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會持續2~3天,所以藥效沒了之後,還是可能繼續發燒。 如有需要,可以考慮繼續服藥,體溫通常會在第3或第4天恢復正常。 邱南昌醫師說,發燒是生病的表徵,嬰幼兒會因發燒而感覺全身不適、倦怠、食慾不振,甚至可能因此脫水,部份體質特別的兒童會因發燒誘發熱性痙攣。 發燒腦袋燒壞 發燒腦袋燒壞 醫師提醒,若家屬發現寶寶有體溫較高的情況,可先減少覆蓋,若體溫無下降的跡象,應盡快就醫,讓醫師找出引起發燒的病因進而治療。 人體腦部底部有一個叫「下丘腦」的地方,當中有腺體掌管體溫調節,一般情況體溫會維持在37℃左右。 如當人體生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白血球便會製造的一些小分子刺激體溫調節中樞,令體溫定位點上升,於是身體就開始發燒。
小於3個月的新生兒發燒,且出現呻吟聲音、食慾減少、活力變差,要盡快就醫。 因為新生兒抵抗力低下,簡單的生病都很容易併發全身的菌血症。 ;因此,在成年人身上較為罕見的39度、40度,對兒童來說卻極為平常。
發燒腦袋燒壞: 「這種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腦膜炎」恐致死…急診兒科醫師教你:從10症狀,判斷是否患病
發燒抽筋多發生在半歲至5歲大的小童身上,隨日漸長大,情況會慢慢消失。 歐陽醫生強調,如小朋友發燒時,未經醫生的診斷,家長便自行購買退燒藥給子女服食,雖能把高燒降低,但並不太恰當。 測量體溫常用兩種方式,一是耳溫,測量時應注意耳溫槍在耳內的角度,1歲以下的孩子,耳朵先往後拉,再將耳溫槍置入耳內;1歲以上的孩子,則要把耳朵向上往後拉。 另一種肛溫,是3個月以下嬰兒測量體溫的首選方法,因其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不佳,且不易量測,而肛溫則和中心體溫接近。
如果小孩因發燒出現熱痙攣,家長應該保持冷靜,將孩子放到柔軟的表面,讓他側躺或平躺,並觀察、記錄痙攣情形以及持續時間,以便跟醫師描述病況。 大腦知道體溫到什麼程度會過高,因此多數感染引起的發燒不會超過39.5~40°C,超過40.6~41.1°C的案例更是少見。 如果發燒體溫超過38度半,且有肌肉痠痛、頭痛等現象,可以吃退燒藥舒緩不適,常見的退燒藥物有「乙醯氨酚(也就是普拿疼)」等,在藥局就有販售,可以詢問藥師用藥細則,如果是代謝功能不佳者、兒童、老人則須特別留意。 卡通中有很多感冒處理方法,常常看到主角蓋在厚棉被裡休息,頭上貼著濕毛巾。 但其實臺北榮民總醫院指出,這只適合於發燒的第一階段的發冷期,第二階段極熱期則需要持續補充水分,第三階段散熱期,則應該要讓患者穿著通風衣物更好喔! 而使用退燒藥2小時後,大約能降低1℃的體溫,千萬別急著退燒,又多吃一顆退燒藥。
發燒腦袋燒壞: 打破迷思:讓腦袋壞掉的是「腦部的疾病」,而非「發燒」
不過,柳朋馳提醒,如果病人過去有熱痙攣的經驗,一旦發燒還是要儘快退燒。 發燒腦袋燒壞 體溫上升可能誘發熱痙攣,恐抑制呼吸、牙關緊閉、手腳抽筋,正在吃東西可能嗆到、阻礙呼吸道,持續抽筋還可能失去意識、增加嗆入性肺炎的機會及造成橫紋肌溶解。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龔妍心也指出,只要身體還沒完全清除感染病原體,還是會再燒起來,待警報完全解除才會降回正常體溫。
只有致病原感染腦部引起腦部病變的疾病,例如腦炎或腦膜炎,才可能造成腦部永久性的傷害。 發燒只是生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感染引起腦部病變。 若是寶寶「已經燒了好幾天!」,燒退後也沒有什麼不舒服,就會告訴父母,應該是感冒病毒造成,支持性治療就可以了。 但若是「忽然的發高燒!」,就要想到是細菌性的感染、可能就要使用抗生素了。 例如告訴醫師「寶寶退燒後精神食慾正常」代表寶寶通常是生病的初期,或是只是單純的感冒病毒感染,而不是嚴重例如中耳炎、肺炎併發症。 此階段應適時補充水分,可給予物理性降溫,若幼童發燒溫度超過38.5° C且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但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不適感,讓幼童得以充分休息,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發燒腦袋燒壞: 健康小工具
