滘西新村平面圖 內容大綱
大水坑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烏溪沙站共設兩個可以容納一列八卡列車之月台,以島式排列。 行車方向與屯馬綫其他位於沙田區的車站同為右上左落,異於大部分港鐵車站。 此站並未設有任何調頭路軌,自屯門開來之屯馬綫列車駛入此站任一月台後,會直接在原有月台調頭折返屯門。 滘西新村平面圖 於非繁忙時間,列車通常使用1號月台,繁忙時間則會輪流使用兩個月台。 荃灣西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屬於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乃西貢區最具規模的公共運輸設施,附設巴士總站、專綫小巴總站、新都城中心免費穿梭巴士候車處、的士站及私家車上落客區。
屯馬綫元朗站與設於新元朗中心/形點II商場地下的輕鐵元朗站相鄰,大部份屯馬綫乘客皆可免費接駁輕鐵,前往元朗大馬路一帶。 元朗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3部升降機及12部扶手電梯穿梭來往月台至大堂,以及大堂至出口。 地面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等交通服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北面是元朗舊墟。 美孚站座落於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內,而且位處新界西部通往市區的重要樞紐,部分居民會乘搭往九龍西的巴士路線,到達美孚後轉乘鐵路往其他地區,因此一直有穩定而大量的人流使用荃灣綫。 由於大部分前往荃灣、葵涌、屯門及元朗區的巴士路線皆需以美孚為通往市區的道路,因此美孚是一個集前往新界西各區的交通樞紐。
烏溪沙站(Wu Kai Sha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新界東端總站,位於新界沙田區馬鞍山新市鎮烏溪沙西沙路599號,上蓋物業為「銀湖.天峰」。 至於專綫小巴、非專營巴士與其他車輛,須由欣景路將軍澳警署對面的入口進入相關總站,所有車輛一律在欣景路出口離去。 專營巴士從佳景路近浩明苑的入口駛進總站,前方設有以「新都城二期」(Metro City Phase II)為名之落客站,不遠處為兩組車坑,每組配備4個鋸齒形乘客候車月台。 滘西新村平面圖 雖九巴自動報站系統駛至落客站時已廣播「巴士總站、多謝乘搭」字眼,實際上車長不會強迫乘客在該站下車,乘客可留在車上繼續行程,直至巴士到達站內相關路線上落客站為止。 九廣西鐵最初通車時,車站相當冷清,到各項優惠措施推出後乘客量才上升,本站的人流同樣是先冷清,然後轉趨熱鬧。 及後開辦了兩條來往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後,車站成為轉乘該些路線的轉車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朗和路,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滘西新村平面圖: 長者中心
從唐代開始,海岸漸成國防前線,公元736年(唐‧開元廿四年)唐朝已在香港和深圳設立「屯門鎮」(兵鎮),駐兵2,000多名。 從明代中期開始,因倭寇侵擾沿海、萄葡牙和荷蘭貿易船隊東來,大量海岸軍事建築因此出現。 目前所見的香港考古遺址大部分分佈在海岸,先民選址原因為:交通;自然資源和良好的地形。 交通以船往來比在陸上走來得便利和快捷,而且運載量大。 自然資源方面,香港西南是著名的萬山漁場,每年秋冬和春季大量魚類集中的海域,所以香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址有一半以上集中在香港西部,特別是西南部的海岸。 2008年啟德機場北停機坪發現一座由花崗石碼頭:「龍津石橋」,2011年香港特區政府委托考古顧問全面發掘該碼頭。
