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或許很殘酷,但在佛學觀點下,這畢竟是世界真實的面貌。 所以要達致真正的去苦,必然要接納無常,而靜觀能讓我們直接觀察、體會到無常。 例如當我們仔細觀察念頭時,並不難發現感受、想法不斷在變化,這是其中一種對無常的體會。 而當我們直面無常,可能會發現它不只有殘酷的一面,同時也是很能消苦的體驗:因爲痛苦亦是無常,負面情緒亦是處於不停流變的狀態。 女士們收到一束鮮花會感到很開心,但花凋謝時也不會太傷感,因為我們能接受鮮豔的花無常而短暫的性質。 可是如果不是一束花,而是我們珍重的人與事呢?
到我預期效果,我作出相關方面的努力便是了:如我想學業成績好,我努力學習便成;我想父母多點關愛,我作乖巧便成;想別人對我好, 我先釋出善意對他好便成…。 這真有意思了,原來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自編自導的劇本,自己就是主角,要劇情怎樣,可由自己作主﹗這就是無常的可貴了。 學佛後,我對我這劇本作出修改了, 劇中的主角將會努力修行,終究成佛,繼續廣度眾生, 劇本不設終結….. 因為無常,帶給家裡每一個人都很悲傷,無常雖然是佛教的真理,但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他們無法走出來,無法在無常中找出自己的出路。
迴天無常: 在「無常」中駕御感情
此時,天色已晚,佛陀便與阿難一起回到重閣講堂。 迴天無常 第二天早上,佛陀與阿難等眾弟子一起著衣持缽,入城乞食。 齋罷沐浴漱口,然後與眾比丘一起到幹荼村。 阿難不解佛陀為何而笑,便問佛陀:「無上大尊,從來不會沒有原由的發笑。不知現在為何而笑?」佛陀告訴阿難:「我之所以發笑,是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這座美麗的城市。」正當佛陀說此言時,虛空之中,無雲而雨。
- 在父親的安排下與年紀相差甚大的外省公務員老鄧結婚,生下阿強。
- 因為這些條件是依存於另一些可變的條件之上呀!
- 念佛是很方便、容易的,功德又很殊勝,能直接了脫生死,且必定成佛。
- 勸他的人沒有抓住機會,他抓住機會,三天三夜,不眠不吃,一句佛號不間斷,真的把阿彌陀佛念來了。
- 眾生的所有問題和苦,都根源於我們執著於瞬間的感覺,及東西和一切事物的不確定性。
以智慧而言,是無記的性質─非善非惡,可以造成安樂因緣,也可以造成苦痛的因緣。 畜生得到五欲的享受就滿足了,但人卻不一樣。 一個人無論外在享受如何滿足,假如心被煩惱所使,一樣是有苦的,想要靠外在的物質來改善心裡的快樂,是不可能的。 譬如,電腦是無法改變內心的痛苦,惟有靠內在思惟,才能得到心靈喜悅。 既然人人都要離苦得樂,而改善外在的物質又無法得到心裡的快樂。 因此,內心憂苦空虛想尋求心靈的依靠,所以形成宗教。 當我皈依受戒三寶佛法僧,認識到無常是佛教真理真義。
迴天無常: 念佛治憂鬱癥
即便生命有「老、病、死、生」,也會在無常裡獲得轉機,獲得更新。 佛陀把他對世間實相的證知、把這許多美妙的真理告訴我們,我們若能信受奉行,其利益比什麼財富都重要。 迴天無常 我們念佛的人就是要捨離虛假,仰慕真實,追求真實,然後證悟真實。 「真」就是我們自有本來,永遠不變,不受虛空因緣的變 化,這就是佛為我們開示的佛性。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佛性,只是因為被萬古劫以來業緣的煩惱、妄想遮蓋住了,所以自有的本性、佛性不能顯現。
在放逐期間,絲毫不受影響,建超然台,與友人採擷果蔬、取池魚,釀黍酒。 迴天無常 被貶黃州時,他寫下:「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在這座人煙稀少、偏僻落後的小城,他豁達對待,以耕田為業,打著牛角,和鄉民一起唱改編的《歸去來兮辭》。 後來再被貶至惠州,蘇軾又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他告慰自己,生活再差,也有美食相待。 人生就是無常,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事無常,莫欺人,莫負己,莫張揚。
回到重閣講堂之後,佛陀讓阿難告知眾比丘,全部集中到大集講堂。 迴天無常 阿難遵照佛陀的指令通知眾比丘到大集講堂集中。 眾比丘在大集講堂集中之後,佛陀敷座而坐告訴眾弟子說,我過去為你們說各種法門,希望你們今後經常思考它們,誦習不廢。
這時佛陀就讚歎說:「善哉!善哉!帝釋天,你能夠在臨終時皈依三寶,實在很有福報。」佛陀就為他講經說法,這忉利天的天王,當下就證得須陀洹果。 「華中快樂同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在蓮花當中,是跟忉利天一樣的快樂,這跟我們在父母胞胎十月懷胎,是不一樣的。 我們平常孤獨的時候,不苦也不樂,但是莫名其妙地有一種無聊的、寂寞的,略微不安的感覺,那就是無明正體所顯現的影子。 迴天無常 我們看到的只是影子,正體在臨終時才會浮現,那個就是根本的苦。 再來「不苦不樂受」,就是既沒有苦的境界,身體健康,沒有挫折、逆境,也沒有特別快樂的感覺──不苦不樂。
迴天無常: 「人生無常,珍惜眼前人」生命太脆弱,一定要好好珍惜現有的生活!
