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藥物通常必須長期服用且視病情及副作用不斷調整,服用抗憂鬱藥物後並不會馬上見效,而是會漸進式改善病情。 癲癇藥物種類 失張性發作的持續時間通常小於15秒,發作期間患者會有癱軟現象,卻不一定會喪失意識,若處於站立狀態可能往前跌倒。 強直-陣孿發作,又名「大發作」,患者全身僵硬倒地,喪失意識,接著四肢不斷抽搐、面色發青,甚至可能大小便失禁,這是大家較為熟悉的癲癇發作景象。
- 至於減藥與停藥時機,可視患者發作狀況而定,若成年人在治療後三至四年不發作,兒童在治療後二至三年不發作,醫護人員就可能考慮減少藥量,甚至停藥。
- A: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在人體上產生副作用,抗癲癇藥也不例外。
- 抗癲癇藥物尤具此種兩極性,在您吞進第一粒抗癲癇藥之前,一定要確定了癲癇的診斷,絕不許心存「吃看看再說」的僥倖態度。
須避免使用癲通、癲能停、赦癲易、鎮頑癲(Gabapentin)與利瑞卡(Pregabalin)。 A: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在人體上產生副作用,抗癲癇藥也不例外。 副作用之所以會發生,有兩個因素:一是體質因素而產生之過敏反應; 一是藥物過量所導致。 過敏反應與病人本身的體質有關,而與藥量的多寡無關。 只有少數的病人服藥後會產生過敏反應,但事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預知那一個病人服藥後會出現過敏反應,換句話說,藥物的過敏反應是防不勝防的。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的檢查方法
癲癇源自人的大腦,現代醫學可通過腦電圖判定一個人是否患有癲癇症。 然而人腦狀況極為複雜,所以癲癇一旦發作,患者難以自控,對個人安全、人際關係和工作等都造成嚴重影響。 對於癲癇患者而言,鉀含量攝入過多會引起脫水症狀,嚴重的則可能出現高鉀血症。
6,7所以對於可能因工作需要開車者,或工作中發作可能會有危險者,即使是第一次發作,亦需考慮開始治療。 文獻上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能顯示癲癇患者的猝死率會高於一般民眾。 但仍有些作者舉出了癲癇發作導致猝死的可能:譬如突然自行停藥引致癲癇連續發作時,容易引起心律不整或肺部栓塞而死亡。 此外癲癇發作的嚴重度,同時使用多種藥物,酒精濫用,或合併智力障礙等都可能會提高猝死率。 1另一方面,癲癇患者亦可能因擔心病情而又得不到足夠的諮詢,而致沮喪、甚或自殺。 2,3抗癲癇藥物治療是否可降低自殺率,仍待進一步研究。
癲癇藥物種類: 藥物濫用
可能副作用:頭痛、性功能障礙、活動力旺盛、無法靜坐、磨牙、跌倒機率上升、消化道出血、失眠、噁心嘔吐、骨質流失、體重增加。 可能副作用: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口乾、便祕、噁心、視力模糊、尿液滯留、肌肉痙攣、癲癇、性功能障礙、跌倒機率上升、體重增加、過度鎮靜。 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時,如紅疹、搔癢、呼吸急促或困難、顫抖、無法控制的肌肉運動、心跳異常等,應立即回診。
雖然癲癇症狀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緩解,但必須終身服藥,且不可熬夜與喝酒,以避免發作。 最有效的藥物為帝拔癲,但是不建議用在適婚年齡女性,因可能導致畸形胎。 其他建議藥物包含優閒(Levetiracetam)與樂命達,但有些患者使用樂命達反而會增加肌抽躍發作,可以併用利福全來控制肌抽躍。
癲癇藥物種類: 抽搐发作
