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胰腺癌发病率的增高,很多人生怕被胰腺癌所“青睐”。 但只要我们有正确的心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起到预防作用。 随着肿瘤的不断发展,若侵犯腹腔神经丛,可引起剧烈腹痛,疼痛于仰卧或睡眠时加重,并向后背放射;癌肿如压迫到胆总管,可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并伴有皮肤瘙痒;癌肿如侵入胃肠道,将导致呕血和解黑色便。 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第六、七位,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 但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 此外,胰臟結構異常 (囊腫、胰臟黏液性腫瘤、胰管擴張)、工作環境會接觸到化學藥劑/重金屬或粉塵、非O型血型者、幽門桿菌感染等,同樣會有罹癌機率。
此外,人们也应禁止摄入一些疑有农药或其他有毒物质残留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增加胰腺负担。 应选择摄入一些有营养的清洁的绿色食品,如新鲜蔬菜、瓜果等,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吸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本身就很大,对于胰腺癌来讲,烟草中的酸性物质更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尽早戒烟戒酒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 早期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胀满、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加之早期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规X线检查很难发现,因此,胰腺癌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胰腺兼有内外分泌功能,体积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与胃及十二指肠、胆总管等脏器邻近,故胰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
為什麼胰臟癌: 化療後再手術,對抗晚期胰臟癌有希望
遺傳基因突變會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這些基因變化可能導致約10%胰臟癌個案。 部份基因突變更可能增加其他健康問題風險,例如BRCA1/BRCA2突變會同時增加遺傳性乳癌和卵巢癌風險。 倘若發現以上懷疑胰臟癌病徵,而病徵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便應該立即求醫,讓醫生轉介進行詳細檢查,從而找出病因。
若癌細胞在胰頭,因膽總管和胰管通往十二指腸,多數會對膽總管造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出現阻塞性黃疸病,因此病人可在病發初期被發現,一旦證實為癌細胞,便可動手術切除癌組織。 為什麼胰臟癌 胰臟癌在香港並非常見的癌症,但卻是一個頗為「棘手」的癌病。 胰臟位於胃部後面,是一個呈長條形的消化道器官。
為什麼胰臟癌: 胰臟癌成因、病徵、分期、治療及存活率
此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肝道出血、敗血病或膽腹膜炎的發病率約為4至6%,而手術死亡率則約為0.5至5.6%。 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五位,在2019年,胰臟癌導致740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5.0%。 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於過去十年錄得明顯升幅,從2009到2019年,因胰臟癌而死亡的人數躍升65%。 [NOWnews今日新聞]認真工作的人,就是最值得尊敬的!
一碰上腹部也會很痛,患者常無法躺平,只能縮著身子。 胰臟炎就是胰臟發炎後造成的疾病,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這個病輕則不需治療,自行會好;但嚴重的時候,胰臟炎甚至會要人命。 第一個理由是超音波很難看到胰臟的全貌;一般來說超音波最容易看到是胰臟的中段(體部),但因為胰臟位於腹腔內空氣後腹腔,不只位置較深,在腸胃的空氣遮蔽下很難看清楚尾部以及較常發現腫瘤的頭部。
為什麼胰臟癌: 中醫揭「愛愛最佳時辰」:男女陰陽平衡!還藏這2大好處
配合放射/掃描造影和臨床數據,它可助監測病情發展。 不過,在其他膽管疾病(如膽管炎、其他病因的膽道阻塞)和某類癌症中,該指標亦可能升高。 位置:胰臟所在的後腹膜腔位於脊椎後側,可說是相當隱密的位置,這也造成胰臟發生癌病變時,比較難以及早發現。
- 此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肝道出血、敗血病或膽腹膜炎的發病率約為4至6%,而手術死亡率則約為0.5至5.6%。
- 要確認是否帶有這些基因,必須要透過特別的基因檢查。
-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 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占男生第8名、女生第5名,更可怕的是,其發生率以每年5至7%的速度成長,但5年存活率頂多只有8.2%,甚至在美國,胰臟癌已經是僅次於肺癌、排名第二大死亡的癌症。
- 值得一提的是,胰臟癌本身也可能造成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三者關係密切。
- 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從事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有助於預防胰臟癌。
至於「可切除的」病人則建議直接切除,且等傷口變得穩定後再配合輔助性的化學治療。 為什麼胰臟癌 癌症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胰臟癌卻是在檢查的時候難以發現的癌症。 首先需注意容易罹患胰臟癌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目前所知引發胰臟癌最確實主因就是「吸菸」。 根據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於2016年9月所發表的資料指出,被診斷為胰臟癌患者當中,有12%的患者被診斷為第0期~第1期,相對於此卻有43%的患者被診斷為第4期。 也就是說被診斷為胰臟癌的情況下,有4成的患者有可能已經進行到第4期。 最多胰臟癌患者會去看診的原因,是感到胃部周邊或背部很沉重、感覺腸胃不適、沒有食欲等等不明確的症狀,有時也會有體重減輕等症狀。
