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政府自2014年起的數據,在公立醫院接受血液透析或家居腹膜透析的人數不斷上升,2019年接受血液透析的人數達1,570人,而腹膜透析的人數則有4,543人4。 至於腹膜透析則是從患者腹部將乾淨的透析液注入體內,透析液會吸收多餘水分與廢棄物,一段時間後再將透析液排出體外,以達淨化的目的。 GFR<15 ml/min/1.73m2,如果慢性腎衰竭發展至第五期,即稱為「末期腎衰竭」,此時患者腎功能嚴重衰退,僅剩常人的15%以下。 抽菸對身體與腎臟的傷害已無需贅述,戒菸,就是保護腎臟的必要作為之一,至於憋尿更是一項傷腎行為,若是憋尿,過多的尿液就會滯留體內,尿液中的細菌會引發泌尿道感染,進而損及腎功能。 腎臟具有清除體內尿酸、尿素氮、肌酸酐等有害物質,以及代謝藥物的功能。
在不良生活習慣中,「菸酒」與「肥胖」與慢性腎衰竭有關。 首先,癮君子與酒國英雄容易有高血壓傾向,而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衰竭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然而,若在休息狀況下血壓持續高於140(收縮壓)/90(舒張壓)mmHg,就稱為高血壓。
洗腎前兆: 慢性腎衰竭症狀
若進展至較後期時,衰弱的腎臟過濾功能逐漸受損甚至出現病變,無法清理體內的代謝廢物,造成血中尿素氮,肌酸酐的上升,最終只能接受洗腎來治療維持身體運作。 食物中的蛋白質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會進入血液中,由腎臟來負責過濾。 即使腎功能降到只剩50%,多半缺乏明顯的臨床症狀;當腎功能降到20%以下,健康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當降到10-15%以下時,如果沒有洗腎或換腎通常都活不久,因此早期發現腎臟的毛病是重要的。 腎的功能非常重要,可以說是人體內的調節器,負責排出新陳代謝所產出的廢物,協調和平衡體內血壓、水分、電解質等。 萬一腎功能受損,便可能形成腎衰竭,就有機會引發高血壓、血尿、水腫等症狀。
營養師張瑋玲表示心血管問題跟飲食、代謝有著極大的關係,以往大家的印象除了魚油omega-3能幫助心血管保健外,其實納豆紅麴也是所謂「通血路」的利器。 明白男性、女性的堅強與勇敢只為了守護心愛的人事物,卻在面對自己的時刻難免緊張,特別是那些私密的問題。 希冀以專業、親和、幽默三位一體的態度,打造一個讓男性輕鬆不緊張,女性放心能信任的醫療服務,並且持續的在專業卻不失風趣的人生路上前進著。 慢性腎絲球腎炎:腎絲球為腎臟內負責過濾的重要器官,當腎絲球持續發炎便會影響功能性,而這也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因。 冬天冷氣團、寒流一來,手腳總是容易冰冷,不論穿再厚的手套襪子都起不了作用,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患者的腹部會被注入一包含有電解質與其他添加物(如葡萄糖)的透析液,接著患者便可取下容器、收好導管,自由進行日常工作,四至六小時後再將空的容器與導管連接,排出使用後的透析液。
洗腎前兆: 慢性腎臟病中醫治療 洗腎率較低
5.慢性病患者或長期服用中、草藥的民眾,「切記定期檢查腎功能,且詳實告訴醫生用藥情形,」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提醒。 洗腎前兆 不論你的腎功能正常或已經開始受損,只要從生活裡的細節,逐步織起綿密的防護網,就能避免或延緩尿毒症的發生。 隨性吃藥,想到時才吞一顆,飲食沒控制,想吃什麼就吃,更沒有規律運動,醫生苦口婆心也沒用。 不當用藥:有些藥物可能本身具有腎毒性,直接造成腎臟傷害;另1個原因是慢性病患可能吃了宣稱有療效的藥品、藥草或製劑,沒有依照正規管道治療而引發腎病變。
以台灣的重大傷病卡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國人開始透析時的腎絲球過濾率(GFR)範圍約在 3~11 ml/min,中位數約 5 ml/min。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營養師:保護心血管應先重視代謝失調 70年代巨星劉文正傳出在美國因心肌梗塞過世的消息,享壽70歲,經紀人夏玉順改口為假消息。
洗腎前兆: 洗腎前兆|6種可能導致腎臟功能下降的原因
現時的洗腎方式分別為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前者可以於家中進行,後者則需要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下表將詳細為你解釋兩者的原理、過程、優缺及事前準備,患者可以在考慮個人需要及諮詢醫生後再作選擇。 張朝富提醒,如確認有慢性腎臟病,一定要定期腎臟專科追蹤,千萬不要有僥倖或逃避心理。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腎臟老化現象,經由門診個案管理師及飲食指導,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加上藥物治療,已經確定是可以減慢腎臟老化現象,甚至逆轉改善部分腎功能。 除了洗腎的透析方式,洗腎副作用也是相當多人關心的重點。 在血液或是腹膜透析的過程中,患者可能隨著體內廢物的排出,同時流失部分蛋白質,甚至會有噁心嘔吐的反應,造成食慾不振。 因此適時的幫患者補充營養就相當重要,不但能補回失去的養分,更能讓長輩有力氣面對每日的洗腎療程。
