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的發病成因至今未明,然而有研究發現以下3個因素或有關連,包括家族遺傳比成長環境更加重要;躁狂或抑鬱的狀態可以由生活壓力,或者身體的疾病所引起;似乎是腦部控制情緒的部分出了問題,所以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別人說:「放鬆一點吧」、「看事情要正面」、「別那麼執著」⋯⋯如果可以做到,他們何嘗不想? 憂鬱日記 就是控制不了腦海中的想法、就是無法如常人般作出恰當的情感反應、就是太過努力也無法如願啊。 還好,作者身旁仍有父母、伴侶、朋友、憂鬱症同路人,雖然無法與她共同面對情緒來襲,但至少可以理解和陪伴,甚至可以接受某一天當她再難以承受生命的重量時,有機會作出的輕生決定。 因為見不得她如此痛苦,所以寧可自己去承受痛苦。
楊聰財醫師指出,環境因素對於憂鬱症的影響,舉凡如婚姻、家庭、課業、工作、社交、經濟等生活壓力,或是生離死別、天災人禍等造成的影響,在精神上引起相當大的負擔。 其可能是一瞬間的重大事件,也可能是日久累積下來,患者也有可能身在其中但並未察覺。 例如部分傳統觀念的束縛,男性常常被灌輸「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念,又或是女性「嫁夫隨夫」等,都常讓人不自覺的情況下背負極大壓力,卻又無處宣洩,進而慢慢的引起了憂鬱症。
憂鬱日記: 讀《我在精神病院抗憂鬱》:沒有誰的日子是晴朗的,比悲傷更悲傷的「微笑憂鬱症」
當一個人面對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活情境,不論是人際關係、課業、工作或是身體病痛時,因感受到壓力進而影響情緒在所難免。 有時我們會覺得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來,無法總是保持正面積極的思考模式,這時的我們,就算出現想要逃避,甚至想要放棄的念頭也可以說是人之常情。 憂鬱日記 其實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活在想像的現實當中」。 憂鬱日記 腦袋裡面的世界比真實的世界可怕得多,所以許多焦慮、痛苦、不安的情緒,襲擊我們的腦袋時,會讓我們坐立難安、覺得必須得做點什麼,改變現狀。
氣氛就像個大家庭,平時有問題便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況且很多心情,是僅病友才能體會的。 當時我才十九歲,病房中有很多阿姨們很照顧我,有時我難過起來,不停嗚咽,她們也會像媽媽一樣擁我入懷。 她們不會說「你不要想太多」,也不會講一堆人生大道理,而是安安靜靜地聽我說話,總覺得對她們說甚至比對諮商師說還來得安心。 本來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現在卻必須跟著病房的規定,該幾點起來就幾點起來、該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所以醒著受苦的時間反倒拉長了。
憂鬱日記: 憂鬱症日記第十八集
在你嘗試了用盡所有可能的辦法,試著去走近別人,依然無用,你只能選擇放棄。 我不能說出來,因為我害怕沒人會理解你,這種讓人先充滿希望再慢慢絕望的感覺,好像更糟。 你像在一座孤島,沒有人,沒有聲音,沒有彩色。 最後,我並沒有了解很多關於「憂鬱症」的科學知識。 只是根據自己的感受,寫下這篇小日記,沒有責怪誰的意思。 我現在在親人、朋友和醫生的幫助下,情緒都在慢慢好起來,也越來越自信開朗,也覺得生活多少有些動力支撐我前行。 也希望看到這篇日記的朋友,不要離開你身邊看起來喪喪的我們。
它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任性小孩,喜歡在不合時宜的場合調皮搗蛋。 但它能夠教會你隱忍,教會你勇敢,教會你抗爭,教會你怎樣去生活,怎樣去面對慘澹的人生,它會帶你接近生活的真相。 我非常想強調一下這段話,因為我想說,我在面對我的Mario 時,或者你們在面對你們的「Mario」時,請耐心點,再耐心一點。 隔壁床的阿姨和我一個症狀,所以每天到了吃飯時間,就會飄揚起此起彼伏的「不想吃」「不想吃」「我真的不想吃」的聲音。 就算醫生說泡完喝下去,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會喝下去的。 每天的行程安排都由廣播決定:「起床啦,可以吃早餐了,請各位病友到大廳吃早餐!」「早操時間,請病友出來活動身體!」「請病友出來吃藥!」─每天行程都是滿檔。
