適合的訊息。 這樣的缺損,讓他們很按表操課、也比較沒有變通能力;以及,他們在還沒有獲得增強之前,就已經轉移心思、分心了。 亞斯伯格症者對於感興趣的事物較一般人執著,有超出一般人的堅持和投入的行為。 例如強烈著迷於車子標誌、型號、歷史故事、文獻典章、武器、鐵道站名、地標、生物習性等事物,常常反覆過目與倒背如流;興趣固執也導致過度反覆收集自己喜好的東西,例如:公仔、刀子、DVD、模型。
亞斯伯格症: 心理治療
它的臨床特徵與自閉症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具有社交技巧的缺陷(social deficit),同樣對某些特殊事物有超越一般人的興趣(restricted interest)。 然而,AS也有與自閉症相異之處:AS患者較自閉症患者有較佳的語言及認知能力。 另一方面,許多臨床研究中顯示AS患者動作較自閉症患為笨拙。 在社會互動上,家長可以編一個社會性故事方式來教導孩子。
目前造成的成因尚不明確,根據研究指出,亞斯伯格症並非心理因素導致,「可能」與 基因有關係,但亞斯伯格症遺傳的機率仍有待證實。 由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智商表現通常與常人無異,甚至更高,而且其自閉傾向也較低,因此經常會有人將亞斯伯格症,與同樣自閉傾向較低的高功能自閉症混為一談。 本文將為您介紹常被混為一談的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之間的差別、自閉症光譜所代表的含意,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向。
亞斯伯格症: 社會與公眾
例如一位AS的病童,當老師說「走路要靠右邊」時,他可能會很認真的去執行,連晚上起床上廁所也要靠右邊走,使得家人啼笑皆非。 或是在與同儕玩遊戲時,AS病童會很堅持一定要照他的遊戲規則進行,這樣的僵化玩法,常使得同伴拒絕與他互動,導致AS病童極端受挫。 亞斯伯格醫師在他首次提出AS症候群時就發現,AS病童會對某些不屬於他們年齡的事物及題目感興趣,也有些較怪異及不合常理的想法。 目前已經發現,雖然大多數AS病童的智商在正常範圍,但因他們在社交及溝通能力上的障礙,過度偏執的想法,對特殊事物的偏好,不足的解決問題技巧及組織能力,使得他們在普通班中仍較難適應。 一般人對話時會有音調和聲音的變化,以表達情緒或強調重點,但亞斯伯格症個案講話經常是缺乏變化,不是音調平平,就是過度強調,每個音節都是重音。 如果個案說話的音調太過怪異或單調,可以考慮請語言治療師加以指導。
- 在亞斯伯格症候群兒童的家族中,經常出現其他孩童也具有泛自閉症的特徵,諸如固執、冷漠、舉止單調、抗拒變化等,然而醫學界並沒有找到相關的遺傳因子可以證明有引致亞斯伯格症的基因,因此,目前仍不認為亞斯伯格症候群完全來自遺傳。
- 因為您和另一半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情感上的交流當然也會比較困難。
- 本院精神科便有提供專屬自閉症的個別與團體療育課程,以及家長心理諮詢服務。
- 譬如,一般的孩子如獲得一台新的電動玩具,可能會欣喜若狂;但小考100分則只是「很高興」。
他理解亞斯孩子是家長與老師最大的挑戰和擔憂,而有多少擔心,正是出於多麼關心。 並且,一視同仁在此不適用,因為對於特殊需求孩子,「因材施教」才是最佳解方。 本書幫助父母和老師,與亞斯兒建立關係,溝通無礙。
亞斯伯格症: 台灣英文新聞
生活中,如果能夠維持一定的規律狀態,有助於亞斯伯格症孩子安心,對於情緒有很好的穩定效果。 這時,若我們很清楚地讓孩子知道,許多事情的改變是自然的,孩子便有機會接受這個概念:改變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變反而是一種特例。 一位匿名的網友說,她跟凱莉描寫的喬一模一樣,差別只在於她是女生。 她感嘆在她居住的大都市,只有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治療師能提供正式的成人亞斯伯格症診斷,她也付不起昂貴的費用。 她看起來外向,有高超的社交能力,但在社交活動後,常得癱在床上好幾小時。 她常害怕自己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會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說錯或誤解什麼而終日驚惶,近乎恐慌。
他們還會有一些堅持的生活例行程序,比如睡前一定要數一遍收藏品,利用這種次序感與一致性,舒緩壓力。 讀者注意:本網站刊登的訊息及資料,只供讀者作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站同意、已鑑定、及或支持其內容之正確性和可信性。 讀者在選用任何涉及自閉症及或其他身心障礙等的理論、解釋、學說、評估、檢測、訓練、教育或治療方法等,必需自行判斷可能涉及的風險,並在可能範圍內諮詢相關專業人士意見。 而喺歐洲,有兒童精神科醫生話,騎馬有助改善亞氏保加症嘅障礙,因為噉會令到身體釋放一種降低焦慮感嘅荷爾蒙,叫做催產素。 鑑於呢種特性冇語言發展慢嘅問題,喺細路時期啲專業檢測都未必發現到,部分個案甚至係到成年後,先至會發現自己有呢啲特質。 Spectrum 直譯為光譜,但其原意指的是「廣泛的連續體」(a wild continuum),依症狀表現的強度和性質,可分為好幾類,但基本上仍屬同一類型障礙。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4大特質
