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璉坊21 25號 內容大綱
Point2point.hk僅利用此等資料編備有關本網站使用情況之一般統計資料。 1963年6月21號,1號線總站搬去蟠龍道(即跑馬地上,家下1號線總站),呢個改動對1號線影響深遠,以後嘅改動,都以當時嘅路線版本作為藍本。 箕璉坊21 25號 年代係1號線全盛期,當年中巴一引入雙層巴士,就投放到1號線行。
不過一條路線擁有兩個編號,容易對乘客造成混亂,因此城巴破天荒地進行乘客調查,訪問了一千多乘客,結果顯示38%乘客選擇統一採用「1號線」作為路線編號,而選擇採用「5A」的則有25%,其餘乘客則無意見。 最後於2004年11月28日起,所有班次均正名為1號線。 在戰後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本路線是中巴的皇牌路線之一,班次相當頻密,但1972年7月1日起中巴調整收費制度,將路線分為「市區平路路線」、「市區斜路路線」及「郊區路線」,本路線收費由兩角調升到三角。
箕璉坊21 25號: 大廈資料:箕璉坊21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62,000,年齡中位數為 43.4歲。 箕璉坊21-25號位於跑馬地箕璉坊21-25號(中原樓市片區:跑馬地)。 箕璉坊21-25號的實用面積由1,290呎至1,328呎。 由於此宿舍單位全部均為G級或以上的大單位,所有單位住戶均合資格附送煮食爐及雪櫃。 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即使回歸祖國已有19年之久,這城市仍然保留著不少昔日的文化與歷史,其中位於中西區沿岸一帶的維多利亞城,為英國人於1841年佔據香港島初期成立,及後港英政府於1903年,在維多利亞城以南的界線邊緣豎立多塊界石以作劃分。 如今雖然沒有人再會以維多利亞城作稱謂,但事實上故址仍在,只是經歷過百年後,所謂的界線早已沒有作用,只剩下6塊被人遺忘的界石作為歷史見證。
城巴接辦後,初時仍然沒有更改服務時間,直至1999年8月22日,城巴重組西區巴士線,原本服務皇后大道東的5號線改行軒尼詩道,本線才再次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路線並延長至摩星嶺,並取代5B線於摩星嶺的服務。 為配合該項重組,本線加開平日早上由跑馬地(下)往西營盤正街的特別車,後來該項特別車於1999年11月29日起延長路線,由銅鑼灣(威菲路道)經跑馬地至西營盤正街,該特別班次於2004年5月31日起改稱5S。 箕璉坊21 25號 年代,1號線嘅對手開始增加,包括小巴、地鐵等,於是喺1980年2月3號加設分段收費,收「市區平路路線」收費。 但幾年後,1985年5月31號地鐵港島綫通車,地鐵、小巴、電車同巴士互相搶客,但1號線處於劣勢,中巴逐漸削減1號線班次。 期間亦多次搬總站,1980年搬去中環港澳碼頭、1987年搬去中環林士街。
箕璉坊21 25號: 香港住宅
當時一角的差距對市民影響已十分大,該區交通選擇多,市民均紛紛轉投其他路線。 直至城巴於1993年9月1日接辦本路線後,改以全以空調巴士行走,客量才稍稍回升,但仍不及當年,再加上1999年8月22日城巴5A線改為每天全日服務,而且收費只收$3.40(當時本路線收費$5.10),更令本路線流失大量跑馬地區乘客。 1962年10月1日:中巴開辦新路線19,來往跑馬地(蟠龍道)及北角。 中巴總監理顏成坤於5月24日向傳媒透露,跑馬地與北角之間的直通巴士服務會於一兩週後實行。 他又指可考慮增設路線往返跑馬地與筲箕灣,隨後卻認為跑馬地居民生活水平較高,對往返筲箕灣的需求應該不大。 30線提供跑馬地往返銅鑼灣的短途接駁服務,繁忙時間及週末在蘭芳道總站及中途站不時出現候車人龍,而非繁忙時間客量亦達中上水平;繁忙時間由跑馬地開出的班次大多到山村道或之前已滿座,無力接載近電車總站一帶的居民。
- 由本路線往跑馬地(上)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小西灣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跑馬地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摩星嶺方向,兩程總收費合共 $7.00。
