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王廟202415大伏位!(震驚真相)

侯王古廟建於石砌高台上,是三幢式設計,包括有正殿、偏殿和花園。 廟內有不少文物,如廟頂及廟內都以石灣浮雕作裝飾,涼亭內的一筆「鵝」字、廟後小山的「鶴」字石刻、還有道光27年九龍司官員許文深所立刻有「侯王座前」四字鐵香爐。 香港人也拜媽祖,不過稱這位海上守護神為「天后」。 過去沿海鄉民多建廟供奉她,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 位於銅鑼灣的天后廟建於18世紀初,由戴氏家族建造並管理至今,是香港眾多供奉天后的廟宇之一。 每年天后誕,會有許多善信前來參拜賀誕,相當熱鬧。

  • 講開又講,雖然東涌侯王古廟唔算好大,但每逢農曆八月十六至八月二十,呢一帶都會有侯王誕節慶,「神功戲」、舞獅、舞龍都仲會舉行。
  • 位於侯王廟新村 31-35號的石屋屬中式民居建築物,石屋大約興建於1941至1945年間。
  • 他們便決定前往九龍城侯王廟恭請侯王到沙咀頭座鎮,降服疫症。
  • 侯王誕的誕期由農曆八月十六至八月二十,而正誕則為農曆八月十八,每年都會有慶祝活動,節目 主要的如有“神功戲”、舞獅、舞龍、燒爆竹及聚餐等。
  • 廟內有許文深(首任九龍巡檢司)於1847年捐贈的香爐,上面刻有「侯王座前」四字。
  • 侯王到底是何方神聖,其實並沒有統一的答案,只是現在一般都認為他是南宋忠臣楊亮節。

該天后廟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整座廟宇包括屋頂內層、立柱、門牆和地板等皆以花崗岩建造。 馬灣涌村位於東涌逸東邨以北的東涌灣畔,曾是東涌舊墟。 據說在唐代已開始有人聚居,後來發展成小漁村,該村現時仍保留不少棚屋。 馬灣涌附近有不少名勝古蹟,包括侯王宮和東涌小炮台。

侯王廟: 香港廟宇5. 佛堂門天后古廟(西貢大廟) (水上人求平安)

九龍城侯王古廟曾於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年)、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 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一九一七年、一九八八年、二零零五及二零一四年多次重修。 以十九世紀香港的發展情況來說,在清朝數十年間能有足夠資金多次重修廟宇,顯示九龍城一帶在當時已有相當的經濟發展。 侯王廟 華人廟宇委員會於二零零五年的大型維修,動用港幣約四百萬元,並盡量以保留廟宇原貌為原則。 九龍寨城昔日為清軍駐地,不少官兵往侯王廟參拜,廟中還存有當時官員獻贈侯王的文物,包括刻有「侯王座前」四字的鐵香爐、同治至光緒年間刻有「至誠前知」、「折洋鋤盜」的匾額等。

侯王廟

該廟大概建於1730年,廟內供奉的侯王是南宋功臣楊亮節,曾護送宋帝昺避禍至九龍,即使帶病在身,仍奮力抵抗元兵,最終藥石無靈,後人為敬其忠義,遂建廟紀念。 每年的洪聖爺誕是鴨脷洲的年度盛事,大批居民會準備各類祭品酬謝神恩,同時一連數日舉行大型賀誕活動,包括會景巡遊、傳統龍舟拜廟和神功戲等,熱鬧萬分。 ,大概在1800年代中期建成,原本是一個建於海濱岩石上的小祭壇,可以看到海灣。 經過多次填海後,現在的洪聖古廟已退到灣仔的內陸地帶,被現代樓宇包圍著,格外顯眼。

侯王廟: 好去處

各牌匾之捐獻者中有多位大鵬協的將軍,反映出本廟的獨特歷史地位,令本廟與其他九龍寨城的遺跡,共同見證著九龍城及清朝的海防歷史。 九龍城侯王古廟建築於高台之上,由多個部份組成,包括正殿、偏殿及花園等。 正殿供奉侯王、觀音及諸仙,屬兩進式建築,殿前有方亭,側邊有小花園,廟頂及廟內皆飾有精美的石灣陶塑。 廟側涼亭內有一筆「鵞」的複刻,而刻於1888年的一筆「鶴」石刻則位於廟後小山。

