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坑2025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新城電台嘅新城知訊台,用一百點零兆赫;新城財經台,用一百零四點七兆赫。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九龍坑 由於立村較遲,所以在1819年編《新安縣志》中,並無本村的記載。 直至同治初年編的《廣東圖說》才見九龍坑村的出現,被劃歸為新安縣九龍司巡檢管轄的七都,同期在意大利和神父(Simeone Volonteri)繪的1866年「新安縣圖」也標記了本村。 在1899年輔政司駱克的接收新界報告中,登記了這村共有130名客籍村民。 九龍坑 九龍坑村在大埔區北,背枕九龍坑山(俗稱雲山)的西北山麓,據說因村後有九條山澗分流而下,故有九龍坑之稱。

站分佈山頂東西,訊號可到馬鞍山、大埔、大埔海、粉嶺同上水、羅湖等地。 火車有九廣鐵路穿越,而馬路舊時亦大埔公路,如今則有粉嶺公路、大窩支東路同大窩支西路連貫。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九龍坑 九龍坑村落所在,昔日曾是大埔區通往打鼓嶺和沙頭角區必經之處。

九龍坑: 八仙嶺 黃嶺 屏風山 鶴藪

第一個是在大埔頭村附近,沿衛奕信徑第八段上山。 路線2:於太和火車站乘火車離開,或巴士路線64K、71K、72、73、73A、74A、E41。 龍山之下就是流水響水塘流水響水塘已不再為市民供水,轉為向附近農地供水作灌溉之用。 到訪當日不少遊人前來野餐、拍照、放狗、跑步,大家都珍惜長假期最後的溫暖陽光。 不過,流水響水塘交通不太方便,因為只有一線綠色小巴來往粉嶺市中心、流水響及鶴藪水塘。 當小巴由鶴藪水塘開出時已經滿座,於流水響水塘離開的朋友只能痴痴的等,又或者沿馬路步行約半小時至沙頭角公路坐巴士離開。

  • 此路線北行班次用車到達九龍坑(北行站)後,會私牌到和興路的「和興村」站待命,直至接近編定時間才駛回「九龍坑」南行站載客。
  • 沿路折返至衛奕信徑續走,在分岔路口左走(右方山徑為流水嚮郊遊徑,可通往流水嚮水塘)。
  • 路況方面,大多是乾泥面,亦有些大石,部分位置有點滑,有點難行,建議大家穿行山鞋。
  • 一九六幾年,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在廟外吃客家盆菜的村民足有數十圍,擺到上山仔,「沙頭角、元朗、大埔有好多善信過來。我們吃葷的,盆菜就是鹹菜仔豆腐卜炆豬肉」,仙女誕他們更會整晚在廟裏過夜,載歌載舞。
  • 找個自己覺得舒服的節奏把這段天梯走完,下降途中會經過設有標高柱的玉秀峰,可清楚看到對面不遠的大刀屻。
  • 接上車道續行,在下一個分岔路口右轉,沿著水泥梯級下走至鳳園完成行程。

路線簡介:初段與去鶴藪的路線一樣,先上一大段樓級,在分岔口轉落往鶴藪水塘,但在落到水壩之前,有個T字路口,轉左是往水壩,而轉右則是經鶴藪水塘家樂徑往沙螺洞。 記者在閒日中午等車離開,人龍約20人,等多一班小巴就上到車。 小巴班次密,約5至10分鐘就有一架車從鶴藪駛來。

九龍坑: 九龍坑山景點1︰蝴蝶飛舞伴行山

穿過配水庫後就是上山路徑,龍山不是熱門行山路徑,本來沒有遠足路線,只是有前人行過時留下絮帶用作指路。 即使是絲帶路線,也不用怕會迷路,因為路線也算明顯易找。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起點位於大埔大美督,終點在新娘潭自然教育徑附近。 全長4.4公里,從仙姑峰可逆走這段教育徑前往大美督,需時約30分鐘。

沿車路不斷落斜,大約需要40分鐘,就抵達九龍坑村的小巴站,可以搭25B小巴去大埔,途中會經太和港鐵站。 在粉嶺站C出口外的小巴總站,乘搭往鶴藪的52B綠色專線小巴,約15分鐘車程。 經過八仙嶺郊野公園的路牌後,在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的迴旋處下車,跟司機說「迴旋處有落」或者「流水響有落」都可以。

九龍坑: 九龍坑

轉左行可往鶴藪,乘搭52B小巴回粉嶺港鐵站,但山路需要上山,而且擔心多人等車要排隊,所以決定行遠一點,到九龍坑下山,故在分岔口轉右,經過龍山橋,往桔仔山坳行去。 沿郊遊徑拾級而上,漸登高處,近看龍山與水塘,遠望軍地、坪輋、深圳市。 踏上山中羊腸馬路後,沿衛奕信徑往上爬,九龍坑山頂峰愈來愈近。

隨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入伙,附近交通配套愈來愈完善。 行山人士如果不想在迴旋處等小巴的話,可以繼續沿流水響道行,落斜後留意左邊的路口,轉入布格仔路行,經過公廁,再轉上山麗苑,前往龍馬路的巴士站及小巴站。 由小巴落車的位置,沿馬路行到入水塘,以至水塘四周,都是沒有士多及小食亭的,請行山人士上小巴前,在粉嶺買齊所需糧水。 九龍坑 九龍坑 有時會有村民在馬路旁擺檔,出售飲料、豆腐花及農作物。

九龍坑: 衛奕信徑九段|鶴藪水塘登屏風山上得急 縱走八仙嶺沿路少樹蔭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九龍坑山不算輕鬆亦無補給點,石級一段接一段,不負天梯之名。 但景色多變又有芒草及蝴蝶,鄰近市區更是一大優點。 如不是執意緊隨衛奕信徑,以交通及等車時間加上難度而言,在九龍坑山經鳳園離開較衛徑輕鬆快捷。

九龍坑

「浩然廬」對大部分港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名字。 九龍坑 不過,當看到這古老住宅的照片或影片後,會否令人勾起一分熟悉感。 這座白色大宅住於大埔九龍坑,由於外型獨特,經常成為電視劇集甚至電影的取景場地,亦曾被列為三級古蹟。

九龍坑: 衛奕信徑在1996年啟用,今年是她的25周年,以下有其他衛徑路線介紹:

流水響未改建成水塘前,是一處水潭,有文獻說,此潭於春夏有飛瀑聲,於秋冬則有琤琮水響,四季皆聞水聲,故有流水響一名。 而今水潭變成水塘,綠樹青山環水,銀光雲影片片。 沿住車路不斷上,有的路段還幾斜,沿路不用理會左右的山路路口,跟住車路行即可。 行到車路盡頭,景色豁然開朗,來到九龍坑山頂,可以望到整個大埔的景色。 之後就沿石屎樓級下山,在蜿蜒的山脊上行走,論景色開揚,這條路線遠勝之前3條。

九龍坑

餘下的路段也再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只需專心把樓梯走完便會到達終點…接上水泥路後再走約 1.9 公里便抵達大埔頭徑,完成八仙嶺及九龍坑山連走。 由鳳園路起步,在鳳園蝴蝶保育區辦公室後的分支右轉,循水泥梯級一直上走至車道。 沿車道左行,轉接泥徑,橫過小溪後直走(左方山徑可通往九龍坑山 )。 走過沙羅洞張屋,在分支右轉(左方山徑可通往鶴藪水塘 )。 在壩末上走梯級,續沿衛奕信徑第九段逆行上升。 在標距柱W111及W110之間,從右方覓小徑登上石坳山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