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菩薩瑜伽行者,偶爾因內心放逸而為煩惱所轉,造作惡業;但不影響祂們以清淨三門行持利他菩薩行。 正如《入菩薩行》寂天菩薩說過:「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註釋134)菩提心淨罪的力量大如劫火,偌大的罪過也可被菩提心燒毀。 菩薩透過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積累了巨大福德,因而滅掉了粗猛的重罪。 據說菩薩在加行位中忍位後期得五種超級智慧(俗稱神通,Pañcaabhijñã, five kinds of super knowledges)成就131,而且能不退失地於轉世中以五神通來饒益眾生。 佛說大悲心是成佛之根本;月稱菩薩說菩薩三因中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以大悲心最重要,「故我先讚大悲心!」無論能否成就大乘,抑或行善得勝生,作惡下墮三惡趣,端視乎個人的悲心強弱。
- 《維摩經》特別強調,用煩惱教化眾生,自己修養要非常好,尤其是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了知諸法不實,致使煩惱不成障礙。
- 聖天菩薩、月稱菩薩、寂天菩薩,甚至朗日塘巴都吩咐此時菩薩應安忍,切莫怨恨逆徒。
- 解惑:由於心識依種種因和緣而生,所以是一個果,而果亦會時刻地轉變,沒有一刻自性而住,所以它們產生和息滅都沒有自性存在;(註釋151)心識生滅皆非真實現象。
- 其中「滿庭」包括十一幢十三或十八層高之住宅大樓;「名庭」包括九幢七層高與九幢三層高之洋房;及「山庭」包括三十四幢獨立洋房。
- 第三品是指出性欲享受的不可取與女身不淨的本質。
青春、衰老和死亡三者就好像賽跑一樣,雖不停地吶喊:「我領先了,我領先了!」但不可能一直領先;所以此刻年輕人因青春暫時領先不應驕傲。 就好像月稱菩薩告誡我們:「此等諸眾生,各自業所感,恆時受生死,如同賽跑爾。」情況就好像榨麻油時碾輪濺起芝麻;時而落在前方,時而落在後方。 解惑:縱使聽到惡語會感到不快,但這些說話並非自性地具有傷害;要不然,說話的人理應也受到傷害才是。 惡語只是聲境,本身屬無記狀態,可是聽聞者對此覺得是針對自己;覺得它在毀辱、傷害自己。
滿名山好唔好住: 香港591租屋網,單位面積308方呎,28及29號,當中435個是住客車位,屋苑出租,則王之選,滿名山全新內園泳池景學生教師優先 優良租客租金可議 新盤交吉未曾入住 連原裝發展商裝修電器.
火炭半山亦有兩個樓價親民的上車屋苑,同樣400餘萬元有交易,可說是住半山的恩物。 其中樓價較平首選穗禾苑,雖然是老牌居屋屋苑,但設有小商場,生活便利。 至於地勢比穗禾苑更高的豐景花園,樓價更平絕火炭半山私樓。 滿名山好唔好住 近期網上潮片《月入三萬的香港人》成為城中熱話,片中男主角為層樓「度」到嘔泡,引起不少年輕上車族共鳴。 其實,若然識得揀,現實生活中又未至於咁Sad,新界一些環境幽靜的半山上車盤,410萬元起可做業主,「公一份,婆一份」供樓輕鬆自如,靜靜享受甜蜜二人世界。 至於掃管笏,雖然發展商有意將該區發展成中低密度的住宅區,但因為對外交通不便,料升值力不及市中心樓盤為快。
屋苑由開放式以致大型四房單位都有提供,面積介乎300幾至2000幾呎。 而滿名山嘅會所設計時尚新穎,仲有兒童會所提供添。 屋苑亦提供穿梭巴士前往V city,到咗屯門站,前往九龍都只不過係30分鐘內嘅事,出入亦算方便 。 試依這四點和頌二0七至二一一,分別破斥吠檀多的謬思。
滿名山好唔好住: 屯門 vs 掃管笏 兩區9大 新盤 特點逐個睇
滿名山設計獨特,以樹屋作為主題,分滿庭、名庭、山庭三個區域。 各位朋友,MoneySmart誠邀大家投稿,分享生活上的理財、投資技巧及慳錢小智慧。 你的寶貴經驗將會為更多人帶來啟發,所以請盡情寫出來吧! 來稿字數600字或以上,附上文章相關圖片或圖表更佳,投稿請電郵至: 。 有大筆支出,最好就是申請新信用卡,賺取迎新。
