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陂坊28號 內容大綱
林湊率義民收復彰化時,大肆搜捕漳州人,並焚毀莊人莊舍,許多漳州人被迫加入林爽文陣營;大股首漳州人陳泮為了報復,也將泉州人房屋盡家焚毀。 中部地區漳州籍往山區疏散,泉州籍往海邊逃命,客家要疏散的就往北搬到苗栗。 客家接連攻下漳籍陳武等人佔的阿里港,張基光等人佔的阿猴,及洪賽等人佔的萬丹;莊大田一聽到消息就趕回去,還派十五個原籍潮州客家潛進六堆放火,六堆為了防範福佬襲擊,派員沿下淡水溪巡邏。 台中以北,天地會王作帶六百人過大甲溪,沿途招募至兩千人,雖然在後龍遭客家襲擊,仍攻下竹塹,不過不就被客家與清兵聯軍收復。 台北盆地則經歷了第一次分籍械鬥,泉州籍和客家分別反擊漳州籍為主的起事者,台北的漳泉兩籍械鬥歷六個月才平息。 乾隆52年10月5日至10日林爽文糾眾數萬餘,不分晝夜攻打諸羅城,仍舊無功而退,這是林爽文最後一波攻勢。 雍正年間潘敦仔共有三張割地換水合約,分別是雍正6年與通事張達京、雍正10年與六館業戶及雍正11年與業主張承祖,公同訂立墾約,開水圳分水與番灌溉,番則割地以為交換。
由於鹿港與福建貿易的主要港口泉州外港蚶江,所以經由路港到台灣的移民以泉州為多,造成台灣中部海岸以泉州為主。 漳州人只有往內陸發展,而在平原東部形成漳泉雜處的局面;客家人人數最少,大都是附在漳泉聚落的墾戶或墾丁,經過數次械鬥和民亂,客家人逐漸集中到以永靖和埔心為中心的三角地帶。 清末時,彰化平原以和美和秀水為界,靠海為泉州人聚落,彰化縣城一帶漳泉雜處,員林以南靠山地帶為漳州人集中區,員林附近有祖籍潮州的客家人。 鹿港於雍正9年正式開盎鹿港為島內貿易港,彰化平原成為稻米盛產地後,鹿港成為米栗轉運港口。 乾隆中葉除官方為配載糧運外,有廈門、蚶江偷渡往來鹿港販買米榖,乾隆49年清廷乃開放鹿仔港對渡泉州蚶江。
竹塹城的建立和竹塹作為淡水之廳治,導致竹塹在清中葉以後,發展成台灣北路地區重要的行政、文教、軍事中心,成為清代新竹市發展的經濟基礎。 明治38年的台灣首度正式戶口調查,在67個市街中,新竹排名第五。 日本時代的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側重於農業資源開發與農產加工品輸出,新竹市由清代的行政、文教與軍事為主,逐漸轉型為工、商、金融運輸及公共行政等機能,工商服務機能創造較多就業機會,吸引人口集中,因此日本時代新竹市的都市化顯著。 台灣光復以後的經濟發展策略以對外貿易為主,而服務部門都集中在大城市,特別是台北都會區,而且進一步又創造更多製造業與非服務部門的就業機會,導致小型城市如新竹的都市化過程比起整體台灣的發展相對較緩慢,直到1980年代科學園區開發,讓二、三級產業活動都市區域的擴張。 三陂坊28號 鹿港居台灣南北之中,早在康熙年間即已發展,雍乾年間逐漸形成市街,直到乾隆49年才正式開港與福建蚶江對渡,島內貿易地區「頂到通霄,下到琅橋」。 鹿港行郊素有八郊,即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敢郊金長鎰、油郊金洪福、糖郊金永興、布郊金振萬、染郊金合順、南郊金進益,其販貨以米、糖、栗、油為主。
