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則提醒,私家車沒有相關執照是不可作商業用途,而市民乘坐此類汽車發生意外的話不獲第三者的保障。 母親沒好氣的指是女兒懶牀自招,「女兒有時候遲到了,我們便會截的士上學,只是今天不是下雨天,就是截不到的士,只好召Uber。」司機雖有近10年駕駛經驗,惟首次接載陌生人,仍自言仍有壓力。 Uber是近年來最受爭議的議題之一,在共享經濟的大環境下,促使Uber快速崛起,漸漸取代的士,成為香港人日常代步工具之一。
以我自己的豐田Ractis為例,每公里油錢大約要9毫,但若果你的車子馬力較高,每公里要1.5元油錢,未計其他雜費,你基本上已經「無乜肉食」。 W:最初入行時主要以Benz S class接客,專做Uber Black生意,初期的優惠補貼非常多,最高紀錄試過一星期賺1.8萬元。 後來為了降低耗油成本,就決定換了Benz C class系列,轉開UberX,以一星期工作6至7天,每日工作近10小時計算,扣除成本後大約每星期賺1萬元左右。 W:我以前在工程公司開車,因為主要客戶退休,公司沒有太多生意,在機緣巧合下經朋友介紹,所以決定全職當Uber司機。
做uber司機: 司機更能平衡生活
像Uber共乘車司機這類零工工種,屬於自僱受聘,其特徵是無固定工時、工作地點和底薪。 這些受惠於手機應用程式及P2P(peer-to-peer,個人對個人)市場而興起的工種,提供前所未有的工作彈性,工作者能視乎自己的狀態和時間表接單。 但亦因為這種自由工作模式,工作者與平台公司之間的關係始終十分模糊。 趨勢是會改變的,但台灣的資訊產業進度常常是落後於全球,像第三方支付一樣。
至於計時、計程的爭議,交通部官員指出現行交通法令沒有明訂租賃業須以「計程」收費,只有定型化契約的「小客車租賃業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規定要以時間計價,違者觸犯的是消保法。 居中協調的立委鄭寶清辦公室指出,計程車業認為交通部制定的行政規則《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與母法《公路法》相互矛盾,才會讓Uber有法律漏洞可鑽。 依公路法第34條,小客車租賃業定義為「以小客車或小客貨兩用車租與他人自行使用為營業者」,指的是自行使用。 交通部公路總局為防止Uber假合作真派遣,上個月新訂新裁罰基準按次累加罰鍰、吊照,最重可廢止租賃業者的營業執照;過去非法派遣白牌車的Uber及現在假合作的租賃業者、私接客的白牌車主都有被開罰。 計程車司機認為交通部縱放租賃車「計程」營業,「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計畫於23號下午,號召2、3千輛計程車包圍交通部抗議。 Uber時常都推出乘車優惠,例如舊用戶介紹朋友註冊成為Uber新用戶,二人都可以獲得100元優惠,幾乎等於免費送用戶乘坐一程車程。
做uber司機: 高緯度蘋果遇暖化危機 英國祭基因法案
大致上整個加入UBER優步合作夥伴的過程如上,希望這篇文章對於想加入UBER司機行列的人能夠有所幫助,後續也會再增加一些加入UBER以來的經驗、心得還有一些眉角的分享。 ● 通常第一次的輸入時間會比較長,造成資料有時候會有無法順利儲存的情況發生,此時只要再重新整理網頁一次之後重新輸入一次再儲存即可。 ● 若使用手機設置時,顯示的頁面可能會有顯示不完整的情況,此時可將螢幕90度翻轉或是使用電腦的瀏覽器設置,這兩種方式皆可完整地顯示銀行設置頁面內容。 ● 其實就算沒有設置收款銀行帳號或是設置有誤也不要緊,尚未入帳的該期車資也只是會合併到下一期,直到設置成功並且順利入帳為止,也就是說就算銀行帳號尚未設置,也可先行上線接案。
通常,司機們在第一次與 做uber司機 Uber 或 Lyft 簽署協議時要先與一個工作人員見面。 之後,他們會主要通過一個內置有自動管理系統的移動應用程序來與工作人員進行交互。 「國民理財機器人」同樣也嚴格追求高良率,從資產池分類、到基金挑選,皆以多種理論模型為基礎,計算最適合的投資市場與資產類別,確保投資全程的高良率;遇到市場變動時,定期與不定期的啟動「再平衡」機制,調配對應組合因應變動。
做uber司機: 司機要有的士證才可計入息
