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加道1號租盤 內容大綱
南北通使往來,在南北史書上的記載雖然各有偏頗扭曲,如魏書記載,421年劉裕派沈範、索季孫等到北魏「朝貢」(宋書記為「報使」),但是實際上是一種平等的對等關係。 而且使者代表國家,南北的競爭不只是軍事武力的競爭,文化與氣度上也有互別高低的意味,從劉宋中期開始,南北雙方開始精選使者的素養氣質,如清代史家趙翼所稱「必妙選行人,擇其容止可觀,文學優瞻者,以充聘使」。 如果出使有失國體,使者回國後則會被嚴加懲處,這多發生在北魏前期文化素養不高的條件下。
- 廩君蠻原在益州巴郡、荊州江陵一帶,後來擴展到長江漢水與淮西一帶。
- 蕭道成獨攬軍政大權後,挾持軟弱的褚淵,以武力平定忠宋大臣袁粲、沈攸之的起義。
- 但到陽邁二世時,於427年入侵日南、九德等郡。
- 宋設著作官,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
孝武帝同時重用江東寒門沈慶之與傖荒北人柳元景,依照兩人的功績,先後提拔為三公,開啟吳興沈氏與河東柳氏攀升為南朝高門的起始之路,並開創南朝寒門、寒人以軍功升為三公的先例。 白加道1號租盤 潘德深(1994年)《中國史學史》第三篇《魏晉南北朝史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第100至101頁。 宋設著作官,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
476年,文帝在世长孙建平王刘景素在京口起兵,亦被萧道成等镇压。 477年,年滿15歲的劉昱在殺掉權臣阮佃夫後,與蕭道成發生激烈衝突,但卻意外被蕭道成弒殺,蕭道成趁機改立明帝第三子劉準為皇帝,即宋順帝。 蕭道成獨攬軍政大權後,挾持軟弱的褚淵,以武力平定忠宋大臣袁粲、沈攸之的起義。 他加強中央集權,撤除「錄尚書事」職銜,並分割州、郡以削弱藩鎮勢力,並開始以中書舍人戴法興、巢尚之等人處理中樞機要事務,形成後代所謂「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孝武帝的集權化統治也被史書稱為「主威獨運,官置百司,權不外假」。
白加道1號租盤: 社會
宗愨部隊更一舉攻克首都林邑(Campapura),擄獲無數珍寶、黃金數十萬斤,陽邁二世出逃。 此一征戰令林邑元氣大傷,「家國荒殄,時人靡存」。 白加道1號租盤 此後,林邑國沒有再起兵進犯交州,對劉宋甚為恭順,多次遣使到建康訪問進貢。
揚州是劉宋最發達的地區,其中以建康及其周圍地區發展最大。 而三吳地區(吳郡、吳興、義興)是中央財庫、各種支出的主要來源。 一直到466年,劉宋山東、淮北的鎮將薛安都、崔道固等人,因為害怕篡位自立的宋明帝討伐他們,而向北魏求援。 北魏趁機派五萬以上的大軍,於打敗宋明帝的北征軍張永之後,陸續在四年內攻下山東、淮北的所有城鎮,劉宋被迫以淮河與北魏為界。 雖然宋明帝心有不甘,屢次派沈攸之等人北征,但從此(469年後)南朝與北魏的淮河國界就大致固定下來,一直到31年後(500年南齊末)才因為壽陽鎮將裴叔業投降北魏,使國界進一步往南退。 一直到463年底至464年,浙江等地發生大旱災,造成嚴重的大饑荒,浙江十分之六的戶口餓死逃散。 劉宋時譜學(或叫譜牒學)在門閥社會影響下而開始盛行。
各家士族郡望為求鞏固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乃撰修家牒,以彰顯自身血統、門第及婚宦。 繼家譜出現後,又有了家譜學的研究,當時便出現「統譜」、「百家譜」等書籍。 南朝劉宋政府為了對付蠻人,在荊州置南蠻校尉、在雍州置寧蠻校尉,專責教化及討伐南蠻。 白加道1號租盤 為了在荊雍的強大蠻族群體,南朝劉宋政府在440至470年代曾發動大規模地討蠻運動,有兩次的主將分別為雍府大將沈慶之、荊州刺史沈攸之,捕獲數十萬的蠻族人力。 而在450年代,沈慶之、王玄謨大致討平淮水蠻,強化了劉宋在淮南地區的國防。
