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峽道19號詳細資料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至五早上至下午、及週末與假日早上至晚間,來回程繞經赤柱廣場及馬坑邨(於龍欣苑外掉頭,不經舂磡角道),並增設與6X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以配合66線縮減服務時間。 由於港島區巴士以新巴及城巴為主,當日乘搭新巴15號路線的車型為丹尼士三叉戟10.3米,屬早期的低地台巴士,車身難以降至貼近行人路的高度,輪椅使用者需要在中門上落,變相到站時難以貼近行人路上落,故下車時必須有人從旁協助,否則會構成危險。 手動輪椅使用者Andrew:很高興能再次與Teddy及其他輪椅朋友行山。 3.5公里的路程沿途為石屎路,當中有較多的斜坡,坡度較少但較長。 景色宜人,能夠飽覽港島北及南景色,眺望南朗山等,加上設有涼亭可以休息。 唯輪椅洗手間只設於起點,即灣仔峽,對輪椅使用者無疑造成不便。

  •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 豈知在IFC和港鐵站內兜兜轉轉,仍找不著通往地面的電梯或通道,不論是港鐵站還是商場都欠缺相關指示。
  • 有時候會覺得,因在出行前已做了一定準備,對路線有相當了解,故在路線起迄點間的行進仍算順利,倒是在乘搭接駁交通工具或在市區時所遇上的障礙比想像的還要多。
  • 景色宜人,能夠飽覽港島北及南景色,眺望南朗山等,加上設有涼亭可以休息。
  • 唯輪椅洗手間只設於起點,即灣仔峽,對輪椅使用者無疑造成不便。
  • 凌霄閣於2005年重新裝修,並於2006年7月重新開放。
  • 博物館分為四個展覽廳:歷史展覽廳、毒品展覽廳、三合會展覽廳及專題展覽廳。

起點由港島太平山盧吉道開始,以逆時針方向,途經薄扶林水塘、灣仔峽、黃泥涌峽、柏架山道、大潭道、龍脊、再去到終點大浪灣,跨越港島群山。 港島徑的難度相比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容易得多,沒有大帽山的高峰,沒有鳳凰山的峻嶺,五成都是石屎路,其中部份更是平坦引水道、遊客徑。 全條港島徑穿梭於森林與石屎之間,可體驗到都市的繁華,也可感受到郊野中的寂靜,強烈的對比不斷地交錯。 於東頭灣道登上此路線、6X或260線往赤柱方向之乘客可在赤柱村巴士總站用同一張八達通卡登上此路線、6X或260線往中環方向之班次,首程所付車資可獲全數回贈。 是項優惠不適用於以現金繳費之乘客,有關乘客需繳付兩程之總車費。 雖然15線客量甚高,但開辦至今的派車對巴士公司構成一定困難,除了是途經的司徒拔道和山頂道狹窄多彎,無法使用長過11米的巴士,也因為是本路線需要途經橋底只有4.3米的加列山道天橋(又稱渣甸橋)的橋底。 渣甸橋於1912年啟用,是香港第一條行車天橋,現今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按有關法例不能拆除或重建。

中峽道19號: 花園街102b號

灣仔峽四通八達,可前往的地方很多,所以緊記取道中峽道前往香港仔。 2012年7月2日:早上九時許,一輛往赤柱方向的Enviro400(7008/PZ6850)在跑馬地司徒拔道與一輛失控越線的垃圾車迎頭相撞,巴士上8人受傷。 中峽道19號 受司徒拔道路面狹窄影響,以及此路線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此路線只可使用11.3米或以下的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雙層巴士行走。

中峽道19號

該委員會搜集了不少與警隊歷史有關的文物,並建議開設一所博物館展出這些物品。 警隊博物館遂於1976年成立,原址位於警察總部,規模不大,其後遷至灣仔大生商業大廈,再於1988年遷至山頂甘道27號,前身為建於十九世紀的灣仔峽警署現址。 中峽道19號 博物館分為四個展覽廳:歷史展覽廳、毒品展覽廳、三合會展覽廳及專題展覽廳。

港島徑第4段 景觀︰難度︰ 路線︰灣仔峽➡金夫人馳馬徑➡中峽道➡中峽觀景台➡布力徑➡黃泥涌峽全長︰7 公里需時︰2 小時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玉桂山 鴨脷排 (舊線) 景觀︰難度︰ 路線︰利東➡玉桂山➡連島沙洲➡鴨脷排➡198燈塔➡女鬼手岩➡利東全長︰4 公里需時︰3 小時 今次去近年大熱的玉桂山,皆因南港島線通車後,交通變得非常方便,再加上電視介紹,每逢週末,都吸引一大批山友前來到朝聖。 中峽道19號 犀牛石 禿鷹石 景觀︰難度︰ 路線︰赤柱炮台➡斜炮頂➡小豬望海石➡犀牛石全長︰1.4 公里需時︰2 小時 今次要介紹是「犀牛石」,絕對是全香港最神似的天然風化石,形態維肖維妙,堪稱一絕。 太平山(Victoria Peak)海拔554米,雄據港島西南部,是香港島的第一高峰,自開埠以內,它一直被視為香港的標誌。 夜幕低垂時的景色最為壯觀動人,被列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現今太平山頂已成為上流社會的代名詞,附設游泳池的豪華住宅比比皆是。