被監禁 13年後,因為英皇佐治五世登基獲皇恩大赦,村民們燃放爆竹夾道歡迎,被譽為民族英雄。 出獄後伍其昌改號醒遲,曾經在西邊圍建「作新書室」教授徒,賦詩明志,與當地名流唱和。 伍醒遲仍然活躍於社務,1915年與戴鉅臣、鄧英生、梁惠戴、鄧可光、黎翌才、易贊臣等人參與建立元朗新墟及由元朗合益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6号线列车同4号线、5号线列车一样,由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列车采用4节编组L型列车,4节编组列车长约70米、宽2.8米,车体侧面为鼓形结构,最高运行速度为90公里/小时。 车体结构采用大端面挤压铝型材全焊接结构,地板、车顶、侧墙、端墙采用隔热和隔音材料,每节车每侧设置三套塞拉门。 三陂坊28號 列车外观银灰色和蓝色相间,腰部有一条紫红色饰带,配色与动漫角色奥特曼相似。 2020年7月20日起,广州地铁6号线按照“浔峰岗至香雪(大交路)+浔峰岗至黄陂(小交路)”的方式开行列车。
三陂坊28號: 污水檢測呈陽性地區大廈名單:18區污水陽性+免費派快速測試套裝
乾隆35年林對丹等捐建媽祖宮,爾後漸成街市,其西方的大安港為大甲海運的門戶。 彰化平原上的漳客人群總和還不及泉州居民的三分之二,泉州人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道光年間漳泉大衝突中,永靖附近的客家居民有人想充和事佬,結果不成反而變成事主,於是客家人與漳州人遂商議決定以永安宮〈位於永靖鄉〉為中心,聯合武西、武東、東螺東及東螺西等堡之漳客聚落,結合成七十二庄的聯合陣線。 七十二庄的組織雖無文獻記載,但天門宮〈位於社頭鄉枋橋頭〉仍留存有七十二庄的組成聚落名稱之記錄,由八個不同聚落群所組成,每個聚落單位各雕刻不同名稱的媽祖,供奉在天門宮,凡有喜慶則恭請回去奉祀。 八個祭祀群中,武西二媽和湳雅大二媽兩群是由客籍村落所組成,其原主祭神是三山國王,這是代表福佬客村落的兩個主要祭祀群;其他六個群體大部分由漳州人聚落所組成,其中有一部分是漳客雜處聚落。
嘉慶17年已出現泉廈郊,道光元年「居民舖戶四、五千家」,「商船聚集,闤闠最盛」,淡水同知每半年駐劄於此,所以嘉慶中葉艋舺已成為台北盆地的政治、經濟、軍事重心。 1850年左右滬尾港已是商貨雲集之所,但民居舖戶僅二、三百家,主要作為商船淀泊所;淡水地方的軍事、政治及經濟中心仍在艋舺,是「淡水最大村鎮,巨商富戶皆萃於此。」在軍事行政配置上,從大甲溪至蘇澳海口、洋面,俱歸艋舺參將〈1824年之後〉統轄。 雖然八里坌名為正口,淡水河內河河港共同分擔北台灣港口最高的行政、軍事和商業功能。
三重埔、土地公坑、香山、鹽水港等處沿山,亦時有生番出草,甚至還在廳城咫尺的南門外巡司埔騷擾,殺害官兵,同知李慎彝基於塹城安全考慮,於道光6年設石碎崙官隘。 另外,九芎林在乾隆52年由佃首姜勝智招佃開墾後,形成市街,成為墾民的中繼站,往關西、橫山、樹杞林進墾,並於樹杞林設隘,南下與番爭地,於是新竹東南山區的拓墾遂與九芎林南進墾民連成一氣。 道光中葉竹塹平原大部分地區已經陸續墾盡,唯獨距竹塹城甚近的東南郊廣大地區尚未開闢。 三陂坊28號 早先竹塹平原的拓墾方式是,先向番社取得土地,報官勘明給示後,招佃開墾,例如王世傑開墾竹塹埔,及萃豐莊的汪仰瞻墾號〈當時姜朝鳳即佃戶之ㄧ〉,都以此模式展開。 林爽文事件後,官府招募熟番設番屯,駐守番界防生番出擾,並撥近山未墾埔地以資養贍。 屯番或不善農事或屯丁無暇開墾,官乃則成佃首都佃開墾,按等科租,以充屯務公用。
荃灣位於大帽山以南,東南面向藍巴勒海峽,為青衣島對岸,後借用作鄰近地方的名字。 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有 0.5 平方公里(只計荃灣市中心)。 當時荃灣西部(柴灣角至木棉下一帶)的海岸線是在青山公路,而東部(木棉下至鹹田一帶)的海岸線則約在沙咀道。 填海之前,荃灣有一個海角名,名為沙咀,海壩村舊址、鱟地坊、大屋圍、部分福來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三陂坊28號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因此地海灣水淺而得名,但因名字有「龍游淺水遭蝦戲」此一不祥之意而改名(但名字有同一意思的淺水灣卻沒有改名)。 淺灣亦屢見於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和新安縣志等。