劉宋選官制度仍以九品中正制為主,但宋初門閥制度的整體格局,卻是從東晉末年義熙時代( 年)劉裕等京口北府的軍事集團崛起開始,延續繼承下來的新格局。 也就是說,大量京口將領混入世族門閥的結構中(多成為中下層世族),擠壓了原來名門舊族的地位與空間,因此南朝士族從劉宋開始,常會刻意去排擠寒門、寒人,好顯示自己的清高地位。 於是高門就有許多「士庶區別,國之章也」、「士庶之際,實自天隔」的言論出現,這實際上是名門舊族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朝宋,又称前宋,是中国歷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 白加道1號租盤 国号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或南朝宋。 以刘裕世居彭城为春秋时宋国故地,故以此为国号。 刘裕称帝后,大力推行改革,压制土地兼并,整顿官僚系统,任用寒门世族;发展经济,至宋文帝刘义隆时刘宋出现了经济繁荣,政治较为清明的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白加道1號租盤: 經濟
世族與寺院的莊園大部分都是多方經營,從自給自足的性質,朝向商品經濟發展。 農田有良好的水利系統供種植稻、麥、粟、桑、麻、蔬菜等作物,還可以種植竹木果樹、養魚、畜牧等等。 白加道1號租盤 世族的莊園生產主要交給佃客、部曲和奴隸,而寺院是一般僧侣與民戶。
令外又因為百濟與倭國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的伽倻(任那)可能有爭奪關係,因此兩國在對劉宋的朝貢外交中常常是互相牽制的對立關係。 也因為兩國都想要討好劉宋,所以頻頻向劉宋朝貢示好。 譬如倭國在朝貢時,一直希望劉宋冊封倭王為「都督」百濟在內的大將軍,讓倭王有統治百濟的名分,但要求總是被劉宋拒絕。 白加道1號租盤 劉宋與北魏的對峙,除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衝突以外,其實一半以上的時間,雙方保持相對和平的外交關係。 雖然劉宋稱北魏為「索虜」、北魏稱南朝為「島夷」,但他們仍不定時的互派使者「交聘」,維持南北的交涉往來。
江陵是關中、豫州、益州、荆州、交州、梁州的轉運站。 俚族的範圍在南嶺、今貴州南部到海南島、越南北部一帶。 白加道1號租盤 李氏兄弟很可能具有交州俚僚族群的血統,他們在交州的割據一直維持到485年才被齊武帝討平。
白加道1號租盤: 劉裕建宋
宋代最著名的兩本史籍,是范曄的《後漢書》與裴松之的《三國志注》。 《後漢書》新增「獨行」、「逸民」(或「隱逸」)、「列女」等類傳記各種人物面貌,最被稱道;裴注著重資料搜集、補充史事,不再局限於對音訓及解釋史文,對中國的注史方法產生有相當影響。 裴松之對史料相互考異,日後史家有所繼承,如司馬光撰《資治通鑑考異》。 裴注裡又有對前代史家的評論,這推動了中國史學批評的發展。 劉宋交州(越南北部)的南邊與林邑國(今越南之中南部)接鄰。
劉宋農業和手工業發達,加上江河交通便利,使得商業日漸發達,江南社會穩定地朝貨幣經濟與商品經濟發展,甚至連江北的漢中地區,也在劉宋中期開始使用貨幣。 但由於國家控制的銅礦不足,使得幣制屢變,質量不精。 市場上有普通的生產用品、生活用品與奢侈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而凡是大批運進的商品買賣,多是世族莊園所生產的經濟作物。 白加道1號租盤 商稅是朝廷收入的大宗,然而世族有免關稅權,在任期屆滿時帶著大批貨物作為「還資」,然後轉販各地。 廣州是海上貿易重鎮,貿易對象有东南亚各國、天竺、獅子國、波斯等國。