UBER現在在網路上並沒有公開發佈合作車行的資訊,因此需要透過官方的LINE小幫手,請他們幫忙配對適合的車行。 也可以親自跑一趟UBER公司或是服務據點,但UBER並不會將車行的資料直接給我們,而是要我們自行手抄… 選定了車行之後就可以直接打電話去各個車行詢問相關的細節,可以多問幾家比較看看。 最後不可馬虎的一個部分就是跟車行簽約的環節,在簽下合約之前請務必看清楚以保護好自己該有的權益。 簽完合約後就可以向車行索取車輛的相關文件,即車輛行照、車輛強制險文件、旅客責任險或第三責任險。
- 其中一個原因,就係世界各地保險公司,都要根據當地情況,評估風險,調整服務。
- 在香港,因應各行各業出現裁員潮,不少待業人士與Deliveroo、foodpanda、Uber Eats等外賣平台公司合作,以自僱形式應聘當送餐的「車手」或「步兵」,按接單數量計薪。
- 當中有西裝筆挺,也有穿得很隨性,有一位中年婦女,也有年紀稍長不知道怎麼下載 Uber 司機的 app 。
- 不過,Uber的安排仍然惹來爭議,其計算的最低工資只限於司機接單後起計算,而不包括司機在登入程式後等待接單的時間,而且提供外賣服務的Uber Eats亦不適用新規定。
- 透過智能程式協助你熊市會「防禦」,牛市會「進攻」。
網友紛紛回應,「跟以前跑過差不多…收入的50%才是賺的錢,而且還不包含車輛耗損… 所以後來沒跑了」、「真血汗,那開高級車來跑uber真的是來做功德的」、「uber真的不好賺,光是平台費25%就很多啦」。 原PO指出,他配到的車子是2013年的舊款Livina。 他個人並不喜歡Nissan的車,但開了一個禮拜後,覺得車子小夠靈巧,在超擠巷弄有它的優勢,而且空間也不小,不會有轎型五門車又窄又擠的壓迫感,這車會賣真有它的道理,但安全就是最低等那種。 不過花1000元就可以租一個禮拜拿來賺錢,還是很便宜。 且若一週體驗總趟數45趟,接案率達90%,還可領到1000元獎勵金。 上月首次使用Uber服務的陳太亦對Uber讚不絕口,當天她為兒子辦生日派對,獲配一架7人車,而司機更為她們一行5人開門上落,令她感到當「有錢人」的滋味,又謂「俾多幾廿蚊都好開心」。
做uber司機: 本港法例滯後 零工工作者欠保障
Uber 官方說台灣司機的平均收入為 350 ,但要再扣 20% ,再扣油錢,所以推測平均淨利會落在 200~250 之間。 曾經問過另一位 Uber 司機,他說淨利是落在 350 左右,這樣算來每小時的營業額要 450 左右,總覺得不太可能這麼高。 松山文創園區表示,台灣燈會從2月1日試營運至2月11日, 11天入園人次共計超過56萬人次,已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園區… ▲雖然路面少了 Uber 車,不過有司機指今日 Uber 都有一定程度上補貼司機,變相不用對乘客加乘太多導致車費大幅度提升。 Unwire 編輯就試過在銅鑼灣乘 uberX 經東隧返回位於牛頭角的公司,在繁忙時間亦只是有 1.3x 加乘,十分正常。 事件發生在 2015 年 8 月,當時有 5 名司機被「放蛇」警員拘捕,之後 Uber 位於長沙灣及上環的辦事處亦遭搜查,三名職員亦被補。
80萬,當作可以分5年折舊,也做5年車會,月供一萬不到,維修等則有原廠服務,所以總成本連供車本金加起來,每月計大概萬七。 在另一邊廂,的士日夜兩更加起來的車租(其實是牌租),卻是700至800元不等,一個月算下來,就是兩萬多。 Uber司機的工時較為自由,派單數目不如的士,相對較輕鬆,惟比較兩者實際收入,Uber的優勢並不明顯,更要面對隨時被檢控的風險。 做uber司機 另一邊箱,的士業界反映被Uber搶去不少生意,經比較後,的士司機一更工作約9小時,工時較長,扣除每更租金360至460元;氣價需80至100元,扣除開支後,司機可以賺得約380至420元。
做uber司機: 駕駛條件:
Maven Gig 提供的車輛讓司機可以接載乘客、運送雜貨、包裹速遞,甚至是餐廳外賣,現時他們會首先向 Uber 司機埋手。 今次 Uber 是繼下個月全面撤離澳門後另一較大動作,雖然未知今次會對其香港業務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又少了一個選擇就絕對不是好事。 其實有試過 Uber的士服務的 wire 民,都會有一個感覺就是「無車」,這是由於不少 Uber 的士司機都表示只能賺取相當微薄的收入,加上要自己出車又要保養又要油費,比起租的士「搵食」更不化算。 至於 Uber貨Van 的情況亦差不多,由於香港人都習慣了使用其他方法 Call Van,加上 Uber 對車齡到司機都有更高要求,變相少車就難 Call 車,最終未能改變大家的 Call 車習慣。
