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聯和墟戲院12大好處2024!內含粉嶺聯和墟戲院絕密資料

粉嶺戲院被稱為新界最後一家「鄉村戲院」,在65歲的前街坊馮炳福記憶中,它屬墟市的周邊建築,鄰近菜田,雖然在1960年代已有冷氣,但不減簡樸:磚木結構、黑色瓦片金字頂、木座椅;門前有賣蔗、魷魚、東風螺等檔販,但戲院卻寫明「請勿攜蔗入場」。 上映的戲碼屬二輪電影,但算主流,他曾陪家人去看黑白片粵劇,如《鳳閣恩仇未了情》(1962)、《龍鳳爭掛帥》(1967),如電影不賣座,更可以試「掹衫尾」入場。 他印象最深的是,周末會有三五成群的啹喀兵拿着啤酒,在門口魚貫進場,有的帶着家眷。 據悉戲院應屬邵氏院線,但會特別放映印度電影,本地人則多數不會買票。 聯和墟服務的居民涵蓋沙頭角公路、上水、大埔,既有原居民和客家人,亦有1950年代來港、向原居民租田種菜為生的移民,以及在港駐守的外籍軍人。 據他所知,1960年代有過千人駐守皇后山軍營,以啹喀兵為主。

惟粉嶺戲院終在2010年結業,2016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前粉嶺裁判法院在1961年啟用,是新界第一所裁判法院;到了2002年,因法院的設施不足以應付現今法庭運作的需要,政府將法院遷往附近的新法院大樓,舊法院自此丟空。 法院大樓的興建見證香港司法制度的發展,擁有一定歷史價值,於2010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在2012年通過「活化」計劃,保留許多原有建築細節,改造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在2019年3月31日正式開幕。

粉嶺聯和墟戲院: 戲院沒變 觀眾變

1948年由粉嶺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當時地址響安樂村瑞勝書樓。 一年後,1949年12月22號註冊做有限公司,負責人係董事長李仲莊、副董事長馮奇焯、總經理彭富華、協理李毓棠、司庫鄧勳臣同劉維香。 開初法定資本50萬港紙,合共5萬股,每股10蚊,拆做創辦股500股同埋普通股4萬9500股。

使用

聯和墟是戰後香港首個興建和規劃的發展工程,是一個現代化的有蓋墟市。 墟內有很多具有歷史的建築,包括聯和墟戲院、聯和市場, 雅士餐廳和畢打奧餐廳。 )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北部,是粉嶺發展的里程碑。 聯和墟(Luen Wo Market 或者 Luen Wo Hui)係香港西北一個墟,響粉嶺東面,龍躍頭西面,響通去沙頭角嘅沙頭角公路側邊。 個墟係1949年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同埋大埔各鄉民夾份開。 佢自成一角由一個墟發展成一個區,衣食住行乜都有。

粉嶺聯和墟戲院: 歷史

她明白玩滑板就是要「型」,躲在公園沒意思,所以建議增設小型滑板設施。 若設在聯和墟,位置方便,也可讓年輕人在街坊面前大顯身手。 那裏給她的印象是規矩寬鬆,清潔、帶位、檢票都是三兩人,售票處如像保安室。 三級片沒人查身分證、觀眾可以偷偷走到另一影廳,由於沒大戲院般嚴謹,她有次見到職員在換掉《旺角卡門》(1988)的電影海報,隨意放在地上,就主動問職員可否送給她。

戲院於1991年分拆出兩個影廳,共有721個座位,最終於2010年結業。 地盤將發展為樓高17層的分層住宅,另設兩層地庫。 戲院至今已結業八年,懸掛在牆上的日歷仍停留在2010年,時間彷似靜止在凋零的建築內,連同歷史默默地埋葬在區內一角。 粉嶺戲院保留了舊式戲院的單幢建築,樓高兩層,為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單棟戲院建築。 建築物頂部為三角尖頂,上面鋪有瓦片,極具傳統風味。

粉嶺聯和墟戲院: 九龍…

根據統計處2007年的統計,聯和墟人口約21,335人。 粉嶺聯和墟戲院 1940年代香港政府鼓勵鄉村籌建墟市,1948年由當地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當中的「聯和」含有「聯合」、「和睦」之意思。 公司地址為安樂村瑞勝書樓,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負責人為李仲莊(董事長)、馮奇焯(副董事長)、彭富華(總經理)、李毓棠(協理)、鄧勳臣及劉維香(司庫)。 法定資本為50萬港元,合共5萬股,每股10元,分500股為「創辦股」及49,500股為「普通股」。 分三次招股,累計總數為21,918股,集資2,191,800元。 「創辦股」由來自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的鄉村認購,而「普通股」則由個人、祖堂或公司購入。