中峽道19號: 巴士

長久以來,此路線是赤柱往來中環的主要路線,即使後期多條路線開辦,但此路線收費便宜,兼且服務時間較長, 故客量相當不俗,尤以假日及泳季為甚。 上述三款車型在隨後十數年間一直是其主要車型,直至專利部「2頭蘭」及「2頭豪」於2011年及2012年相繼全數退役為止。 2018年6月10日:除深宵及清晨時段部分由赤柱開出之班次外,赤柱總站由赤柱監獄遷往赤柱村,往赤柱村方向繞經赤柱監獄。 2013年6月8日:特別班次的舂磡角道72號分站,南行站及北行站分別改為只於往赤柱及往中環方向停靠。 1982年10月8日:配合中環實施公共交通優先使用道路計劃,往中環方向改經德輔道中,不經皇后大道中。 1973年9月9日:為彌補行車時間及便利乘客,中環開出之大部份班次回復以赤柱村為終點站;只有車頭書明「赤柱監獄」之班次方續駛至赤柱監獄,繁忙時間每15-20分鐘一班。 1945年9月:為接載戰時被俘虜在赤柱集中營的英人,提供有限度服務,市區總站遷往香港大酒店;後再次暫停服務。

中峽道19號

值得一提,本路線在城巴接辦當天,引入雙向分段收費,方便短程乘客。 及至八達通普及,由於雙向分段的問題,城巴及八達通公司要為本路線及城巴赤柱區的路線特別安排一套程式,以便八達通乘客可享用雙向分段,並於1999年12月6日起實施。 唯一的缺點是現金乘客從此不能享用雙向分段,因為需要在上車付款。 另外,本路線的官方路線資料雖列出赤柱監獄為總站,但赤柱村才是實際總站,由赤柱監獄開出的車輛於抵達赤柱村後,會停留至編定時間才再度讓乘客登車,而所有於赤柱監獄及東頭灣道登車之乘客必須在該站下車,然後轉乘另一輛行走本路線、6X或260線的巴士繼續行程。 中峽道19號 直至2018年6月10日起,所有往赤柱方向班次及大部份由赤柱開出之班次,正式改以赤柱村為總站,往赤柱村方向繞經赤柱監獄,惟部份清晨時段及尾車由赤柱開出之班次,仍由赤柱監獄開出。 )是香港島其中一條死路,位於香港島山頂區金馬倫山以西的山腰,單向連接灣仔峽,是金馬倫山部份住宅的唯一聯外道路。

隨著政府宣佈中環第三期填海計劃,會把位於大會堂的中環碼頭拆卸,天星小輪於2006年11月12日移出至中環七號碼頭服務,該新碼頭以1912年的天星碼頭及其鐘樓外貌作為藍本,並設有咖啡座、餐廳,以及可欣賞270度維港景的觀景台。 其後地鐵通車,乘客人數續減,1982年正式提早於晚上十一時許開出尾班船。 中峽道19號 但由於地利及聲譽仍在,遊客越來越多,故服務質素不跌反升。 於是踏入二十世紀,開始推行分等制度,把票價分為頭等與二等及加設月票,以增加收益,當時頭等為一毫五仙、二等為一仙、月票為五元、二十五程票為二元半。

乘搭本路線於淺水灣道影灣園對出(往赤柱方向車站編號 19)下車前往。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1 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轉乘本路線往赤柱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山頂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上述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赤柱方向,第二程免費。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90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中環方向,第二程免費。

這批巴士的特別之處,是巴士上輪椅斜版是設於下車車門,與一般低地台巴士輪椅斜版全都設於上車門有所不同。 轉乘720 在粉紅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往司徒拔道/灣仔峽道之單向分段收費。 在粉紅車站前以八達通拍卡下車之乘客,可享用往司徒拔道/灣仔峽道之單向分段收費。 由於本路線需途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渣甸橋橋底(建於1912年,橋底高4.3米),因此本路線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由中巴年代直至新巴,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0.7米,高度不高於4.2米的巴士為主。 新巴接辦本路線後,鑑於欠缺短車身的雙層空調巴士,因此新巴先後購入了共60輛長10.3米,高度只有4.17米的矮身Dennis 中峽道19號 Trident空調巴士(33XX),成為本路線的主力車隊,並於2000年起改為全空調服務。 雖然受到途經馬己仙峽道(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駛入)的專線小巴1號線及山頂纜車競爭,但小巴只能覆蓋中環,且載客量有限;纜車則收費高昂,以及其人流過多,甚或出現故障、維修時,旅客都需要改乘本路線,帶動客量上升,尤其在假日及大節日更為明顯。 赤柱村巴士總站對面的赤柱大街和赤柱市場,有不少富有懷舊特色的建築物、露天茶座、食肆、酒吧、小攤檔和店鋪,售賣各式美食和紀念品。

