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池徑17號平面圖 內容大綱
要港部司令官,海軍中將任用,直接隸屬日本天皇,但受臺灣總之之節制。 要港部司令官之幕僚團隊編制,包括參謀長、參謀、副官、情報機關長、軍醫長、主計長,另設領港之引水員及工廠主任,皆分工於其所各職司之部門。 譯文刊登於第十七至十九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三回,本篇以澎湖的警察、衛生、宗教信仰為主軸。 衛生則是包括衛生狀況、醫療院所、傳染病、飲用水及鴉片吸食特許人。
- 而馬公港本身為一開口朝西的馬蹄形天然港灣,港區遮蔽良好,風浪平緩,為海運的主要門戶,更是民生物資的主要輸入港口。
- 本文主要探討明治29年(1896)文獻未記載而由民間自行處理的兩次船難,資料來源參考自兩次船難的和解文書。
- 照片內記錄了曾遭受空襲的澎湖廳大樓和相中123人的樣貌與情緒,可看出人間冷暖與時代暗流。
- 本文可謂開拓了「頭足綱八腕目」生物探研之區宇,對澎湖章魚族群研究具有先導作用。
- 有關張百萬的相關事蹟並未記載於《澎湖聽志》、《澎湖紀略》等史料,因此,本文蒐集46則相關傳說,針對其生平、相關傳說進行探討與分析,張百萬和澎湖唯一的蔡進士一樣,皆屬於「箭垛式人物」,兩者都是擁有最多傳說的澎湖人。
然而,中日戰爭爆發、耗材不易取得且昂貴、軍事管制對攝影藝術產生抑制的效果。 首先,中日戰爭時期對於相機的管制更加嚴格,未經核准私自攜帶經發現皆以洩漏軍事機密罪論處。 再來,相機造價昂貴,一部德國製Leica底片相機就可以在馬公街上買一棟房子,同時,底片、沖洗藥水、相紙及相關材料取得需仰賴日本進口,不容易購買,導致攝影藝術發展上的困難。 攝影藝術一直到光復後結束軍事管制,經由媒體報導、推廣而陸續興盛。 本文針對白沙鄉光復以前的40方匾額進行記錄與詮釋,以保存這些重要文化資產的歷史意義。 40方匾額分別造於清代24方、日本時代16方(佚失3方),並就宮家、廟家分別論述。
不過,舊法團成員拒絕承認業主投票結果,會後拒絕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進行交接程序。 由於荃威花園已於不足10年前已由小業主集資完成大維修工程,此舉引起部分業主不滿。 測量師學會何鉅業質疑,工程顧問「翔天」提交標書簡單、含糊,並無列明施工範圍,正常工程承辦商難以入標,或因資料不足而導致價格偏高,可能出現圍標問題。 而維修費攤分方式亦引起不滿,其中商戶平均只需繳付數十元,但住戶則平均以百元計;業戶投票的計票方式卻以業權的不可分割份數為準,即商戶一票相等於住戶數百票。 2013年12月8日凌晨,一名26歲空姐被胞妹發現藏屍於荃威花園D座寓所的睡房衣櫃中,警方到場後發現死者頸部有傷痕。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地區及地址
日治時代的澎湖醫院為洋式二樓建築,是醫院辦公室及藥局所在,病房則設於後棟。 日治時期時,馬公街大致上不會覺得有醫療上的不便,但離島因地理關係,醫療機關還不普及,甚為遺憾。 到昭和10年底的分佈情況是:公立醫院1間、公職醫生5位、開業醫師5位、牙科醫師2位、助產士11位、藥商11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照片是澎湖地區畜牧業雞隻相關用具,文章由呂明宗先生所撰。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雞隻的飼養為澎湖的家庭副業,所用之一般飼料,多以當地所產之雜糧,例如高粱、小米、地瓜籤、廚餘、菜根、魚骨、蝦皮等為主要食物。 其中,高粱、小米、地瓜籤等除了做為飼料之用,也為一般家庭所食用。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 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 先前的文章已從各方面針對此議題有了深入的探討與論述,本篇之目的有二,一為補充與本議題相關之考古與史實;二為將過去被誤認為與琉球無關的史實一併論述與呈現,精進過去之研究結果。 作者認為,歷史是過去已生之事實,無法與之作對,而史實之研究亦須將歷史回歸正道。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琉球人在亞洲海洋發展史上占據舉足輕重之地位,然而,多數的知識以口耳相傳無主,缺乏文字記載,甚為可惜,故須加以深入探究,並以文字紀錄之。 此外,夷洲與中國之關係為東方海洋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亦須深耕、挖掘。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4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五)〉,為蔡丁進先生一行人至越南考察實錄的第一篇。