九龍炮台原位置在今啟德機場客運大樓,2003年4月試掘和2005年的考古監察都沒有發現。 此外,清政府在香港沿海內陸也建立了墩台和汛站。 當時廣東和香港不再流行「夔紋陶」,出現「米字紋陶器」(圖18)。 香港發現米字紋陶器的遺址很少,只有屯門龍鼓上灘、元朗牛潭尾、林村谷的社山村和上水河上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公元前214年兼併嶺南,香港成為「南海郡」的一管轄區。 滘西新村平面圖 香港此時期使用青銅工具和青銅兵器比較小型,有部分是在香港本地鑄造,所以不分香港遺址出土這些小型青銅器的砂岩雙合範,用來鑄造斧、漁鈎、竹篾刀和箭頭。 珠海市沙下遺址青銅斧砂岩鑄範和夔紋陶伴出,香港赤鱲角島過路環遺址下區KC探方第二號墓,一對青銅斧的砂岩鑄範與篦點紋平底陶罐伴出。
美孚站在興建和啟用時稱為「荔灣站」(Lai Wan Station),名稱來自荔枝角灣,為荃灣綫的一個中途站。 此站未有於1982年5月10日隨荃灣綫通車而啟用,延至一星期後的5月17日才開放使用。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建議於現時美孚站的位置設置「荔枝角站」(Lai 滘西新村平面圖 Chi Kok Station)。 月台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皆採用白色搪瓷板,月台牆壁亦印有水墨畫設計,而車站站牌則採用天藍色。 月台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皆採用天藍色紙皮石,大堂兩旁的牆身亦採用天藍色搪瓷板。
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形成農工互補的格局,香港當時的生產是二元結構;海岸是手工業,內陸平原河谷是農業的。 從考古資料來看,此互補格局應形成於新石器時晚期。 滘西新村平面圖 進入歷史時代,燒石灰的窯爐,或生產海鹽的鹽場都在海邊,反映海灣是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
滘西新村平面圖: 接駁公共交通
若在同一輕鐵車站確認入站及出站或在屯馬綫同一車站出入閘,或未在輕鐵出站收費器確認後便轉車,則不可享有免費轉乘優惠。 港鐵屯馬綫的元朗站(Yuen Long Station)位於新界元朗區元朗市朗日路新元朗中心之北,與輕鐵元朗站相連,屬架空車站。 現時運輸署轄下的 10 個政府多層公眾停車場約有私家車位 個及電單車位 650 個。 自 1984 年起,這些多層停車場已交由運輸署的營辦商管理。 運輸署於 2018 年 8 月 1 日起於寶石湖邨公眾停車場實施一個新的泊車轉乘計劃,提供優惠予轉乘鐵路的駕駛人士,以鼓勵他們泊車後轉乘鐵路,減少車輛駛進道路交通擠塞的地區。 寶石湖邨公眾停車場由房屋署管理及營運,現時可提供 155 個私家車泊車位供泊車轉乘。
以前研究香港歷史學者一般以為是在宋代(公元960年至1279年),當嶺北南下的移民在新界定居後,香港才有人耕田,但是近年的考古發現推翻了這個看法。 李海榮根據該遺址地層、器型和紋飾,將2004年至2006年該遺址出土彩陶器和印紋泥質陶片分為三期。 對比咸頭嶺遺址的發現,香港龍鼓洲1994年出土彩陶器和龍鼓灘2003年出土的印紋泥質陶片應相當於咸頭嶺第一期。 香港島舂磡角和屯門涌遺址北區出土彩陶盤和細繩紋陶釜,應相當於咸頭嶺第三期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即新石器時代中期後段。 滘西新村平面圖 新石器時代從12,000年至4,000年前,分為早、中、晚三期。 香港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都分布在海岸的古沙堤、海岸和河流階地及海岸岬角上。 從遺址位置和出土的發現,當時生活在香港地區的人們已經:有航海技術;利用海洋資源(捕魚、吃貝類); 耕種水稻(西貢沙下遺址發現約4,000年前的炭化稻米)。
月台幕門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布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台幕門。 付費通道使用核准機2017年1月18日起,兩部「付費通道使用核准機」於美孚站試行運作,安裝於西鐵綫(今屬屯馬綫)付費區大堂近G出入口,方便乘客來往瑪嘉烈醫院及美孚新邨一帶。 核准機投入服務初期,車站安排了職員協助乘客熟習新設施的運作。 滘西新村平面圖 使用指定八達通轉乘下列指定路綫另有更高轉乘優惠:路線起訖點可享優惠的小巴車費金額每程可享優惠適用之八達通種類81K海麗邨↺美孚站$4.2$3.0成人、學生、小童$2.9$2.5長者優惠細則撮要: 1.