好發年齡為幼兒期1到7歲之間(3至5歲為高峰),男女發生率相等,約10~30%病人在嬰兒期有West症候群病史。 致病因包含腦部結構異常(佔70%病人)、基因變異。 除了夜間強直型發作為主,非痙攣性癲癇重積狀態也很常見(佔一半病人,可長達數日甚至數週)。 腦波在所有患者皆有異常慢波,並出現局部或散在性慢速棘慢波複合波,尤其在睡眠中。 嗎啡類止痛藥也可治療神經痛,但因為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所以通常不當做第一線治療神經痛藥品。 Tramadol(Tramal)有嗎啡類止痛效果,也有像抗憂鬱劑藥品SNRI的作用,對於神經痛有治療效果,但它有嗎啡類藥品常見的嗜睡、便秘等副作用。
- 痙攣的表現可分為彎曲式(頭突然往下點)、伸展式(頸部、軀幹、四肢突然伸展)、混合式(雙手上抬、身體前屈、又稱「朝拜式抽搐」),通常發作時間只有幾秒鐘,且會因突然巨大聲響或碰觸而誘發,容易被忽略或誤認為驚嚇反射。
- 1920到1950年代,巴比妥類藥物是當時主要的鎮靜安眠藥物,能夠讓人放鬆、失去痛覺甚至失去意識,用於治療失眠、癲癇及誘導麻醉。
- 目前只有極少數的藥物可以藉由事前檢驗來預測病人是否會對此藥物過敏,亦即幾乎所有的藥物過敏都是無法事先預測或預防的。
- 不過,由於癲癇種類繁多,從1980年代以後有15種以上的新癲癇藥品可供選擇,但增加了藥品的選擇卻也使其變得困難,一般會以藥品能治療的癲癇種類、藥品本身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藥品交互作用、其他疾病或狀況等來作選擇。
- 多發兒癲癇社會福利協會多年來提供衛教諮詢、醫療費用補助等援助,期能貢獻微薄之心力,溫暖更多需要幫助之癲癇家庭。
- 開始服用癲癇藥物的前3到4個月內,都是藥物過敏可能發生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都必須特別留意。
- 因各個腦葉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在不同的腦葉放電就產生不同的癲癇症狀。
某些職業及運動對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可能構成危險,患者如要駕車,一定要醫生檢查及證明沒有危險下才可進行。 ~ 12歲以前的、又平時腦電圖不再出現癲癇波的賭贏的機率高達八、九成。 萬一賭輸復發了,趕緊回頭是岸,重新服藥即可不再發作。 Zolpidem:作用快,半衰期短(1.5-2 hrs),主要作用在BZ1(ω1)受體上,無活性代謝物。 Zopiclone:半衰期約5小時,無活性代謝物,結合BZ1及BZ2受體,對周邊之BZD receptor作用較小,無肌肉鬆弛之作用,但有可能會影響隔天認知功能與操作能力。 (Shutterstock)某些維生素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次數。
癲癇藥物種類: 抗抑鬱藥的副作用
許多原因都可能使腦部產生病變,進而導致癲癇,例如出生時缺氧、頭部創傷、中風、遺傳(案例不多)等,但仍有多數病患找不到真正的致病原因。 正常來說,肌肉具有一定張力以支撐人體,所謂失張性發作,指的則是大腦異常放電造成肌肉瞬間失去張力的狀況。 發作期間,患者會有一些不自主的行為,例如咀嚼動作、舔嘴唇、發出呢喃聲、用手四處摸索等等。 當發作結束,可能會產生短暫的發作後混亂 現象,此時患者雖停止以上行為,但意識仍未完全恢復。 除此之外,如果是發生在掌管感覺的頂葉,患者會有麻木、刺痛、麻癢等異常感覺;至於負責聽覺、嗅覺與情緒的顳葉,過度放電會造成患者耳鳴、聞到異味、對周圍環境感到似曾相似,或對熟悉事物感到陌生等現象。 如果身旁有人癲癇發作時,你也許會想塞條毛巾在他口中,以免他咬到舌頭,然而,真的該這樣做嗎?
強直性發作通常出現在睡眠期間,或是起床不久之後,發作時,患者全身肌肉僵硬,若處於站立狀態將可能往後摔倒,造成受傷。 肌肉僵硬狀況持續時間通常小於20秒,但患者不一定會喪失意識。 指的是腦內某部位的不正常放電現象,持續時間通常低於120秒。 由於大腦各部位掌管不同功能,例如負責運動的額葉有異常放電現象,四肢或臉部可能會有不自主的抽搐現象。 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癲癇患者在月經期間會出現癲癇症狀,原因是大腦在月經期間可能受雌激素 與黃體素 影響,出現異常放電現象。
癲癇藥物種類: 血清素是什麼?
