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亦可藉由其內容物加以分級,實質的、或者在囊中只含有液體或腦脊髓液、脂質的畸胎瘤基本上歸類為0級。 腫瘤的切面可發現纖維化的脂肪組織、鈣化現象及一些由薄膜型成的囊,有毛髮生於其中。 其中成熟型畸胎瘤占95%至98%;而未成熟畸胎瘤只有2%至5%。
鏡下,與典型的睾丸精原細胞瘤非常相似,瘤細胞體積大而圓,比較一致,胞漿因含糖原而透明。 核大,圓或卵圓形,大小形態一致,小泡狀,核仁明顯,核分裂像常見。 瘤細胞間常有不等量的淋巴細胞浸潤及多少不等的纖維組織。
生殖細胞瘤轉移: 成熟畸胎瘤
密度不均,通常表現為實性、囊性、鈣化、骨化並存,尤以多囊者多見。 強化表現為實體部分顯著強化但極不均勻、囊壁可呈多環狀強化。 儘管良、惡性畸胎瘤CT很難區分,但一般而言,後者實體部分較大,囊變部分、鈣化以及脂肪成分相對較少,且常見瘤周水腫。
術中應嚴密止血,術後病情變化時應及時複查CT,作對症處理。 鑒於腫瘤全切除困難,術後死亡率高,即使腫瘤全切除後,仍難免復發。 因此,有人主張採用腦脊液分流術加術後放療。 以往多採用側腦室-枕大池分流術或第三腦室造瘺術。 近年來多採用帶活瓣裝置行腦室-心房或腦室-腹腔分流術。 分流術的目的是為了解除梗阻性腦積水,術後輔以放療。
生殖細胞瘤轉移: 性腺癌是種什麼樣的癌症?
處理一新發生的癌症病人,一般來說在影像學發現腫瘤後,必須先進行切片,以確定癌症的診斷,並進一步知道癌細胞的分類,才能確立治療的方向與預後的評估。 術後輔以放療,病人可生存5~20年,有的病例放療後1.5~2個月轉移的生殖細胞瘤也全消失。 但放療後1年有20%的腫瘤復發,即使CT掃描顯示腫瘤已完全消失者,也可迅速復發,因此,所有病例應定期復查CT。 常用的化療藥物有亞硝脲類、長春新堿、環己亞胺、放線菌素、甲氨蝶呤(氨甲喋呤)、博萊黴素、順氯胺鉑等。 有不少學者采用不同的化療藥物對生殖細胞瘤進行治療,均獲一定療效,故認為生殖細胞瘤對某些化療藥物是敏感的,可將聯合化療作為術後的一種輔助治療。
附睾內可貯存小量的精子,大量的精子則貯存於輸畏精管及其壺腹部。 而性活動中,通過輸精管的蠕動把精子運送至尿道。 精子與附睾、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在性高潮時射出體外。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瘤病因
腫瘤常為圓形或橢圓形,CT 為均勻密度,MRI 在T1 像為均勻高信號,注藥後可明顯均勻強化,並可顯示在小腦幕上有腦膜尾征(冠狀掃瞄顯示更為清楚)。 ②星形細胞瘤:一般腫瘤較大,密度偏低,後期可出血,腫瘤通常位於下丘腦,並沿視交叉或視束延伸,可在眼眶內形成腫塊。 典型的精原細胞瘤有瘤細胞形態結構單一和間質內有淋巴細胞浸潤兩個特徵。 瘤細胞瀰漫分佈或呈索狀結構,細胞的形態一致,與正常精小管內精原細胞相似,瘤細胞大,圓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胞漿透明,核大、位於中央,核膜及染色質較粗,有1~2個嗜酸性核仁,核分裂像不多見。 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③垂體瘤:發生於鞍內,但可向鞍上生長,小兒罕見,腫瘤易出血、壞死,鞍底骨質變薄、下陷,海綿竇常受累。
腫瘤體積大小不一,小者僅數毫米,大者可達十餘釐米,通常直徑為3~5cm。 任何器官的癌病都可能轉移到腦部,成年人以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腎臟癌以及黑色素瘤為主,而兒童腦轉移則大都源自於肉瘤、神經母細胞瘤及生殖細胞瘤。 生殖細胞瘤轉移 其中以肺癌最常見、 約10% – 2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一開始診斷為肺癌時即有腦轉移,之後約20% – 30%的患者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也出現腦轉移。