中峽道19號: 大廈資料:谷柏道19號

太平山為全長50公里的港島徑的起點,由山頂巴士總站為起點,經過港島多過郊野公園,終點於港島東南部的大浪灣。 港島徑第一段的部份路段於山頂盧吉道,如天氣良好,可遠眺對面九龍半島的景色,為遊客必到的景點。 沿著夏力道及盧吉道圍繞山頂走一圈,可飽覽港九全景,全程約一小時;時間充裕的話,更可沿著纜車總站對面的柯士甸山道步行上山頂直達山頂公園。 請注意,每日0900前由山頂開出之班次,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終站,乘客需於該站下車步行前往。 1995年8月16日起增派單層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改由新巴接辦,而當時港府決定取消中巴專營權的原因,也是與本路線相關(詳細歷史詳見本頁「附錄」頁面)。 中峽道19號 配合中環天星碼頭搬遷至七號及八號碼頭,由2006年11月12日起,本路線每日早上時段後的總站遷往中環(5號碼頭),肩負往來山頂旅客至中環接駁天星小輪的任務。 本路線提供中環、金鐘及灣仔(皇后大道東)往來司徒拔道及山頂的巴士服務,於1960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往來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位於赤柱東頭灣道45號,懲教署職員訓練院操場側(聖士提反書院對面),面積480平方米,樓高兩層,共設有三個場館主館、副館、社區教育中心。 主館和副館合有九間展覽室:歷史室及刑具室等,公眾與旅遊人士可以深入了解「懲教署」與時並進的演變,由過往監禁懲罰邁向實踐管教、關懷與貫徹輔導等理念,協助在囚人士改過自新,重新融入社會。 中峽道19號 副館用作陳設在囚人士的工藝製品,展品包括手工藝品、音樂創作及各類工業產品,旨在使參觀者對更生人士有新的認識。

兩個適合長者使用的健體園地(包括:舒展背肩運動器,健騎機,兩個太極揉推器,兩個上肢伸展器,全身伸展運動器)。 下列巴士路線可於文東路-映灣園二期站下車近(七人硬地足球場)或文東路-怡東路站下車近(中藥園),步行約1分鐘。 然後沿香港仔水塘的引水道向東行,一會,見到引水道旁有一港島徑的指示牌,指向旁邊的一條上山梯級,心想大事不妙,又要上山,所以先行休息一會,再拾級而上。 中峽道19號 仲夏日,尋找一條適合一家大細作輕度郊遊的路線需花些少心思,又不可太辛苦,又不要太長,不過香港為福地,各式其式應有盡有。 滙豐銀行以逾200億元向同系公司購入10項豪宅及商業項目,這亦令滙豐部分資產罕有曝光。 是次交易佔8項屬山頂超級豪宅,總值多達154.34億元。 其餘兩項為旗下市區旗艦商廈,包括旺角滙豐大廈及尖沙咀滙豐大廈,涉資共約50.61億元。

路程/登車站收費全程收費$7.0往跑馬地方向之分段收費健威花園起$4.7清風街起$4.2往小西灣方向之分段收費禮頓道起$5.4港運城$4.9阿公岩道起$3.8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港島市區巴士路線19,由城巴營辦,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跑馬地(上),途經柴灣、北角、炮台山及銅鑼灣,屬東區走廊特快路線。 由於票值便宜及班次頻密,沿途亦可飽覽維港景色,而且充滿歷史價值,碼頭及船內設施滿載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更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成為國際知名的渡輪航線,深受乘客及遊客歡迎,相信全港市民及每一個到香港遊覽的遊客都曾經乘搭過本航線。 中峽道19號 值得一提,新巴在15線以短身珍寶(SF)為主力時,曾經在兩部巴士SF8和SF31上髹上宣傳廣告,以宣傳本線的服務,其中(SF31/CE2543)已經被英國收藏家收購至英國保存。 因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帶動,新巴曾經在部份行走15線的矮身丹尼士三叉戟空調巴士(33XX)上貼上宣傳15線的廣告,更採用簡體字,吸引內地遊客乘搭。 1998年9月1日新巴取代中巴接辦15線,服務才正式得到改善,在接辦初期,由於新巴旗下車隊中欠缺短車身空調巴士和矮車身巴士,而當時曾經是本路線主力的丹尼士統治者型(SD)早已被中巴淘汰,當時只能以短身丹拿珍寶(SF)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