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橋發展潛力2025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最新施政報告提出洪水橋與前海之間興建港深西部鐵路,並可將洪水橋新發展區提升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 洪水橋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小型鄉鎮,位於屏山西南面與屯門區的鍾屋村之間。 洪水橋鄰近深圳,並與大嶼山的新發展樞紐和大珠三角地區連接。 香港一直以來經濟活動集中於維港兩岸,而各個新市鎮都已發展飽和,發展大西北是解決香港土地問題的治本方案之一。 雖然目前大西北包括洪水橋新發展區仍未落實,但根據近日發展局局長表示,若新界西北的發展方案完成,將可容納25.5萬至35.5萬人口,足以大大舒緩居住問題。

新界現有1,600公頃棕地,超過一半陸續轉化成房屋和其他用途。 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兩年前開始清理的棕地,今年完成平整並交予房委會興建公營房屋。 明年起在元朗和洪水橋推出土地興建多層工廈,並於地契條款要求撥出若干樓面面積,以低於市場租金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 【本報訊】政府着力發展棕地,趕走作業者,明年起在元朗和洪水橋推出土地興建多層工廈。

洪水橋發展潛力: 洪水橋具有地理優勢

中原陳逸承說,洪水橋7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506平方呎,兩房間隔,原叫價550萬元,放盤僅一日,即獲買家洽詢,終減價72萬元,以478萬元易手,實用呎價9,447元。 他透露,買家料是「九十後」,是上車客,認為洪水橋屬重點新發展區,未來將有西鐵接通,前景可期,加上屋苑位置便利,上址減幅吸引,故速拍板入市。 凌嘉勤認為,縱使發展棕地充滿困難,但政府只能迎難而上,務必要從速制定全面的棕地政策,特別須加強棕地普查及完善相關的法制,從源頭阻截棕地增長。

註冊

將有五條非原居民村需要清拆,分別為亦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 香港地少人多,無論哪一區即將有新盤落成開售,都會立即成為市場焦點,紛紛討論新盤的投資價值,如該區的社區配套、交通規劃、其他值得入手的筍盤及日後發展潛力等。 在多個即將有新盤落成的地區之中,以新界區未來布局最為矚目,特別是發展空間較大的新界西北,洪水橋一帶近年積極起動,加上毗鄰早已發展成熟的元朗,舊區之內又有新發展區,新舊交融之下,再次牽起不少置業人士對「大西北」的興趣。 洪水橋發展潛力 政府在新界北區進一步銳意發展,滿足更多居住人口,以及創造更多就業,當中並計劃興建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及深圳前海,故區內發展前景將相當理想。 研究亦發現,大型填海工程普遍出現規劃、財務或環境等多個問題。 以韓國松島國際都市為例,案例與「明日大嶼」最具可比性,指兩者都出現重複規劃的問題。

洪水橋發展潛力: 洪水橋貨倉男工被夾兩車之間 消防救出證實不治

有關新發展區亦會促進本港的經濟增長,拓展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 透過不同階段的公眾諮詢吸納充足的公眾意見,並根據公共利益所涉及的土地徵收、補償及安置等法規獲取土地後,建設各項配套工程及興建各類型房屋指日可待。 在發展區計劃開展四至五年後便可迎來首批居民入住,應付當前社會及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在增加土地供應,紓緩房屋短缺及樓價上升、改善居住環境擠迫等方面。 發言人解釋,顧問服務範圍包括就計劃制定工程設計、擬備建造時間表、刊憲圖則和項目成本估算,以及與政府部門及其他持份者聯絡。 洪水橋站項目相關的其他工作,包括地質勘探及現有設施勘測等會即將展開。

2011年初規劃署官員簡介洪水橋的發展計劃時,也明確表示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 另一方面政府亦正計劃興建更多青年宿舍,有助吸引年輕人在新界西北工作。 現時新界西北極度依靠巴士和西鐵進出,對不少他區人來說,絕不方便。 假使善用新界西北的未來土地,興建大量單位,以至提供宿舍讓年輕人和在附近工作的人士作租住,可以方便他們減省時間和交通成本,解決現時地域就業失衡問題。 其中保良局青年宿舍已於去年6月獲立法會財委會撥款約6800萬進行前期工程,宿舍將以入伙時的市值半價出租,150方呎的青年宿舍只是1500元月租,相當符合年青人的經濟能力。 保良局的青年宿舍樓高24層,可提供1250個宿舍單位,包括820個一人單位及430個二人單位、管理及公用設施,以及停車場,供18至30歲的香港永久居民申請,月入不可超過約1.7萬元。

洪水橋發展潛力: 中原地產 買樓,租屋,放盤,更輕鬆!