本期(37期)敬刊賴福順教授、鄭紹裘耆宿、陳益源教授、高啟進主任4大作,後2作與「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有關。 歷經1年多之准備與等待,克服諸多困難,「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終能於今年8月15~22日成行(共8天)。 參行人員屢經變動,最後10位定案,全部考察,係依蔡廷蘭道光年間所撰《海南雜著》之行跡,8天之學術考察,沿途印證書中諸多地點,所發掘之歷史文化價值,不止本團收獲豐碩,越方亦頻表開啟他們新知。 從蔡廷蘭值風詣越建立良好關係,迄今越南新娘最夥、媒體報導美、中外越南最頻數,勾綰台、越二民族學術交流、邦誼彌馨,此其時矣。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馬公市武聖廟。 武聖廟現址為舊稱之紅木埕,為明代「暗澳城」(紅毛城)之所在。 圖為大正9年5月27日海軍記念日之表演,左起第2人為作者祖父山口忠六。 本匾落款於嘉慶14年(1809),上款印記不明,下款印記可能是「許文謨印」(印篆)、「文謨」(印篆)。 圖為外垵村溫王廟「海澨蒙庥」匾額之上下款,落款於嘉慶14年(1809)。
正史所載朱元璋皇后馬氏(1332~1382),其父馬公自小將之託付郭子興,拜為義父,後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娶馬氏。 馬后傳說甚夥,澎湖也有類似傳說,主角易為朱元璋,還加了花生情節。 蛇郎君傳說是從福建隨著移民,輾轉傳來澎湖、台灣,其情節大致穩定,細節則有許多變異。 彭祖傳說在元雜劇中受供養,台灣傳說中受侍酒、浼請,皆傾向功利主義,澎湖型式不圖回報之徽德,境界較高。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此故事主旋律是「人死心不死」,亦即人雖死去,但心未死,不死之心以簫聲續傳情意,俟對方感動,心方死去。 藉不死之骨頭表情者,僅見於澎湖,反映民間故事「因地制宜」之特性。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相關條目
民國五十年代前農家飼養的豬隻以「本地桃園種豬」為主,豬隻的餵養以餿水、廚餘為主。 過去家庭以處畜業做為額外的收入或糧食來源,因此,豬糞尿便成為最佳的肥料。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圖片為隊伍先鋒出發的情境。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出巡當日,村中壯丁熱熱鬧鬧抬著神轎遊街,周圍有小法隨侍護駕,前有機車、兵馬、旗牌隊開路前導,後有八音樂團、各式陣頭相隨,有時乩童還會上轎,展示神威。 圖片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
主要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 可進一步於相關連結中參閱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一文,以及本團隊於2019年11月25日補拍匾額之影像。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日治時期的教育體制分為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又分為以日本人為主的小學校、台灣人為主的公學校、實業輔習較育(即職業學校教育體系)、幼稚園與書房。
-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6期,篇名為〈澎湖石滬2006年滬口普查之研究〉,作者為李明儒、李宗霖。
- 回顧澎湖畜牧歷史,在元代時本以羊為大宗,根據《島夷誌略》篇內容顯示:「自入清代各種文獻資料內,未再發現大規模牧羊之紀錄。」日治時期後,依據明治三十四年(一九O一)的統計資料,澎湖有579頭羊隻,但因為羊隻的飼養沒有加以提倡,便逐漸沒落。
-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4期,篇名為「澎湖石滬數位典藏之研究」,作者李明儒、詹雅惠。
- 與過去記錄相較,在受到人為因素干擾下,如環境過度開發破壞,而造成原生物種的減少;或人為不當的棄養和放生,致使外來物種的入侵,並與原生種產生相當程度之競爭,對於生存於渠道內之物種無疑是一大威脅。