為什麼胰臟癌: 難發現、預後差的「胰臟癌」,並不是完全束手無策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胰臟藏於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 由於大多數的癌症成因皆不明,建議大家能奉行戒菸、少喝酒、避免接觸化學藥劑、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習慣,降低誘發癌症生成的危險因子。 不過,胰臟癌狡猾的之處也在於早期幾乎無症狀,檢查也特別繁瑣、發生率低,因此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或遺傳基因變異的高風險群,應同時定期安排檢查,以確保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優勢。 根據醫管局資料,本港每年有近500人死於胰臟癌。
膽管鏡檢查能準確為懷疑患有胰膽管閉塞(例如被結石或腫瘤所閉塞)、急性膽管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手術後胰膽管滲漏等的病人作出診斷。 同時,醫生亦能使用各類輔助儀器治療胰膽管中之疾病。 現時完全消除胰臟癌的主要方法是做手術取出腫瘤,但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尤其當病人出現癌細胞擴散到胰臟以外的器官及廣泛影響淋巴結和主要血管的情況。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s operation)是最常用的手術模式,包括切除腫瘤相關的胰臟、十二指腸、膽囊,甚至部分胃部等,手術死亡率少於5%。
為什麼胰臟癌: 胰臟癌
然而,對高遺傳風險的族群而言,使用內視鏡超音波和MRI/CT造影是目前建議的例行性篩檢方式。 如果腫瘤變大、造成異常症狀或有任何可疑的特徵,醫師通常能藉由手術將腫瘤完整切除。 患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為正常人的3倍,另外,胰臟癌的症狀也可能會以新發病的糖尿病或胰臟炎表現。 重性抑郁障碍:10–20%的胰臟癌患者會變得憂鬱並排斥治療,此現象也可能在診斷出癌症前就發生,代表憂鬱可能是癌症本身透過生理機制造成的。
像這種這麼怕的疾病,至今幾乎沒有方法可以預先被診斷出來。 胰臟癌是指胰臟細胞發生癌變而產生的腫瘤,最常見的是胰臟腺癌(佔了85%),因此胰臟癌這個名詞多數是指「胰臟腺癌」。 本文將一一介紹胰臟癌的成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為什麼胰臟癌: 胰臟是什麼?
2.遺傳(10%):跟家族遺傳有關,一般來說,家族中有1人發生胰臟癌,其他家人約增加3~5倍風險;2個人有胰臟癌,約增加6倍風險;3個人以上罹患胰臟癌,約增加32倍風險,屬於高危險群。 錢政弘表示,胰臟癌中90%是胰腺癌,另5~10%為黏液性囊腫,而黏液性囊腫的外觀有如一串串的葡萄,具有癌症變化的可能;若是超過3公分以上,一定要開刀、化療。 急性胰臟炎常會讓患者痛不欲生,因為那種上腹痛真的很痛,還會延伸到背部。
雖然胰臟癌只佔新檢出病例的3.1%,但卻占了該年死亡率的7%。 為什麼胰臟癌 為什麼胰臟癌 正常胰臟(Normal)、胰臟上皮瘤病變(PanIN,為胰臟腺癌的癌前病變)與胰臟腺癌(右圖)的顯微照片,H&E染色。
為什麼胰臟癌: 胰臟癌風險因素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 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賈伯斯罹患胰臟癌,不過他一邊抗癌還一邊工作,這種癌症其實非常難診斷,而且存活率幾乎是零。 包括著名的男高音帕華洛帝、台灣歌王洪一峰、歌手黃大城等人都是被它奪走了寶貴的生命。
第四期癌症典型的遠端轉移位置有肝臟、腹膜腔和肺,50%以上的轉移位置都在這三個器官。 絕大多數(約99%)的胰臟癌發生在胰臟的外分泌部(分泌消化酶的地方),此處的各種癌症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有許多的共通點;另一些癌症則發生在胰臟的內分泌部(分泌激素的內分泌組織),特色和前者截然不同。 這兩類的胰臟癌都好發(但並非絕對)於40歲以上的患者,且男性稍多於女性,但少數亞型在女性和孩童身上較常見。 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稱,由於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多屆晚期,治愈率一向較低。 據統計,胰臟癌5年存活率僅7%,因此胰臟癌有三難,難發現、難確診、難治療。 病人應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突然出現不適,例如腹部或背部疼痛、體重無故減輕,甚至出現黃疸、噁心和嘔吐等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應立即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否胰臟癌復發的病徵。
為什麼胰臟癌: 血液數據異常 胰臟癌病發徵兆
非功能性的PanNETs可能不分泌激素或分泌的量不足以造成明顯的症狀,因此此類腫瘤常在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後才被診斷出來。 胰臟癌手術或會削弱身體消化功能,導致身體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因此正確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復原十分重要。 本文將會分享三大胰臟癌飲食法則,以及胰臟癌食療餐單。 胰臟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胰臟癌均以化療為一線治療,若其他治療無效,也有機會以化療作為二線治療。 常見的胰臟癌化療藥物包括卡培他濱(Capecitabin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吉西他濱(Gemcitabine )等。
為什麼胰臟癌: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確診後他做了6次化療,影像顯示腫瘤已縮小,血管侵犯也有改善,後續再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已完整切除腫瘤。 主要是胰臟隱身在腹腔深處,被許多臟器包圍覆蓋,一般常用的腹部超音波檢查不易,會受到體型及附近器官的影響,而無法精準判讀。 而且,胰臟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
為什麼胰臟癌: 胰臟癌有甚麼治療方法?
