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由校舍及高座組成,曾於1948年、1954年及1962年進行擴建工程,擴充課室接收來自其他村落的學生。 1950年,學校首次開辦6班小學,標誌著新界教育發展的里程碑。 踏入1980年代,學校面對市區學校與收生率日漸減少的威脅,入學人數下降。 上水圍中心村 1993年,學校轉為全日制並開始接收內地學生,惟到2000年代最終停辦。 現時校舍主樓及建於1954年的校舍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松柏塱(Tsung Pak Long)又寫作松柏朗,全稱松柏塱村,是一條位於北區上水的圍頭與客家雜居的圍村,由黃、劉、陳、李、鄺及簡姓六個宗族約於20世紀初期建立,村前建有五間這五姓族人的祠堂。
每年的秋祭都花費數十萬,會從廖氏各房的祖產祭祀基金來填補,而這些資金的來源是祖產的田租、地租所得 。 例如2000年的秋祭支出是三十萬港元,但當年的租金收入達二百五十多萬,足以彌補有餘。 另外,東西兩斗各有分祠,西斗分祠為明德堂,建於1828年,東斗分祠為顯承堂,建於1838年。
上水圍中心村: 星期一至六 : 13:00-20: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14:00至15:00 食飯時間)
以往的秋祭是整支拜祭隊伍由上水圍出發,步行公路至上水金錢村鰲地及粉嶺和合石的的虎地兩墓地,人數多達數千人,一路走一路燒炮竹,當中更要警方協助開路,參加人數比現今的秋祭多很多。 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政府在上水建設石湖墟,截斷了路程中的公路,不能再步行至墓地。 加上近年參加的人數減少,所以近年都改搭旅遊巴,把所有參加者載到墓地 上水圍中心村 。
而秋祭的目的,在於維繫族人與先人的關係,強化族人慎終追遠的傳統孝行及透過祭祀來加強族人之間的凝聚力及身份認同。 每年的秋祭都花費數十萬,會從廖氏各房的祖產祭祀基金來填補,而這些資金的來源是祖產的田租、地租所得。 例如2000年的秋祭支出是30萬港元,但當年的租金收入達250多萬,足以彌補有餘。 据考廖氏家族原籍为福建,于元代中叶南迁广东,之后定居香港上水双鱼河,之后廖氏家族建立了围村即莆上村,遂散居附近。 廖氏家族十分注重教育和功名,十八世纪廖氏族群至为显赫,科举及第的人数极多,据族谱记载中试者共47人。
上水圍中心村: 服務時間
返回單車徑,到新界五大族之一新田文族在小崗上興建祖先「文天祥銅像」打咭,新田遊才算圓滿。 屹立上水75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
踩程中第二間打卡豆腐店,你看有多少車友來到打卡? 原來宋末名人文天祥跟新界文族有一段淵源,失敬失敬! 雖然要踩入啲,但不要錯過大夫第,試問哪裡會有一座古宅配大草地的景色給遊人任影打卡? 看似中國傳統青磚古宅的大夫第,其實蘊含西洋風,如洛可可浮雕和彩色琉璃等,是香港中西合璧建築的瑰寶。 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既然單車徑路過,不如走進担竿洲路看看。
上水圍中心村: 星期一至六 12-8PM, 星期日公眾假期休息