初期的腎臟疾病較難發現,也突顯出定期檢查的重要性,一般的抽血及驗尿即可測試腎臟功能,如能早期介入治療,且注意飲食控制,就能避免洗腎與你為伍。 根據研究統計,腎臟功能低於10%,選擇不接受洗腎的患者,1年存活率只有大約40%,而選擇洗腎的患者,1年的存活率高達93%! 有全民健保後,有洗腎平均壽命明顯比沒有洗腎時的平均壽命長。 洗腎者壽命的長短,也取決於病患的條件,除了年紀、疾病本身的狀況,維持飲食控制的決心也很重要。 對洗腎患者來說,長期的透析療程,加上飲食控制,可能會讓患者失去胃口且流失體重。
洗腎前兆: 改善手腳冰冷的三大妙招,日常飲食及生活建議
在疾病管理上,隨著年齡老化與多重慢性病的增加,對於有三高的患者,規律用藥,低鹽、低糖飲食控制及血壓、血糖的監測,都是重要的防制手段。 醫師提醒,也可以注意「有沒有其他地方也痛」、「有沒有合併其他症狀」、「什麼時間、情境下會發作、怎樣的情況會緩解」。 若只有某些姿勢或動作之下才會痛,或是合併肢體的麻木、刺痛、無力,都會比較像是肌肉、脊椎、神經的問題,例如:肌肉拉傷、關節面滑脫、骨刺或凸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等。 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而腎臟就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血糖血壓控制不好,腎臟壞得快。 慢性腎炎、糖尿病、高血壓斲傷腎臟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 變,以及高血壓,是台灣尿毒症最主要的肇因。 當腎臟功能衰退 90% 以上,以致於無法有效排除廢物時,就會造成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稱為末期腎臟病( endstagerenaldisease,esrd ),又叫做尿毒症( uremia )。
- 在存活率方面,根據腎臟醫學會在 2005年的統計,台灣透析後一年存活率為 88.2%,不亞於其他國家(日本 86.5%、美國 83.3%、歐洲 80.6%)。
- 在這當中,前3名都是慢性病,也因此,除了注意及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之外,控制體重、避免腰部肥胖、戒菸、少飲酒及定期健康檢查,都是防止三高的方法。
- 洗腎並非世界末日,其實腎病患者並不一定需要終生進行洗腎。
- 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現行醫學無法恢復腎功能,只能減緩腎臟病變的速度。
彭渝森醫師強調,門診估計,有3成患者因聽到要洗腎就不再回診,而造成延誤治療。 甚至有不少患者,選擇來路不明中草藥偏方治療,這不僅危險,並且加速病灶惡化,目前已知含有馬兜鈴酸成份的中草藥,會讓腎臟病變,千萬不可輕忽。 洗腎前兆 我接觸過不少尿路感染的患者,因早期治療不及時、不徹底,也不瞭解會導致腎功能不好,結果等發現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貧血的患者經常會往血液科看貧血,實在,腎臟除了有排洩廢物等功能外,還有內分泌功能,分泌造血激素,當腎功能損害時,也會造成貧血。
洗腎前兆: 健康網》腎病早期4個徵兆 醫:持續出現應就醫檢查
等狀況,需控制血糖、血壓、膽固醇等,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護腎保養。 需注意病人如果出現水腫、疲倦、高血壓等等症狀,就要預防貧血,也可能酌量使用利尿劑。 如果小心的防範,也許可以不用經過洗腎治療,延長腎臟的功能,做到定期追蹤和控制血壓、飲食上少醃漬調味加工、維持理想體重、控制血糖,運動對於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患也極有幫助。 根據美國腎臟科醫學會的建議,當腎絲球廓清率在15 ml/min以下時,腎臟科醫師可依據病患個別的情形,建議洗腎與否。
我的想法是能救一個是一個,你一定也很想幫爸媽預防臥床照顧、預防洗腎吧。 若不預防,當家裡有人生病、另外要有人辭職照顧,那時候就真的「頭殼抱著燒」了。 你知道俗稱「心臟癌症」的心臟衰竭,死亡率比癌症更高嗎? 今天邀請心臟科醫師陳冠任來告訴大家,心臟、腎臟為一體,如果你的腎臟不好,小心! 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仍然感到寒冷,有時甚至可能出現發燒、畏寒的感覺。 如果大部分時間感到寒冷,還伴有頭暈和虛弱,應盡快求醫。
洗腎前兆: 腎功能下降一半 可能沒感覺!這些症狀別輕忽