- 鍾國男先生〈關於澎湖的章魚〉一文,除提出澎湖章魚初步探考外,更力促國內外對章魚嚴謹分類研究的重視。
現存之約章僅有兩件,皆為日據初期訂立;另一重要文物為記錄當時各郊行及澎湖舖戶姓名之石碑。 台廈郊之會所設於媽宮街水仙宮,郊鋪設立於澎湖媽宮街(陳文達,1720),可能因清代班兵而出現,需仰賴廈門或台灣運送的商品包括:糖米、布帛、木瓦等澎湖未產之物。 澎湖廟宇之多,早已名聞遐邇,各村里都有公廟,各宮廟都有自己訓練而成的小法團。 廟宇文化的傳承包括硬體的宮廟建築,與軟體的神職人員,兩項相輔相成。 澎湖廟宇文化之能源遠流長,其神職者的小法團扮演很重要角色。 本文主要敘述呂山派的現況,分別介紹其咒語、符法、步罡科儀,以及安祖師的方式。 澎湖小法呂山派與道教閭山派同一源流,但延伸已各有獨特風格。
陳信惠中國元朝人,字孚中,號退翁,福建晉江青陽嶼頭陳厝人。 於元朝至正年間實授擔任澎湖寨巡檢,駐紮於台灣海峽的澎湖群島,澎湖寨巡檢為歷史文獻上蒙古帝國首度於澎湖群島設置的官職。 他所擔任的巡檢官職,是元朝最基層的官員,隸屬於福建泉州府,著有中齋等集。 圖為野戰醫院與雜糧收成後的農地,翻攝自1996年楊孟哲的《台灣歷史影像》。 照片中間後半部是百年前設置於媽宮東門外的野戰醫院,前面是雜糧收成後的農地,收成後未再耕種。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澎湖廳內土壤由玄武岩潰碎後的火山岩質經風化作用形成,土質相當肥沃,然而由於受到長達半年的季風危害,使表土被吹散、被雨水沖失,逐漸成為不利於耕種之地。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作者為呂明宗,圖片是澎湖地區的石頭、硓𥑮石豬舍。
圖為良文港派出所及其巡查,本張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1932)的《澎湖島大觀》。 澎湖廳又設二支廳,下有二十個警察官吏派出所,此為良文港的派出所。 澎湖因地理環境限制,犯罪率頗低,又因地緣關係,思想犯、智能犯極少,犯罪種類以賭博為第一,此外還有竊盜、傷害、通姦等,一年內移送法院的案件數不過百件。 在普遍的民情中,廳內家戶從事產業農家多於漁家,然而在性別分工上,男子多以出外就業、漁撈為業,女子則專責農務。 特別的是,女子以讓男子從事農務為恥,而多數男子也不願意下田,因此即使在農忙時返家,卻仍不願協助農事,而成天遊蕩,這可能對地方治安造成部分影響。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光緒21年(1895),我國戰敗,當兩國在馬關議和時,日本陸軍假扮成旅團,並在艦隊的掩護之下,於23日強行自澎湖本島龍門村裡正角登陸,僅經三日攻陷媽宮城占領澎湖,從此澎湖淪陷50年。 大正13年(1924)時,谷口要港部司令官、竹下澎湖郡守、上瀧街長及其他有心人士共同策劃建立「裡正角登陸紀念碑」,該碑之立定在透過募款之後達成。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澎湖島嶼生活記憶
荃威花園屋苑附屬的商場,方便住戶於區內消費,商場主體設於A至C座基座,共設兩層,屋苑管理處以及A至C座大廈主入口亦設於商場內。 荃威花園四周依山面海,俯瞰整個荃灣市區及鄰近海域,環境清靜優美;加上空地特廣,用以闢作花園、草地、兒童遊樂場等康樂設施供住戶使用。 荃威花園設有巴士總站、街市、停車場及購物商場,配套尚算充足。 然而,由於屋苑位處荃景圍的最高點,居民一般需要乘搭巴士來往荃灣市中心。 其中F至R座座毗連之下花山設有大欖涌(引水道段)緩步徑,沿該緩步徑可前往油柑頭、汀九、荃錦公路及元荃古道荃灣入口,為假日市民遠足之熱點,擬建之「曹公潭自然生態公園」亦位於荃威花園附近。
全文是以二十字所組成的新詩,描述辛勤的母鳥為一窩嗷嗷待哺的幼雛外出覓食,即使忙碌,卻不知疲憊的情形。 照片中記錄下三隻見到相機,誤以為是母鳥靠近而著急著張嘴欲飽餐一頓的雛鳥,雖只是一張靜態的相片,但是透過下方文中的「啾啾雛鳥啼」,彷彿能聽聞雛鳥叫聲,圖文相映、生動有趣。 本文為《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的分隔頁,圖片由楊雙富所創作,文由林麗卿撰述,以「追日」為主題進行創作。 內文寫道:「努力揮動鳥羽,追向快速輪動的日神,擁有夸父的癡愚,我是否道渴而死?」相片中捕捉到一隻振翅飛翔中的鳥兒,準備停駐在眼前的石塊上,鳥兒的後方是懾人心魄的太陽,強烈的光線和鳥類的剪影做對比,令人印象深刻。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太陽磅礡的氣勢,猶如「日神」,此景令人聯想至夸父逐日之傳說。 癡愚的夸父日以繼夜地追逐永遠無法趕上的日神,因此作者便以鳥兒與太陽的前後景,以擬人的方式譬喻其是否如夸父那般因逐日道渴而死。 本篇提及其他宮廟中的龜,除了以各種食材作成的食用龜,像是蛋糕龜、果凍龜、月餅龜、麻薯龜⋯⋯等,各式各樣的新龜出現。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九龍城區