且採用這種方式加入體驗就短期而言是投入成本最低的做法,萬一發現不適合自己或是對收入感到不滿足都還有路可退。 以前考駕照可以直接去現場報名就能夠在當天馬上考試,不過現在已經統一改成要先在監理服務網線上預先報名才可以(聽說高雄例外),報名之後,體檢、筆試與路考都可以在預定考試的當天一次完成。 但如果選擇的考場沒有體檢單位在旁,就需要在考試前先到各地的體檢院所先行做檢查。 另外,《道路使用者守則》列明,如車輛裝有輔助駕駛系統,在使用系統前,司機必須熟悉該系統的功能、操作及限制,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時,仍要時刻留意路面的交通情況及手握軚盤,以準備於緊急或有需要的情況下,可立刻恢復以人手操控車輛。 另外,在車輛行駛時,司機不得手持流動電話或其他電訊設備或其附件。
做uber司機: 英國租車行業出現人才流出
Uber表示,愈來愈多市民在特別日子或節日選擇以Uber出行。 今年Uber在父親節、端午節和母親節錄得的行程數目,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14%及13%。 幸中途再遇一行6名燒烤客,接單往市區,其間他們大吐苦水,有人指北區水貨肆虐,的士忙着接水貨客,街坊截到的士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亦有人指在九龍區打算截的士過海,不時遇到種種理由拒載,故不約而同多乘Uber。 司機晚上來到食肆林立的尖沙嘴,旋即接到「大旗」,先到火炭後再去大尾督,車程近30公里。 不過到了大尾督,卻發現很難接單,正打算空車回到市區,突然接到單,豈料調頭走了一半回程路,訂單卻突然被取消。
先前已有提到LINE通訊APP加UBER小幫手為好友的連結,開啟對話框後只需要先報上自己的電話號碼,接著就將文件逐一拍照傳送至對話框,再請客服幫忙審核並上傳更新文件,接著帳號開通時UBER會再以簡訊方式通知我們。 選擇台北並不表示未來只能夠在大台北區域接案,台北的司機跨區跑去台中接案或者台中的司機有機會北上到台北時也都可以在台北接案。 首先先來一張比較能夠讓大家一目了然的詳細加入流程圖。 有興趣加入UBER優步司機(代僱駕駛)的人可以看流程圖然後再對照文章中相對應的段落即可。 而且,這個先例亦有助穩定零工經濟愈趨蓬勃下的就業市場結構。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並嚴重打擊就業市場之際,此案例確實加強人們持續參與零工經濟活動的信心。
做uber司機: uber 收入Q&A
的訓練課程,結業之後將升等白金駕駛,享有等同白金駕駛的所有福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所有趟次5%的車資回饋獎勵,但比較ˋ可惜的是,這課程UBER已經很久很久沒再開課了。 UBER駕駛控制後台再去自行更換(需經過簡單的審核)(照片不需要是很正式的大頭照,生活照也OK,五官清晰可辨視即可)。 前三項為首次靠行時一次性收取的費用,其餘則為每年持續要繳交給租賃車行的費用,對於養一台車而言,和一般自用車比較起來主要就是多了靠行費,然後排燃稅低了些以及強制險與保險費用會比較高些。 良民證申請的結果若有任何的紀錄都將無法符合加入UBER的資格,完全沒有任何可緩頰的空間。 (委託親友辦理則需要提供委託人的身分證與駕照+被委託人的身分證,不需要委託書。) 申請流程簡單又快速,一般情況下幾分鐘就可以拿到手。 之後就算是完成”初步”的註冊程序,手邊現有的文件可先行拍照上傳,如果文件尚未備妥也沒關係,可以在文件備妥之後隨時再登入上傳即可。
博客「南方舞廳」亦曾分享乘坐Uber的經驗,指曾被Uber司機沒有選擇最短行車路綫,以致車資較貴。 「南方舞廳」指,事後向Uber反映問題,被獲退回多收的車費。 他指出,Uber 的好處是有完善的監察和投訴系統,車程有圖為證,之後除了可以對司機評分,還可以反映其他問題,令服務質素有保證。 Uber 被警方昨日(11日)「放蛇」,並以涉嫌「使用汽車以作出租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拘捕5名Uber 司機及扣留他們的車輛。 Uber雖聲稱會補貼司機每小時收入,但不少司機都認為條件相當苛刻,「拿到是神蹟」。 除了每小時要完成一單生意,乘客評分維持要在5分中得到4.6分以上,接單率達8成,才能得到「包底」補貼,其中一項「不達標」,包底立刻報銷。