其實只要事先做好準備,在與醫師良好的配合下,洗腎其實大多是相當順利的。 而所謂「洗腎前的準備」,除了心理上能坦然地面對洗腎這件事,另外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洗腎方式:如果有合適的捐贈腎臟,最理想的當然是在醫師評估的適當時機來接受「腎臟移植」。 而如果將來預備要進行「腹膜透析」,可考慮先植好腹膜透析管;腹膜透析管最好要在洗腎前兩週準備好,而現在也可以階段性預先埋管,等到需要使用時再將管子拉出。
- 美國腎臟基金會估計,美國每年慢性腎臟病的新增病例中,約有3~5%的病人因濫用止痛藥而導致腎衰竭。
- 腎臟病發病時會造成視力障礙,視力障礙的形成是因為腎臟病造成血壓上升,影響到視網膜,以致眼底發生變化。
- 一旦中斷洗腎,存活天數平均只剩8至10天,最長不超過一個月。
- 調味料要避免使用味精、低鹽醬油及低鈉鹽(用鉀來取代納)等。
- 此外,某些藥物含有「馬兜鈴酸 」成分,這種化學物質不只可能損害腎功能,更有致癌風險,所幸,政府已於2003年公布禁用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等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
調查發現,在冬天不論是腎功能惡化或是洗腎新病人,都遠超過其他各季,主因低溫下血管收縮,血壓竄升,小便量減少,血液凝結力變強,容易讓腎臟出狀況。 洗腎前兆 長期血壓太高會造成血管硬化,當然也會使得腎臟的微小血管網( 腎絲球 )因為缺氧而硬化,久而久之就失去功能而變成尿毒症。 我們常聽到的腎功能,指的是腎臟的儲備能力,即便腎功能只剩下50%都還能運作,且多半無明顯症狀;而腎功能降到20%以下時,健康就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若降到10~15%以下時,必須洗腎或換腎。 近60歲的林先生有冠狀動脈疾病,雖然在服藥與控制飲食後,纖維蛋白原與膽固醇數值均有所改善,但心血管發炎指數卻持續超標。 洗腎前兆 醫師進一步詢問,才發現林先生長期有牙周病困擾,進而揪出心臟發炎指數超標可能原因。
洗腎前兆: 白飯、糙米熱量一樣?高敏敏揭真相 建議吃4種米取代白米,降低代謝疾病與癌症機率
關鍵在控制鈉的攝取量,掌握少鹽、少糖、少油的原則,多喝水,且減少食用油炸、燒烤等經過高溫烹煮後產生致癌物的食物。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鉀:腎衰竭會降低鉀離子的排出能力,因此勿食雞精、濃縮高湯或肉汁拌飯,也要避免食用菜湯、精力湯和生菜。 購買鹽類時要避免低鈉鹽、健康美味鹽、薄鹽和無鹽醬油。
據統計,每八名成年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常因疏於治療,以致洗腎人口逐年上升。 雖然會感覺腎臟功能已經到末期,但是也有洗腎的病人活了十幾、二十年,依然健康,所以樂觀積極的面對,活在當下,容易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這些電解質的平衡平時就是有賴於腎功能的幫助,腎臟就是幫助過濾體內的廢物,維持電解質平衡。
洗腎前兆: 健康網》致命殺手! 專家示警:出現4種大便型態恐腸癌初期
糖尿病屬於慢性病,控制血糖的目的是為了預防併發症,若飲食不節制、不定時服藥,恐會導致血糖失控,長期的高血糖會使得體內器官浸泡在糖水裡,導致血管及器官受到傷害,也容易引發併發症。 洗腎前兆 四、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 腎臟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而長期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會造成血管硬化,進而使腎臟壞得快。 衛生署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得到腎臟病的機會,是非高血壓患者的2倍、而糖尿病患者罹患腎病的可能,則為非高血糖者的1.5倍。
洗腎前兆: 洗腎前兆、飲食禁忌,及居家照顧注意事項
顏宗海醫師指出,油炸、燒烤、大火快炒等高溫烹調的食物,因為加熱溫度超過100℃,會產生多種動物實驗證實的致癌物質;另外,鮪魚、旗魚、鯊魚等深海大魚容易殘留甲基汞,這些物質都會增加腎臟負擔。 對腎功能正常的民眾來說,除了保持均衡的天然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水,少鹽、少糖、少油更是關鍵,尤其注意「鈉」不能過度攝取。 吳醫師也說明,傳統上常把「腎臟」與性功能劃上等號,其實中醫所指的腎,不只包括西醫所說的腎臟這個器官,還包括像睪丸相關的生殖功能,所以「腎虧」也有可能是身體其他地方的異狀,必須詳細檢查才可對症下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指出,許多民眾認為中草藥性質溫和,誤以為自行服用沒有大礙,但常忽略身體狀況而產生反效果,甚至加重腎臟負擔。 要注意有沒有水腫的情況,這會反應在短時間之內體重突然增加很多,或是下肢浮腫。
洗腎前兆: 每年佔近健保500億 洗腎王國竟成洗腎烏龍國?