同樣,只要對輪迴生起厭離,徹見緣起性空的道理,就可以智慧般若徹底出離災難險地。 從貪欲煩惱來看,它只能迷惑眾生一時,不可能永久地繫縛著眾生;就好像令眾生悅意的五欲樂,若過量過時,眾生也不會起貪欲。 再從男女眾生這一方面觀察,男和女都只不過是緣五蘊假名而有,能貪所貪皆虛假不實,何來會實有繫縛? 情況就好像一個人修禪定時,常幻想自己頭頂上長出了一個骷髏,內心非常煩憂。
滿名山好唔好住: 屯門
但這些「見」是依於得證涅槃;再者這些問題與涅槃境界除關係密切,在內涵上亦有關聯;所不到的只是得證涅槃是一種修行實踐。 只要修行達到涅槃境界,自己自然而然便曉得解答這問題。 暇滿人身包括八閒暇和十圓滿,這十八種暇滿善緣是對初學者的要求。 滿名山好唔好住 八無暇指不生於地獄、餓鬼、傍生、長壽天或邊鄙地;亦不生於具邪見的家庭及無佛出生的時空;亦不是天生聾啞及殘障者。 十圓滿是獲得人身,生於佛法流佈中心,五根健康,家境善良,崇信佛陀,值佛出世,佛已說法,佛法住世,踏實修行,師已攝受。 另外學大圓滿的密乘瑜伽士要遠離障礙修持正法的暫生緣八無暇及熄滅解脫明燈之分段心八無暇、暫生緣八無暇指五毒熾盛、愚昧無知,為魔所持、懈怠散漫、惡業湧現、為他所制、魔怖難行、世染障道。
譬如我們觀察麥等植物種子,可以往上推到沒有起點;但經火燒焦,它便再沒有重生的現象。 同樣,由於修無我能斷盡補特伽羅我,並燒盡煩惱種子,從而斷除引發後有(rebirth in worldly existence)的因。 這情況就好像種子雖沒有最初的因,但由火燒焦即可見其終結,同樣,修行人雖無始以來輪迴生死,但現見無我便可終結生死。 例如漢地禪宗有很多流弊,很明顯是師父沒有鑒別徒弟根器,又或因有些和尚未證謂證,在求名求利心態下作出虛假誑妄的行為,誘使大家相信他是個得道高僧。 例如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記載摩訶衍(禪宗北宗)的狂態:有人問和尚關於《解深密經》有關止觀的方法;他大可以不同意,但他竟以「鞋底毀經文」謗佛、謗法和謗僧;情何以堪?
滿名山好唔好住: 弟子違背師傅遺願撿舍利子!原因曝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滿名山其中以洋房群之三期「山庭」,老師於其中一排樓房門前下羅庚,並得卯山酉向之理氣星盤。 該星盤為當下下元八運之雙八到門,且屋向門向皆同向,以平洋龍論斷,旺星得力且在氣口動象之處,是以該座向的樓房之催旺潛質實當首屈一指。 一期「滿庭」之中庭花園可見供住戶用之游泳池所在。 一般而言陽宅見水若配合理氣星盤之旺星到門當然為吉,因為有助聚集生氣,然而水池之設計形態並非曲折彎環,是以對囤積旺氣而言略為美中不足。 滿名山樓房錯落有致,且不見八運建築常見之不利風水之格局,如樓房建在平台之上以致陽基落虛。
詹sir建議,下次如果再發現「咖喱缸」被落葉堆積的情況,需要通知清理。 否則當遇上黑色暴雨時,「咖喱缸」或會出現滿瀉的情況,屆時雨水或會穿過山坡腳下的U形排水渠,流入後花園。 詹sir指,由於廁所門的門鉸重心向外斜,所以造成自動半開合的狀態。 他指, 如果三個門鉸安裝得宜,門的重心會集中在中間,不會如「自動門」一樣自行關上。 「𠝹瓦都真係做得曳,𠝹都𠝹得唔靚,有啲𠝹得可以好靚。」詹sir直言,門口花園渠邊的泥水收口,以及部份𠝹瓦的造工「岩巉」,花園部份瓦片仍然是十分鋒利。 他認為,若然在發現𠝹瓦𠝹得「岩巉」,可以先用磨機打磨一下。
滿名山好唔好住: 香港花展下月10日維園舉行 為期10天全費14蚊
但有網民認為炮台山、北角區缺點是人太多,令到星期六日都十分嘈吵,而該區的空氣又差。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是香港的搵樓平台/租屋網,齊集香港樓盤及樓市資訊,網羅業主及各大中小型地產代理的樓盤,助用戶找到心水香港樓盤,網上搵樓買樓更輕鬆。 掃管笏樓盤大多鄰近青山灣、黃金海岸一帶,坐擁漂亮海岸線和大量綠化環境,具有濃厚的度假氣氛。 附近還有「香港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能夠滿足喜歡行山遠足及水上活動的買家需求。 掃管笏校網位於屯門區71,附近亦有多間幼稚園及學校,如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及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等,學術氣氛濃厚。