大玩「北部都會區」概念,「#LYOS」首批開出88個單位,平均呎價似乎也反映了對未來的憧憬,因為扣除最高折扣額13%後,即供均價15,503元,較周邊二手包括「尚城」及「泉薈」等價格大幅拋離。 洪水橋發展潛力 首張價單共有17個特色戶,但就算剔走特色戶不計算,分層即供供價稍為壓低至15,182元呎,也仍然比市價高一截,而背後更大關鍵就是樓盤玩總價低效應,折實入場價346萬可以買到開放式單位。 一房由22柱單位提供,分層單位共有88個,面積由最細的279呎至最大的292呎,大細差幅只有18呎。 一房單位開則很相近,入門口經過小玄關後,旁邊為洗手間,清一色均屬黑廁設計,之後直入就是客飯廳連開放式廚房。

新發展區將興建的單位數量提高至61,000個,而劃作港口後勤及物流設施用途的土地面積也有所增加。 )是香港的其中一個計劃中的新發展區,位於新界元朗區的西南部,大約是洪水橋、厦村及橋頭圍一帶,即天水圍新市鎮的西南面,元朗新市鎮以西,屯門新市鎮以北。 所以雖然以方位計,向南屬於最優質,但「#LYOS」南面景觀卻相對輸蝕;預計日後有較多發展項目積壓在樓盤前方;樓盤以東就是公屋「洪福邨」。 「洪福邨」為9幢樓高16-24層的住宅大樓組,所以也不要預計「#LYOS」的東面可望什麼景,主要都以公屋為鄰。 屋邨內的「洪福商場」設有超市、麥當勞、餐廳等,可大致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不過話分兩頭,雖則說洪水橋站可加強了區內對外接駁,也會加重了西鐵線路的負荷;但「#LYOS」的位置,會跟未來規劃的「洪水橋站」的站口有一段距離。

洪水橋發展潛力: 長實#LYOS就快推 洪水橋規劃有咩潛力?

這就必須在規劃中清晰的將其定位為「副都心」核心商業區,其發展須具規模才能支撐這些消費需求,也才能吸引到相關的企業願意遷入。 洪水橋發展潛力 而在2014年《鐵路發展策略》中因成本過高而被擱置的港深機場鐵路,在早年的規劃過程有倡議於前海設站,及設置洪水橋支線。 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曾質疑,由於洪水橋發展區已預留不少商業用地,此鐵路線如成功落實,勢令洪水橋成為前海的衛星城市。

  • 港鐵項目及工程拓展總監包立聲表示,新車站將位處洪水橋或厦村新發展區的市中心,為居民提供連繫香港各區的鐵路服務,以配合新發展區的運輸需求,亦將有助釋放車站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
  • 在啟動的階段,企業可能比較不願意作「開荒牛」去開發這個「副都心」。
  • 按照規劃推算,政府當局預計洪水橋新發展區將創造約15萬個就業機會,為洪水橋以及天水圍、元朗和屯門的居民提供就近的工作機會。
  • 「#LYOS」由分層住宅及複式單位所組成,複式單位置於地盤以南,毗鄰貼近未來在建公屋地盤;分層單位則置於地盤西面。
  • 「洪福邨」為9幢樓高16-24層的住宅大樓組,所以也不要預計「#LYOS」的東面可望什麼景,主要都以公屋為鄰。

至於棕地戶安置方面,政府須物色適當且充足的土地以徒置受影響群體;正如前言,屯門南龍鼓灘填海地將會為安置新界棕地作業的理想位置,政府理應加快有關項目的發展,以配合未來收地步伐。 隨本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創新發展成為未來灣區經濟的發展方針,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已落後於相鄰的深圳。 本港居職分離問題嚴重,但《香港2030+》所提出的解決方法卻未夠進取。

洪水橋發展潛力: 按揭計算機

如此模式的確具有相當大的彈性,政府亦可謹慎按未來經濟狀況作出變動;但此模式下政府仍處於被動角色,未能以空間規劃主導產業轉型。 即使面對急切轉型的需要,政府卻沒有擔當帶領產業轉型的嚮導,既沒為創科產業發展提出具體方向,亦無制定完善的產業政策支援企業所需的創科生態,產業轉型自然難有寸進。 洪水橋發展潛力 《香港2030+》強調將新界北至九龍塘一帶打造成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圖以古洞北、落馬洲河套區及蓮塘/香園圍口岸預留的土地,再配合現時路線上所涵蓋的大學、工業和服務支援中心、科學園、工業邨等設施,支援業界、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未來發展。

鐵路

政府於今年5月邀請港鐵公司展開洪水橋站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項目包括於現有屯馬綫天水圍站和兆康站之間增設洪水橋站。 洪水橋站的主體建造工程預計於2024年動工,並在2030年竣工。 一拖再拖的屯馬綫洪水橋站項目展開終有期,港鐵預料工程會在2030年竣工。 港鐵今日(18日)宣布,經投標程序批出屯馬綫洪水橋站項目的設計顧問合約予澳昱冠科進聯營,以展開規劃及設計工作。