彭純芝說,家長若發現兒童體溫超過38.5℃且感到不舒服時,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並依據醫師處方正確使用,才能確保家中兒童用藥安全。 最新一期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陳和昇發表「小兒發燒之處置」一文,他說,「兒童發燒是兒科急診最常見的主訴」,家屬常因小孩發燒不適,而焦慮不安。 在體溫測量方面會推薦使用耳溫槍,因為其準度較高,而常見使用的額溫槍雖然方便,但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造成體溫假性偏高或偏低,所以在醫院量體溫才會使用耳溫槍。 在破除種種對於發燒的迷思前,我們可以先瞭解:發燒時兒童的哪些症狀是代表這次的發燒是較為棘手、家長需要提高警覺的。
舉例而言,如果沒有人去喚醒這位男孩,他就會一直在床上閉目休息、似乎終日都在睡覺。 而當爸媽與男孩互動,例如呼喚他起床吃飯、或是拿他熱衷的東西像是 iPad 給他玩的時候,男孩只會在床上激動地翻來覆去,口中大喊「不要吵我!」。 此時爸媽詢問他任何問題,例如「我是你的誰?」、「媽媽叫什麼名字?」、「你叫什麼名字?」、「我們家住在哪裡?」等問題,男孩唯一答得出來的詞彙就是「不要」。
發燒腦袋燒壞: 皮膚白嫩恐是不健康警訊!醫用「1張照片」曝對比:可能患有1疾病
最重要的是,當寶寶發燒時,適當地給予退燒藥,退燒時,觀察寶寶的精神活力食慾。 孩子發燒時,請注意幾個問題,「退燒後的精神活力和食慾?」、「已經燒幾天了?」、「最高發燒到幾度」,對醫師而言是很重要的訊息。 此階段應以保暖為主,不建議進行物理性降溫(如睡冰枕),否則可能延長發冷期。 不過,鍾浩然說,腦膜炎和腦炎的發病率並不高,如果跟冬季大部分由流感引起的發燒個案,腦膜炎和腦炎的病例數目可謂相形見絀;另外,一旦不幸染上腦膜炎或腦炎,腦部受損的機會就已經大增,跟體溫的高低沒有直接關係。 本篇一次解答發燒常見6大問,讓你了解發燒,正面迎戰不心慌。 我們可以根據抗原性和莢膜化學組成,分成腦膜炎雙球菌不同的血清型。
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即使給予適量的有效抗生素,仍不能完全避免造成聽障、腦部受損,甚至死亡等的後遺症。 發燒腦袋燒壞 吳宗侔提醒,由於肺炎鏈球菌侵襲性強,且常具多重抗藥性,建議家長為幼兒施打「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降低幼兒發生中耳炎、肺炎、腦膜炎、菌血症等嚴重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機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兒科主任陳泰亨解釋,以上兩個病例都是他親手醫治的個案,由個案可知,雖然同樣都是得到「腦膜炎」,但不同年紀與不同病源,在臨床症狀的表現、治療方式,甚至癒後的症狀,都有著不小的差異。 發燒腦袋燒壞 小可到院的時候是18天大的女嬰,媽媽描述小可發燒兩天和食欲、活動力降低,也感覺睡眠時間明顯變長。 在急診室,發現小可全身性僵硬且有抽搐的情形,急診兒科陳泰亨醫師於身體檢查時,也看到小可的前囟門凸出。
發燒腦袋燒壞: 發燒怎麼辦、如何快速退燒?出現這些狀況趕快送醫!
小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遇到、也是家長最擔憂的問題之一,甚至不少爸媽過度心急,動輒就往急診跑,其實沒有必要。 只要多了解孩子發燒的原因、常見症狀、退燒方式及照顧方法,便可免於過度擔心,也避免奔波醫院、浪費醫療資源。 許多家長會擔心孩童發燒會不會影響智力發展,其實只是迷思;醫師指出,發燒是生病時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適度發燒可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若發燒同時伴隨頭痛、嘔吐,尤其是頸部僵硬等症狀,就必須小心是細菌性腦膜炎,以免造成腦部永久性的傷害。 當身體感染病毒或細菌時,為了讓免疫系統有較好的環境可以對抗抵擋,身體會增高體溫出現發燒的病徵,簡而言之,發燒是免疫系統在跟病毒或細菌打仗的訊號。 一般來說,體溫高於38℃就是發燒了,普通生病、感冒或非中樞神經感染而引起的發燒體溫不會超過42℃,介於38℃至42℃之間的體溫對於腦袋是不會造成影響的。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新手爸媽,最害怕的就是寶寶莫名發燒,更有父母堅信發燒會讓孩子的腦袋燒壞,影響未來的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