整合核酸檢測預約方法、收費、各地社區檢測中心、檢測站以及政府認可本地醫療檢測機構、機場檢測。 返回單車徑,踩過豪宅加州花園後便轉入攸壆路,旁邊是牛潭尾排水道,對岸是錦繡花園,一直踩便抵達錦繡花園門口。 等紅綠燈塞過錦繡大道後,轉入錦壆路及壆圍南路,到錦田河旁,南生圍就在河的另一邊,也是觀鳥勝地,元朗亦已近在眼前。 藥房水貨店退場之際,石湖墟內新開了一間叫上水貨鋪的獨立小店,以「水.貨」食字戲謔,英文名則叫 BeWater Mart。 店內全是真香港製造的「港貨」,有50年代創立的老字號醬油、新創的本地天然護膚品品牌、塱原生態米、新界魚菜共生新鮮蔬菜。 原來上水貨舖會不定期舉辦「 北區同學會」,讓生於斯長於斯的北區同學仔找個藉口聚聚。
雖然米埔的象徵 — 斯科特野外研習中心正重修到2022年才開放,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又要申請才能進入,不過有不少遊人在禁區前打卡影相,況且沿路都是滿滿的漁塘濕地,也看到很多侯鳥,不讓塱原專美。 【on.cc東網專訊】規劃署早前宣布物色4組位於上水及元朗、可作公營房屋發展的棕地群,預計可提供逾1萬個單位。 上述棕地的具體選址範圍近日終於曝光,當中面積及潛力最大的地塊位於元朗區沙江圍北,與天水圍市中心僅一河之隔,料可作市中心的伸延地帶。 灣仔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舊區之一,至今仍有不少文物古蹟保留。 灣仔歷史文物徑第一段建築主題文物徑包括藍屋、黃屋、灣仔街市、莊士敦道和昌大押和皇后大道東,都是在灣仔文物徑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歷史建築。
上水圍中心村: 沙田-秦石村
康熙初年,鄭成功起兵,故清朝在沿岸地區厲行遷界,上水鄉被迫遷徙。 及後上水廖氏三房四斗的基礎下繁衍,在圍內外建屋,發展成今天的“門口村”、“莆上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興仁村”及“文閣村”,九條村所組成的上水圍村。 這九條村都載於《新界原有鄉村名冊》之內,即是在1898年4月16日前已居住在上述九條村被認可的廖氏族人及其後代,都是新界原居民。 在建圍初期,廖氏人口約有500多人,到了1955年,已增加到3,600多人,而在1960年代,再增加到4,410人,其中2,026人為男丁。 子璋公因武功顯著而封為衞鎮國大將軍,其子孫十分繁衍,散居各地。
三個90後男孩從市區搬到入上水圍村,還租下一整棟村屋,上居下舖。 店內寄賣街坊的手作皂、來自石湖墟的「凡.物」陶瓷器皿,陶瓷師有時更來到ATMA當起兼職咖啡師,有時由舉辦市集。 山頂文物徑前往方法:中環港鐵J2出口外轉右,穿過遮打花園向皇后大道方向行,橫過行人路後沿著花園道直上山頂纜車總站。 有別於香港圍村文物徑,在山頂文物徑能體驗殖民時期文化,古典英式建築非常受打卡愛好者歡迎! 山頂文物徑包括1888年建成的山頂纜車總站、香港海拔最高的松林炮台、前身為總督別墅的山頂公園和可飽覽港島風景的盧吉道。 檢測中心提供自費檢測服務,予出行或需工作證明的人士,分成「標準自費服務」及「特快自費服務」,收費及出結果時間一覽。
上水圍中心村: 星期一至六及公眾假期:11am-8pm 星期日:1-6pm
另外,一九九四年《北區風物志》記載,上水粉嶺一帶舊時叫雙魚市,事關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自廖族元末由福建搬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響今日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開支散葉,起村建屋。 上水圍中心村 傳到識風水嘅七世祖廖南沙嗰陣,認為全族一定要住埋一齊,後代子孫先至昌盛,咁至發達、出人頭地。
- 踩程中第二間打卡豆腐店,你看有多少車友來到打卡?
