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裊裊香煙燃起,香煙總是飄到旁邊的菩薩身上。 自私的婦人看了,心裡一急,就拿了一個環香掛在白瓷觀音的鼻子下,這樣一來,就只有自己的菩薩享用得到。 沒有多久,白瓷觀音成了黑鼻子觀音。 第七識就像郵差、傳真機,也像國家的老臣、家裡的老僕人,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執著前六識所做的一切,要毫不糊塗的送交給第八識。 為什么我具有這樣的智力水平,而您具有那樣的智力水平;我有這樣的像貌,而您有那樣的像貌,依然是阿賴耶識的現行。 一個有嫉妒心的人,他種下的是嫉妒的種子,未來的果報是丑陋;一個很吝嗇的人,他種下的是吝嗇的種子,未來的果報是貧窮,如此循環往復。
是說五識必須依託五根,才能生起活動。 第二是「發」,即「根所發識」。 是說五識的生起,完全是由五根所引發的。 例如:眼識是由眼根所引發的,如果眼根出了問題,也會影響眼識的作用。 第三是「屬」,即「屬根之識」。
第八識: 【星雲大師全集8 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第一講①
第八識性是無覆無記,恆不與善染諸類心所相應,自在為主,性非堅密,是故可熏。 前七轉識,非唯無記,故不能容受一切法熏。 前六轉識,且有間斷,不能持種不失,故不受熏。 第八識 一切心所,均為依他起法,不能受熏持種。 第八識 第八識 所謂受熏,因為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自己不能造業,所以要依靠前七轉識的染淨熏習,被熏之後,就執持種子,成為能藏的阿賴耶識。
- 傳說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
- 所以人死後沒消失的小宇宙第八感才會被其他人所知。
- 眼根有扶塵根與勝義根之差別,眼之扶塵根謂眼窩中之眼球及其所屬的視覺神經,眼之勝義根即是腦部掌管視覺之頭腦局部。
- 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 其中具有五重意義:第一是「依」,即「依根之識」。
- 末那於意言境(意之所思)不起推度,故無尋、伺心所。
第八識為根本所依:一切色、心諸法皆從此中出,是一切有為、無為法之本體,第八識為所薰,前七識為能薰。 (名數)識有九種之意:(一)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阿阤那識,八阿賴耶識,九阿摩羅識。 蓋經中雖無列九識之明文,而語則非無。 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曰:「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經第九曰:「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大乘密嚴經卷中曰:「心有八種,或復九種。」是也。 其如前所舉,以阿摩羅識為第九,總立之為九識者,似至真諦三藏,始見其說。 又據此可知九識為真諦一派之攝論家所立。 玄奘門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識,說阿摩羅無垢識,兼第八阿賴耶之識性,或謂為取第八之淨分而名之者,非識體有九也。
第八識: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如此如此,搞死自己,也搞死別人。 但另一方面,人也很可貴,原因在於前七識有煩惱,而唯識的設計上,第八識無覆無記,沒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 所以人雖然身處煩惱,還能正視煩惱,在痛苦中與之搏鬥,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由此反省到這惡性循環的可怕,人不自侮,誰能侮之? 原來所有的貪求,所有的報復,都是在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的協力下,自編、自導、自演的悲劇,就像拼命追咬自己尾巴的蛇一樣,會把自己搞死。 第八識 從此猛然翻身,不再被虛妄不實的煩惱所欺騙,最後超越煩惱,因為煩惱本幻啊。
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為《金剛經》,再濃縮為《心經》。 《心經》為大般若經的精華所在,講的是般若的總相智、別相智及真心如來藏之體性。 這一個真心,或者説本心,是每一個眾生都有的;不僅有,而且每天都要依賴他,每一刻也都離不開他,但卻始終不知道他、不認識他。 意識夜夜斷滅之後,朝朝又依意根而生起,可見意根從來不曾暫斷,是恆而不曾斷滅過的心,即使是在悶絕位、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中,也都不曾剎那間斷過,所以唯識學中説他的自性是「恆、審、思量」。 第八識 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才可以斷掉意根。 由了別性的意識所擁有的世間智慧及出世間智慧——本來就是六識心王所擁有的法性,特別是説意識覺知心所擁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間智慧都是意識所有的法,不能自外於意識心而存在,都是附屬於意識心的。 眼根是眼識的所依根,耳根是耳識的所依根,乃至鼻舌身意等根是鼻舌身意等識的所依根,所以六根是六識的所依,若六根有問題時六識就無法生起或正常的運作。
第八識: 佛教八識中的第八識相關內容:
世尊開、示、悟、入如來藏妙理,是佛法迥異於世間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識論否定第七、八二識,則失去佛法本質。 佛法是義學,菩薩五十二階位皆可實證和現觀。 諸大菩薩秉承世尊聖教,《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中論》、《百法明門論》闡述的皆是八識正理,《成唯識論》論中以七轉識來指稱其它七識。 又唯恐世人迷惑於六識,玄奘大師以地上菩薩的深妙智慧造《八識規矩頌》,將八識依特性之不同分成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四類概括成頌,以利益後世廣大佛弟子。 3、內變根身: 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識中的色法種子所變現。 第八識 原來第八識所緣的,是根身、種子、器界三類色法,種子是識中的潛勢力 (潛在的能量) ,根身、器界是從這潛勢力變現出來的。 種子何以能內變根身、外變器界?
像我們在睡夢中周遊三千大千世界,上山下海,無所不為。 第八識 甚至我們在平常也會睜著眼睛作「白日夢」,追憶過去,想像未來,忽而在此,忽而在彼。 此外,修行人在禪定中雖然關閉五根,摒絕外境,但心識卻可以單獨作用。 末那識特點是思量,而第六識的特點是識別。 由於不可控,透過第七識會產生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 第八識 第七識的一個主要功能是,對第八識的進行主觀感應並形成自我意識–恆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有。 末那攀緣阿賴耶識,就如同磁石緊吸著鐵一般,染污的末那識,執取阿賴耶為自內我,末那識執持有情身一切法,以為他就是身心的主人。
第八識: 第八識阿賴耶識的三種功能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