撐了十個月,沒有病友能熬這麼久,要是能撐過這一回合,就能夠一直撐下去。 為什麼胰臟癌 但胰臟癌就是這麼惡毒,有多達百分之97的患者都無法及早診斷,等到確認的時候,根本就無從治療了。 黃疸的出現:這多半是胰臟癌的4期症狀,其可能原因是胰臟的腫瘤壓迫到總膽管,或者是腫瘤已轉移到肝臟所致。 在此要強調的是,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代表您得了胰臟癌,有時急、慢性胰臟炎也有可能會有上述部份症狀。 所以當身體有任何的不舒服,千萬不要自行服藥,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該科的專科醫師找出病源,以求最佳的治療時機。
為什麼胰臟癌: 醫療及健康保險
通常用於臨床分期或是否有擴散、轉移等輔助評估。 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7位,然而早期症狀大多不易鑑別,往往確診時多是晚期階段,提醒民眾若發現突然暴瘦、躺平時後背痛、黃疸或油便等異狀,就要提高警覺,千萬別諱疾忌醫。 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 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好市多會員不滿只有台灣限制結帳需使用聯名卡,甚至有網友直接去電好市多客服,並將對話貼在臉書社團引發熱議。 台灣好市多官方今(21)日回應,各國金融法規皆不同,會因地制宜規劃… 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今(21)日就表示,2024總統大選看起來還是「詭譎多變、混沌未明」,引發討論。 台灣民意基金會21日公布最新民調,2024總統大選,如果是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競爭,有三成二支持侯友宜,二成八支持賴清德,二成支持柯文哲。 如果是賴清德與侯友宜對決,有四成七支持侯友宜,三成三支持賴清德,無論是「三腳督」或「捉對廝殺」,都是侯友宜領先。 對此,前立委沈富雄21日就表示「只要國民黨不論用什麼方式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一飛沖天了」,引發討論。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發現,一般人最常接受的 CA-199 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其實都不是理想的篩檢工具。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領域目前共識跟頂尖專家到底有什麼建議。 CA-199 是一種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在 1981 年時被發現;雖然正常人也可能測到,但在胰臟癌患者中容易升高,因此很多人把它拿來當作偵測胰臟癌的指數,但實際上它做為篩檢的表現可謂糟糕透頂。 在 2004 年一篇針對七萬多名「健康人」的研究中,發現在所有 CA-199「異常升高」的受檢者中,只有 0.9% 確實患有胰臟癌;在更早期一點的日本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論。 林相宏醫師說明,糖尿病風險雖是2倍,但有多達8成患者是在診斷胰臟癌同時,也發現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跡象,更有統計發現,50歲以上開始罹患糖尿病,未來三年內有1%的機率會罹患胰臟癌。 只是,沒想到過了4、5年,病人又再度出現脂肪便而求診!
檢查前病人需靜脈注射鎮靜劑,內窺鏡則通過口或鼻,深入體內小腸再移向旁邊的胰臟觀察。 由於較靠近病源,醫生一般可作出比腹部超聲波掃描更準確的診斷,甚至藉此判別癌症分期,亦可透過微針穿剌抽取細胞組織作進一步化驗。 醫生會於病人的腹部塗上一層薄啫喱,透過掃描儀器觀察上腹位置移動,檢查肝、胰、膽及膽管是否有異常,檢查過程約十數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