所以,在等待輪到我門診的期間,我不是踹椅子、敲窗戶,就是自言自語一些無意義的內容,總之就是靜不下來。 這時眼前的門忽然打開,一位護士突然探出頭來。 原本以為她是開門來罵人的,沒想到她卻向我道歉說:「對不起喔!讓妳等這麼久。」我當時用很不好的口氣說:「就是啊,想想辦法好不好?」但後來仔細想想,我又是踹椅子又敲窗戶的,人家不僅沒罵我,還客客氣氣地向我道歉。 護士們都很忙,平常大多匆匆路過候診室而已,這一位卻特地花時間安慰我(雖然我想也是因為我一個人大吵大鬧的緣故)。 我認為適時對患者說點關心的話,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主要以生鮮蔬果、堅果、橄欖油、白肉、魚肉為主的地中海飲食,也對改善憂鬱症相當有幫助。 生活作息上,楊聰財醫師指出,人類最好的休息時間是在晚上11點至早上6點,建議在此段時間內進入深沉睡眠。 憂鬱日記 憂鬱日記 另外也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機,手機的社群軟體等,常是引起憂鬱症的關鍵之一,而睡前使用手機,也容易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容易影響睡眠甚至失眠進而影響情緒,睡前應盡量避免。 除此之外患者平時也可以從運動、飲食、生活習慣改善。 適度的運動分泌血清素、多巴胺、腦內啡等,有助於改善憂鬱症,建議可以簡單的333運動培養,也就是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並達到每分鐘心跳130下,快走、慢跑等中度有氧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身心內科」最近越來越常見,主要以診療身心互相影響所引發的症狀(如胃潰瘍)為主。 我自己其實也有自知之明,會很害怕朋友嫌我煩,所以一般都是找媽媽,還有非常要好的閨蜜。 當閨蜜跟我說「你不要害怕我覺得煩,害怕我會離開你」的時候,當朋友跟我說「我不開心的時候也是其他朋友幫我這樣走過來」的時候,我覺得好有安全感,覺得世界是美好的。 我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說「憂鬱症」陪伴者是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也忍受很大的痛苦。
此刻,真正回溯過往,我常常會覺得自己活得宛如戲子。 我為自己量身打造的「人設」是:積極陽光的樂天派,帶動氣氛的「造high 專家」,溫柔耐心的傾聽者。 心裡認定:只有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才有資格成為呼朋引伴、受人愛戴的「人氣之星」。 很多人問我說:「會好嗎?」就跟當時憂鬱嚴重的我,傻乎乎地不停私發從憂鬱中康復的網友「會好嗎?」一樣。 我爸在我的出租屋收拾東西的時候,疑惑地拿起了我擺在床頭的兩張紙。 我一個激靈,想到那是我當初交代後事的遺書!
這兩項運動,非常適合已經稍微有活動力的患者,緩緩的動作容易跟上,做起來不會太困難,而且做完後又十分舒服。 病房安排的眾多治療課程中,有瑜伽、太極拳等運動性質的課,也有音樂及舞蹈這類的藝術治療,有助抒發情緒。 憂鬱日記 另外還有一週一次的寵物治療,以及傍晚大夥兒一起外出散步、吃飯等等,當然戶外活動都是有護士全程陪同的,而且只允許情況較穩定的病患外出。 而這幾個要點之中,最關鍵的就是「能不能控制」,所以常常很憂鬱並不代表一定是憂鬱症。 還要根據症狀來評估、甚至進行生理檢測,才能確診。 在躁期及鬱期之間,病人情緒和行為處於正常情況,不過大部份病人仍會呈現一些情感障礙症狀而無法完全恢復病發前的功能。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