- 宜蘭土地開墾採結首制,與清代台灣其他地區的墾首制不同,墾首通常是富商、豪強。
- 彰化平原後來又完成十五庄圳和二八水圳及施世榜的福馬圳,成為全台最重要的米倉。
- 地圖上大馬路的「路」字旁邊的位置是「福生堂」藥行,旁邊是陳光記百貨商店。
-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台灣的官僚體系,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 填海之前,荃灣有一個海角名,名為沙咀,海壩村舊址、鱟地坊、大屋圍、部分福來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2003年,13层商用住宅楼“衣锦华庭”一期完工,导致三坊七巷西北角大片区域遭严重毁坏。 自21世纪初起,三坊七巷的文化遗产保护备受关注,并先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陂坊28號 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福州鼓樓區,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城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以南北走向的南后街为轴,西侧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等“三坊”,东侧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等“七巷”。
三陂坊28號: 污水檢測呈陽性地區大廈名單:3月24日更新
直到嘉慶24年通判高大鏞敦聘湖南湘潭歲貢生楊典三主講,年錄取生童六、七十名,借文昌宮為院址,以番社餘埔租穀充師生膏火花紅。 嘉慶元年年吳沙率眾入墾烏石港南邊的頭圍(頭城),這是首度大舉入墾宜蘭成功者。 吳沙於乾隆38年渡海來台灣,起初在雞籠為人執役,後改做番社生意,此時北台灣已經大致都開發,因此入墾東北角的三貂,兼通番市。 次年番社流行天花,番人感激吳沙施藥活命,回報以分地開墾,吳沙設誓不侵擾後,得抵頭圍,建立漢人蘭地第一個據點。 三陂坊28號 乾隆15年的番界立石禁止漢人越墾,讓熟番以番界以東地區保留作為其墾獵維生之地。 不過,當漢墾區發展飽和後,漢人不斷踰越土牛溝,進入保留區私墾;加以社番被派撥前往生番界址守隘,無暇耕作,以致將保留區土地典給漢佃耕作,最後成為漢人的家園。 乾隆55年正式設屯後,漢人在保留區私墾田園收歸屯有,墾佃需繳納屯租,以便發放屯丁作為屯餉。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引來大量的中國大陸居民湧入香港,與此同時引入大量資金、技術及廉價勞工,荃灣亦在德士古道、楊屋道及柴灣角一帶興建多間工廠,令當時的荃灣工業發展蓬勃,有「小曼徹斯特城」之稱。 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則屬南約。 清乾隆51年(1786年),三棟屋由陳姓客家人在廣東的支系所建立,成為香港最古老的圍村之一。 三陂坊28號 海壩是區內另一條較大型和知名的客家原居民村落,為一雜姓村,建於18世紀至19世紀。 根據規劃署之法定圖則,「荃灣」廣義上由東面的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起,西伸至油柑頭一帶,而汀九以西至青龍頭一帶則為荃灣西地區,而兩者同屬十八區行政區之中的荃灣區。