- 香港著名的英式歐式古蹟建築有伯大尼修院、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舊北區理民府和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等。
- 而應武及應紀無嗣,第四代原有六人,只剩四人,分為四鬥,長房為北斗,三房為南鬥,二房為東、西兩鬥。
- 想知更多可以看【香港打卡古蹟】8大隱世打卡古蹟,歐式舊建築。
- 若該地日後有公屋落成,預計座向西邊的單位可望流浮山景觀,而面向東面的單位則望向天水圍市景。
- 上水市发展集中,市中心主要是在港铁上水站一带,由附近屋邨前往港铁站一般都在15分钟步行时间内。
雖然村內很多的舊屋經過裝修,但吉慶圍大致上保留了香港圍村的原有風貌,如圍門、神廳、瞭望台等,難怪是最受遊客歡迎的圍村之一。 遠溯我鄉族譜,系出西晉子璋公,公元二七六年,因迭著武功,晉封為衞鎮國大將軍。 降及元末,其聚居於福建汀州之旁支中,有仲傑公者,原名仲達,因避祖先諱而改名為仲傑。 初到屯門(青山)一帶,旋遷深圳河北之福田,後約於公元一三五零年,始於現今之上水立村。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上水圍中心村: 星期日及紅色假期休息
兩者以供族人祭祀婚喪及集會之用,兩者及廖萬石堂現在均為香港的法定古蹟。 孫中山文物史蹟徑由就讀醫學的母校香港大學開始,途徑曾就讀的拔萃書室舊址、皇仁書院舊址、曾策劃革命史上首次起義的興中會總會舊址,還有非常適合打卡的簡約風百子里公園。 上水圍中心村 屏山文物徑前往方法:從天水圍西鐵站(輕鐵站出口E3 )落輕鐵月台後左轉,步出月台再往左轉,行落馬路邊樓梯即到。 屏山文物徑是非常熱門的圍村文物徑,沿途能看到不少香港圍村歷史文物,非常值得去郊遊! 屏山文物徑中比較出名的地標有香港現存唯一的500年歷史古塔聚星樓、供奉土地公的社壇、圍村上璋圍和法定古蹟仁敦岡書室。 西貢上窰村大約在1830年客家人所建,並於入口築有塔樓防禦海盜。
前往方法:西貢巴士總站乘94號或96R 巴士(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走),「上窰」站下車即到上窰村入口。 壆圍南路出青山公路後,可以轉左踩一小段到冠珍醬園,再轉右穿越高速公路下的隧道,斜對面便是逢吉鄉路。 新界圍村似是有一股不可侵的霸氣,三個90後男孩竟然敢從市區搬到入上水圍村,還租下一整棟村屋,上居下舖。 店外掛着的三角招牌,寫着「ATMA」,這是梵文靈魂、靈性的意思。 物陶瓷器皿,陶瓷師有時更來到 ATMA 當起兼職咖啡師,有時由舉辦市集。
上水圍中心村: 上水
香港最古老墟市之一的上水石湖墟,墟內的民生小店,涼茶鋪,匹頭布行換成了淘金的藥房,金舖,水貨店。 由于香港岛的北角在当地的童军或其他早期成立的组织里亦被称为“北区”,有时香港人会把“北区”称为“新界北区”,又或索性指明是“上水”、“粉岭”等分区,以免引起混淆。 朗屏體育館位於元朗朗屏邨朗屏商場2樓202號,於1988年6月3日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租用。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行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上水圍」一名原指上水廖氏於明末清初建成的第一條具有圍牆與護河的圍村。
想知更多可以看【香港打卡古蹟】8大隱世打卡古蹟,歐式舊建築。 山頂文物徑其實是中西區文物徑的其中一部份,中西區文物徑的其他路線包括中區線和上環線。 中區線涵蓋40項歷史建築,包括大館、聖約翰座堂和美利樓舊址不少打卡古蹟。
上水圍中心村: 星期一至六 12pm – 8pm 星期日12pm – 7pm
天水圍體育館位於天水圍天柏路1號,於1994年8月1日啟用。 體育館設有完善的空調系統及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租用。 天瑞體育館位於天水圍天瑞路7號,於2007年6月24日啟用。 天暉路體育館位於天水圍天瑞路63號,於2012年11月27日啟用。 屏山天水圍體育館位於天水圍聚星路1號,於2012年2月1日啟用。 鳳琴街體育館位於元朗鳳攸北街20號,於1987年3月25日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