第三品是指出性欲享受的不可取與女身不淨的本質。 聖天菩薩指出女身是不淨的,用盡任何方法都不能改變這個本質。 而貪圖女色,就好像面對又痕又癢的癬疹,搔它可以帶來短暫的舒適,但長遠只有令它惡化而已。
滿名山好唔好住: 香港興業䨇寓:有海景 租售皆宜
猶若有人發心建造七寶佛塔來供養,高與世間色究竟天(akaniṣṭha)般高;而另有人引導一個眾生使他發菩提心,佛說此福德勝於建塔者。 正如月稱菩薩說:「具智慧世尊,一切身語意,無有為自利,唯行利他眾。」世尊若連呼吸都可以為眾生帶來世間和出世間的利益,祂的利生事業又何用多說呢? 所以欲求妙善安穩的人,都會對佛世尊生起恭敬信心。
由此可見,在這世界中,種姓是按各自謀生及生活方式而分,並沒有天生的分類;執著自己為剎帝利而生起驕慢,實不合理。 這個命題產生了兩難;例如時間是常住不變的話,根據「若離所生果,無有能生因」,它不能生起萬物枯榮的結果,在這情況下,時間跟萬物枯榮根本沒有關係。 但如果時間是變異,則吠檀多便不能說時間是常了。 試依聖天菩薩二0八、二0九偈頌,以兩難方式破時間是恆常不變。 滿名山好唔好住 試分別以《俱舍論》和《入中論》等精神拿來討論,並以《菩薩瑜伽行四百論》和《入中論》說明聖人無論在勝義諦和世俗諦兩方面都不承認有恆常不變的東西。 譬如有旃陀羅(caṇḍāla)婦人流落異鄉,無依無靠。
滿名山好唔好住: 香港仔/鴨脷洲
即使一個人今生能了知空性,卻又因種種因緣未能於今生進入涅槃也好,來生始終一定能在阿蘭若獨坐時,由於以往熟悉空性,不需加功用力或其他外緣,也會好像順受業果一樣,自然能證入涅槃。 誠如龍樹菩薩《中論》〈觀法品〉第十二頌說:「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就算佛和聲聞都不出現,但獨覺依前世修空性的業力,今生雖沒有聽到空性的開示,但因遠離俗世,亦可自發證悟。 就好像賊人都能守戒,亦會得到福報一樣;只要修持空性法門,必能隨宜獲益。 滿名山好唔好住 滿名山好唔好住 以前有一盜賊走到寺裡去,法師向他介紹五戒法門,盜賊說:「我只能守到不邪淫戒!其他我做不到!」後來他偷進皇宮盜竊,遇到淫蕩宮女向他求愛,但想起自己曾承諾守不邪淫戒,便抗拒誘惑,沒有犯邪淫戒。 後來國王知道此事,不但沒有降罪,還以皇后的珠寶獎賞他。 釋尊就是先說世俗諦的緣起幻有,待弟子根器成熟後,在眾緣具備下才說諸法無自性空。
(恰如你們勝論所說)看不到(例如靈魂自我)無作的東西(被創造出來;所以)是恆常的話;那麼我們看到一切有為法無常,便應知諸法無常性。 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可能找到一件不依緣而有的有為法。 所以在任何時空都不可能有一種既永恆不變的恆常卻又被造作的東西。 原因是任何存在的東西只能依緣而存在,絲毫沒有實自性存在。 勝論(Vaiśheshika)質疑:雖然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為取果而生,所以不是常法,但亦有一些法,例如虛空和極微,就沒有能生、所生這兩種對待。
滿名山好唔好住: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現今人類愈來愈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是信心和福德脆弱,人類生命質素下降的證明。 例如佛教徒再不以宣揚佛的智慧為本份;反而注重從事興辦有漏善業。 當然,能發揮人類互愛,慈悲救濟是好事;但畢竟佛是以度人入涅槃作為佛行的目的。 試依頌一八六破斥佛子認為修持涅槃解脫難;所以要興辦有漏善業之顛倒見。
滿名山好唔好住: 屯門 vs 掃管笏:價錢 or 交通