自體瘻管的做法是在患者的非慣用手上造口,連接動脈與靜脈,使兩者吻合,藉以加大血管口徑。 從手術開始到血管通路成形可能花費數個月的時間,但其使用年限較久。 進行血液透析前,醫生必須要為患者建造一條可供足夠血液進出的道路,方法分為「自體瘻管(動靜脈瘻管)」與「人工瘻管」兩種。
1.飲食控制:鹽分攝取每天6~8克;蛋白質每天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8~0.6克蛋白質;避免攝取高磷食物(花生、核桃等堅果類及優格等酵母類)、補充鈣質,預防腎骨病變。 1.定期驗尿:除了驗血糖、量血壓,更應該記得每半年驗微白蛋白尿。 尤其驗出微白蛋白尿時,仍屬中度腎衰竭,是腎功能還可以挽回的治療關鍵期,錯過就救不回來了。 在這當中,前3名都是慢性病,也因此,除了注意及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之外,控制體重、避免腰部肥胖、戒菸、少飲酒及定期健康檢查,都是防止三高的方法。 腎臟是十分重要的器官,它的工作量龐大,但卻也是種沉默的器官,當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多半要靠健康檢查才會察覺異樣。
腎臟替代療法包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血液透析就是熟知的「洗腎」可將尿毒素、水分排出體外,以減輕尿毒症狀,並穩定生命徵象;腹膜透析一般則稱作「洗肚子」,是種利用腹膜作為過濾、排除體內水分及廢物的方式。 如果已進展到後期腎臟病,也應該在專業醫師以及其醫療團隊的協助下,了解可能產生的併發症、並確實遵從藥物及飲食的控制,到了真正末期腎臟病的時候,也能夠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以最安全的方式開始血液透析治療。 台灣長期背負「洗腎王國」的名號,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大約是11%,血液透析病患甚至高達8萬人,在全球的統計中往往名列前茅,原因不外乎與國人的飲食、用藥習慣,及洗腎照顧品質佳,因而延長洗腎時間有關。 恩主公醫院從六年前推動「腸道淨化雞尾酒療法」,透過藥物、飲食控制,讓42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維持原有生活品質,並成功延緩腎功能惡化,免於洗腎危機。
洗腎的主要類型分為「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腎病年報資料,所有需要洗腎的病患中,有89.7%的患者選擇血液透析,以腹膜透析代謝體內毒素者為10.3%,顯示血液透析是較多人選擇的治療方式。 台灣的洗腎率之所以長年居高不下,根據衛福部健康署觀察,除了國人用藥習慣不當外,同時受到人口高齡化影響,許多慢性病患者壽命也延長,時間久了就有可能併發腎臟相關疾病。 至於洗腎的副作用,由於洗腎期間會累積水分和毒素,可能引發身體不適;治療過程中,亦有可能洗掉部分營養素,而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部分患者洗腎後也會出現疲憊感。 此外,因透析開始時血流量較大,也可能出現胸痛或血壓過低、過高等情形。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蔡敦仁說,國內新增洗腎患者中,有55%是65歲以上的病人,顯示腎臟病與老化有高度關聯,其他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也都可能併發腎臟病變。 1963年,台大醫院引進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病人,開創腎臟醫學界的新里程碑,讓眾多出現末期腎臟病變(ESRD)患者得以活命,如今每周到醫院報到二到三次,在人工腎臟的透析治療下,可以回到工作崗位,甚至可以出國旅遊。
洗腎前兆: 水腫:
等到下次門診,會再和病人、家屬花費半小時以上討論,類似的討論總要開會2、3次以上才有結果。 此外,慢性腎衰竭也會有高血壓、疲倦等症狀,若發現血壓持續居高不下,或是經常感到疲倦,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以下是幾種醫院常見的檢驗方式。 如果尿液發生異常,例如蛋白尿(泡泡尿)、血尿,或是下肢有水腫現象(按壓皮膚後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就有可能是罹患慢性腎衰竭的訊號。 現行醫學也可能透過手術方式,將健康腎臟植入患者體內,取代因病喪失功能的腎臟。 一般來說,腎臟的來源可能是五等親內的親屬捐贈,或是腦死病患的器官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