自香港足球總會喺2002年實行地區聯賽起,大埔足球會(現稱新界地產和富大埔)係香港十八區中第一支能升上香港甲組嘅地區球隊。 大埔嘅工業大部分設喺大埔工業邨(第26區內大概62公頃填海闢拓嘅土地)同埋第8區喺汀角路嘅混合式工業同辦公室用途嘅建築物入面,而其餘嘅工業就設喺少數傳統嘅地下物業同埋寮屋構築物入面。 大埔工業邨喺大埔新市鎮東面嘅填海地,係香港第一個工業邨。 滘西新村平面圖 另外,白石角一幅面積大概係22公頃嘅公眾填土土地正進行興建香港科學園,科學園分三期發展,三期嘅發展都已經完成。 )喺1994年由五間師範學院合併組成,而家係香港唯一一間專職教師專業培訓嘅資助大專院校。 香港教育學院喺大埔露屏路同埋喺白石角有一間運動中心。 大埔區議會屬下設有5個委員會,負責區內嘅工商業、環境工程、文娛康體、社會服務同埋交通運輸等各方面嘅事務。
出土有手斧、尖狀器、刮削器、錛型器(類似越南和平文化的「短斧」),和石葉等石器,地表採集和探方發掘並無發現磨製石器和陶器。 從探方取出土壤以光釋光測定年代,年代距今為7,100、10,300、13,100、13,700、21,000、35,000和至39,000年,說明香港在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已經有人類活動。 滘西新村平面圖 該遺址出土的打製石器有可能延續至新石器時代早期。 因為遷徙、戰亂、地理變化等因素,大部分考古遺跡和遺物都埋在地下,成為「考古遺址」。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坪洲的公共設施是香港眾多面積細小的小島嶼中比較齊全的,只僅次於長洲,大部份康體活動都可以在區內進行,而不假外求。 港九小輪:來往喜靈洲及坪洲(船期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收費為$15,3-11歲小童和65歲以上老人半價,3歲以下幼兒在成人陪同下免費。 坪洲外形像一個「凹」字,陷下去的地方是東灣;南、北面分別稱為南灣和北灣;東北方的盡頭有「釣魚石」。 島上有路連接大利島,大利島上現時有污水處理廠。 手指山是全島最高點,海拔95米,可以遠眺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愉景灣。 東面是香港及九龍半島,南面有南丫島及喜靈洲,西面是大嶼山及愉景灣,而北面則有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及青馬大橋。
此外,香港考古學會、中山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在1989年在大嶼山石壁的東灣遺址,發現一層沒有陶器的打製石器的文化層,學者認為出土石器的年代在7,000至8,000年前。 發掘遺址不僅僅是尋找文物和遺跡,更重要的是要記錄它們之間的「同時限」和「縱時限」的脈絡關係。 滘西新村平面圖 前者是指同一時間裡的遺物和遺跡的彼此的關係;後者是指不同時間裡的遺物和遺蹟的先後關係。 考古地層上下疊壓為「同時限」和「縱時限」提供了物質證據。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另外,元朗站車站建築底部設有元朗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外,有多條接駁元朗鄉郊的專綫小巴路線停靠,亦有兩條分別接駁落馬洲支綫管制站及深圳灣管制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設站,是新界西北經陸路前往中國的主要中轉站。 滘西新村平面圖 屯馬綫元朗站對面的朗日路路旁也有「形點 II」巴士站,主要為跨區綫使用。 其他的巴士站,包括元朗東巴士總站及青山公路的形點I巴士站都距離較遠。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滘西新村平面圖: 車站舊稱
其後,九鐵公司推出月票計劃,以低於巴士的車費吸引乘客,亦提供更多轉乘優惠,例如專綫小巴路線87K及95K適用於八達通及月票的免費轉乘優惠。 由於87K及95K小巴分別可直達葵芳及荃灣市中心,因此吸引更多乘客於該站轉乘兩條小巴線,令該站使用量稍有改善。 使用迪士尼綫月票的乘客乘搭港鐵免費車程或只支付東鐵綫頭等額外費在指定車站並不能享有免費轉乘優惠。 使用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機場快綫旅遊票的乘客乘搭港鐵免費車程或只支付東鐵綫頭等額外費在指定車站並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滘西新村平面圖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喺下年4月,英國軍艦駛入大埔海登陸,舉行接管新界嘅升旗儀式,由喺大埔係新界嘅中心地區,英國人以此作為新界嘅行政中心,設立理民府、警察總部及鄉議局。 喺大埔區嘅北約理民府管理嘅地域包括今日嘅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同埋沙田區,但係唔包括九龍水塘以西嘅地域同埋西貢北(當時屬南約)。
- 有關該站詳情,請見本典條目「荃灣西站 (地下鐵路)」。
- 例如博羅縣橫嶺出土的一件青銅鼎上的夔龍紋,與香港夔紋陶極為相似,可見夔紋陶的夔紋來源於同期青銅器紋飾(圖18)。
- 該遺址出土的打製石器有可能延續至新石器時代早期。
- 從探方取出土壤以光釋光測定年代,年代距今為7,100、10,300、13,100、13,700、21,000、35,000和至39,000年,說明香港在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已經有人類活動。
首條服務該區的巴士路線九巴93A線於當年9月開學日投入服務,位於寶琳北路校舍對面的第一代「寶林巴士總站」在同月19日正式啟用,成為將軍澳新市鎮首個巴士總站。 寶林邨次年入伙後,93K、93M等路線亦陸續進駐。 元朗站有兩個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在車站興建時已裝設月台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