這個世界上惟一不變的就是變,而且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只不過是變化、活動的過程而已。 一種整體而流動的改變:每一個次原子的互動,都包含原來粒子的毀滅和新粒子的產生。 次原子世界不斷在生滅,質量變成能量,能量變成質量。 佛陀的死是一種教示,用來震撼天真、懶惰與自滿的人,用來喚醒我們了悟一切無常,以及死亡是生命無可避免的事實。 佛陀臨終前說:在一切足跡中,大象的足跡最為尊貴;在一切正念禪中,念死最為尊貴。
感恩無常,豐富了我的人生和學懂感恩的心。 無常使生滅相續,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月圓月缺,四季冷暖的變化,白天黑夜的輪轉,這些都是無常帶給世間不同的美景。 因為無常,大自然顯得多彩多姿,人間也充滿奮鬥的力量。 因此,我們不要害怕無常,應該感謝無常,讓我們的人生有更高的視野,讓我們的事業有更遠大的發展空間。 迴天無常 世間有生滅相續的現象,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月圓月缺、四季冷暖的變化、白天黑夜的輪轉,這些都是無常帶給人間不同的美景。
迴天無常: 什麼是「無常」
但魂与魄的都不能离开生命体,无论是人,还是兽,还是植物,都是生命体,离开生命体就意味着死亡。 魂与魄都指一种精神,看似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但是“精神”一词的含义实在太广了,细分下来,即可发现魂与魄所指之“精神”实是不同的。 魂更多所指的是灵魂,除人们常认为的死后离开人体的“物质”为灵魂之外,还常说的,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的“魂”更多的是指思想、道德。 魂在字典中还有一种解释——事物的最精粹、最主要的部分。 如“民族之魂”“舞之魂”“黄河魂”等,这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凝聚,一种精神,一种抽象的生命。 而魄在字典中的另一解释——精神、精力。 这个“魄”更侧重的不是精神,而是精力。
而這種人往往也比較有佛緣,就會來學佛;進一步,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如果他選擇淨土法門,那就 是真正的「達者」。 「人間苦樂事縱橫」,人間之苦,有所謂四苦、八苦。 除此之外,還有愛別離苦,恩愛的人終究要分離;求不得苦,當我們追求的時候,患得患失,即使求到了,最後終將失去。 迴天無常 道 綽大師解釋這段法語時說,如果「念」大乘的「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我們根本想都不用想。 那麼,退而求其次,「念」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包括出家人或在家 迴天無常 人,也都沒有份。
它教會我了解生命的可貴,讓我珍惜身邊人;它教會我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把握當下的時機;它教會我明白要有遠見,而非目光短淺。 在茫茫宇宙中, 遇到了佛法, 真是不可思議。 據現時科學家研究,我們的宇宙年齡約137億年,地球年齡約45億年,人類文明只有幾千年歷史,人的壽命極限是約120歲。
- 我們的身體從初生的嬰兒體,到童 年、少年,經過了青壯年,然後就會趨於衰老,甚至病變,到時候一定會死亡 ── 所謂肉體的生、老、病、死。
- 我雖然愚笨,只要我勤勞閱讀,就可能漸漸變得聰明;如果窮、笨都不能改變,我就定型,就註定窮困一生一世了。
- 因为“一切法”有二种,谓有为法、无为法。
- 這個世界上惟一不變的就是變,而且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可是我們生活過程中,經歷無常是不變定律。 就好像今年年初全球各地突發爆發新冠狀病毒,疫情令大家感到徬徨及束手無策。 正所謂「人生無常、世事無常」,既然無法阻止這疫情發生,何不藉此活在當下,努力修行,提升自己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希望它往理想的方向發展,除了培福植緣增加資量外,培養內心堅強意志力、增長智識很重要,畢竟外緣只是一種助緣,真正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自己。 未學佛的我,不察覺或在意無常的存在與珍貴。 學佛後,常聽到法師開示,提到無常,珍惜生命,修福修慧。 遇到逆境,知道好的因緣足夠,壞的可轉為好。 現在學會珍惜與家人親友的相處,多行三好,多做義工,迎接美好的無常。 我們中國人與黑白無常如此親近稔熟或許是因為他是個地道的中國鬼神。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