  • 其實在香港,慶祝侯王誕的日子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農曆六月初六(大澳楊侯古廟)、六月十六(聯合道侯王古廟)及八月十八(東涌侯王宮),為何有三個日子,向來眾說紛紜。
  • 龍獅伴隨到來,在廟前施展渾身解數,博取神人共賞,將賀誕氣氛推上高峰。
  • 東涌侯王古廟(又稱東涌侯王宮)位於沙咀頭之西,面向東涌灣,現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南宋末年,元軍追殺宋帝,名臣楊亮節一直跟隨,即使身患重病仍指揮大軍,護主期間曾路經現在的大嶼山。 對於古蹟被圍封,向來不以為然(可參閱《風火山林月刊》第34期專欄〈封不掉的執念〉)。 隔著欄網,莫說拍照留念,就連觀賞的興味也大減。 無奈之下,只好從圍網底下覓一缺口拍攝作記錄。 東涌小炮台只餘殘垣,據說曾有僧人在此取石修補塌毀的馬灣涌橋。 現時馬灣涌寶安橋旁尚見一道殘缺石橋,未知是否相關。

侯王廟: 九龍城侯王廟

「平江南之亂」一事,可能只是傳說、推想,或這江南之亂,只是一時一地的亂子,不是甚麼大的事件,所以不載於歷史了。 因此,人們所傳「車公因戡平江南亂事而封為大元帥」一事,恐怕只屬想當然,不是事實;我們應該相信「碑記」所言,車公之封作大元帥,是歿後的封贈,非生時的實職。 倘若車公真的是「大元帥」,那麼,《宋史》或《宋史紀事本末》就應該有所記載吧。 同樣曾護送宋帝昺逃難的車公,生前不但平賊有功,所到之處,疫症亦即止,所以希望在健康方面轉個好運的朋友,不妨向車公求助。 侯王廟 本討論區的宗旨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可分享彼此的興趣及經驗。 請填寫以下的資料作登記用途,然後按「提交」。

侯王廟

走入寺內,可見多座富含中國色彩的建築,包括金碧輝煌的萬佛寶殿、供奉本土、東方及西方三方佛的大雄寶殿等。 侯王廟 逛累了,你可以休息一下,到齋堂嚐嚐美味的齋菜。 農曆八月十八日為東涌侯王誕的「正日」,早上東涌鄉民帶備祭品(如金豬和侯王衣冠)前往侯王宮參拜,花炮會成員亦陸續到來還炮。 侯王廟 現今的花炮已經簡化,只有神像而不紮「炮山」。

侯王廟: 建築與文物

灣仔古廟只有一間廳堂,於2015年進行了百年來的首次封廟整修,之後古廟繼續保存原有的特色與風貌,現在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侯王廟 東涌侯王古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供奉南宋名臣楊亮節。 這是當地村民從九龍城侯王廟請來,以求制服瘟疫的。

有次那個敲擊手經過時,他遇到了一個年輕女子獨自走路,他便多口向她說:「怎麼那麼夜一個女子還不回家呢?」。 那女子便轉頭一看他,豈料他竟看到那女子木無表情,面色異常蒼白,更以凌厲眼神盯著他,他被嚇至拔足狂奔。 「之後,我們見到他時已變得神不守舍自言自語,甚至在演出時也打亂了拍子,後來我們才知道他撞了鬼」。 由於年代久遠,廟內有多件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包括鑄於1699年的古鐘、鑄於1860年的純錫香案,還有刻於1877年的碑文等。 1898年,在清政府將新界租借予英國後,東涌炮台曾用作警署,其後亦先後用作華英中學校舍、東涌鄉事委員會及東涌公立學校校址。 1979年,東涌炮台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在1988年為炮台進行全面復修以恢復舊貌,並設立展覽館。

侯王廟: 委員會委託廟宇歷史建築物評級(古物諮詢委員會)

可惜日治時期古蹟毀滅,現存置於廟旁小亭內的鵝字石是1970年摹刻的。 很有歷史,早在1730年就建成,也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 一般認為,侯王是南宋國舅楊亮節,因為他生前封「侯」,死後封「王」,所以叫做「侯王」。 傳說,楊亮節曾經幫助南宋末代皇帝宋帝昺南逃到九龍,護駕有功,世人尊敬他很忠義,所以建廟紀念。 每年農曆年初二的車公誕會有不少善信到廟裡拜拜,不過一般會在農曆年初三人潮最洶湧。 這一天俗稱「赤口」,相傳容易有口舌之爭,不宜拜年,所以很多香港市民都愛到車公廟打卡,拜拜祈福、轉轉銅風車,祈求來年好運。

●楊侯王廟所在地,該處水面有土丘突起形如一粒寶珠,故名寶珠潭。 侯王廟 但是,由於這粒寶珠,位於大嶼山的獅山與虎山水口之處,成為獅虎爭珠之局,風水家認為,要在這一粒寶珠之前,建侯王廟,才可避免獅虎爭珠而傷及鄉民。 侯王廟 所謂得寶,就是得這一粒寶珠,令到獅虎不敢攫去,因而民安物阜,使大澳很早就開發成為一個漁港。 2001年,為配合該區的發展計畫,寮屋區已被全面清拆,猶幸石屋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