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3歲以上髓母細胞瘤的病童,手術時能完全或幾乎完全切除腫瘤、且無腦部其他位置或脊髓轉移者,術後以放射與化學治療後五年存活率可達七至八成;3歲以下病患、手術後有較多腫瘤殘留、或有腫瘤轉移者,治療後五年存活率為五至六成。 治療後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認知功能障礙、聽力障礙、生長發育遲緩、內分泌功能失調、腦血管病變、白內障、續發性腫瘤等,須定期追蹤。 其他常見的惡性腫瘤尚包括室管膜瘤(ependymoma)與生殖細胞瘤(germ cell tumor)。 室管膜瘤好發於小腦,另亦可見於大腦與脊髓,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與放射線治療,而化學治療效果較不顯著。
有人主張所有病人不管是否行全切術,如有顱內壓增高,腫瘤切除前2周,尤其是腫瘤部分切除者均應行腦脊液分流術。 由於生殖細胞瘤極易脫落沿腦脊液播散,故已有分流術後發生腹腔或全身轉移的報道。 2.局部定位征 最常見的定位癥狀有Parinaud綜合征,這是Parinaud於1883年首先指出松果體區腫瘤可出現上視不能、瞳孔光反應和調節反應障礙等。 其中部分病人同時合並下視不能,瞳孔光反應遲鈍或喪夫、調節反應減弱及阿羅瞳孔是生殖細胞瘤的重要體征。 約半數以上的病人可出現小腦癥狀,表現為持物不穩、走路搖晃、眼球震顫等,少數侵犯基底節時可出現偏癱等。
生殖細胞瘤轉移: 治療
但體積較大的腫瘤可以復發,對此類病人應加大照射劑量和擴大照射野。 由於生殖細胞瘤發生蛛網膜下腔及脊髓種植的轉移率達3%~57%,故多數學者認為不管腦和脊髓有無轉移,均應常規行全腦和脊髓放療。 一般一個療程的劑量為40~60Gy,照射野大約為60~100cm2,整個脊髓的放療劑量為20~30Gy。 1歲以內小兒劑量為成人的50%,5歲兒童為成人劑量的75%,8歲以上與成人劑量相同。 放療可引起放射性腦壞死及腫瘤周圍瘢痕形成的粘連,盡管如此也有人主張術前應照射20~30Gy的劑量,以減少腫瘤的血液循環和切除腫瘤時的出血。
生殖細胞瘤也稱無性細胞瘤或精原細胞瘤,是發生在兒童卵巢及中樞神經系統最為常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來源於多潛能、未分化的生殖細胞。 鏡下,無性細胞瘤的組織結構與睾丸精原細胞瘤相似,腫瘤由形態一致的相似於原始生殖細胞的瘤細胞組成,瘤細胞大多為大圓形、胞漿豐富、境界清楚,含較多糖原。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生殖細胞在胚胎第4 周已清晰可見,它們出現於卵黃囊壁上的內胚層細胞中,鄰近尿囊的發生處。 當胚胎開始折迭,原始生殖細胞在中線從卵黃囊壁通過後腸背側腸系膜遷移至生殖脊,並進入間葉組織下成為原始性索,再逐步發育為成熟的性腺。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腫瘤的治療會依據病理分類、腫瘤部位和擴散情況而有所不同,成熟的畸胎瘤和早期的生殖細胞腫瘤通常以手術切除即可,已轉移的生殖細胞腫瘤須加上化學治療以控制病情,少數對化療反應不理想的腫瘤則須結合放射治療。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瘤診斷
此治療方案與卵巢內胚竇瘤及無性細胞瘤的化療基本相同。 內胚竇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又稱卵黃囊瘤(yolk sac tumor),來源於多能的生殖細胞,向胚外結構方向分化而形成的一種高度惡性的生殖細胞腫瘤。 除卵巢外,還可發生於骶尾、腹膜後、縱隔、松果體等處。 這10種結構混合存在,常以2-3種結構為主要成分。 鏡下還有一種較為特殊成分,即HE常規切片中顯示滴狀紅染,PAS陽性的蛋白性小體。 免疫組化示小體及上皮內α-FP陽性,免疫組化在診斷及鑑別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精原細胞瘤有瘤細胞形態結構單一和間質內有淋巴細胞浸潤兩個特徵間質為纖細的纖維組織或緻密的膠原纖維,約佔睾丸腫瘤的60%,發病高峯在30~50歲,罕見於兒童。 