- 而且,雖然本路線在政府的《路線表令》中被稱為「半山區路線」,但收費與同區其他流水線看齊,而沒有如其他半山區路線般收取較高的收費。
- 2015年,因應西港島綫通車,本線延長到摩星嶺代替停辦嘅5號綫,同時同10號巴士新增八達通轉乘優惠畀乘客往來摩星嶺同銅鑼灣。
- 後來因為香港政府於2002年下旬修訂房屋政策,其中一項為「無限期擱置居者有其屋計劃」(隨後政府於2011年宣布恢復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委會遂將油美苑由出售用途的居屋更改為其他用途;例如油美苑澄美閣一共400個單位、於落成後空置了接近兩年,隨後於2004年轉為出租公屋、歸入油塘邨並且易名為美塘樓。
- Point2point.hk確保所收集及/或儲存及/或傳送及/或使用的所有個人資料,必須遵照條例規定的責任及要求處理。
- 港島專綫小巴路線30,由百德專線小巴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12083C)營辦,來往跑馬地(冬青道)及銅鑼灣(蘭芳道),取道成和道往返。
原以廉價向公眾開放,現已改為會員制,以2010年為例,會籍月費約為每人港幣10,000元。 在一般情況下,Point2point.hk不會披露或轉移閣下的個人資料。 但在必需轉移閣下的個人資料時 (例如轉移給我們的代理機構及承辦商,或為收集聲明中列明的目的轉移),轉移的過程會符合收集聲明及私隱條例的規定。 箕璉坊21 25號 為了向閣下提供更多資料及服務,Point2point.hk會起用第三者內容供應商及服務供應商,並提供接駁其他網站之連繫。
1972年7月1號,中巴調整收費制度,將路線分為「市區平路路線」、「市區斜路路線」以及「郊區路線」,1號線收費由兩毫加到三毫。 由本路線往跑馬地(上)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小西灣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跑馬地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摩星嶺方向,兩程總收費合共 $7.00。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港島專線小巴第30號路線(跑馬地(冬青道) 箕璉坊21 25號 – 銅鑼灣(蘭芳道)) 的新車費〉[交通通告],2016年10月5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港島專線小巴第30號路線(跑馬地(冬青道)– 銅鑼灣(蘭芳道)(循環線))的新車費〉[交通通告],2018年7月13日。
箕璉坊21 25號: 班次
觀塘紀律部隊宿舍雖然由入境事務處申請興建,但海關(佔102伙)、懲教署(約佔100伙)、政府飛行服務隊及消防處亦獲分配單位,並出租予有關部隊人員及其家屬。 配合《紀律部隊宿舍第二期調遷計劃》,來自長沙灣和堅尼地城(C座)已婚初級警務人員宿舍的家庭,可以選擇申請入住新落成的西九龍或者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單位。 2002年6月11日,由政府產業署陸續點收單位後,新落成的宿舍共298個單位,通過第五期《自選單位計劃》,獲配給受調遷計劃影響的家庭。 值得一提,本路線在戰前已更改總站點達四次(第一次更是1933年6月11日「獨有專營權」(即地區專營權)生效前實施的),戰後更改總站次數更達11次,創下香港專營巴士路線更改總站點次數最多的紀錄──共15次,可謂一個特別的紀錄。 而且,雖然本路線在政府的《路線表令》中被稱為「半山區路線」,但收費與同區其他流水線看齊,而沒有如其他半山區路線般收取較高的收費。