  • 粉嶺公屋皇后山邨及居屋山麗苑去年底起陸續入伙,惟區內交通配套仍未跟上,居民出入頗為不便,叫苦連天。
  • 法院採用當時較為經濟的裝修物料,例如馬賽克瓷磚、人造石磚、水磨石磚、塗漆等。
  • 屹立聯和墟半世紀的粉嶺戲院,承載著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從露天戲院變迷你戲院,從白布幕投影到銀幕上映,曾經全院滿座,但隨著一間間新式戲院落成,粉嶺戲院一度要靠播三級片吊命。
  • 裁判法院在香港司法系統中傾向於擔當分流案件的角色,其地位和勞資審裁處、小額錢債審裁處、淫褻物品審裁處以及死因裁判法庭相若。
  • 當年的聯和墟佔地61萬平方米,中央建有有蓋及露天的市場,圍繞市場四周全是新式兩層建築,其後更加入跳舞學院及電影院等。
  • 而聯和墟舊時核心區就有6條街,即係聯和道、和豐街、聯發街、聯興街、聯盛街同埋聯昌街。

之後間公司分三次招股,夾埋成2萬1918股,集資219萬1800蚊。 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鄉村認購創辦股,而個人、祖堂或公司買普通股。 大樓內部的中庭大堂設有中央天井,以引入自然光線,兩旁附有一條設有裝飾鐵製扶手的樓梯,由地下大門直達上層的法庭。 法院採用當時較為經濟的裝修物料,例如馬賽克瓷磚、人造石磚、水磨石磚、塗漆等。 法院設有數個入口通道,法官、犯人及公眾在法院內分別使用不同的入口,反映出香港重視司法獨立的制度。 前粉嶺裁判法院大樓是典型50年代的政府建築,建築規模較小,大樓只有兩層高,內部則只設兩個法庭,正面外牆主要有稍微向外伸展的雙層簷篷及多層高的窄長型窗戶,展現出簡化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突出法院莊嚴的本質。

粉嶺聯和墟戲院: 嘉禾 粉嶺預售中電影

政府明日(11日)起會於啟德車站廣場露天廣場、長沙灣遊樂場、荃景圍體育館、粉嶺聯和墟遊樂場、天水圍天柏路公園及屯門蝴蝶灣社區中心增設流動採樣站。 另外,多個檢測點設置了派籌機,已取籌的市民可在社區檢測中心網站查看實時籌號排隊狀況。 在都會區概念下,粉嶺北新發展區更成為焦點之一,有多家發展商更「搶佔先機」提早進駐區內,其中恒基馬適路8號項目,共提供1576伙,早前已申請預售,據悉首期涉及603伙。 據恒基年報顯示,該項目於2017年12月以約25.41億與政府達成更改土地用途及補地價協議,以可建約61萬方呎計,每方呎補價約4166元;上址由5幢住宅大樓組成,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矚目項目。 2017年1月21日,洲立影藝旗下MCL粉嶺戲院在商場地下開幕,設3個影院,以照顧粉嶺及鄰近新界東地區居民的娛樂需要,為北區自2009年後首家戲院。 正式開業,現時已進駐的主要商戶包括759阿信屋、佳宝超級市場、7-11便利店及薩莉亞意式餐廳等,不少商戶都在粉嶺中心設有分店。

時間

屹立聯和墟半世紀的粉嶺戲院,承載著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從露天戲院變迷你戲院,從白布幕投影到銀幕上映,曾經全院滿座,但隨著一間間新式戲院落成,粉嶺戲院一度要靠播三級片吊命。 這幢三級歷史建築正式「落畫」,將重建成樓高20層的商廈。 老街坊憶述,那些年經常「逃票睇戲」,在露天戲院年代,他們會在對面大廈的天台「裝」戲;由於鄰近兵房,戲院曾每周抽一天專門放映印度電影。 粉嶺公屋皇后山邨及居屋山麗苑去年底起陸續入伙,惟區內交通配套仍未跟上,居民出入頗為不便,叫苦連天。 城巴本周五(30日)起將開設新巴士路線56A,由粉嶺皇后山往來屯門,途經聯和墟、天平、上水站,單程收費為14.6港元。