某些飲食也可能有助於減少癲癇發作,最著名的是生酮飲食,重點是吃更高比例的脂肪,它被認為是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飲食。 這種飲食模式有助於減少癲癇發作,雖然醫生暫時還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BZD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GABA-A受體上的 benzodiazepine receptor,增加神經元細胞膜氯離子的通透性,造成超極化的不反應狀態,達到神經抑制的作用。
抑鬱症的徵狀和嚴重性因人而異,因此必須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徵狀可能涉及心理方面(例如持續情緒低落、 有罪疚感、絕望和無助感)、生理方面(例如食欲或體重改變、睡眠質素差和缺乏活力),和社交方面(例如疏遠朋友,家居或家庭生活出現困難)。 徵狀會持續數星期或數月,令工作、社交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干擾。
癲癇藥物種類: 藥物的選擇
除上述幾類外,還有苯二氮類(如安定)及其他抗癲癇藥(如醯胺咪嗪、丙戊酸鈉)也有效地用於癲癇的治療。 最常用的假說,小鳥醫生仍是醫學生的時候已經時常聽見——「單氨假說」(monoamine hypothesis)。 撲米酮片用於癲癎強直陣攣性發作(大發作),單純部分性發作和複雜部分性發作的單藥或聯合用藥治療。 地西泮注射液1.可用於抗癲癎和抗驚厥;靜脈注射為治療癲癎持續狀態的首選藥,對破傷風輕度陣發性驚厥也有效;2.靜注可用於全麻的誘導和麻醉前給藥。 肝功能異常、體重增加(valproate)或減輕(topiramate)、鈉離子低下、視網膜功能異常。
在名称方面曾存在分歧:一种说法是,“癫”和“痫”是不同的病症,“癫”指的是“癫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精神病,“痫”则相当于癫痫。 另一说法是“癫”和“痫”都是同一病症,成年患者称为“癫症”,儿童患者称作“痫症”。 至明朝时,才正式将“癫痫”明确作为一个特殊的病症。
癲癇藥物種類: Lacosamide- 藥物作用較少的鈉離子通道抑制劑
嬰兒顱骨凹陷骨折後,會出現顱腦受壓的情況,會影響腦部的發育,在這期間患兒還可能隨時出現癲癇症狀,請家長們去兒童醫院的神經外科為孩子診療。 癲癇藥物種類 肌强直性:发作會引起数个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痉挛,失神性非常轻微,可能只是轻轻转头或眨眼。 失张性发作的肌肉失去活动的过程則會超过一秒钟,这樣的發作通常會在身体两侧发生。 定期追蹤治療:您必須定期去看醫師,檢查癲癇和進行相關治療。 定期追蹤治療最好至少每年1次,如果您的癲癇控制得不好,每年定期追蹤治療的次數則需要再增加。
建議有神經疼痛困擾的病人,應該積極尋求專門治療神經性疼痛的神經科醫師,以得到適當的治療。 癲癇是腦部的不正常放電所產生的不自主運動,可以分為兩大類:全般性發作和部份性發作。 所謂的全般性發作就是一瞬間整個大腦 (包括左右各一個大腦半球) 同時全部發電! 而所謂的部份性發作就是先從大腦的一個部份先放電,而後漸漸擴大而影響到腦子其他部份至整個腦部。
癲癇藥物種類: 抑制鈣離子通道的藥物
發作時失去/增加張力(失張力發作、肌陣攣發作)或喪失意識(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複雜部份發作)發生意外。 目前研究顯示OXC對於小兒之局部型癲癇療效優於其他藥物。 有不錯療效的藥物則包括:CBZ, PB, PHT, TPM及VPA。 以下為醫師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藥物的資訊,可以上衛生署網站:「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妝品許可證查詢」可以取得所有通過許可的藥品詳細資料。 ,顧名思義也就是較嚴重較大的發作,亦即全身四肢均會有僵直或陣欒型的發作。 這種發作也就是電視電影中最常演的發作,因其最具震撼性和戲劇性,但對家屬而言這也是最可怕的發作。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發作的種類
血球方面:valproate可能造成血小板低下、carbamazepine可能造成紅血球低下、還有再生性不良貧血發生的可能。 肩頸酸痛是許多上班族的常見問題,其原因從姿勢不良、氣溫驟降到憂鬱症都有可能。 憂鬱症並不是單純心情不好,若罹患中度或重度憂鬱症,是無法單純透過聊天、散心恢復的,而是必須搭配藥物來改善。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治療方法、癲癇預防方法
本周微笑整理安眠鎮定藥物的特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酒精飲品、吸菸、咖啡、濃茶等都是癲癇患者應該拒之口外的。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藥物種類 它們會刺激脾胃,引起消化功能失調,從而形成癲癇發作的誘發條件。