- 七十二庄的組織,漳州人以天門宮為代表,客籍人以永安宮為全體福佬客村落的象徵,彼此透過對方之鄉土神的祭祀,將兩個不同祖籍的人群聯合成一社會群體。
- 如果再加上施世榜所築的福馬圳,引半線北邊大肚溪的水源,全部灌溉面積接近一萬三千甲,涵蓋彰化平原西北部的海岸平原,施家自己擁有田地至少五千餘甲。
- 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及大欖隧道落成啟用,由於鄰近機場和大欖隧道而間接加速荃灣的發展。
- L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p.33-112,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90年8月。
- 由於鹿港與福建貿易的主要港口泉州外港蚶江,所以經由路港到台灣的移民以泉州為多,造成台灣中部海岸以泉州為主。
- 鄧文蔚,屬元朗錦田泰康圍人,於康熙24年考中進士,功名牌懸掛在「永隆圍圍門」裡,這一位進士,亦是香港境內第一位進士,昔日進士就當是現今大學博士,考取進士會授予官職,分派到浙江省龍游縣做縣官,鄧文蔚後人於永隆圍對面之祠塘村,建「龍游尹泉菴鄧公祠」以供奉祀,又稱光裕堂。
台灣的平原面積都不夠大,所以滿清時代沒有再出現超越八堡圳規模的水圳,不過水稻的種植仍成為全台運動〈不像糖業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因此稻米繼糖之後列入台灣歷史上重要出口經濟作物。 雲嘉平原是指〈由北而南〉北港溪、朴仔溪、八掌溪流域,西到海、東到丘陵的平原地帶。 荷蘭、明鄭時代嘉義地區的拓墾,分布於平原地帶近海地區,多為漢人私墾方式,主要係溯溪進入內陸;沿山地區的拓墾方式,則是透過官方力量,以武力為後盾,招漢人開墾。 進入滿清時代,以明鄭時代的八個舊拓墾中心,組織保甲:鹿仔草莊、龜佛山莊、南勢竹莊、大坵田莊、龜仔港莊、槺榔莊、諸羅山莊、打貓莊。 歷經康雍乾三朝,嘉義平原大致開拓完成,拓墾順序大抵是北早南遲、由沿海向內陸推進。 朴仔溪以北拓墾時間較早,康熙年間多已拓墾完成;朴仔溪以南,以朴仔市到水上鄉、嘉義市間最早開墾,康熙年間完成拓墾,僅零星幾庄於雍正至乾隆初完成。
莊英章,晚清北臺灣的拓墾形態:以新竹北埔金廣福大隘為例,田野與書齋之間,允晨文化。 關於竹塹地區開墾資金來源的問題,例如王世傑係因與番民互市,而得在番社開墾,與開墾蘭陽的吳沙頗相似,開墾萃豐莊的汪淇楚即可能也是擁有資本的商人。 隨著開墾進入丘陵,番害逐漸加重,設置隘寮隘丁讓開墾成本越高,非一般移民可承擔。 三陂坊28號 此時在城閩人或以小租戶、合夥或獨資組成墾號,將資金投入近山地區開墾,例如開墾台北地區財力雄厚的林承祖,在九芎林、五股林即擁有小租權,後來轉讓與姜秀鑾。
