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車房由於密度實在太高,故市區重建局仍需對重建十三街項目作更深入研究,並需予業主商討業權及賠償問題。 該項目的建議發展將會作住宅用途,並在建築物平台附設商業 / 零售用途。 為達到《施政報告》中建議的合作社地段重建計劃及《市區重建策略》的目標,該項目希望藉著重建機會以改善該區整體環境。 馬頭角道5號 行政長官於2018及2019年《施政報告》中,宣佈邀請市建局物色一至兩個適合作高密度發展的公務員建屋合作社 (合作社) 地段作為重建試點,並研究按照市建局沿用的推展項目方式,重建該些合作社地段。 該項目旨在落實《施政報告》的目標,透過充分利用合作社地段的發展潛力,以增加房屋供應。
- 此訊息已張貼在 九龍住宅, 香港住宅項目目錄, 馬頭角 及標籤 住宅項目, 單幢式大廈, 已入伙, 現樓 by Richitt.
- 據粗略估計,單是十三街內的車房數目,便有超過190家。
- 局長的有關決定已於2021年2月11日首次刋登於政府憲報。
- 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於3月25日通過初稿後,將會於4月月底展開第二階段諮詢,期間會舉行社區工作坊、專題討論、公眾論壇、簡介會、巡迴及流動展覽等。
- 屋苑前身為宏昌街及瑞麟街唐樓群,建於1950年代末,以前是早於1920年代已存在的製革廠。
- 2006年,市區重建局發言人表示,前稱土地發展公司的香港市區重建局於1998年宣佈的25個重建項目列為5年內優先執行,不過該25個項目不包括馬頭角十三街。
- )是香港九龍連接馬頭圍、馬頭涌及馬頭角的一條街道,多年前是一個海角,填海後成為一條自西北向東南伸展的街道,從盛德街起,經馬頭涌道和九龍城道,伸展至海濱。
- 麟祥街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4條,為一北行街道。
遺產雇傭兵Asset Cadet是一項為死者家屬聯繫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和其他實體的服務。 讓你在購買物業以及租屋之前更心安理得。 馬頭角道為十三街街區南面外圍的主要道路,亦為馬頭角的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西起馬頭圍邨,為一條雙線單程的掘頭路,終望維港。 馬頭角道5號 街上設施林立,市政大廈、公共服務設施俱能在街沿途找到。
馬頭角道5號: 九龍城道5號附近醫院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是香港九龍連接馬頭圍、馬頭涌及馬頭角的一條街道,多年前是一個海角,填海後成為一條自西北向東南伸展的街道,從盛德街起,經馬頭涌道和九龍城道,伸展至海濱。 方面,項目向東南及西南之中低層單位主要望街景或樓景,高層單位則有望享有遠海景。 馬頭角道5號 但由於東南方的土瓜灣十三街有80多幢舊樓已被劃為「綜合發展區」,屬區內焦點重建地段,項目東南向的A至C室單位,長遠而言景觀將有變數。 這時候遺產雇傭兵Asset Cadet為你打無數通電話,發無數遍電郵給數千金融機構,短時間内將遺產送回家屬手中。
馬頭角道全長約921米,闊約14米。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十三街」是沿著馬頭角道、木廠街及其之間並排的十一條街道,故此俗稱馬頭角「十三街」,而非正式的街道名稱。 十三街以中國傳統吉祥動物命名,是馬頭角的舊樓群。 在「十三街」一帶,基本上都是一些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六至八層高唐樓。 昔日的十三街曾經是該區一帶唐樓的專用私家道路,汽車駛進後可以避過警察因逾時泊車的抄牌,而該區亦有眾多的汽車維修和汽車清洗的店舖。
馬頭角道5號: 馬頭角道103號
由於區內多有夕陽行業,例如車房及少量殯儀業服務的店鋪,市區重建局曾經表示,整體重建十三街及鄰近的馬頭圍舊區有困難。 加上11條直街街道狹窄,每條只有大約10米闊,故此需要重建物業騰出地方,以改善環境的要求亦遇到阻力。 屋苑的基座商場,自落成後命名為欣榮花園購物商場。 馬頭角道5號 2013年,房協將該商場翻新並舉行命名比賽,向租戶徵求新名稱,吸引了39戶參與,最終由欣榮商場勝出。 由於新名比舊名只是刪去中間四字且太過相近,形同沒有更改,電台主持人兼時事評論員潘小濤揶揄此舉「令我開懷大笑了很久」。