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英文:Sau Mau Ping Disciplined Services Quarters)是香港一座位於九龍觀塘區秀茂坪和康徑1號(秀茂坪警署旁)的紀律部隊宿舍住宅群,於2002年落成及入伙,承建商為瑞安建業。 兩幢分別樓高37層及36層的住宅組成,一梯8伙,584個單位,其中,494個單位給警務人員申請,其餘單位則分配予消防處、懲教署、香港海關及入境事務處人員。 本路線提供往來跑馬地(蟠龍道、成和道、黃泥涌道及景光街)往來灣仔、金鐘、中環、西營盤及堅尼地城的流水線巴士服務,是老牌港島巴士路線,於1939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由中巴經營,往來堅尼地城至跑馬地(當時總站設於黃泥涌道近藍塘道交界,即現時跑馬地(下)巴士總站),但曾於二次大戰期間停駛。 箕璉坊21 25號 日軍投降後,於1948年12月16日起重投服務,當時於每天早上至深夜提供服務,1954年9月15日起往堅尼地城方向曾改經繞經藍塘道、箕璉坊及蟠龍道,但因效果欠佳,於1956年3月1日起取消繞經。 1974年4月16日起來回程改經德輔道西,並改為每日清晨至傍晚提供服務,同年8月25日起更不設假日服務。 1993年9月1日由城巴接辦,是城巴第一批由中巴手上取得的26條巴士線之一。
幾年後,當時嘅港英政府實行巴士專營權制度,中巴取得港島區專營權。 呢條電車輔助線由1933年6月11號開始由中巴接辦,當時總站設喺中環皇家碼頭。 一年後因渡輪服務重整而搬去卜公碼頭,1935年4月1號又再延長至西營盤。 箕璉坊21 25號 當時卑路乍街一帶道路有工程進行,此項改動引致區議員投訴加重該處交通擠塞,因此在同年6月28日起堅尼地城總站遷往西寧街巴士總站,以減少班次延誤及易於管理。
原本屬於油美苑的其中4座樓宇於2009年左右正式成為另一個屋苑、並且易名為油翠苑(英語:Yau Chui Court),不過該4座樓宇的名稱並沒有作更改,隨後安排於2009年10月出售其中E座(泳美閣),後來於2010年出售B座(沃美閣)、C座(漾美閣)及D座(溢美閣)。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德福廣場為連接港鐵九龍灣站與德福花園及九龍灣商貿區的主要通道,兩條行人天橋及橫過德福花園商場一期的行人通道均為24小時開放。 德福花園週邊設施包括大型購物中心德福廣場一期、二期,內有時裝店、戲院、銀行、酒樓食肆、百貨公司、大型電器家具連鎖店、連鎖金飾店等。 德福廣場露天部份有銀行、幼兒園、社區中心、音樂及舞蹈陪訓中心、香港伍倫貢學院、診所等。 當客戶瀏覽本網站時,Point2point.hk僅將其瀏覽記錄為一次「按動次數」,並不收集任何個人資料。 箕璉坊21 25號 不過,Point2point.hk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將記錄他們之瀏覽,但僅顯示他們電子郵件地址之地域名稱伺服器地址部分及所瀏覽之網頁。 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僅向Point2point.hk披露以其地域名稱伺服器地址分析之有關瀏覽者之數目及種類。
踏入廿一世紀本路線逐步與多條城巴路線提供轉乘優惠,使乘客能更方便地往來港島中西區、銅鑼灣及荃灣、屯門、天水圍、東涌、機場、域多利道及華富。 1953年9月16日起往中環方向繞經藍塘道、箕璉坊及蟠龍道,首次深入跑馬地半山區,1963年6月21日起跑馬地總站遷往蟠龍道(現稱跑馬地(上)),令該帶居民不必再在黃泥涌道下車再步行上山。 本路線初時是途經軒尼詩道及近中環一段的皇后大道東(1968年起改稱金鐘道),1961年4月1日起改經夏愨道及告士打道,直至1973年才恢復途經軒尼詩道。 中環總站1960年1月1日起遷往急庇利街,1980年遷往港澳碼頭,1987年遷往中環(林士街),往中環方向亦改經德輔道中,1993年9月1日改由城巴接辦,並提升至全空調服務,是城巴於1993年9月1日第一批由中巴手上取得的26條巴士線之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香港公共小型巴士(專線)服務的收費 路線第30號(跑馬地(冬青道)– 銅鑼灣(蘭芳道)(循環線))〉[交通通告],2013年12月13日。 當時卑路乍街一帶道路有工程進行,此項改動引致區議員投訴加重該處交通擠塞,因此在2004年6月28日起堅尼地城總站遷往西寧街巴士總站,以減少班次延誤及易於管理。