40歲後不只體力下滑,又有情緒不穩定和睡眠問題,要當心是「男性更年期」提早來臨? 鹿鹿沒在飛行日記 記錄我酸甜苦辣的空姐飛行生活與回憶,現在是一名新手媽咪,趁孩子睡覺時紀錄… 屬【香港阿斯伯格綜合症資訊網】及網主余秀螢共同擁有,本網站的擁有權及設計者是余秀螢。 限於資源,我們暫時只能提供中文網頁內文,及少量英文專有名詞。 如果你需要其他文字資料,請你在英文的阿斯伯格綜合症相關網站索引內找尋。
假若您發現孩子或學生出現以下某些特徵,並不表示他一定患有「亞氏保加症」。 學童必須經由兒童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作詳細評估,才能判斷是否患有「亞氏保加症」。 也許我們會誤以為對方明明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卻故意忽略我們的需求,但是一旦我們這麼認定,兩人之間就會有更多摩擦,所以我們可以試著用列清單的方式,了解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為什麼會這樣跟您相處。 你可能有疑問:「這麼做,會不會導致彼此的關係惡化?」這要看遇到哪種類型的亞斯兒。 面對講話咄咄逼人、不給對方台階下的孩子,主要是讓他能夠信服你,同時別讓他小看你,畢竟大人的自尊也不容踐踏啊!
亞斯伯格症: 健康雲
但其實,一些能力較好、年紀較長或接受過訓練的亞斯伯格症患者,在理解及認同自身行為會對他人造成不快後,通常是願意嘗試調整或克制自己的行為,也較願意去滿足自己所重視的人所提出的需求。 相信很多讀者應該都有聽過「亞斯伯格症」,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經多次提到它擁有許多亞斯伯格症的特質。 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在2012年時,美國精神醫學會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並將之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或稱自閉症光譜障礙。 緊接著,於2013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內,也將亞斯伯格症的診斷從手冊內移除。 亞斯伯格症 亞氏保加症兒童在社交、溝通、認知等方面,可能會出現本網頁描述的某些特徵。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教養祕訣:孩子的表現是「特質」還是「障礙」?
但,我們也需要加以自我覺察,適度地迴避抱怨性言論,斟酌自己是否對此類言論過度關注了。 無論是對於孩子成長過程的擔心、關於療育的抱怨,或是日常中對很多事情的不滿,家長們在社群網站上的留言,無不反映出情緒的呈現與表露,很自然,也有其必要。 孩子沒有亞斯伯格症,而你懷疑他有;孩子有亞斯伯格症,你卻深信他沒有……錯誤的猜測,將使大人的應對方式完完全全走樣。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孩子喜歡獨處、比較被動?因材施教很重要!
儘管與典型的自閉症相比,語調可能沒有那麼僵硬或單調,但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通常具有一些特點:說話可能異常快速、急促或大聲。 演講時可能傳達出一種不連貫的感覺、談話風格通常包含讓聽者厭倦的話題獨白。 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掌握了複雜的詞彙,但他們很難理解形象化的語言,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在非文字語言方面似乎有特殊的弱點,包括幽默、反諷、戲謔和嘲諷。 在他看來,異於常人的孩子並不等同弱勢群體,不用急著將他們改變成平凡的樣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或許他們能在專注的興趣方面發展長才。 與其認為這是一種疾病,他建議父母不如將之視為與生俱來的獨特特質。
也可以運用鏡子、照片、剪貼簿三樣道具來練習不同的情緒,先從剪貼簿選一張畫,討論什麼是快樂,然後再下一頁放一張真實笑臉的照片,接下來讓孩子看看鏡子裡自己的臉,是否和照片中的臉一樣快樂。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每千名7-16歲的兒童中,約有3.6至1.7位為亞斯伯格症個案,較自閉症個案多,(大約每一萬名新生兒中有7-16位自閉症個案),亞斯伯格症個案的男女比例約10-15:1。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即便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越來越廣為人知,大眾對他們的了解似乎侷限於較為簡化的樣板形象。 例如:認為亞斯伯格症者個個天賦異稟,或是認為他們天生白目又自私,容易為了小事就發脾氣。 最後,陳錦宏表示:無論是亞斯伯格症或是ADHD都要回歸到專業醫師診斷,最重要的還是行為是否產生功能性的影響。