由於睾丸白膜比較韌厚,未被腫瘤破壞,故通常睾丸的原來輪廓尚保存。 切面瘤組織呈淡黃或灰黃色,實體性,均勻一致如魚肉,其中往往可見到不規則壞死區。 間質為纖細的纖維組織或緻密的膠原纖維,其中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細胞浸潤,有時可有淋巴濾泡形成。 生殖細胞瘤轉移 精原細胞瘤約佔睾丸腫瘤的60%,發病高峯在30~50歲,罕見於兒童。 85%的患者睾丸明顯腫大,腫瘤局部侵犯力較低,腫瘤一般有明顯界限。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性
50%的畸胎瘤長在中軸骨周邊,長在附肢的皮樣囊腫不是畸胎瘤,而是過誤腫(Harmatoma)。 生殖細胞瘤轉移 畸胎瘤對胎兒來說並非嚴重的疾病,除非體積太大影響血流,這種情況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必須利用心電圖監控胎兒狀況。 )加以歸類,這個歸類方式,有助於腫瘤治療方式的評估,可分為四級,分別為0、1、2、3級。
- 目前,八成至九成以上患者可在治療後完全康復,成績一般相當理想。
- 除生殖細胞瘤(GE)以外的腫瘤總稱為非生殖細胞瘤性生殖細胞腫瘤(NGGCT),其中除良性畸胎瘤外,其他GCT均為惡性腫瘤,均可經腦脊液(CSF)播散或全身轉移,但GE的生存率較NGGCT要高。
- 如進行手術治療,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併發症,如損傷中央靜脈可引起術後偏癱,恢復多不完全,大腦內靜脈和大腦大靜脈損傷可導致昏迷,腫瘤部分切除致術前腦積水未解除,或由於術後腦組織腫脹導致梗阻性腦積水,需行分流手術。
- 儘管良、惡性畸胎瘤CT很難區分,但一般而言,後者實體部分較大,囊變部分、鈣化以及脂肪成分相對較少,且常見瘤周水腫。
- 成熟畸胎瘤通常在女性身上發現,未成熟畸胎瘤卻經常發現於男性。
- 睾丸精原細胞瘤瘤體小於三釐米,沒有轉移,可以手術切除,但是由於破壞了癌的包圍圈,而容易激惹轉移;切除之後,不做放療化療。
- 轉移 由於生殖細胞瘤組織鬆散很易脫落,故有種植性轉移傾向,常沿蛛網膜下腔向基底池、腦室系統和脊髓轉移。
- 增強掃描時表現為不規則花環樣強化或斑點樣強化。
多數在MRI 上松果體區有小而圓的囊腫,注藥後輕度環形強化,有時囊腫較大可稍壓迫四迭體上丘,CT 示囊內液體與腦脊液比呈等至高密度,多無臨床症狀,也不引起腦積水,絕大多數不需手術治療。 一項對女性卵巢腫瘤的研究發現,在囊實性良性腫瘤的情況更不易患有惡性腫瘤。 因為囊實性良性腫瘤能夠通過超聲波、核磁共振或CT核查進行準確掃描,進而使得醫生能夠確定最適合的手術方案,從而最小化以後成為轉移性腫瘤的風險。 此外,能夠進行合適的治療方法對治療結果有直接影響。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瘤
TM50%胚胎癌患者血清β-HCG升高;CEA可輕度或中度升高;AFP在胚胎癌和含該成分的混合型顱內生殖細胞腫瘤患者可輕度或中度升高。 精子生成需要了適宜的温度,陰囊內温度較腹腔內温度低2℃左右,適於精子的生成。 在胚發育期間,由於某種原因睾丸不降入陰囊而停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內,稱隱睾症,則曲細精管不能正常發育,也無精子產生。 如果對發育成熟的動物睾丸進入加温處理,或施行實驗性隱睾術,則可觀察到生精細胞退化萎縮。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腫瘤
我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也許因為我的外表看起來比他長不了幾歲,他略帶緬靦的說知道,不時有點臉紅。 1.顱骨平片 均可顯示有顱內壓增高的征象。 40%~60%的病人可有松果體異常鈣化,尤其是當鈣化發生在10~15歲的小兒時,鈣化斑直徑超過1cm,鈣化向下後方移位者,均是診斷生殖細胞瘤的有力證據。 1.血液 患者血液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