不過一條路線擁有兩個編號,容易對乘客造成混亂,因此城巴破天荒地進行乘客調查,訪問了一千多名乘客,結果顯示較多乘客選擇「1號線」作為該服務之永久路線編號,最後於2004年11月28日起,將 5A 所有班次均正式併入 1 號線,使用達六十五年的 5A 正式成為歷史陳跡。 跑馬地(上)開途經:蟠龍道,藍塘道,成和道,景光街,山光道,黃泥涌道,摩理臣山道,灣仔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摩利臣街,干諾道中,干諾道西,德輔道西,堅彌地城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域多利道。 箕璉坊21 25號 2015年,因應西港島綫通車,本線延長到摩星嶺代替停辦嘅5號綫,同時同10號巴士新增八達通轉乘優惠畀乘客往來摩星嶺同銅鑼灣。 1號線係香港島歷史最悠久嘅巴士線之一,1928年11月5號由香港電車公司開辦,來往西環同埋跑馬地,用嚟疏導電車客量。 另外,新增確診患者中,第2376號、29歲女患者居於觀塘業運工業大廈,於7月18日發病。
由本路線往堅尼地城方向於上車後90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田灣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往石塘咀方向轉乘本路線往跑馬地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顏成坤昨透露半個月內跑馬地北角將直通巴士 赴英訂購卅輛雙層車明年初可行駛 另有巨型巴士將行走半山區各路線〉,《大公報》,1962年5月25日。 乘客以八達通卡付款乘搭以下路線,於90分鐘內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19線往跑馬地(上),第二程可享車資優惠。 1997年6月16日:由北角碼頭延長至筲箕灣,往跑馬地方向改經怡和街、軒尼詩道、堅拿道巴士專用線及體育道,不經禮頓道。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004年向房委會購買被丟空近兩年康和式居屋單位,房委會以19億7千7百萬元代價售予財政司司長法團(代表政府),被改為政府宿舍,於2005年6月入伙。
第2177號個案為24歲女患者,為屯門翠林花園翠林茶餐廳員工,於7月19日發病。 本港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嚴峻,衞生防護中心昨(25日)公布上周五(24日)全日新增133宗確診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昨晚更新確診者住所及行蹤資料,有18名確診者均居於屯門,當中5人居於屯門友愛邨愛信樓、1宗居於同邨愛明樓;人分別居於兆康苑兆昌閣及兆基閣;其餘分佈在卓爾居3座、彩華花園D座、欣田邨悅田樓、恒福花園7座和富泰邨秀泰樓,以及院舍屯門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和屯門康恩園。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1 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1963年9月30日:下午十二時十分,一名就讀聖保祿學校的十五歲梁姓女生於禮頓道加路連山球場對開巴士站登上此路線巴士之際,右腳腳趾遭巴士後輪輾及,當場痛至昏厥。 箕璉坊21 25號 李姓「企站」發覺若巴士稍有移動,梁女腳趾將有斷裂之虞,遂要求車上所有乘客落車,並請附近車房職員攜同器具到現場,將巴士升高以解救傷者。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0輛小巴服務。 2000年10月10日:配合銅鑼灣部份街道實施行人專用區計劃,此路線於當日上午10時起改為循環線,以白沙道為循環點,取代以往設於利園山道之總站。
1964年6月15日:往跑馬地方向改經法國醫院(即聖保祿醫院)外的一段銅鑼灣道,並在醫院門前增設分站,而不再途經摩頓台。 油翠苑因地理關係,加上逾半單位可享維多利亞港煙花海景,因此有“油塘居屋樓王”的稱號。 箕璉坊21 25號 當地鄰近位於油塘鯉魚門道的藍田救護站,與港鐵油塘站乃至油塘消防局只是數街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