《澎湖廳志》卷2規制,祠廟(叢祠附):「光緒十一年法夷亂後,通判程邦基飭紳士黃濟時、蔡玉成、徐癸山等捐貲重修。有碑祀﹝記﹞。」〈重修城隍廟碑記〉記事較為詳盡。 此碑碑文敘:「丙戌春落成,具詳奏請封號、頒匾額。」丙戌年為光緒12年,與事實不符,事際上,光緒11年即已上奏疏。 溫王宮主祀溫府王爺,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而彩色相片為本計畫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5日所拍攝。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據傳創建於康熙年間,大正8年(1919)重修落成,今貌為民國94年(2005)重建落成。 圖為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永鎮」匾額之上下款照片,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 上款「(大正) 戊午年仲秋吉旦」,上款原有日本年號遭塗去,隱約可見「大正」字樣,戊午年為大正7年(1918),仲秋為八月。 本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乃眷西顧」匾額,本計畫執行團隊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
福建中學分校:原址在北角七姊妹道,以私立形式辦學, 年間逐步併入同系的福建中學(小西灣)。 2021年5月4日,因應有一宗未分類(可能是本地個案)N501Y變種病毒個案,政府晚上將荃威花園R座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當時說法是全幢居民須送往檢疫中心隔離21天。 金池徑17號平面圖 後來在5月7日,政府宣布檢測呈陰性的人士,可逐步離開檢疫中心,並再強制檢測數次。 2015年11月23日,荃威花園逾1,600名小業主再次出席業主大會,成功推翻大維修工程;並且議決撤換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
朱盛文物紀念館由第五代朱宏釮所建,該館共有三層樓,每樓20坪,共展出1300件文物。 各樓層有不同的主題,一樓為「百年盛興歷史展」,展出盛興五代歷年來的照片、製餅器具、日常用品、古幣等。 本期敬刊6文:陳憲明教授透過實察與訪談及旅居台灣的石滬所有權人後代),分別記述了西嶼赤馬村(緝馬灣)牛心灣內滬、牛心灣外滬、海鼠仔滬、鱠仔鼻頭滬四口石滬建造的由來、時間、現況與特色。 郭金龍<赤崁村廟紫菜採集的管理制度-姑婆嶼之例>一文,首敘紫菜採集的傳統,次敘北海無人島領域歸屬的形成與其防衛措施,再敘姑婆嶼紫菜採集活動與赤崁村廟的管理制度,末敘採收意義的轉變及對觀光發展和知性教育的期待。 洪國雄〈千年魚栽•萬年草仔-「帷」魚栽〉一文,備述往日帷魚栽業的盛況、工具、方法,以及由盛而衰的原因,充分勾勒出澎湖漁民們討海生活的生動圖像。 賴福順教授〈唐施肩吾澎湖「島夷行」糾謬〉一文旁徵博引,溯本清源,再度確定唐施肩吾絕無可能來到海隅荒陬的澎湖。 蔡丁進〈唐代時的澎湖-論施肩吾「島夷行」一詩〉分兩期刊載,本期介紹主張施氏不曾到澎湖來的歷史名家考證,最後的結論是施氏確不曾渡海來澎,頂多是在浙江沿岸風聞澎湖情形而詠罷了。
紫菜1年可探集2至3次,採紫菜當天都是集體行動,配合潮汐的因素,探集的時間只有2小時。 1837年發明攝影技術至今,歷史影像的收集和研究報告有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然而,若影像本身敘述錯誤,即產生錯誤轉載、影響考證的連鎖效應。 如:和史料紀載不符的孤拔墓碑、誤植為「漁翁島砲台的火藥庫」的東臺古堡、將澎湖廳總鎮署東西門誤認為「北門」的媽宮城城門、被誤認為是拱北砲台的日軍新建新式砲陣地等諸多錯誤。 作者也呼籲無論是官方或非官方刊物,影像務必嚴加考察後再予以引用刊載,以免影響考證、造成錯誤的文史或影像史。 根據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澎湖地層以花嶼的六千五百萬年最古老。 其次為通樑一號井地下深處的通樑層和白沙層,再其次為漁翁島層,約在一千六百萬至八百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