質疑:如果情況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出家人接受高大寬敞的房屋和珍饈百味等供養,顯然不合道理。 因為享受這些安樂資具即會令人貪欲增盛,所以修行人從開始便要跟外道苦行者一樣,任由身受寒熱逼惱,蓬頭垢面,來斷除業和煩惱。 菩薩因證悟二無我,並擁有增上意樂猛利心意,可以依此住於三有輪迴界而不受生死煩惱損害。 因為就算身處於生死輪迴裏,亦沒有東西能損害祂們;所以在傷害的層面來說,菩薩無論是留在世間輪迴,抑或是進入涅槃,也毫無分別。 月稱菩薩在《入中論》〈初地品〉這樣讚頌布施度:「爾時施性增最勝,為彼菩提第一因。」初地菩薩以布施最殊勝;布施是圓滿佛果的第一因。
滿名山好唔好住: 屯門 vs 掃管笏:價錢 or 交通
同時走菩薩之路充滿豐盛喜悅,活出精彩,亦不會退轉,何須急於即身成佛。 試依表列比較十地、四果如何透過斷證功德招感天身善趣果報。 在現證真如的聖人面前,無論生天抑或投生在煩惱烈火爍熱和癡昧黑暗遮蔽的地獄;都會同樣感到恐懼。 雖則勝生亦如同地獄一樣是怖畏處,但並非要我們斷除積集勝生例如十善業的功德。 這裏聖人針對的是:對輪迴過患不起厭離,執著勝生實有自性,只為求享受人天樂果才修行;而並非破除為求解脫而積習人天樂果,感召天身的一切善業。 (註釋165)事實上,聖天菩薩是要求修行人以觀空證涅槃為目的,不害生人天為手段。
猶如朗日塘巴說:「秉性邪惡眾有情,恆為猛烈罪苦迫,見時如遇大寶藏,願恆惜此難得寶。」不要排斥煩惱特別熾盛的眾生。 月稱菩薩這樣說:「具德神變者,未以佛法調,有者墮惡趣,是智者所呵!」譬如說尋寶者跟隨商主橫越曠野,如果不幫助體弱病患者,卻任由他離隊失散;這個領袖便會遭受下屬批評。 菩薩化度眾生時,難免會遭到別有用心者謀害,反過來利用菩薩的慈悲,損害恩師,如獵人獵殺麝鹿,取其麝香般殘忍。 聖天菩薩、月稱菩薩、寂天菩薩,甚至朗日塘巴都吩咐此時菩薩應安忍,切莫怨恨逆徒。 (菩薩在開示教法前,)應觀察弟子所喜愛法門,再決定傳法次第,倘若(因不能相應而)失壞教法,即非為正法法器。 質疑:菩薩也有行十惡,例如殺生、邪淫等侵損有情之事。
如果說身受安樂不能斷除煩惱,那麼身受苦惱亦怎能斷除煩惱? 此外聖天菩薩發現貪和瞋好像膽病和痰病一樣,不會同時生起;「如現見痰病,膽病不俱起;如是現見瞋,與貪不俱起。」所以對貪重的人,要以嚴厲的方法對治;對瞋重的人,便改以愛敬來對治。 「役貪如奴僕,不愛治彼故;敬瞋如事主,愛敬治彼故。」同時聖天菩薩總結出晚上經過長時間睡眠,所以早上癡毒容易障蔽自己。 滿名山好唔好住 「初時愚癡生,中間起瞋恚,末後生貪欲,每日三時起。」聖天菩薩又說到瞋恚易見,貪執難防;因為貪執很多時與歡樂一同生起,很多時令人防不勝防!
黑牛和白牛並非生下來就結合在一起,但可以用軛和駕具將牠們連為一體。 同樣,當人為煩惱所轉時,就好像用了貪愛之繩索把根識軛和駕具境聯繫在一起;只要我們以智慧斷除貪愛繩索,根識和境便會分離。 佛陀主張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具足清淨發心;無論你表現出的態度是如何熱衷造作善行,內心離不開希冀來世安樂富有,最後招感的一定與你所希望得到的相反,到時候你只能輕嘆「事與願違」、「好心造壞事」。 聖天菩薩卒之說服反對者認同輪迴是苦,應該出離。 但反對者又推搪說古往今來,有無量佛出世弘法利生,我又何須急於一時,立即修行追求解脫?
滿名山好唔好住: 香港花展下月10日維園舉行 為期10天全費14蚊
我們當務之急就首先要確認不同的煩惱其困擾狀態;例如煩惱生起的原因,運作的模式等等。 掌握到煩惱的特性後,知己知彼,例如鯨魚雖然體形龐大,但用火攻,就容易將它嚇跑。 「貪業能攝集,瞋業起鬥爭,癡業能增長,如風於大種。」「貪心攝愛欲,瞋心毀慈悲,無明愚癡者,不知其過患。佛陀所說法,此乃最究竟;唯有智慧故,泯滅諸煩惱。」此外聖天菩薩顯然將貪瞋歸為一類,癡自成一類。 衪更指出,一般人對貪瞋的運作有誤解,例如要求修行人只斷捨安樂,避免貪欲;但事實上寒熱逼惱,亦會令修行人瞋恚增長。 「由樂增長貪,由苦增長瞋,若樂非苦行,苦何為苦行?」如果安樂享受增長貪,苦惱逼迫便會增長瞋!