全村有12个龙舟协会、50多艘传统龙舟,今年也有新龙舟下水,数量居广州市自然村之最。 在前不久公布的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广州市天河区端午节(车陂龙舟景)与清远市清城区端午节(白庙疍家游龙)双双入选。 五、永久會所:一九四零年,由熱心會員集資購買於元朗大馬路二十八號全幢為永久會所,獨立樓梯瓦頂屋宇;地下鋪位出租,以租金為營運行政支銷,直至二OO三年為止;是年年底進行會所重修,更新設施,預計於二OO七年底入伙,展開新頁。 四、臨時會所:籌備委員會租用元朗合益街三十六號二樓即現時大馬路元朗合益有限公司大樓附近,該物業亦為博愛醫院分局,本會初具規模,辦公有所。 三陂坊28號 談到歷史,元朗原為鄉村市集,一百年前,清朝嘉慶年間,初設墟集於南邊圍附近,即現時舊墟長盛街,利益街及酒街一帶,每逢農曆之三、六、九日定為墟期,元朗各鄉村居民,按時趁墟,買賣農產品,「投墟 」之名由此而起。 元朗位於新界西北部,三面環山,地勢平曠,十八鄉、新田、屏山、廈村、八鄉及錦田六鄉共有圍村一百四十多條,今日,連天水圍新市鎮在內,人口達五十多萬,經過百數十年的蛻變,元朗己成了一個小城市。 免责声明:单页展示的楼盘或房源的图片、视频等信息内容均由该楼盘的置业顾问提供并上传至平台,仅供参考,建议用户以开发商案场实际展示或交付使用的房源为准。
宜蘭的開墾在土地與財富的分配比較平均,加上取消大租使得公費更充裕,都為宜蘭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嘉慶3年有吳養、劉胎先、蔡天先、蔡添福歸附,共闢二圍、湯圍、三圍,次年再進抵四圍。 漳人人數最多,分得頭圍至辛子罕附近地;泉人不及百人,分得二圍菜園地;粵人更少,只擔任鄉勇。 嘉慶4年粵人不滿,爭泉人地,導致第一次閩粵械鬥,漳人分柴圍的39結及奇立丹等予泉人,弭平糾紛。 三陂坊28號 嘉慶7年號稱九旗首三籍率1,816人攻取肥沃的五圍(宜蘭市)。 荷蘭時代的番社戶口表總共記錄47個番社,但是荷蘭人在北台灣的經營似乎不及於噶瑪蘭。 滿清時代康熙24年的台灣府志有噶瑪蘭36個番社的說法,雍正2年的台海使槎錄則記錄40個社名,不過宜蘭平原漢人開墾始於嘉慶年間。
在乾隆55年重新劃定番界時,將三層埔庄劃到界外,而大嵙崁則劃為屯埔。 當大嵙崁屯埔的屯佃,以近番界易受威脅為由,主動向官方提出設隘要求,以保護屯埔墾民安全,為了獲得設隘經費來源,讓墾戶取得三層埔的拓墾權,以「墾資隘糧」。 最早請墾三層埔是薛藍美,最晚嘉慶9年已進行拓墾,但是由於「力不足而停擺」,於嘉慶15年頂給朱朝陽,情況也差不多。 朱朝陽死後,兒子朱聰英與板橋林家和月眉李炳生等人協議,其付與朱家工本銀四千五百元,接手開墾。 陳集成肯號的拓墾現成效,墾區西側迅速完成拓墾,官府在道光15年首次進行堪丈,墾成面積68甲;兩年後在丈,提升到80甲。 乾隆55年八里坌港闢作正口,對渡福州五虎門,並由淡水同知、淡水營都司稽查掛驗;之前定例已有社船數艘在運米石至福建漳泉糶賣。
三陂坊28號: 三陂坊28號附近學校
戴潮春事件發生於同治元年,至同治4年歷時三年才逐漸平定,受害地區北至大甲,南至嘉義,是滿清時代台灣繼朱一貴、林爽文之後的大動亂。 該事件實際參加的地方勢力有數股,都是地方豪族,各有其基本地盤和一定實力;史家為了方便起見,統稱戴潮春事件。 事件的導火線是地方官取締會黨而引起抗官事件,但其成因則涉及豪族間的衝突,其中與霧峰林家關係最深。 由於事件蔓延甚廣,清廷尚未平定太平天國之變,缺兵又缺餉,難以兼顧台灣,霧峰林家於公於私,都期望早日解決。 宜蘭土地開墾採結首制,與清代台灣其他地區的墾首制不同,墾首通常是富商、豪強。 三陂坊28號 宜蘭開墾初期似以吳沙為墾首,吳沙的墾單有墾號,但未註明四至;後來土地墾成後,墾首並未照例晉身業戶,這是楊廷理力裁業戶的結果,相當於取消大租,形成土地均分,由墾民散佃報陞,例如攻占五圍的九旗首即九大結首。 雖然官方政策力裁業戶及民間結首農墾制,但是並未影響周圍地區富豪帶來投資,例如投資吳沙開墾的柯有成、何繪、趙隆盛皆淡水人,以及富紳林平侯鋪設淡水廳通往噶瑪蘭道路。