粉嶺聯和墟戲院: 發展與變遷

眼前陳舊的單幢式建築,被鐵馬圍起,旁邊張貼著工程告示。 粉嶺聯和墟戲院 原位於正門的招牌早已拆掉,外牆上的「粉嶺戲院」四字則歷經風霜,只剩隱約可見的字體。

提供

「劉德華那些海報都在那裏儲回來。」後來職員已認得她,會給她到倉庫拿全新、沒摺角的,甚至她沒買票也送。 「好重好大卷,在聯和墟拎住坐小巴返屋企,好威。」戲院拼湊她的成長片段:和家人在這看賀歲片;作文比賽寫了劉德華電影,之後得獎,領獎地恰巧是戲院旁的鄉事會;郭富城在附近拍戲,她和朋友等探班時順道去看齣戲。 粉嶺戲院現時已被理想集團收購,集團行政總裁鄧健明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因地契用途所限,現時正與地政署方面將補地價,亦會開始拆卸工作,預計將會在三年後落成,該棟銀座綜合消費商廈屆時將樓高20層,並設有飲食及零食等商店。 粉嶺聯和墟戲院 戲院外的叫賣聲此起彼落,鍾伯指當時戲院門外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小販,有賣汽水也有賣雪條的,後來成了有蓋戲院後,戲院開始慢慢改變,院內有了小食亭,座位減少了,亦開始分等級,其後更變成迷你戲院。 戲院經過歲月洗滌後盡顯老舊,灰黃色的外牆污跡斑斑,後期髹上的塗鴉亦已剝落掉漆,露出暗沉的混凝土底部。 記者穿過粉嶺舊墟熙來攘往的大街小巷,到達人煙罕至的聯發街1號,這裡是粉嶺戲院的舊址。

粉嶺聯和墟戲院: 嘉禾 粉嶺上映中的電影

聯和墟未起之前,粉嶺及沙頭角、軍地、打鼓嶺一帶鄉民都會去石湖墟買賣。 但係墟主上水廖氏成日收多人秤佣,同埋個公秤又唔準,因為咁粉嶺鄉民唔係好妥佢。 個墟同安樂村工業區隔個公園同沙頭角公路,即係村東南面。 經過發展,成個區範圍大概三角型,東南係沙頭角公路,北係馬適路,西係粉嶺樓路。 而聯和墟舊時核心區就有6條街,即係聯和道、和豐街、聯發街、聯興街、聯盛街同埋聯昌街。 在香港司法制度之下,所有可公訴罪行的訴訟程序都在裁判法院開始,其後會依照案情嚴重程度和量刑需要移送至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及終審法院,繼續審訊程序。

法院

浸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國成在粉嶺長大,曾研究聯和墟,認為這些建議都符合了聯和墟一直以來外向型的發展格局。 粉嶺聯和墟戲院 他指當年殖民地報告清晰寫到,政府不太滿意石湖墟的管理和衛生環境,認為那裏是「新界最不整潔和沒規劃的墟市」,故支持粉嶺另建一現代墟市。 他憶述小時候除了有戲院,亦有教堂、農具店、菜種行、書局、西醫、同鄉會、西餐廳、快餐店,切合不同居民需要,「也是附近村落蔬菜批發集散地,對外來者不見抗拒排斥,不像以血緣為基礎的祠堂建築較具排他性」。

粉嶺聯和墟戲院: MCL 粉嶺戲院 2023-02-24 電影場次

當年的聯和墟佔地61萬平方米,中央建有有蓋及露天的市場,圍繞市場四周全是新式兩層建築,其後更加入跳舞學院及電影院等。 1951年1月20日秏資200萬元的聯和墟正式開幕及營業。 開市初期墟期定為一、四、七日,與石湖墟完全相同,隨著買賣活動日益增加,墟期亦逐漸消失。 除日間的活動,在凌晨時分,有農民在市場對出的空地出售新鮮收割的蔬菜,是為“天光墟”。 粉嶺聯和墟戲院 除市場及商舖外,亦於1952年在墟市後方建設聯和新村,樓房面積約可間一廳兩房,外牆為白色,為數100間,公開發售,當地人稱為“白屋仔”。 而戰後建立的聯和墟由於鄰近英國騎兵隊駐紮的皇后山軍營,更曾出現英式酒吧街,亦開始有不少西餐廳開業,如雅士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