並非所有癲癇發作現象的人都有癲癇症,也並非所有患癲癇症的人都會有癲癇發作的現象,唯有因腦部受到干擾而發生的反覆性癲癇發作,才會被診斷為癲癇症。 所有藥物中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嗜睡或疲勞、頭痛或偏頭痛、胃腸道紊亂(胃部不適)、頭暈或昏厥,以及皮疹或皮膚病。 這類藥物危險性高,服用過量或在產生依賴性後突然停藥都有致死風險,隨著安眠藥物的發展,已經被BZDs藥物和Non-BZDs藥物取代,僅剩少數特殊領域會使用。 4.除了carbamazepine外之所有抗癲癇藥物,一旦發現少吃了一次,應儘快補吃一次的劑量,以免濃度不夠而致發作。 5、苯二氮類: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勞拉西泮等。 氯硝西泮主要用於嬰兒痙攣症、肌陣攣發作、失張力發作、不典型失神發作的輔助治療。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發作怎麼辦?癲癇急救8步驟保命
但是病人服用PB或PRM時,則要更為緩慢,期限要長達三個月或以上。 PB的半衰期很長,經驗上看來,停用PB會比停用其它抗癲癇藥物來得困難。 如果病人同時服用多種抗癲癇藥物,一般可以先選擇藥效最少的開始減量,或在一個月至兩個月間減停用半衰期最短的藥,經觀察一個月後,再開始減停另外一種藥。 一般說來,需要兩種抗癲癇藥物的病人,很少是停藥的候選人。 在完全停用藥物之3-5年內亦應每年做腦電圖檢查。
帝拔癲與Clonazepam 與避孕藥較無相互作用。 以下是7類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說明,若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或發生嚴重副作用時,應立即回診與醫師反應。 一般而言,副作用是短暫且輕微的反應,常發生在服藥後1-2週,面對這些副作用,必須了解正確的應對方式,才能降低對身體及生活的影響。 從以上說明可知,癲癇的發作時間通常小於五分鐘,然而,若是發作持續時間超過五分鐘;或者五分鐘內癲癇發作兩次以上,每次發作的間隔時間內患者沒有恢復意識,即稱為「癲癇重積」。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的症狀
也可治療頑固性癲癇中的Lennox-Gastaut症候群。 丙戊酸鈉糖漿(德巴金)本品主要用於癲癇的單純或複雜性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和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大發作)。 與全身性癲癇的區別在於,因為沒有肌肉張力的喪失,個體不會跌倒在地上。 可以表現為强烈的刺痛感、奇怪的想法或視覺出現亮光。 醫師同時要決定何種的型式較適合病人,像小孩不會咀嚼則以糖漿較合適。 至於用同一種藥物時也要注意雖然成份相同, 但不同的廠商做出來的就是不一樣,吸收可能不同,最好不要任意更換。
絕大多數醫師會於患者的第二次發作後開始抗癲癇藥物治療。 因為此時發作之復發率可高達80-90%以上。 但是某些特殊良性癲癇族群,像是Benign Rolandic Epilepsy,其癲癇發作之頻率可隨患者年齡增長而漸漸減少,因此可不需積極治療。 此外,單純性局部癲癇 或是兩次癲癇間之間隔極長 (1-2年以上),如果不影響日常生活,也未找到確定病因者,亦可考慮不給以藥物治療。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藥也不斷研發,希望將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如果服藥後副作用影響很大,可與醫師討論換藥的可能性,倘若已替換過多種藥劑,患者仍然反覆發作,可以抽取血液檢驗血中的藥物濃度,確認藥物濃度足夠控制癲癇發作。 很多患者認為抗癲癇藥對身體本身有損傷,比如肝腎功能、認知等,所以在用藥時不想大劑量使用藥物,有的患者看發作暫時減少或不發作了就不加量了,還有的患者沒有用到足量就覺得效果不好頻繁更換其他藥物,實際這些都是不對的。
癲癇藥物種類: 癲癇症藥物有副作用?專家薦5種自然療法
臨床上,須特別注意的是:有癲癇性發作並不代表患者一定會轉變成癲癇。 例如常見於小兒科之熱痙攣 ,有可能只是小兒期大腦對體溫升高之一種反應,大多數患者並不再發。 又例如急性期之大腦受傷或新陳代謝失調所導致之大腦功能異常,患者也可能會有連續之癲癇性發作,但若之後不再發生,也不能稱之為癲癇。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曾有癲癇病史或正接受治療(如:使用TCA)之病人併用Tramadol可能會增加癲癇發作頻率4。 50歲的黃女士主述右側臉頰有間歇性的疼痛已經數週之久,發作時會有如同被電到一般的劇烈疼痛,通常一次會痛幾秒鐘,並且會反覆不定時出現,尤其在講話時常常會被誘發出來。 75歲的曾阿媽在門診主述7個月前左手臂長「皮蛇」後,從此整支左臂疼痛至今;即使輕輕觸碰一下,也會讓她刺痛難忍,晚上也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