台中盆地大抵以水堀頭〈今西屯福安里、永安里〉、何厝〈今西屯何厝里、何安里〉、二份埔〈今北屯平田里、平和里〉一線,以北係張達京及六館業戶為墾首的大墾區;以南則是以藍廷珍為開拓始祖所墾成的官莊。 盆地北半部在康熙中葉以後,已有漢人入墾台中平原南端形成張興莊。 犁頭店〈今南屯〉於雍正9年置巡檢,乾隆初年已成街市,附近今之南屯和西屯由官府招民開墾,與藍興莊相同,墾成後編入官田。 三陂坊28號 林爽文事件後,大里杙、犁頭店、四張犁〈今北屯〉皆毀於戰火;同治年間又遭戴潮春之亂,遂難以恢復繁榮景象。 大甲溪以北則是道卡斯族的社地,在明鄭時代曾討伐大甲番,兵臨鐵砧山。 康熙40年有林張姓閩人和邱姓粵人,分別由鹿港北進及大安港登陸,率眾佃首拓墾大甲附近的大安庄、三十甲庄〈以上今大安鄉〉、九張犁庄〈今大甲鎮〉及鐵砧山腳庄等荒埔。
本站附近有眾多住宅區及城中村,同時本站目前離東圃鎮中心區域最近的地鐵車站,再加上鄰近BRT車陂站,因此車站使用量相當高。 林文察雖聰明自幼不喜讀書,曾有放棄科舉之行為,反而更專注於研讀兵書,也專心操練槍法、刀法,尤其擅長操砲,日後台勇擅長火繩槍,當與此有關。 根據有限的資料,林文察的經濟活動仍以土地經營為主,據聞手下有鄉勇二百名,經濟力應當相當雄厚。 三陂坊28號 自道光年間鴉片戰爭之後,滿清帝國國勢日衰,財政困窘;加以道光30年爆發太平天國之亂,在財源、兵源短缺之下,清廷鼓勵富人捐官助餉。 其中廈門小刀會首黃位所率餘黨於咸豐4年竄擾台灣,曾出沒香山港及意圖佔噶瑪蘭不成後,決定大舉進攻基隆。
乾隆52年元月在閩浙總督常青指揮調派下,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陸路提督任承恩、海壇鎮總兵郝壯猷、閩安協副將徐鼎士等各率兵員,共七千五百,先後渡臺助剿,但各路兵馬各為附近會黨所牽制,戰況仍舊膠著。 乾隆52年3月初莊大田再度攻陷鳳山,鎮所南路的郝壯猷所不潰不成軍,逃回府城僅七百人。 3月27日莊大田與北路會黨號稱十萬人二次圍府城,府治守軍有限,動員義民萬人助陣,湖廣總督常青親自到大東門督戰,春牛埔和桶盤棧是主戰場,廝殺竟日,官軍與義民漸不支,幸有莊大田手下大股頭莊錫舍〈泉州府晉江縣人〉倒戈請降,會黨陣勢大亂退去,府城才保住不失。 三陂坊28號 乾隆51年11月25日天地會結拜兄弟二百多人,聚集茄荖山〈南投草屯〉豎旗起事,大家共推林爽文〈漳州府平和縣人〉作盟主,但林姓族長出面阻止,故推劉升為盟主,11月27日攻下大墩營盤〈台中〉,28日至29日間攻破彰化縣城,眾人不服劉升,仍推林爽文為領袖,稱順天大盟主。
當時嘉義縣學教諭謝金鑾的「蛤仔難紀略」即積極建議設官駐兵,俾「民充其中,番得所依,寇失所踞。」此議繼續遭擱置,謝氏乃將所著託京師的同鄉梁上國轉奏朝廷。 滿清領台後,康熙23年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府署設於東安坊〈位於明鄭承天府〈赤崁樓〉之東〉,以鹿耳門和安平為外港是滿清初期移民和進出口商品的全台唯一正口,台灣府為全臺政治中心,直到光緒11年台灣建省之後政治重心逐漸北移;不過至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台南仍是全台最大的城市。 以行郊稱呼商業集團僅見於閩南,而以台灣最盛,其含有同業公會的性質,與大陸行會頗類似。 三陂坊28號 「郊」為台灣俗用字,不登大雅之堂,故很少見於官方史料;在官方文書都以「行、商」稱之,在台灣方志中首度出現行郊解說是道光12年的彰化縣志,距鹿港開為正口已有60年,距府城三郊出現已過百年。 「行」是商行,「行」收買從對岸各港輸入的商品,而批發給零售店;或由地方生產者收買產品,而大批出賣於對岸諸港,「行」的商人大抵組織成「郊」,所以稱行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