做uber司機: 引用:Quote:原帖由 prayformum 於 15-08-13 發表
一天下來,營業額約有700元,再扣除Ube抽佣、油價,以及約略計算的保養費,每更可以賺得約350元。 而乘客則毋須負上任何法律責任,除非乘客協助無牌經營如協助宣傳等,則有機會負上法律責任。 但其實還是比較建議使用UBER小幫手傳照片的方式,因為自行上傳文件會有些地方需要填寫日期等資訊,這部分還是交給他們UBER優步客服專業的去弄吧。 在我畫的流程圖當中所提到的有三種取得租賃車的方式,個人會比較建議先使用UBER提供的租車獎勵方案加入,一來可以先讓自己體驗看看並試試水溫,二來也能夠真正實際的體驗到看看跑U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做uber司機: ‧ 台灣搜救隊被「客氣趕走」 土國翻譯教授難過反被安慰
由於車輛沒向當局申領出租汽車許可證,Uber司機並不能進行相關收費的車輛接送活動,只要司機無許可證載客,不論從乘客或其他人收取報酬都算犯法。 因此即使司機沒有直接向乘客收取車資,但因其為Uber提供載客服務,從Uber取得報酬便屬違法。 可是,工作者有了法律保障,自必帶來相應的義務,例如需要繳納個人入息課稅、與僱主(即科技平台公司)共同供款退休金,又或者不能同時為多間平台公司服務,這樣就變相成為限制,讓零工經濟失去原先享有的彈性。 不過,Uber的安排仍然惹來爭議,其計算的最低工資只限於司機接單後起計算,而不包括司機在登入程式後等待接單的時間,而且提供外賣服務的Uber Eats亦不適用新規定。 Uber認為,假如等候乘客都計入最低工資的話,意味公司必須嚴格限制司機上線的時間,甚至規定他們的工作效率,這違反Uber司機們所注重的彈性工作特點。
做uber司機: 台灣搜救隊被「客氣趕走」 土國翻譯教授難過反被安慰
阿傑表示,會做足防護消毒措施,由以前每日清潔車輛內外3次,現時則增加至6次或以上,車廂亦會加強消毒,並要求乘客佩戴口罩,一般都十分合作。 阿傑今年初欲嘗試發展其他事業,遂向公司請辭,惟疫情突然出現令計劃被迫擱置。 做uber司機 面對生活重擔,在逆境中與其「頹廢過活」,阿傑選擇積極工作,除司機一職外,亦一併擔任Uber Eats「步兵」外賣員,每日「梅花間竹」互換工作。
Uber在香港的合法性飽受爭議,假如被追討法律責任,誰會需要負為此上責任? 「駕駛汽車以取酬載客」會面臨5,000元罰款及入獄3個月,重犯則罰款1萬及入獄6個月。 而「沒有第三者保險而駕駛」會面臨1萬元罰款,監禁12個月及停牌1年至3年。 ● 做uber司機 比較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可使用郵局帳號,英文地址不需要有標點符號,還有一些中文名字需要拆字輸入。
話說從前從前,在台灣只要車型符合UBER的規定,加入UBER只需要一般的自用車方可加入,也不需要職業駕照,條件簡單明瞭,但開U在當時是被政府定義為違法的行為,並祭出異常高的罰則取締。 現在這方面UBER已做出了妥協,因此遊戲規則就必然會變得比較複雜,改成需要使用租賃車才能夠加入,不過至少現在跑U已被定義為合法,不用像從前那樣跑得那般提心吊膽。 雖然Uber有基本勞保政策,但它在本港更加需要突破的難題是法例上的灰色地帶。
去到 8 月 12 日,更再有 Uber 司機被警察拘捕,兩日合共拘捕了 7 名涉案司機。 當中有 2 名司機已在 2016 年初時就上文提及的兩項罪名認罪,各被罰款 7 千元及停牌 12 做uber司機 個月。 之後 Uber 事件一直成為極具爭議的議題,但法庭一直未有判決,直至今日才宣佈另外 5 名司機兩項罪名同樣成立,裁判官更指看不出 Uber 的服務性與與白牌車或私家的士有何區別。 Uber司機出現短缺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司機在英國封城時,轉做運送外賣,速遞物流等等的工作,部份工作與做Uber司機的工資相若,同時又可以獲有薪假等員工福利,使他們無意轉回Uber司機的行列。 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消息,現時Uber旗下有約 10,000 名註冊司機已經沒有再使用Uber手機應用程式。 根據《CNBC》的報導,由英國在 7 月解除國家的封鎖政策後,英國對Uber的需求增長了接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