洪水橋發展潛力: 項目背景

此外,其鄰近前海的地理位置更是有利CBD發展的關鍵之一。 洪水橋發展潛力 前海CBD近年發展迅速,而大灣區規劃綱要除了支持前海發展,亦強調了發展深港前海合作區,並支持於前海設立全新口岸,與之對應的正是洪水橋。 事實上,港深政府過去十多年一直研究興建港深西部快速軌道,以跨境鐵路連接洪水橋與前海地區,凌嘉勤便曾表示,當初構思洪水橋的規劃時,早已留下「窗口」,在擬建的洪水橋西鐵站旁留有空地,供興建高鐵站之用,惟項目因經濟效益成疑而暫時擱置。 洪水橋新發展區地理位置不俗,擁有連接香港國際機場、新界西北及深圳(包括前海和大珠三角)的完善交通網絡,故可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橋頭經濟的概念,提升其在香港的策略性角色。 另外,相信洪水橋新發展區會與鄰近的屯門、元朗及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有所協調,除應付土地房屋的迫切需求外,更可向不同技術水平的人士提供就業機會,以配合新界西北的人口結構,紓緩社福支出的壓力。 根據政府的研究規劃,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會成為一個集合生活、工作、遊樂和營商的地方,促進香港的經濟增長,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 。

商業方面,亦已預留大面積的土地用作開拓物業、企業及科技園區,發展高增值的現代化物流服務及港口後勤和科技園等,提供大量工商業樓面供應作辦公室、零售、酒店及特殊工業等經濟用途,以發揮其鄰近深圳和大灣區的策略性優勢。 除了解決住的問題外,發展洪水橋發展為首的大西北發展亦有助本港配合大灣區發展藍圖,為本港創造就業機會及帶動經濟發展。 1999年的《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洪水橋發展建議》中,政府已看出洪水橋鄰近當時仍在倡議之西部通道的優點,建議要把洪水橋發展城「門廊城市」,滿足日益增長的中港商業和社會互動需要。 洪水橋發展區夾於元朗、天水圍與屯門之間,北連深圳灣,南連東涌,位處一個中間地帶。 憑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新興商業區,有利吸引中港外資企業到洪水橋設立辦公室,方便中港國際幾邊走。 根據政府文件,新發展區將設200萬平方米商業區,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同時預留24公頃土地用作物流用途。

洪水橋發展潛力: 香港西部經濟走廊呼應大灣區互動 屯門 掃管笏 升值潛力無限

而車站設計亦會融入不同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元素,為乘客帶來低碳體驗。 除了讓市民多一個出行選擇外,洪水橋站項目亦有助改善區內的路面交通情況,減低廢氣及碳排放等。 而車站設計亦會融入不同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元素,為乘客帶來低碳乘車體驗。 於2013年政府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初步發展大綱圖時,顯示五條需清拆的村落全為非原居民村,而所有原居民村則不受影響;而在公眾參與的過程中,非原居民的待遇和意見也不被重視,在公眾參與期限完結後才安排居民會。 洪水橋新發展區聯村關注組成員何開發認為,政府此舉只保障原居民,不保障非原居民,違反了基本法第三章二十九條「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 洪水橋第13區現已建成公屋洪福邨,為新發展區內首個落成公屋,設有9幢樓高17至24層的住宅樓宇及一座單層商場。

潛力

開放式單位共由14柱單位提供,合共有56個單位,面積由最細202呎至最高209呎,單位接近一眼望穿,入屋經過玄關,旁邊設有洗手間。 一反平時開放式廚房貼近洗手間牆身,這裡佔據了客廳一大幅牆身。 洪水橋發展潛力 由於開放式單位的面數大細,僅跟攤分公用面積多寡有關,故應盡量「選細不選大」,避免買入多餘面積。

洪水橋發展潛力: 洪水橋有望變身口岸

(星島日報報道)中央近日提出深化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改革方案,香港及深圳料會進一步加強合作發展。 為了讓兩地更好對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會重新檢視整個邊境一帶的土地,引入可供發展不同產業的工商業用地,方便企業日後在港深兩地之間「落戶」;至於原本已在洪水橋和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內預留的一些商業用地,則可改作住宅用途。 他表示,兩個新發展區擁有完善的交通配套,發展住宅會有較大優勢,加上可以較快釋出,改變用途有助解決中短期的房屋需要。 新界西北的土地甚多,然而交通距離甚遠,但隨港珠澳大橋落成,以至將來的屯門赤鱲角繞道、屯門西繞道上馬,隨着大西北的交通基建網慢慢變得完善,交通將變得相當方便。

洪水橋發展潛力: 【新界樓花】北部都會區概念新盤 洪水橋項目戶型多元

因為站口選址較貼近「田心村」以南一帶,實際位置會較捱近「亦園路」、也就是輕鐵「鍾屋村站」附近。 我們嘗試從樓盤出發行過去,經過「洪水橋大街」後,來到「田心村」後,若不是通過「田心村」,便要繞落「洪水橋大街」後再轉入「亦園路」,需時約20分鐘以上。 當然相信配合日後轉型,區內道路會較完善時,前往時間可縮短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