亞斯伯格症: 台灣新生報
5、除了社會互動外,在認知發展或生活自理、適應行為、對環境的好奇方面,符合同年齡的發展,沒有臨床上顯著的遲緩現象。 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會對數字、細節和事實特別感興趣;對東西的排列、擺放過度在意,或者會進行重複的堆疊與擺放行為,並無法忍受固定的排程被打亂;對光線、噪音、溫度等環境因素的敏感度,也可能比常人更高或更低。 而現在有一個種新的精神疾病為溝通疾患,患者只有在語言溝通上有障礙,所以很多檢測都很攏統,還是要回歸到專業的醫師去評估民眾是否有核心症狀。 的機會較少,且對不安、恐懼等威脅性刺激有所反應的杏仁核有活躍的傾向,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活化程度反而降低。 當內側前額皮質活性越弱,日常生活中的溝通障礙就越嚴重,大腦功能不足以理解別人是在諷刺、開玩笑背後的意圖。 亞斯伯格症與性別也有相連關係,臨床觀察約有75%的亞斯伯格症者為男性,陳映雪主任分析,推論的原因可能和男女生的大腦性別結構有關,加上女性先天的社交基礎較男性強,因此有許多輕微的亞斯伯格症者並不容易被發現。
個案聽別人說話時,對音調、重音和語氣的變化,也同樣有困擾,因此應訓練患童改變音調的高低來強調重點,以精確表達情緒。 亞斯伯格症個案也不太能忍受不夠精確或抽象的用語,有些個案講話時表現老氣橫秋,學究式的言談,甚至還會自創新詞新義或特殊的用法,和別人溝通時顯得格格不入,因此避免使用抽象和模糊的字句,訓練個案用正確的字詞和語法來表達。 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AS)屬一種發展障礙,因為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自稱有亞斯伯格症的傾向,而開始被世人所注目,患者的特徵為社交與非語言交際的障礙,並伴特定的重複性興趣及行為。 亞斯伯格症直至1981年才被醫學界正式提出,陳映雪主任指出,目前尚未有流行病學真正且大規模的研究指出亞斯伯格症和暴力有關,也沒有確切的犯罪研究指出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究竟會有多少人出現暴力行為。 而臺灣針對亞斯伯格症,在近十年也才比較有相關研究。 反倒是無根據的錯誤推論,不僅造成社會大眾的誤解,也會讓身為亞斯伯格症者出現莫須有的恐慌,加深他們不被理解的情緒反應,因此社會大眾也要避免用不當標籤看待他們。
亞斯伯格症: 心理師剖析「這種人」易成第三者
由於亞斯柏格症兒童對於人際互動的情境不了解,但當其要進入某個社會情境時,雖然他們很感興趣,卻不會有正確的表達能力。 例如:要帶孩子參加婚禮前,父母可預先編一個婚禮上應遵守的行為禮儀要孩子遵守,多運用圖片卡,要注意的是,必須以「我(亞斯伯格症兒童)應該要XXX」,而不要用「你應該要XXX」,才能使其願意遵守。 可將生活中會發生的情境,用一張張的卡片寫出來或畫圖表示,幫助他了解事情的發展,以及應該怎麼做才對(如圖示)。 給予清楚的提示,一步一步的教導他遇到狀況時應該要有的正確做法。 歷史上的知名偉人如愛迪生、愛因斯坦、莫札克等都被研究指出可能擁有亞斯伯格症特質,故事也告訴我們: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亞斯伯格症是自閉症的一種亞型,與高功能自閉症同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
學前的亞斯伯格小朋友較喜歡自己玩、自己學東西,也有許多因為協調能力差而無法順利學寫字、做體操的例子。 學齡的亞斯伯格孩子則常是小小糾察隊,愛糾正別人,不受同學歡迎,甚至有些孩子在校長期被排擠、被責罵,飽受挫折而拒學。 亞斯伯格症 當然,即使是罹患亞斯柏症,每個人表現的情況也不同,像是柯文哲的妻子陳珮琪,便曾在訪問中提到,自己的小孩直到3歲都還無法講出太多的單字,但是在4歲之後,語言能力卻開始急速發展。
亞斯伯格症的一個特別之處,即對特殊興趣的熱衷,這會佔據他們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與話題。 這些興趣通常是專業而深入的,以獲得他人認可,證明自己並不笨。 同時,他們也以此延伸話題,掩蓋自己對話中的焦慮與困難。
當孩子不喜歡和人互動、表現怪異,不要一口咬定孩子有亞斯伯格症。 阿鎧老師指出一般診斷年齡在8~12歲,學齡前幼兒由於各項能力未發展完全,不易判斷。 提前告訴孩子他們有亞斯伯格症、為他們貼標籤,反而會限制孩子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亞斯伯格症兒童很難或無法體驗別人的感受,因此社會和情緒經驗相關的事物都是他們的弱項。 他們可能僅從表面字義去理解語言,聽不懂嘲諷、雙關、玩笑,也難以理解複雜的騙術以及情緒豐富的小說。 在思考上也缺乏彈性,不管是待人處事或解決問題都堅持單一做法,不懂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