在刊憲公告發展局局長的決定後,上訴委員團收到上訴申請。 上訴委員團在2021年6月18日刊憲公布其決定,確認發展局局長授權市區重建局著手進行盛德街/馬頭涌道發展項目的決定。 馬頭角道5號 市建局將會向受影響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並會在收購完成後向合資格的租戶提出現金補償或安置。
馬頭角道5號: 馬頭涌道64號附近學校
馬頭角道103號的實用面積由684呎至684呎。 馬頭角道95號位於土瓜灣馬頭角道95號(中原樓市片區:土瓜灣)。 馬頭角道95號的實用面積由684呎至684呎。 九龍城區的土瓜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2,231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7,142人。 馬頭角道5號 主要街道包括浙江街(土瓜灣段)、馬頭角道(土瓜灣段)、馬頭圍道(土瓜灣段)、漆咸道北(土瓜灣段)、高山道(土瓜灣段)。
房協解釋因為其他候選名稱不太適合才選用上述名字,並對坊間反響表示見仁見智。 事後媒體也不時重提「欣榮商場」,包括上市公司毛記葵涌旗下的毛記電視。 此項目地盤位於馬頭角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住宅(甲類)地帶。 項目以發展項目形式開展,將會重建成為一座住宅大樓及低座商用平台。 項目將會改善當區的居住質素,並為公眾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 馬頭角道103號位於土瓜灣馬頭角道103號(中原樓市片區:土瓜灣)。
踏進店內,頓時覺得時光倒流五十年。 桌椅,窗花等都經歷歲月的洗禮,顯得失色。 點了一客常餐:沙爹牛肉意粉,火腿庵列,配凍奶茶。 店內沒有空調,夏天光顧,真係會一邊食野一邊流汗><記憶中我只幫襯過白宮3次。 直至2012年某天再經過,只見大閘上鎖,從窗外可見店內一片凌亂,碎片離物散佈一地。 而西南向的D至J室單位,中高層可望土瓜灣至紅磡鬧市景;東北向的K至M室,前方為平台泳池及側望另一屋苑傲雲峰。
- 馬頭角道95號 共有7層,提供7個單位。
- 「十三街」是沿著馬頭角道、木廠街及其之間並排的十一條街道,故此俗稱馬頭角「十三街」,而非正式的街道名稱。
- 金都豪苑 於2001年04月起入伙。
- 物業共有7座,各以數字座號命名,鳥瞰格局是呈U型,佔地面積達11,290平方米。
- 屋苑的基座商場,自落成後命名為欣榮花園購物商場。
)為香港九龍城區內一個地方,一般所指的馬頭角是九龍城道以東、宋皇臺道以南、木廠街、馬頭角道至新山道一帶。 馬頭角早期為工廠住宅夾雜的地方,但隨住工業息微,近年發展以原有廠房重建為住宅,并演变成劏房的爭議為主。 此外,市區重建局又聯絡香港房屋協會及房屋委員會等協助安置十三街的天台住戶,希望促成十三街重建。 2009年,發展局落實各區樓宇更新大行動。 馬頭角道5號 其中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項目」,香港政府提議撥出10億港元協助,惟只資助區內已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故此引發其餘業主不滿意。 同屬區內的馬頭角三街則有全面的樓宇重建計劃。 重建十三街多年來俱有熱烈的討論,地產商、居民、市區重建局及香港房屋協會等,一直對問題爭議不下。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南行站鄰近海悅豪庭、工人俱樂部大廈、欣榮花園,對面為馬頭圍邨洋葵樓;北行站毗鄰馬頭角政府合署、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馬頭涌診所、九龍城(盛德街)總站。 馬頭角道5號 屋苑前身為宏昌街及瑞麟街唐樓群,建於1950年代末,以前是早於1920年代已存在的製革廠。 1980年代末,土地發展公司對唐樓群進行收購,其後由房協透過市區改善計劃重建成現今物業,並於1998年1月21日入伙。 物業共有7座,各以數字座號命名,鳥瞰格局是呈U型,佔地面積達11,290平方米。 受到當時同區的啟德機場之樓宇高度限制影響,只有13至19層。
2006年,市區重建局發言人表示,前稱土地發展公司的香港市區重建局於1998年宣佈的25個重建項目列為5年內優先執行,不過該25個項目不包括馬頭角十三街。 馬頭角道95號 共有7層,提供7個單位。 馬頭角道95號 於1959年08月起入伙。 小學校網為校網34,中學校網為九龍城區。 馬頭角道95號 於過去3年共有2宗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