其中荊州因為州大民多、「地廣兵強」,又統攝雍、南梁、益等州,支撐劉宋西半的安危,故有「分陝」之稱,劉裕遺詔說荊州刺史需「諸子次第居之」,說明荊州的重要性略高於北府兵根本的南徐州。 劉宋宗王擔任荊州刺史的結果,是促使荊州士族與揚州士族的合流,大致結束東晉百年荊、揚對立的局面,代表人物即是江陵士族劉柳、劉湛父子,曾各自取得相當於副宰相的官位與權勢。 從宋武帝劉裕時代( 年)以黃河為界,與北魏對峙的局面,到劉裕死後的423年,北魏趁機攻下河南三鎮(洛陽、虎牢、滑台),從項城到濟南大致形成一條國界線,分開北魏與劉宋,劉宋仍保有山東半島與江蘇省北部的淮北地區。 但與北魏為界的大塊面積,因為屢遭兩方進攻掠奪,成為所謂「邊荒」地區,僅剩居民聚集在榛木所圍成的山寨堡壘,被稱為「榛人」。 項城到濟南的「邊荒」國界維持長達四十三年,四十三年中兩國大軍屢次越界征伐,但屢得屢失,兩方都無法把佔領的土地長久地穩固下來,因此維持四十多年勢均力敵的局面。
當時「僚人與夏人(漢人)參居者,頗輸租賦」,說明其編戶化與華化的趨勢較重。 453年,宋文帝长子刘劭發生巫蠱事件,弒父即位,其三弟劉駿起義兵攻劉劭,獲得各方軍鎮的支持,於是斬劉劭於台城,劉駿自立為帝,是為宋孝武帝。
刘宋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 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 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劉宋的江北地區主要是村塢型經濟,常受戰亂影響而發展有限;江南社會主要是莊園經濟。
由於朝廷大力提倡農桑,戶調征絹布,當時絹布的地位等同貨幣,這些都促進紡織業的生產。 劉宋的紡織業與養蠶業比較發達,產地以荊、揚二州為主。 由於絲、綿、絹、布等是國家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 白加道1號租盤 織錦業則在益州為主,劉裕滅後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開始在江南發展織錦業。
- 項城到濟南的「邊荒」國界維持長達四十三年,四十三年中兩國大軍屢次越界征伐,但屢得屢失,兩方都無法把佔領的土地長久地穩固下來,因此維持四十多年勢均力敵的局面。
- 由於手工業者很缺,故官府對雜戶或百工戶的控制極嚴,百工戶從民間徵調到官府作坊後,與配到作坊里的刑徒為伍,終年勞作,世代相襲。
- 刘裕与刘毅等起兵勤王,并最终消灭了桓玄的力量。
- 刘宋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
- 刘裕称帝后,大力推行改革,压制土地兼并,整顿官僚系统,任用寒门世族;发展经济,至宋文帝刘义隆时刘宋出现了经济繁荣,政治较为清明的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 這是因為宗族發展後各家庭親疏貧富不同,若無共同外患就容易分離;朝廷課稅方式對大家族制無益而導致的。
- 其作品《桃花源記》寓意追求一個可供逃避亂世的和諧世界,富有哲理。
由地主集中開墾,這對於地區的開發起一定的作用。 由於世族享有特權,佛教較為盛行,致使地主莊園與寺院莊園膨脹,並且隱匿許多農戶。 劉宋與東北亞的倭國、百濟則有密切的朝貢關係,倭國曾在晉末、劉宋對江東朝貢十多次,史書記載有五位倭王,是為倭五王;百濟在劉宋後期與江東的關係更形緊密,似乎結成軍事同盟,共抗北魏。 白加道1號租盤 因為469年北魏完全奪取劉宋在山東半島的城鎮後,百濟因為早前渡海在遼西或山東半島沿岸設有港岸據點,因此與南朝同樣面臨北魏的軍事壓力,479年宋齊易代之後,北魏還曾在488年派軍進攻過百濟的城鎮,卻被百濟打敗。
他們的共同功績是把古體詩推進到完全成熟階段,並且注意聲律和對偶的運用,並且逐漸發展出近體詩;袁淑、謝莊亦為有名詩人。 民間詩人則以劉宋初期的陶淵明最具代表性,其擅長描述田園生活,風格清新樸實,提升古體詩內涵,表現出高遠純潔的情操。 其作品《桃花源記》寓意追求一個可供逃避亂世的和諧世界,富有哲理。 其詩歌、散文及辭賦廣泛影響後世名家如王維、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人。 僚人主要分散在四川、漢中的山谷空地,與賨人的分布區頗有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